浙江雙峰森林公園導(dǎo)游詞
四、綠野仙蹤、放鹿亭
經(jīng)過翠竹林,我們來到了雙峰之旅的第四站--動畫片綠野仙蹤的故事中。這里,仙蹤是指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穴D―飛禽走獸的蹤跡。雙峰現(xiàn)有梅花鹿、猴子、山雞、孔雀、松鼠等野生動物,參觀鹿苑之前,我們最好先去放鹿亭歇息一刻。放鹿亭緣自李白的詩,即該亭的對句: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我們在這里可以觀賞山景。眺望東面的風(fēng)儀亭(介紹)和呼猿亭。
鹿苑、雞鳴館、猴府
希望大家愛護動物,不要拋給它們不衛(wèi)生的吃食,小心不要被猴子抓傷。
鳳儀亭(自平坑來游客不經(jīng)過)
鳳儀亭上的題聯(lián)"蕭韶九成,鳳皇來儀"出自古籍,"蕭韶九成"指器樂反復(fù)演奏,終使鳳凰以美麗的儀容而起舞,這是的"鳳皇"就是指我們森林公園的孔雀與野雞。
呼猿亭
呼猿亭對于可愛的猴子而言,既指我們呼喚猴子,又指猴子自己呼叫。猴子的叫聲是快樂的,如亭上對句所說:樂不思蜀。這些猴子的故鄉(xiāng)就在四川峨嵋山,2002年冬天引進的。
五、森林沐浴
松荷蕩風(fēng)
我們現(xiàn)在已進入雙峰之旅的第五站--森林沐浴分景區(qū)。不到森林浴場等于未來過雙峰森林公園。我們腳下這塊漫坡形的巨大林間草地,是雙峰公園已開發(fā)森林浴場中最為寬敞平緩的一塊。來到松荷蕩風(fēng),讓我們躺在吊床上,蕩動起來,沐浴著涼爽的山風(fēng)放飛思緒,編織夢幻吧。
綠蔭雙嶺
我們看到綠蔭下的這兩道并列延伸的山岡,叫綠蔭雙嶺。走上下坡的梅花樁,可以免費學(xué)習(xí)雙峰森林公園的武功絕學(xué)。
獨木成林
獨木成林是雙峰最有代表性的木荷奇觀、七棵樹共生在一個樹兜上,棵棵挺拔向上而簇擁成林。孔雀苑里有孔雀可以欣賞。
靈巖松鼠
松鼠是有靈性的小動物,在這間藤網(wǎng)房里,松鼠就與這塊巨石終日相伴,靈性互通,所以我們稱此石為靈巖,也就有了靈巖松鼠。在喂食和欣賞了可愛的小松鼠后,我們可以在靈巖的瀑布、溪水邊休息和洗濯。
六、筆架染翠
筆架染是個美麗的地名,四周環(huán)繞青山,所以就筆架染翠了,真是神來之筆。我們邊走邊看山色,走近雙峰十景之八的筆架染翠分景區(qū)。
響屧廊
游客們,這條木板走廊叫響屧廊,屧為木底鞋,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以梓板鋪地,讓西施穿屧走過時發(fā)出聲響,大約和如今女性高跟鞋叩出的清響有同樣迷人的效應(yīng)。我們在追懷吳王西施風(fēng)雅的時候,更可借此廊觀賞一段天河水猶似玉帶優(yōu)美地繞過數(shù)座青峰,因此叫玉帶鎖春。
筆架染度假村
我們到了這里,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吧?這里就是筆架染村,地處山間平川,氣候涼爽,長年無夏。有規(guī)模的度假山莊,正在規(guī)劃之中,目前主要給游客提供餐飲服務(wù)。我們在這里可以吃到未受絲毫污染的山鄉(xiāng)農(nóng)家菜,其中天河生態(tài)魚――溪坑魚味道鮮美,尤具特色。鶴嶺修竹、緱池
我們見到的這一大片竹林,叫鶴嶺修竹,下面水色碧藍的水庫小湖叫緱池。這兩個名字都有來歷。赤城志上說:周靈王太子王喬自河南緱氏山駕鶴東來,成為天臺山包括雙峰一帶的主神,寧?h自古稱為緱城,這個恬靜的山中小湖叫緱池,近旁的山嶺叫做鶴嶺,都是為了紀(jì)念臺岳主神王喬。
七、幽谷龍吟
游客們,我們將要觀賞的一段幽谷中的幾處瀑布,體味山谷的幽深,觀賞瀑布游龍矯健的身影,傾聽龍的吟唱,所以稱為幽谷龍吟。這是雙峰十景之九的分景區(qū)。
云夢瀑、游龍瀑、龍吟亭、龍吟瀑
云動龍欲出。云夢瀑是預(yù)示如夢幻一般的云層涌動了,有龍將出。于是順理成章就有了續(xù)后的游龍瀑和龍吟瀑。我們現(xiàn)在可以看到迂回長瀉游龍般的瀑布,刻石游龍戲鳳。在龍吟亭,我們可以休息一會,看亭上的這副對聯(lián):虎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大家知道,這也是李白的詩句,出自夢游天姥吟留別。下面的這道瀑布,我們就叫它龍吟瀑。上面將刻寫:石泄龍吟,巖石上的瀑布像龍一般的吟唱,很好懂。這是明代大儒寧海人方孝儒的題名。
幽谷亭
大家進幽谷亭稍歇一時。它幾乎被濃密的樹蔭淹沒,成了名副其實的幽谷之亭,與上面的龍吟亭合稱幽谷龍吟。亭子的對聯(lián)說"君心靜也"、"我意超然",我們可是這種心境?只是濃蔭太厚,不容易見到"穿林云色"。幽谷亭,實在比對聯(lián)中描述的還要幽深幾分。
八、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雙峰十景最后一個分景區(qū),內(nèi)容更加豐富,是我們的壓軸戲,希望大家留連忘返。高山流水,熟悉典故的游客,一定會聯(lián)想到鐘子期和俞伯牙的一段知音情結(jié)。
我們看這塊大石,從情勢看是想使緊挨它的兩棵樹在重壓下屈服,可依據(jù)樹木的生命精神,這兩棵樹不但不會屈服,還會頑強地繼續(xù)生長壯大,以至把石頭拱起來。項羽曰:力撥山兮氣蓋世。樹猶如此,也有力撥山兮的氣概,因此稱兩樹為兩士――兩士撥山。兩個項羽拔山。這也是人類應(yīng)有的戰(zhàn)勝困厄、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瀟湘瀑
這是一方多么美妙的天地!我們看:聳立的石壁環(huán)抱著這一塊巨石,一口清潭,一道泉瀑。我們所來和所去的棧道,都深隱在密林里。再看這塊巨石,它蒼蒼斑斑仿佛上古時代就是如此老態(tài),卻傲慢地橫梗在泉瀑之前,迫使瀑水分為大小兩股,下泄又合注一潭。在這么深幽的氛圍中觀賞這兩股清深的泉水,不覺聯(lián)想到源于南岳衡山的那兩道秀水,即瀟水和湘水,所以我們將這處美麗的瀑布叫做瀟湘瀑,而巖壁上的"影動瀟湘",則是出自杜甫的詩句:芙蓉旌旗煙霧落,影動倒景搖瀟湘。我還要特別提醒各位,千萬不要和眼前這篇辭章優(yōu)美的《瀟湘瀑記》失之交臂,認真讀完它,讓你領(lǐng)略到的美得到進一步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