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高清,宅男宅女精品国产av天堂,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最新色国产精品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日韩欧美就去鲁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浙江導游詞 > 寧波慈城古鎮(zhèn)導游詞(精選6篇)

寧波慈城古鎮(zhèn)導游詞

發(fā)布時間:2022-08-09

寧波慈城古鎮(zhèn)導游詞(精選6篇)

寧波慈城古鎮(zhèn)導游詞 篇1

  慈城是江南極少數(shù)保存較為完好的縣城,保存了完整的傳統(tǒng)生活結構方式,保留下來的傳統(tǒng)建筑中不但有大量的民居建筑,還有孔廟、會館、牌坊、古井等公共建筑、構筑物。遴選出來的慈城古建筑群是其中最優(yōu)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其中孔廟布局完整,規(guī)模宏大,為浙東地區(qū)現(xiàn)存最為完整的文廟,反映了儒學在傳統(tǒng)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深遠的影響。明代的甲第世家、福字門頭、符卿第、布政房和清代的馮宅等名人故居,做工精致,用料考究,是當?shù)孛窬拥拇碜,其周圍仍保留了完整的傳統(tǒng)街區(qū),歷史環(huán)境未有大的改變,集中地反映慈城明清時期建筑風格和生活氣息。馮岳彩繪臺門是江南彩繪的重要實例,具有宋式彩畫的遺風。

  慈城鎮(zhèn)地處浙江東部沿海寧紹平原,位于寧波市江北區(qū)西北部,東與鎮(zhèn)海區(qū)相連,西與余姚市接壤,北與慈溪市相臨,南隔余姚江與鄞州區(qū)相望,可謂是“眾星拱月”。其鎮(zhèn)域面積102.57平方公里,下轄41個行政村,5個社區(qū),5個居委會,人口5.8萬,是寧波市14個中心城鎮(zhèn)之一。轄區(qū)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江,平均海拔3.3米,地形北高南低,山水相依,其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秀麗,而其山色,城池更因“慈湖、云湖(英雄水庫)、湖(毛力水庫)”三湖之交相輝映而尤顯風姿。慈湖是慈城的點晴之筆,為慈城增添了水靈秀氣,而獅子山、大寶山、清道山等卻烘托了慈城的雄渾霸氣。

  孔廟

  坐落在慈城竺巷東路55號,基地18畝五分九厘,南至竺巷東路、北至太陽殿路、東至綠化地帶及電影院、西至民居,四周均有紅色高墻外留滴水約2尺余。慈城學宮最早建于宋朝,雍熙二年由縣令初建于縣治西40步(據(jù)雍正志所主,即城隍廟地基,先師殿即大成殿居其中;慶歷八年遷至縣志東南一里,適居城之中部,歷代累有興毀,以迄于今,除大成殿外其余稍有改建,仍保持光緒原貌,修復較易。在宋建炎四年毀于金寇南侵。淳熙四年重建,元至元八年增建儀門,并辟地建通道至學前埠頭。明洪武改成德堂為明倫堂,后于堂后建梯云亭,歷洪熙至嘉靖35年毀于夷冠,三十六年又重建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梯云亭等齋戾,宇祠廨字,清朝數(shù)經重修,獲御書“萬世師表”,御制“孔子”贊,及“顏、曾、思、孟”四子贊勒石置碑和御書’生民未有”“與天地參”額,諸多建置。殆至道光十一年,太平天國攻陷慈城,焚毀明倫堂及教諭住宅,同治元年邑人馮氏創(chuàng)捐重建,重修梯云亭,增建兩旁齋房六間,疏浚泮池。

  甲第世家

  即錢宅之別稱,座落于寧波市慈城鎮(zhèn)金家井巷內。東與福字門關接鄰,西約100米出巷口即民權路,北達尚志路,由于曾遭人災,現(xiàn)僅存東向部分約1600平方米的建筑。甲第世家據(jù)『慈溪縣志』記載,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間,為嘉靖進士錢照之住宅。平面布縱長方形,硬山造前后二廳,建筑面積422余平方米,前廳五間,通面寬17.35米,用六架梁,梁柱粗壯,截面呈橢形,脊瓜柱和童柱裙瓣呈圓舌形,柱料卷殺,前后檐柱,小株角形,施平身科一斗三升或一斗六升,明間四攢,次間二攢,塑斗作為靴斛,為典型的明代建筑錢照嘉陵七年中舉,十一年中進士,官至僉事,后來他的下代又數(shù)人登第,因被稱為"甲第世家"。原臺門內曾立有文徵明題的"甲第世家"匾一方(文革間被毀〕。

  該宅座北面南,平面布局和建筑特點都具有浙東明代居民建筑的特點,是寧波市保存較完整的組建筑群,也是研究明代晚期信宅建筑的典型。

  福字門頭

  該宅原為明嘉靖間布政史馮叔吉故居的一部分,后因馮氏后裔衰落,賣給應氏,改建院落,大門東側,為衣架錦式屏門二扇,牌科式;二門的照壁在南端,有一磚刻大“福”字,故稱“福字門頭”。

  前廳為五開間,通闊18.8米時浮9.9米,明間為為抬梁式,平梁上支蜀柱,前中柱金檁下的童柱下端為舌形,而前后上金檁下的童柱為方形,后金柱前名柱頭皆施十字科,前檐柱為小八角,下為方形腰沿柱基,其余柱其皆為扁珠形,柱頭卷殺,梁袱間隙用蘆葦為心,谷殼拌泥抹灰,硬山屋頂,明間后方兩檐柱旁砌八字形墻,上端斗磚雕做出斗拱,后墻中間辟有主架錦式門。朝北一面有門楣題額上款書“乙丑冬月”中題“澤流思順”下款書“陳鳴寶題”。后進為一“三合院”,有左右?guī)浚詾闃俏,經教證,前廳具明代建筑之待點和風貌,后樓建筑為清初其之風貌,迄今保存尚完整。

  馮岳彩繪臺門

  大門之正南分為三開間照壁,也稱影墻。石砌須彌座,上刻卷草、鳳凰、牡丹。墻體由磚砌成,上部磚雕,頂端砌出中間高,兩側低約65厘米。通高約4米,原約40厘米。全壁分三開間,一明間寬3.4米,北距臺門4.9米。二次間略斜,平面各八字形。全壁長7米。

  瓦當圓開,有龍葵花等紋飾。以兩柱將明間與次間分隔,檐下有平身科,明間四朵,次間兩朵,柱頭有柱頭科,背為一斗三井。座斗下為伏遠瓣,無出跳。

  實勘在照壁之正北有臺門,尚殘存數(shù)間。上部留蘆芯、泥沫的墻體,珠式立柱。西方中廳與廳前為天井,在左右之隔墻,其中朝里一側上端原來也有精細的磚雕,都已砸去。右邊的天井又有一堵墻,左右兩端有一道拱門,這墻將天井分為南北兩段,天井中有一口古井。東廳為高平屋,硬山式的兩開間,宋架結構類似布政房東大廳,此東廳,前有廊,西邊門前開六扇柱子門,進六往東有門可以進入中間。東門前部下有欄墻,上面開柱子門四扇,地面為石板。東間有地板鋪地,柱礎全部是珠形。西間天花板上油漆花卉至今還沒有褪色。

  縣衙

  據(jù)清光緒年間縣志記載:慈城縣衙創(chuàng)建于唐開元20xx年(公元738年),是第一任知縣房琯所建,延續(xù)至1954年,已有1200余年的歷史。初建在浮碧山上,由于外敵入侵和自然災害的關系,屢建屢毀,現(xiàn)存的縣衙是按照光緒年間《慈溪縣志》上詳圖重建的,占地四萬多平方米。

  校士館

  民間稱考棚,是封建科舉制童試之地。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慈城當?shù)剜l(xiāng)賢鄭廷榮父子慷慨捐銀二萬四千兩建造校士館,后被毀,F(xiàn)存的校士館是按照光緒年間《慈溪縣志》上詳圖重建的。她坐北朝南,占地面積近8000平方米,整組建筑為中國傳統(tǒng)的中軸對稱布局:中軸線上由南向北分別為大門、儀門、大堂、二堂、挑試所;左右軸線上對稱地建有文場、公祠等,采用傳統(tǒng)的明清建筑風格。

  慈湖

  位于慈城東北,由慈溪首任縣令——唐朝房琯下令開鑿,用以灌溉農田,當時面積有150畝之廣。因吳太傅闞澤舊居就在附近,因此,又把此湖叫做“闞湖、德潤湖、普澤湖”。宋時,普濟寺的僧人在湖心筑堤直貫南北,以便往來,從此湖分東西,二湖之間用碶相通。慈湖不僅以風光秀麗著稱,而且還有許多人文景觀和美麗的傳說代代相傳,如師古亭、慈湖先生楊簡遺韻、水上墳等等,因此,據(jù)縣志記載,每當天氣晴好,便有居民租船游湖,歌聲笑語不絕于耳。

寧波慈城古鎮(zhèn)導游詞 篇2

  慈城鎮(zhèn)位于寧波市江北區(qū)西部,距寧波城中心三江口約20公里,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的古城。公元前220xx年秦滅楚后,在浙東一帶設立了句(讀勾)章縣,縣治設于現(xiàn)在離慈城鎮(zhèn)不遠處的王家壩(城山渡)。公元420xx年,句章縣城為孫恩起義軍攻破,東晉守將劉裕(后為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將縣治遷于小溪鎮(zhèn)——現(xiàn)在的鄞州鄞江鎮(zhèn),即筆者的家鄉(xiāng)——突然發(fā)現(xiàn)慈城和鄞江竟然在歷史上有這樣的淵源!

  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設立慈溪縣,縣治便設于今天的慈城鎮(zhèn)?h名的得來,是因為一個感人的故事:東漢時期,這里有個叫董黯的孝子,自小喪父,由母親含辛茹苦撫養(yǎng)長大。后母親頑疾難治,想喝娘家大隱溪水,董黯便每日往返60多里路為母擔水。其母心疼兒子勞累,就讓董黯在大隱溪邊搭建茅屋,兩人居于溪邊,幾年后董母的頑疾竟然治愈。鄉(xiāng)人有感于母慈子孝,便將大隱溪改名為慈溪,東漢和帝還對董黯進行了表彰。由此建縣時便定名為“慈溪”。

  1954年,為方便統(tǒng)一管理“三北”(余姚、慈溪、鎮(zhèn)海三縣北部)地區(qū)的棉區(qū)生產,國家對這一帶的行政區(qū)劃作出重大調整:三北地區(qū)全部歸屬慈溪縣管轄,縣治遷往滸山鎮(zhèn),原慈溪縣南部地區(qū)則歸屬余姚縣(包括慈城和當時尚未出土的河姆渡遺址所在地)。這樣調整的結果就是割裂了文化:現(xiàn)在的慈溪市只有中東部一部分是屬于原先的慈溪縣的,而大部分都屬于原來的余姚縣(包括滸山)——所以余秋雨說自己生是余姚人,長是慈溪人;而“上海聞人”虞洽卿也由鎮(zhèn)海人變成了慈溪人——而慈城呢,不久后又劃歸寧波市江北區(qū)管轄,由縣城淪為一個普通鎮(zhèn),由此沉寂——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沉寂,才使得它保存了大量的舊建筑老房子,保留了古鎮(zhèn)的風貌,并在21世紀得到旅游開發(fā),成為遠近聞名的古鎮(zhèn)。

寧波慈城古鎮(zhèn)導游詞 篇3

  慈城鎮(zhèn)地處浙江東部沿海寧紹平原,位于寧波市江北區(qū)西北部,東與鎮(zhèn)海區(qū)相連,西與余姚市接壤,北與慈溪市相臨,南隔余姚江與鄞州區(qū)相望,可謂是“眾星拱月”。其鎮(zhèn)域面積102.57平方公里,下轄41個行政村,5個社區(qū),5個居委會,人口5.8萬,是寧波市14個中心城鎮(zhèn)之一。

  轄區(qū)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江,平均海拔3.3米,地形北高南低,山水相依,其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秀麗,而其山色,城池更因“慈湖、云湖(英雄水庫)、毛力水庫”三湖之交相輝映而尤顯風姿。慈湖是慈城的點晴之筆,為慈城增添了水靈秀氣,而獅子山、大寶山、清道山等卻烘托了慈城的雄渾霸氣。

  慈城地域優(yōu)勢明顯,交通便捷。其距寧波市中心約15公里,距離寧波櫟社機場20余公里、距離北侖港約38公里;有市公交車331、333、337、339路直通慈城,行程15-20分鐘;西側的余姚江即是浙東運河的部分。境內有蕭甬鐵路(簫山―寧波)、甬余公路(寧波―余姚)、慈駱公路(慈城―駱駝)、莊浦公路(莊橋―慈城)。建設在即的杭州灣大通道將貫穿慈城、進入寧波,將使慈城成為寧波市北端的門戶客廳上海遠郊。

寧波慈城古鎮(zhèn)導游詞 篇4

  慈城鎮(zhèn)位于寧波市江北區(qū)西部,距寧波城中心三江口約20公里,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的古城。公元前220xx年秦滅楚后,在浙東一帶設立了句(讀勾)章縣,縣治設于現(xiàn)在離慈城鎮(zhèn)不遠處的王家壩(城山渡)。公元420xx年,句章縣城為孫恩起義軍攻破,東晉守將劉裕(后為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將縣治遷于小溪鎮(zhèn)——現(xiàn)在的鄞州鄞江鎮(zhèn),即筆者的家鄉(xiāng)——突然發(fā)現(xiàn)慈城和鄞江竟然在歷史上有這樣的淵源!

  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設立慈溪縣,縣治便設于今天的慈城鎮(zhèn)?h名的得來,是因為一個感人的故事:東漢時期,這里有個叫董黯的孝子,自小喪父,由母親含辛茹苦撫養(yǎng)長大。后母親頑疾難治,想喝娘家大隱溪水,董黯便每日往返60多里路為母擔水。其母心疼兒子勞累,就讓董黯在大隱溪邊搭建茅屋,兩人居于溪邊,幾年后董母的頑疾竟然治愈。鄉(xiāng)人有感于母慈子孝,便將大隱溪改名為慈溪,東漢和帝還對董黯進行了表彰。由此建縣時便定名為“慈溪”。

  1954年,為方便統(tǒng)一管理“三北”(余姚、慈溪、鎮(zhèn)海三縣北部)地區(qū)的棉區(qū)生產,國家對這一帶的行政區(qū)劃作出重大調整:三北地區(qū)全部歸屬慈溪縣管轄,縣治遷往滸山鎮(zhèn),原慈溪縣南部地區(qū)則歸屬余姚縣(包括慈城和當時尚未出土的河姆渡遺址所在地)。這樣調整的結果就是割裂了文化:現(xiàn)在的慈溪市只有中東部一部分是屬于原先的慈溪縣的,而大部分都屬于原來的余姚縣(包括滸山)——所以余秋雨說自己生是余姚人,長是慈溪人;而“上海聞人”虞洽卿也由鎮(zhèn)海人變成了慈溪人——而慈城呢,不久后又劃歸寧波市江北區(qū)管轄,由縣城淪為一個普通鎮(zhèn),由此沉寂——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沉寂,才使得它保存了大量的舊建筑老房子,保留了古鎮(zhèn)的風貌,并在21世紀得到旅游開發(fā),成為遠近聞名的古鎮(zhèn)。

寧波慈城古鎮(zhèn)導游詞 篇5

  慈城古縣城位于寧波北郊,城內保留著當年縣城的布局和大量明清古建,漫步城中,隨處可見古樸的院落,偶爾可見大宅深院,是一座舒適且安靜的古城。不要錯過這里物美價廉的特色小吃,其中上過央視的慈城年糕最為出名。

  進入古城不需要門票,城隍廟里的年糕展示陳列館也是免費開放的,因此閑逛也是非常自在的選擇。需要購票進入的是孔廟、縣衙、校士館、清道觀和馮俞宅、母親的藝術展,相鄰的景點之間有大概500-1000米的距離,都是平坦的小路,一般選擇步行游玩。由于街道狹窄,古城里并不太適合開車,如果覺得步行較累,可以叫輛三輪車,坐到距離較近的下一站5元左右。

  從東側的游客中心進入古縣城,首先會經過馮俞宅,古宅外面的《游子吟》詩句展示,開門見山地道出了慈城是慈孝之鄉(xiāng)。馮俞宅也是寧波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里面有坐具文化展、惠山泥人展、景德鎮(zhèn)青花瓷展等展覽,單沖著馮俞宅的建筑就值得進去看看。馮俞宅西側的金家井巷由東向西依次是布政房、福字門頭、甲第世家,都是比較典型的明清建筑。往南拐到竺巷東路,便可看到孔廟的欞星門,它是浙東地區(qū)唯一保存完整的孔廟,有一些祠堂和碑刻,可以在里面感受儒家氛圍。

  沿解放路往北,盡頭便是慈城古縣衙,古縣衙很大,現(xiàn)在綜合成了清風園景區(qū),里面用蠟像復原了當初縣衙的場景,是一個反腐倡廉主題的文化園。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個銅錢狀的大門,進門時會有種“鉆進錢眼里”的感覺,里面是歷代貪官的塑像和龍虎狗三鍘刀,陰森森的,頗有震懾力?h衙西側的城隍廟是整個古縣城里最有意思的地方。里面有一個慈城年糕館,不僅用實物和圖片展示了年糕的制作過程,要是肚子餓了,還可以嘗嘗上過央視節(jié)目的慈城年糕。

  走到古縣城最北便是慈湖,沿湖有水上墳、董孝子井、師古亭等景觀,湖東面的校士館有關于科舉制度的展示。沿湖風光不錯,可以在此小憩一會兒。湖邊的走馬樓飯莊、寶善堂酒吧建筑古色古香,可以去吃點東西,順便參觀一下建筑。街上也有很多小吃和面店可以用餐。

  返程時沿著太湖路往南,路過馮岳彩繪臺門,這里的母親的藝術展可以參觀和體驗中國結、剪紙等女紅藝術。出城順著護城河往南,到清道觀,這個景點略遠,在一個小山上,可以爬上去看景,對道教感興趣的可以來看看。整個慈城古縣城走走逛逛大約需要1天,但并不在這里過夜,通常游玩結束后會乘公交車返回寧波市區(qū)住宿。

寧波慈城古鎮(zhèn)導游詞 篇6

  慈城鎮(zhèn)地處浙江東部沿海寧紹平原,位于寧波市江北區(qū)西北部,東與鎮(zhèn)海區(qū)相連,西與余姚市接壤,北與慈溪市相臨,南隔余姚江與鄞州區(qū)相望,可謂是“眾星拱月”。其鎮(zhèn)域面積102.57平方公里,下轄41個行政村,5個社區(qū),5個居委會,人口5.8萬,是寧波市14個中心城鎮(zhèn)之一。

  轄區(qū)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江,平均海拔3.3米,地形北高南低,山水相依,其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秀麗,而其山色,城池更因“慈湖、云湖(英雄水庫)、毛力水庫”三湖之交相輝映而尤顯風姿。慈湖是慈城的點晴之筆,為慈城增添了水靈秀氣,而獅子山、大寶山、清道山等卻烘托了慈城的雄渾霸氣。

  慈城地域優(yōu)勢明顯,交通便捷。其距寧波市中心約15公里,距離寧波櫟社機場20余公里、距離北侖港約38公里;有市公交車331、333、337、339路直通慈城,行程15-20分鐘;西側的余姚江即是浙東運河的部分。境內有蕭甬鐵路(簫山―寧波)、甬余公路(寧波―余姚)、慈駱公路(慈城―駱駝)、莊浦公路(莊橋―慈城)。建設在即的杭州灣大通道將貫穿慈城、進入寧波,將使慈城成為寧波市北端的門戶客廳上海遠郊。

寧波慈城古鎮(zhèn)導游詞(精選6篇) 相關內容:
  • 寧波慈城古鎮(zhèn)導游詞

    慈城鎮(zhèn)是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qū)目前唯一的轄鎮(zhèn),位于江北區(qū)最西端、寧波市江北區(qū)西北部,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之一。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寧波慈城古鎮(zhèn)導游詞,歡迎參考!寧波慈城古鎮(zhèn)導游詞1慈城是江南極少數(shù)保存較為完好的縣城,...

  • 慈城古鎮(zhèn)導游詞(精選3篇)

    慈城鎮(zhèn)位于寧波市江北區(qū)西部,距寧波城中心三江口約20公里,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的古城。公元前220xx年秦滅楚后,在浙東一帶設立了句(讀勾)章縣,縣治設于現(xiàn)在離慈城鎮(zhèn)不遠處的王家壩(城山渡)。...

  • 舟山嵊泗列島的導游詞(精選17篇)

    舟山嵊泗列島的導游詞 篇1舟山,是座落在我國東南沿海與長江交匯處的一群寶島。開發(fā)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河姆渡人就乘舟渡海,在這里繁衍生息。唐開元置縣,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

  • 杭州灣大橋導游詞(精選16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光臨杭州灣跨海大橋。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戴,你們可以叫我戴導游。很榮幸為大家服務,F(xiàn)在我?guī)銈円黄鹑ビ斡[杭州灣跨海大橋,大家跟我來吧!現(xiàn)在我們登上的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

  • 舟山嵊泗列島導游詞介紹(通用19篇)

    舟山嵊泗列島導游詞介紹 篇1嵊泗列島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而且,魚鮮蟹肥,各類海鮮,四季不斷。目前,嵊泗列島景區(qū)海浴沖浪、碧海垂釣、休閑漁家樂、孤島探險等特色旅游項目,讓游客在強烈的參與中享盡海島旅游的無窮樂趣。...

  • 介紹浙江仙都的導游詞范文(精選15篇)

    介紹浙江仙都的導游詞范文 篇1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來到仙都風景名勝區(qū)!它是一處以峰巖奇絕、山水神秀為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跡為一體 , 以觀光、休閑、度假和科普為主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首批AAAA 級旅游區(qū)。...

  • 有關浙江橫店影視城的導游詞范文(精選15篇)

    被譽為“江南第一鎮(zhèn)”的橫店,地處浙中黃金旅游線上,距上海380公里,距杭州、溫州各180公里。早上好!很高興能夠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與大家相識,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曾,曾國藩的曾,在座的能夠能夠稱呼我為小曾,這樣顯得更為親切...

  • 介紹浙江安昌古鎮(zhèn)的導游詞范文(通用16篇)

    寒假里,爸爸媽媽帶我去游覽千年古鎮(zhèn)——安昌。我們開車來到紹興城,出紹興城大約十公里到安昌,進了安昌就來到了千年古鎮(zhèn)。我們迎著刺骨的寒風,路兩旁的臘梅映入我的眼簾,它不像菊花那樣阿娜多姿,沒有月季那樣絢麗,沒有荷花那樣美麗...

  • 美麗的浙江天目山導游詞(通用16篇)

    各位團友,我們進山門就可欣賞到“鴛鴦樹”景點。請大家看。這是兩棵銀杏樹,盤纏在一起。請注意,一棵樹的枝丫平展,另一棵的枝丫豎直些,前者為雌性,后者為雄性。因雌雄兩棵黏連在一起,故取名“鴛鴦樹”,即“夫妻樹”。...

  • 浙江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