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游詞衢州龍游石窟(精選5篇)
導(dǎo)游詞衢州龍游石窟 篇1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歡迎各位到我們美麗的古都洛陽觀光旅游?追蜃诱f,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正是懷著這種心情來接待各位朋友的到來的。請允許我代表某某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道一聲大家一路辛苦了。我是咱們這次洛陽之旅的導(dǎo)游,我叫某某,大家叫我小某就可以了。在我身邊的是某師傅,他有多年的駕駛經(jīng)驗,所以大家在行車過程中可以完全放心。在洛陽的這兩天里,將由我和某師傅為大家提供服務(wù)。
我們衷心的希望成為大家的朋友,如果在旅行當(dāng)中大家有什么問題和要求,請盡管提出來,我們會盡全力去解決。我們中國有句俗話“百年修得同船渡”,今天我們能相聚在這個車上,是我們的緣分,希望大家珍惜這點緣分,相互照顧,并請大家配合我的工作和注意車內(nèi)衛(wèi)生。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們的這次旅行圓滿成功!
好了,下面我簡單說一下我們這兩天的行程安排,大家也好作到心中有數(shù)。今天上午我們參觀著名的龍門石窟,中午在真不同用餐,品嘗洛陽水席。然后下午去參觀天下第一古剎,白馬寺。明天,到洛陽神州牡丹園欣賞國色天香的牡丹花,欣賞完之后,結(jié)束我們的洛陽之旅。
洛陽,是中外聞名的歷史名城。她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眾多的文物古跡。為使各位來賓在洛陽期間,能對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古跡有進一步的了解,在乘車去景點參觀的途中,我將洛陽的歷史向大家作一下簡單的介紹:
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的南岸,伊落盆地的北緣。它因地處洛河北岸而得名,意為洛水之陽。根據(jù)考古發(fā)掘和歷史文獻驗證,先后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時間長達1500余年。所以,洛陽是七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天下名都。由于洛陽長期作為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所以許多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都發(fā)生在這里;因此,宋代歷史學(xué)家司馬光說:“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這就是說,洛陽是中國歷史的縮影,如果你想了解5000年的中國,那必須來看洛陽。看來大家今天是來對地方了呀!
洛陽有著豐富的文化遺存和名勝古跡,如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龍門石窟、被稱為天下第一名剎的白馬寺等等。洛陽不僅是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而且是舉足輕重的現(xiàn)代化工業(yè)城市。如第一拖拉機廠,軸承廠等一大批全國知名的大企業(yè);還有聞名中外的杜康酒、唐三彩和洛陽水席;還有國色天香的牡丹等。
導(dǎo)游詞衢州龍游石窟 篇2
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dǎo)游王峙達,你們可以叫我小馬達。歡迎大家來到河南洛陽。
現(xiàn)在我們正開車前往洛陽龍門石窟。正好大家在車上沒事干,我就來為你們介紹一下龍門石窟吧!
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岡石窟和同樣屬于甘肅的麥積山石窟。
到了龍門石窟,就必須要看奉先寺。奉先寺是龍門石窟里最大的石窟,其中的大佛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一尊佛像盤膝而坐,眼睛凝視著遠方,顯得特別溫柔、親切。他面形豐肥,兩耳向下垂著,嘴角微微地向上翹起,像是在向游客們微笑,歡迎他們的到來。
龍門石窟的萬佛洞,待大家去看時一定會讓你們驚訝。里面有大大小小一萬多尊小佛,萬佛洞就是這樣而得名的。這么多的佛像,神態(tài)各異,沒有哪尊佛是一模一樣的,這會讓我們不禁驚嘆古代那些雕刻師高超的技藝。
對了,大家應(yīng)該知道釋迦牟尼吧。他是佛教創(chuàng)始人,我們在賓陽中洞即可看見他的雕像。賓陽中洞里有三世大佛,“三世”是指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三尊大佛。端坐中央的釋迦牟尼為現(xiàn)在的佛,就是主佛。釋迦牟尼和奉先寺的大佛不同。因為釋迦牟尼出生在北魏時期,那時候以清瘦為美,所以他長得瘦瘦的,和奉先寺的大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抵達龍門石窟,下面我提醒大家注意幾點:由于佛像是珍貴文物,請不要隨手觸摸,也不要將任意物品放在洞窟,一定要遵守景區(qū)秩序哦!
好了,我的講解結(jié)束了,下面就請的大家去細細游賞這美麗的石刻藝術(shù)寶庫吧!
導(dǎo)游詞衢州龍游石窟 篇3
龍游石窟是我國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的一大奇觀。它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體現(xiàn),集人文、藝術(shù)、文化、工程技術(shù)于一體這些石窟的斷代成因和用途更是眾說紛壇,成為難以破解的千古之謎,也被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世界第九大奇跡”。龍游石窟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走進石窟,宛如時光倒流到遠古。而它的“開采年代”“開采人”“用途”.....都是千古不解之謎。
龍游石窟位于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的龍游縣小南海鎮(zhèn),歷史上是風(fēng)景名勝區(qū)倚鄰分景秀麗的小南海分景區(qū)。1992年,世代傳說的“無底塘”在四位農(nóng)民的隆隆水泵聲中“水落石出”。又一個世界奇觀----龍游石窟橫空出世了。這是一個謎團百結(jié)的地下建筑群。在方圓0.38平方公里的土丘上似有規(guī)律的分布了大小24個洞窟,每個洞窟的面積從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每個洞窟從矩形洞口開始垂直向下延伸,高度約30米,頂部呈“倒斗型”,洞內(nèi)均科學(xué)地分布著3~4根巨大的“魚尾形”石柱,與洞頂渾然一體。更讓人嘆為觀止是洞壁,洞頂和石柱上都均勻的留下古人似乎帶有裝飾意義的鑿痕。
竹林禪寺始建于唐貞觀七年(公元632年)迄今有1300多年歷史。竹林禪寺歷經(jīng)百年滄桑、三落三起,現(xiàn)占地80畝,建筑面積4800平方米。 寺院門對衢江、靈山江,猶如雙龍襯托起一顆燦爛明珠、光耀四射、主殿“圓通寶殿”坐北朝南,高17.86米面寬五間,進深三間,郁閣重檐,黃琉璃頂,飛檐翹角,造型精美,別具一格,帶有濃厚的古剎神韻。 主殿臺階由青石砌成十三級神龜階,稱“十三神龜階”,源于龍游民間“神龜馱狀元”的傳說,相傳南宋狀元劉章(龍游人)年少在寺院攻讀詩文,每年端午午夜,神龜洞中的千年神龜都要馱劉章過衢江逆靈山江回縣南寺下村探望母親,青石臺階中間雕鑿“雙龍戲珠”,含二水繞古寺之奧妙,殿左右青石圍欄雕刻“唐僧三徒”等佛典浮雕。
大殿正大門左右門根青石柱刻“神龍潛水、鯉魚跳龍門”、“神龍下凡、游戲人間”文。另有柱刻戒成大法師撰寫的楹聯(lián):瀫溪靈源二水繞古寺,鳳凰山麓間梵欠音聲。晨鐘暮鼓聲聲秋菩提,青燈黃卷寂寂悟禪機。 大殿內(nèi)擎16根粗壯紅杉木柱,整個大殿寬敞幽靜,殿內(nèi)供奉觀音佛像,系用紫銅澆鑄重6.5噸,高5.3米,由廣州蕭強居士金家饋贈,耗資70余萬元。以神、幽、靜、映、影、形相合相融處理手法裝飾布局,神韻如生,降灑美德而充滿神秘感。木梁壁畫圖案描繪,色調(diào)嚴(yán)謹(jǐn),含義深藏人生悲、樂、喜、哀、甜、苦、酸、辣,啟迪人生從善棄惡,修心養(yǎng)性,胸襟暢然,塵念俱消,立地成佛之德行。
兩江風(fēng)情龍之游是以龍游石窟為依托,并以姑蔑文化、商幫文化、石窟文化等七大文化為背景,通過素有玉帶之稱的衢江和靈山江,把龍游石窟、龍游民居苑、龍洲公園、紫檀文化創(chuàng)業(yè)園接軌連通,匯聚成一條靚麗的旅游風(fēng)景。 在整條游線當(dāng)中,您不僅可以品乾隆下江南之古邑遺風(fēng),賞江南竹鄉(xiāng)之美景,聽龍游商幫之傳奇,欣賞二龍戲珠之地勢,體驗兩江交融之風(fēng)情,朝有日出江花紅勝火,暮現(xiàn)落霞與孤鶩齊飛之勝境。 縣城境內(nèi)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擁有“兩山、兩江、兩灘”自然風(fēng)光。雞鳴山和鳳凰山盤踞在縣城南北,衢江和靈山江穿城而過,船廠沙洲與石窟沙洲兩相呼應(yīng)。
導(dǎo)游詞衢州龍游石窟 篇4
龍游石窟位于浙江省西部衢州市龍游縣城衢江北岸3公里處的鳳凰山麓,距杭州180公里,距金華60公里,距衢州30公里。風(fēng)景名勝龍游石窟的氣勢壯觀,設(shè)計精巧科學(xué)、施工規(guī)范先進,確實具有鬼斧神工之魅力。每個石窟就是一座宏偉的大廳,呈倒斗矩形狀,出口小下面大,一面陡峭,一面按約 45度角傾斜,四壁筆直,棱角分明。石窟項部及洞壁的鑿痕排列規(guī)則有序,鑿線整齊劃一,該平行則平行,該弧狀則弧狀,寬度均在一尺左右,猶如出自一人之手,又似機械加工一般,石窟沿壁有臺階上下,成鋸齒形,鋸齒間相隔達三米,其中臺階到洞口要有四米。
每個石窟都有粗大的擎柱支撐著項部,多則四根,少則一根,最大的周長為10米,最小的周長為5米。且三角形,尖朝里,面朝前,每個石窟自成一體,互不相通。石窟內(nèi)部都有一個半鑿半砌的矩形方池,約20平方米,深的5米。在一號石窟站立抬頭10米左右處,清晰可見一幅巖畫,內(nèi)容是馬、鳥、魚三種動物。這是已發(fā)現(xiàn)的7個石窟中唯一的窟內(nèi)巖畫。
線條渾厚古樸,粗獷流暢,很有意境。 最佳旅游時間龍游石窟地處浙江衢州,常年平均氣溫在16.3~17.3℃,1月平均氣溫4.5~5.3℃,7月平均氣溫27.6~29.2℃,四季皆宜旅游。歷史文化龍游石窟歷史:1992年6月9日,吳阿奶與其他三個村民動用四臺抽水泵連續(xù)17個晝夜的抽水,終于為人類展現(xiàn)出又一個可以與UFO相提并論的世界之迷。在吳阿奶的帶領(lǐng)下,進入了一個神秘的地下世界,宏偉壯觀的氣勢,撲朔迷離的奇跡。令人驚嘆叫絕,也讓人百思不解。半天時間的尋秘卻讓人終身難忘。
導(dǎo)游詞衢州龍游石窟 篇5
龍游石窟位于浙江省西部衢州市龍游縣城衢江北岸3公里處的鳳凰山麓,距杭州180公里,距金華60公里,距衢州30公里,距千島湖1小時車程,距大慈巖、諸葛八卦村、靈棲洞半小時車程。
1992年,世人傳說中的“無底塘”在四個當(dāng)?shù)氐霓r(nóng)民的隆隆水泵聲中“水落石出”。這些石窟的斷代成因和用途更是眾說紛壇,成為難以破解的千古之謎。龍游石窟是我國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的一大奇觀。它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體現(xiàn),集人文、藝術(shù)、文化、工程技術(shù)于一體,因此,這一偶然發(fā)現(xiàn),也被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世界第九大奇跡”。
這是一個謎團百結(jié)的地下建筑群。在方圓0.38平方公里的土丘上似有規(guī)律的分布了大小24個洞窟,每個洞窟的面積從1000-3000平方米不等。每個洞窟從矩形洞口開始垂直向下延伸,高度約30米。頂部呈漏斗型,洞窟內(nèi)科學(xué)地分布著3-4根巨大的“魚尾形”石柱,與洞頂渾然一體。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洞壁、洞頂和石柱上都均勻地留下古人似乎帶有裝飾意圖的鑿痕。
龍游石窟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瑰麗壯觀、巧奪天工。走進石窟,宛若時光倒流到遠古。而它的“開采年代”、“開采人”、“用途”……都是千古不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