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導游詞(精選12篇)
重慶的導游詞 篇1
古鎮(zhèn)磁器口位于市區(qū)近郊,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界童家橋,北靠石井坡,面積1.18平方公里,以明清時盛產(chǎn)及轉(zhuǎn)運瓷器得名。
鎮(zhèn)上有馬鞍山踞其中,金碧山蹲其左,鳳凰山昂其右,三山遙望,兩谷深切。鳳凰、清水雙溪瀠洄并出,嘉陵江由北而奔,江寬岸闊,水波不興,實為天然良巷。
史載興鎮(zhèn)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間(公元998-1020xx年)至明代形成水陸交匯的商業(yè)碼頭,清末民國時期達極盛,古人詩贊其繁華,白日千人拱手,夜里萬盞明燈。有“小重慶”之美喻。
馬鞍山上川東名剎寶輪寺,始于唐,殿宇恢宏,保存完好,傳說明建文帝曾避難于此,故又名龍隱寺,其繁盛時住僧達三百余人。
鎮(zhèn)上建筑極具川東民居特色,石板路與沿街民居相依和諧,房屋結構多為竹木結構,穿斗夾壁或穿半木板墻。沿街鋪面多為一進三間,長進深戶型,鋪面后房一般為四合院,為商賈大戶居所。雕梁畫棟,窗花戶欞圖案精美,做工精巧。
古鎮(zhèn)是沙磁文化發(fā)源之地,抗戰(zhàn)時聚集了郭沫若、徐悲鴻、豐子愷、傅抱石、巴金、冰心等文化名人。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丁肇中先生曾在鎮(zhèn)上就讀!都t巖》小說華子良原型從古鎮(zhèn)碼頭險脫魔爪………。
古鎮(zhèn)有山有水,空氣清新,綠樹成蔭,民眾生活安寧舒適,保留了中國地方民族生活風貌。古鎮(zhèn)已敞開門戶,喜迎中外客人。
史載興鎮(zhèn)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間(公元998-1020xx年)至明代形成水陸交匯的商業(yè)碼頭,清末民國時期達 極盛,古人詩贊其繁華,白日千人拱手,夜里萬盞明燈。有“小重慶”之美喻,以明清時盛產(chǎn)及轉(zhuǎn)運瓷器得名。
古鎮(zhèn)有山有水,空氣清新,綠樹成蔭,民眾生活安寧舒適,保留了中國地方民族生活風貌。
重慶的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渝中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__。
1、重慶水上門戶朝天門,襟帶兩江,壁壘三面,氣勢雄壯。石壁上,藤蘿垂青,黃角樹穿巖抱石,綠茵融融。崖邊古亭,飛閣臨江。兩排石階,比肩而降,至抵下水。據(jù)說無論江水怎樣枯竭,石級而下,無有窮盡,可通神秘的金竹宮。每值初夏仲秋,嘉陵江水綠,揚至江水黃,兩水相交朝天門,撕咬翻卷,流急渦旋,向稱“夾馬水”,似如野馬奔騰。江心有石磯沉浮,相傳大禹在古渝州娶涂山氏女,此后治水20_年不入家門。"朝天門碼頭-兩江交匯"涂山氏女佇立磯上,望夫歸來,因名“夫歸石”。朝天門地扼黃金水道要沖,為重慶主要交通樞紐之一。1949年后,碼頭一再擴建,沿兩江縱深排開?瓦\大樓拔地而起,客貨纜車分道直通江邊。兩江索道,凌空飛渡,左右穿梭;江面客船貨輪,鐵駁木舟,鱗次櫛比,此靜彼動。重慶的繁榮昌盛,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表現(xiàn)在水上門戶朝天門! 2、朝天門是中、外游人觀賞兩江環(huán)抱重慶半島,山水相映、百舸爭流的好地方。
朝天門為重慶沿江九門之一,位于重慶半島的東南尖端,低水位沙嘴海拔為160米,是市區(qū)最低海拔處。長江的九大主要支流之一的嘉陵江在此與長江匯流,一瀉數(shù)千里注入東海。重慶是素稱“黃金水道”的長江的重要港口之一,是長江上游的經(jīng)濟中心城市。在這里,每天運送數(shù)千客人游覽壯觀的長江三峽,吞吐著萬噸貨物。
3、朝天門詩元前320_年,秦將張儀滅亡巴國后修筑巴郡城池時所建,為歷代官接皇帝圣旨的地方。因古代稱皇帝為天子,故此而得名。歷代古都多建在洛陽,長安(今西安),開封,燕京(今北京),到重慶的最近線路,應該是川陜路,只因當時由四川劍閣、廣無至陜西沔縣(今成鐵路中段,全長710公里)的蜀道,只有鳥道,難于行人。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曰:“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所以,歷代帝王派出的使臣才舍近求遠,經(jīng)陜西或河北,河南,再經(jīng)湖北,在宜昌逆水乘船約需一個月時間到重慶"朝天門廣場"。
4、重慶市轄9區(qū)9縣3個市轄市,長江流經(jīng)5區(qū)2縣2市,流經(jīng)水域248公里,嘉陵江穿過3區(qū)2縣1市,流經(jīng)水域137公里,市區(qū)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陸,長江全長為6380公里,但通航段只有3194公里,逆水而上通航段為795公里,只能行駛小型船只,順水而下到上海2399公里,到武漢1274公里,到宜賓648公里。著名的長江三峽就在重慶至宜昌航段,所以,人們把重慶作為游覽壯麗的長江三峽的最好起點。
5、長江相隔的南崖區(qū),日機轟炸重慶時期,為各國駐華領館區(qū)。據(jù)有關史料記載,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曾密令日機不轟炸該區(qū)的海棠溪至彈子石一段。當年這段沿岸江邊?苛瞬簧倜馈⒂、法、意的軍般及商船。
南岸玄壇廟獅子出的慈云寺,原為觀音廟,始建于唐代,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重修,1920_年改為現(xiàn)在的寺名。整個寺廟已有詳細介紹,這里只著重介紹兩點,一、為廣結善緣,寺院住持云巖法師打破舊例,適應各地僧尼和男女居士上朝峨眉,下朝九華、普陀的需要,成了當時全國唯一的僧尼合廟寺院,沿襲至今。二、寺內(nèi)大雄寶殿正中,供奉有釋迦牟尼大玉佛一尊,系由緬甸迎來,1931年抵重慶。佛高1。87米,寬1。34米重1500公斤,是我國寺廟中現(xiàn)有的四大玉佛之一,另三尊,一在上海玉佛寺,一在北京北海團城,一在武漢歸元寺。
6、在慈云寺左上角山巔,是抗戰(zhàn)時期蔣介石躲避日機轟炸的黃山官邸。緊靠南岸彈子石的王家沱,早在抗戰(zhàn)前就是日租界地。
朝天門東邊,長江以北,距離五華里的江北區(qū)溉瀾溪處,有一座白塔,乘船東下,沿江可見。這類塔,或白色、或黑色,這逝代先民渴望生活安定的一種吉祥物,取名“鎮(zhèn)妖塔”,都建在入城的必經(jīng)之道上,意思是好人入城,一切妖魔怪不能經(jīng)過。在古代,它還起民一個路標的作用,不僅告知行人前面有城池,還說明只距離五里路程了。距離白塔不遠的人頭山。高高的土山堆上一巨石酷似一顆人頭,面向東去的長江,好象被鎮(zhèn)壓妖塔壓住無法脫身一般。
7、朝天門左邊是嘉陵江,發(fā)源于陜西秦嶺山的脈和甘肅的南部,流經(jīng)陜西、甘肅、四川省,全長1119公里,嘉陵江上空來回穿梭的嘉陵客運索道,1980年12月動工,一年建成,全長740米,慢速為每秒2。5米,快速每秒8米,兩臺吊車對開,每臺載客46人。索道下面低水位露出的沙州,是重慶早年的練兵場,也是抗戰(zhàn)爆發(fā)后日機轟炸重慶投第一次炸彈的地方。
8、朝天門纜車,是山城重慶獨有的短途交通工具之一,主要是為乘船客人解決登石級之苦而設,建于1984年。重慶纜車最早建于1945年,在望龍門。
朝天門洪水標志,記載了1981年7月16日百年難遇的特大洪水,高度為海拔193.38米,與低水位相比,凈增高度33.38米。由于洪峰24小時回落,內(nèi)河無風浪加害,洪災時政府、市民的奮力搶救,因比受災較小,重慶8區(qū)4縣3個市轄市境內(nèi)只死亡28人,其中3人還是因貪小利,游到江心撈取飄流木材而葬身。
重慶的導游詞 篇3
首先我代表重慶3200萬同胞熱忱的歡迎大家的到來,我是今天陪同大家重慶一日游的導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者是王導,在前面為大家提供駕駛服務的師傅姓X,大家可以叫他師傅。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咱們重慶。
重慶歷史及簡介:
首先問一下大家,你們知道重慶為什么簡稱渝?重慶名字又是怎么得名的嗎?
重慶在古代曾被叫做江州,巴郡,巴州,楚州,渝州,恭州。
嘉陵江古稱渝水,581年隋文帝以渝水繞城,將楚州改為渝州,重慶由此簡稱“渝”。
1189年南宋光宗趙敦因在恭州被封為恭王,后又稱帝,就以雙重喜慶之意改恭州為重慶府,重慶便由此而得名。
重慶曾三次建都三次直轄。三次建都分別為:4020xx年前的巴國國都,公元1363年明玉珍登皇位建國“大夏”時稱為夏國國都和1940年定為抗戰(zhàn)時的陪都。 三次直轄時間分別為:1939年5月第一次直轄,1953年3月第二次直轄和1997年3月第三次直轄。
重慶的導游詞 篇4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站的位置就是重慶解放碑了。這里是購物者的天堂,喜歡購物的朋友們可千萬不要錯過。在大家購物之前,我還是給大家簡單介紹下重慶解放碑。 重慶解放碑位于民權路、民族路和鄒容路交匯處,它是抗戰(zhàn)勝利和重慶解放的歷史見證。它還是全國唯一的一座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紀念碑。
重慶解放碑最初落成于1940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并命名為“精神堡壘”以激勵中華民眾奮力抗爭以取得勝利,抗戰(zhàn)勝利后,改"精神堡壘"為抗戰(zhàn)勝利紀念碑,從此便形成了重慶解放碑的雛形。
1949年11月30日,山城重慶回到了人民的懷抱。次日,碑的頂端飄揚起歡慶重慶解放的第一面五星紅旗。 1950年10月1日,重慶人民又在這里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個國慶節(jié),從那時起,記功碑正式改名為人民解放紀念碑,功勛卓著的劉伯承元帥親自為解放碑題詞“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從此,解放碑成為重慶盛大集會重大節(jié)日的慶典之地,成為重慶當之無愧的紀念性建筑。
任何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標志,任何一個標志性建筑都是一個城市歷史的濃縮與見證。說到重慶,最能體現(xiàn)重慶人精神,最具代表性,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這解放碑了。
正所謂“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慶府,一百年解放碑”,飽經(jīng)風霜的解放碑真正的歷史只有百年,但長江和嘉陵江似乎約定了要在最后的匯流前在此收一收腰,有意要將那人氣、靈氣和財氣通通聚攏在這里。因此,在不到50年的時間里,解放碑一躍成了中國西南地區(qū)首屈一指、寸土寸金的“黃金口岸”。特別是重慶直轄后,短短五年里,在它一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囊括了購物、旅游、商貿(mào)、餐飲、娛樂、休閑和金融等各種功能,成了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段。
重慶的導游詞 篇5
華巖寺歷史悠久,傳說始建于唐宋,經(jīng)歷代擴建而成。據(jù)志書記載:明清兩代均有重大修復,保持為明清風格。華巖寺屬佛教禪宗,接嗣于重慶市梁平縣雙桂堂破山大師,傳臨濟宗三十二世法近回百年,經(jīng)六十四屆支持,曾付法至成都、內(nèi)江、瀘州、樂山、巴縣(今巴南區(qū))以及北京華巖寺等,《巴縣志》記載“華巖寺宗支流衍天下”。華巖寺名聞遐邇,歷代顯要名士相繼造訪,留下眾多墨寶詩篇,海內(nèi)外信眾游人慕名而至,參觀寺內(nèi)保持珍貴文物經(jīng)藏,嘆為觀止,華巖寺僧眾如法行持,法事不輟,禪風丕振。改革開放以來,益見其影響深遠,聲譽回播。
由來
重慶華巖寺因寺南側有一華巖洞而得名,民間傳說古洞中石髓下滴成水花,故稱華巖;或曰清初僧人圣可掛錫于此,夜夢五色蓮花大如車輪,因有華巖之名。
淵源
重慶華巖寺屬佛教禪宗,接嗣于重慶市梁平縣雙桂堂破山大師,傳臨濟宗三十二世法。近四百年經(jīng)六十四屆住持,曾傳法到成都、內(nèi)江、瀘州、樂山、巴縣以及北京華巖寺等,故《巴縣志》有“華巖寺宗支流衍天下”的記載。重慶華巖寺名聞遐邇,歷代顯要名士相繼造訪,留下眾多的墨寶詩篇;海內(nèi)外的信眾游人亦慕名而至,參觀了寺內(nèi)保存的珍貴文物經(jīng)藏、莫不嘆為觀止。該寺僧眾如法行持,法事不輟,禪風丕振,在改革開放的今天,益見其影響深遠,聲譽四播。
規(guī)模
重慶華巖寺始建年代無史可考。清康熙、道光和同治年間,相繼培修擴建。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
重慶華巖寺又分大寺、小寺。大寺殿堂建筑系傳統(tǒng)庭園式磚木結構建筑群。分為前、中、后三殿堂,即大雄寶殿、圣可祖師堂和觀音堂。寺左側為接引殿。大雄寶殿內(nèi)的十六尊者木浮雕,為各寺院所少見。小寺即華巖洞,與大寺隔湖相望,為華巖寺之祖廟。
重慶的導游詞 篇6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山城——重慶。我是你們的導游——廖璐瑤。
首先,我?guī)Т蠹胰⒂^解放碑。解放碑是重慶的標志。解放碑雖然面積不廣,但是它是重慶最繁華的地方:商品琳瑯滿目、小吃樣樣俱全、樓房高聳入云……至于人呢,大街上、商場里、書店里、廣場上、小吃屋里……到處都是人,成千上萬、人山人海,走路也是摩肩接踵。若你站在“摩天大樓”向下望:無論是人還是車,都像是小螞蟻!但還是川流不息……
逛了繁華的解放碑,我們再去看看朝天門。朝天門是兩江交匯的地方,兩江是指——嘉陵江和長江,一座大城市里有兩江交匯的地方是特別稀少的喲!黃、藍色的江水交匯在一起,可真壯觀啊!在江上架著一座座雄偉的大橋,因此,重慶也好稱橋都。
重慶的夜景是公認的,比上海和香港還要漂亮!你可以登高俯瞰兩江夜景,也可以游江觀夜景。每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高低輝映,如漫天星漢,極為瑰麗。登上著名的“一棵樹”觀景臺,或者乘坐重慶著名的滿江紅游船,環(huán)游重慶市區(qū),都別有一番風味……夜幕中的重慶,江中點點燈光,猶如閃爍的星星掉在水里,亦真亦幻!
重慶,還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地方。重慶的山、重慶的火鍋、重慶的人,重慶的美女等等,來了都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慶的導游詞 篇7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大家來重慶旅游。很高興能在這陽光明媚的周末與大家準時相約在這臺旅游車上,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萬。旁邊呢是我們的司機張師傅,在此我們代表重慶國際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咱們先來猜個謎語,好不好?“雙重喜慶”打個地名。相信很多朋友呀都告訴我正確答案。沒錯,謎底正是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城市——重慶。重慶古稱江州,后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公元1189年,宋光宗在此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后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重慶位于四川盆地東部,長江中上游,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連四川,北接陜西,總面積達8.24萬平方公里。
大家知道重慶有哪些別稱嗎?對了,山城、霧都、橋都。有句俗話這樣說重慶,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山地面積就達到總面積的96%。有山無水不秀,有水無山不壯,重慶更是山與水融合的典范,境內(nèi)流過了長江、嘉陵江、渠江、烏江、涪江及上白條小河流。如果您不信的話,就請您朝車窗外邊看。除了這高樓大廈外,就是連綿不斷的青山和滾滾流動的江水。山之雄偉,塑造重慶人民率直的性格,水之陰柔,賦予重慶兒女靈動的品質(zhì)。被長江與嘉陵江環(huán)抱的渝中半島,正是山水都市中的一顆明珠。如果您想看夜景啊,重慶可是個不可多得的選擇,它與香港維多利亞灣、上海外灘,并稱中國三大夜景絕美地。星光點點,燈影重重,和著這好山好水,定會給您夢幻般的感覺。
這山山水水雖美,可是交通成為了制約重慶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大問題。但這難不倒聰明的巴渝人,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重慶共有橋梁,橋都的美譽由此而來。游客朋友們也不必驚訝,因為我們的大巴車隨時都在鉆洞過橋。再來說說霧都的稱謂。特別是秋冬季節(jié),遠眺被大霧彌漫的江面,一切都是朦朧飄渺的美感。重慶平均霧日104天,而璧山縣的云霧山全年霧日多達204天,堪稱世界之最。
山與水的融合,還造就了重慶一個馳名中外的著名特產(chǎn),大家知道是什么嗎?那就是重慶的美女了。都說出去男性好生幸福,天天都可以大飽眼福。記得有句話這樣說,到了北京知道官小,到了深圳感覺錢少,到了重慶后悔結婚太早!重慶的解放碑,更是有名的美女街?粗娑鴣淼呐,真是三步一個張曼玉,五步一個范冰冰,美女太多,讓我都有點后悔來重慶了呢!
重慶有山有水,便有了岸有了碼頭,更產(chǎn)生了獨特的碼頭文化。重慶火鍋就發(fā)源于碼頭。在20世紀20xx年代的重慶南紀門江邊,船工和苦力們休息時生火架鍋,將一些牛的內(nèi)臟用以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等調(diào)味烹煮,稱之為水八塊。大家?guī)讉兄弟伙坐在一起享用,這便是重慶火鍋的雛形。麻、辣、鮮、香、脆,更是讓重慶火鍋飄香于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遠涉重洋,風靡世界了。
重慶的導游詞 篇8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姓羅,大家叫我小羅就可以了。旁邊是我們的司機張師傅,在此我們代表重慶國際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誒,咱們先來做個謎題,好不好?“雙重喜慶”打個地名。對,很多朋友呀都告訴小羅正確答案。沒錯,正是大家所憧憬的歷史文化名城——重慶。重慶古稱江州,后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公元1189年,宋光宗在此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后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重慶地跨東經(jīng)105度11分——110度11分,北緯28度10分——32度13分之間,總面積達8.24萬平方公里,下轄43個區(qū)縣。生活在這一片熱土上的民族多達49個,總人口3100萬。重慶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連四川省,北接四川和陜西省。長江干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匯集了嘉陵江、烏江、綦江、大寧河及其他大小支流上百條。重慶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暖夏熱,雨量充沛,濕度大。其獨特的氣候特點,使這里的氣溫又略高于同緯度其他地區(qū)。
說道重慶的歷史沿革,就不得不掰掰“三”這個數(shù)字了。概括起來,重慶有三次建都,三次直轄。第一次為商周時期巴國都地,第二次為元末大夏國國都,第三次則是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國民政府的戰(zhàn)時首都。那么三次直轄分別是重慶正式建市,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中共西南局和西南軍委會駐地,為中央直轄市。最后就是在1997年重慶成為中國第四個也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
剛剛也提到了,重慶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因此想要好好了解和體驗它的古文化,就不得不來重慶主城區(qū)內(nèi)唯一的千年古鎮(zhèn)瓷器口探一番究竟了。瓷器口古鎮(zhèn),位于市區(qū)近郊,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接童家橋,北靠石井坡,面積1.18平方公里,以明清時盛產(chǎn)及轉(zhuǎn)運瓷器而得名。瓷器口原名龍隱鎮(zhèn),傳說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孫允汶皇帝被四叔燕王朱棣篡位,削發(fā)為僧來重慶,隱避于寶輪寺,天王殿墻上有“龍隱禪院”四個大字。故將原“白巖鎮(zhèn)”改名為“龍隱鎮(zhèn)”。在地方商紳集資在青草坡創(chuàng)建了新工藝制瓷的“蜀瓷廠”,瓷器質(zhì)地很好,品種繁多,名聲漸大,產(chǎn)品遠銷省內(nèi)外。漸漸地“磁器口”名代替了“龍隱鎮(zhèn)”,F(xiàn)已發(fā)現(xiàn)古窯遺址20余處。
在古鎮(zhèn)磁器口最有特色的一景是茶館。昔日在這千年古鎮(zhèn),隨處可見茶館。當年的水手、袍哥大爺、閑雜人等都喜愛出入此間,茶館成了龍蛇混雜之地。陪都期間,這里的小鎮(zhèn)茶館達100多個。其特色是“書場茶館”,又稱藝人茶館,是品茗欣賞民間藝術的地方。特別是晚上能在茶館登臺說書的人,都是上品的高手,所以人們稱之為“品仙臺”,都是掛牌說書,看誰有絕技高招,誰能爭取更多的茶客讓茶館生意興隆,老板一高興得到的紅包就越厚實。直到如今,茶館仍是磁器口一景,百來米長的老街便有13家茶館,家家茶客滿座,古風猶存。名特小吃毛血旺、軟燴千張、椒鹽花生被譽為磁器口的“三寶”。
大家是不是越聽越心動,想去品嘗品嘗呢?就請你們跟我一同下車,一起去體會一下吧。
重慶的導游詞 篇9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山城重慶,現(xiàn)在請大家跟我一起去了解重慶,認識重慶,愛上重慶。重慶位于東經(jīng)105度11分——110度11分,北緯28度10分——32度13分之間,即中國的西南部四川盆地。為嘉陵江和長江所環(huán)繞,幅員面積達8、24萬平方公里,轄40個區(qū)縣,有49個民族,人口3144萬。重慶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暖夏熱,雨量充沛,溫潤多陰,濕度大。從而使得重慶女生的皮膚特別好,所以重慶出美女,是全國都聞名的。
重慶還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稱江州,后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公園1189年,宋光宗在此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重慶曾經(jīng)歷三次建都,第一次為商周時期巴國都地,第二次為元末大夏國國都,第三次是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國民政府的戰(zhàn)時首都,故又稱三都之地。重慶也曾經(jīng)歷三次直轄,即1939年行政院直轄,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直轄,最后就是在1997年重慶成為中國第四個也是西部唯一的直轄市。
剛剛也提到了,重慶市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因此想要好好了解和體驗這重慶的古文化,就不得不來重慶主城區(qū)內(nèi)唯一的千年古鎮(zhèn)瓷器口。瓷器口古鎮(zhèn),原名龍隱鎮(zhèn),位于市區(qū)近郊,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界童家橋,北靠石井坡,面積1.18平方公里,以明清時盛產(chǎn)及轉(zhuǎn)運瓷器得名。瓷器口原名龍隱鎮(zhèn),傳說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孫允汶皇帝被四叔燕王朱棣篡位,削發(fā)為僧來重慶,隱避于寶輪寺,天王殿墻上有“龍隱禪院”四個大字。故將原“白巖鎮(zhèn)”改名為“龍隱鎮(zhèn)”。在地方商紳集資在青草坡創(chuàng)建了新工藝制瓷的“蜀瓷廠”,瓷器質(zhì)地很好,品種繁多,名聲漸大,產(chǎn)品遠銷省內(nèi)外。漸漸地“磁器口”名代替了“龍隱鎮(zhèn)”,F(xiàn)已發(fā)現(xiàn)古窯遺址20余處。
在古鎮(zhèn)磁器口最有特色的一景是茶館。昔日在這千年古鎮(zhèn),隨處可見茶館。當年的水手、袍哥大爺、閑雜人等都喜愛出入此間,茶館成了龍蛇混雜之地。在陪都期間,這一個小鎮(zhèn)茶館達100多個。其特色是“書場茶館”,又稱藝人茶館,是品茗欣賞民間藝術的地方。特別是晚上能在茶館登臺說書的人,都是上品的高手,所以人們稱之為“品仙臺”,都是掛牌說書,看誰有絕技高招,誰能爭取更多的茶客,誰就能得到“紅包”。哪一位說書人講得好、茶館的生意必定會更加興隆、老板自然高興,說書人得的紅包就越厚實。直到如今,茶館仍是磁器口一景,百來米長的老街便有13家茶館,家家茶客滿座,古風猶存。名特小吃毛血旺、軟燴千張、椒鹽花生被譽為磁器口的“三寶”。
大家是不是越聽越心動,想去品嘗品嘗呢?就請你們跟我下車,一起去體會一下吧。
重慶的導游詞 篇10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是昨天下午從機場接你們到飯店的導游小琦,大家都還記得我吧!好的,在“一天之際在于晨”的時間,我們正開車前往重慶主城區(qū)唯一的的千年古鎮(zhèn)瓷器口。在介紹瓷器口之前,我想先向你們介紹重慶這座山水交融的城市。
我們重慶北有大巴山,東有巫山,東南有武陵山、大婁山,地形大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起伏較大。重慶主城區(qū)幾乎完全坐落在山中,“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是一座典型的“山城”。同時,重慶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在5000億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水面積居全國第一。毫不夸張地說,整個重慶城都屹立于水中,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江城”、“水城”。獨特的山水資源稟賦,就使得重慶被稱為“山水都市”。
重慶位于東經(jīng)105度11分-110度11分,北緯28度10分-32度13分之間,即中國的西南部四川盆地東部邊緣。為嘉陵江和長江所環(huán)繞,幅員面積8、24萬平方公里,轄38個區(qū)縣,其中4個自治縣,以漢族為主體,包括55個少數(shù)民族,人口3343萬。重慶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暖夏熱,雨量充沛,溫潤多陰,濕度大。這下你們知道重慶美女何處來了吧? 是的,因為氣候好。重慶還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稱江州,后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宋朝時,宋光宗在此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詡雙喜重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重慶也曾經(jīng)歷三次直轄,即1935年時,重慶被國民政府升格為直轄市,新中國成立初期成為中央直轄市,最后一次也就是1997年,重慶成為中國第四個也是西部唯一的直轄市。
好了,游客朋友們,我們還有十分鐘就會到達瓷器口大門口了,請允許小琦為你們簡單地介紹一下瓷器口。剛剛也提到重慶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因此想
要好好了解和體驗重慶的古文化,就不得不來這瓷器口。瓷器口古鎮(zhèn),位于市區(qū)近郊,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界童家橋,北靠石井坡,以明清時盛產(chǎn)及轉(zhuǎn)運瓷器得名。瓷器口原名龍隱鎮(zhèn),傳說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孫允汶皇帝被四叔燕王朱棣篡位,削發(fā)為僧來重慶,隱蔽于寶輪寺,天王墻上有“龍隱禪院”四個大字。故將原“白巖鎮(zhèn)”改名為“龍隱鎮(zhèn)”。在地方商人們集資在青草坡創(chuàng)建了新工藝制瓷的“蜀瓷廠”,瓷器質(zhì)地很好。品種繁多,名聲漸大,產(chǎn)品遠銷省內(nèi)外,漸漸地“瓷器口”就代替了“龍隱鎮(zhèn)”。
在古鎮(zhèn)瓷器口最有特色的一景就是茶館。昔日在這千年古鎮(zhèn),隨處可見茶館。當年的水手、炮哥大爺、閑雜人等都喜愛出入此間,茶館成了龍蛇混雜之地。在陪都期間,這一個小鎮(zhèn)茶館達100多個。其特色是“書場茶館”,又稱藝人茶館,是品茗欣賞民間藝術的地方。特別是晚上能在茶館登臺說書的人,都是上品的高手,所以人們稱之為“品仙臺”,都是掛牌說書,看誰有絕技高招,誰就能爭取更多的茶客,誰就能得到“紅包”。哪一位說書人講得好,茶館的生意必定會更加興隆,老板自然高興,說書人得到的紅包就越厚實。直到如今,茶館仍是瓷器口一景,百來米長的老街便有13家茶館,家家茶客滿座,古風猶存。在瓷器口有很多名特小吃,最著名的有陳麻花、古鎮(zhèn)雞雜、特別是毛血旺、軟燴千張、椒鹽花生,它們可是瓷器口的三寶哦。每到節(jié)假日,從外地來重慶學習、生活的朋友們都會來瓷器口排著隊買上好幾袋麻花回家。大家是不是越聽越心動,想去品嘗品嘗呢? 就請你們跟我下車,一起去體會瓷器口的滋味吧!
重慶的導游詞 篇11
神龍峽景區(qū)位于重慶市南川區(qū)南平鎮(zhèn)永安村、八角村境內(nèi),地處金佛山邊緣,景區(qū)面積13平方公里,由神龍峽峽谷、寶象寺、豹子嶺、紅山接待中心、里隱壩生態(tài)農(nóng)業(yè)觀光區(qū)等五部分組成,景區(qū)內(nèi)奇石怪樹,流泉飛瀑,不可勝數(shù)。是重慶一小時經(jīng)濟圈內(nèi)距主城區(qū)極近、極原始的集山、水、林、崖、橋、峽谷、瀑布、草地為一體的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
南川神龍峽景區(qū)核心景觀神龍峽峽谷長約7公里,谷底平均寬度約50米,峽谷最寬處大淌河壩約為100米,最窄處蘇家?guī)r約為10米,呈典型的“V”字型深切峽谷形態(tài)。峽內(nèi)林深竹茂、流水飛瀑、峰巒絕壁、蟲鳴鳥唱、魚翔蝦戲,清幽宜人的原始容貌一直未曾發(fā)掘。重慶交旅集團公司對景區(qū)進行考察后,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認為極具開發(fā)潛力。
懸崖、絕壁、瀑布
絕壁景觀有歸龍谷魚鱗巖、貓啄大絕壁、神龍洞絕壁、火燒巖懸崖等;瀑布有磨子洞瀑布、飛龍瀑布、碧泉映月瀑布、神龍洞瀑布等。
此外,南川神龍峽景區(qū)還以起源于明朝初年、有求必應的祈雨、祈福文化為支撐,構建了五龍瀑布群、神風洞、煙雨廊、煙云瀑布群、豹子嶺、絲雨瀑布群、神龍島祈福文化休閑區(qū)等十大景點,鑄就巴渝峽谷奇異之地。
重慶南川南平鎮(zhèn)有縣級公路連通神龍峽景區(qū)入口,途經(jīng)木渡鎮(zhèn)、神農(nóng)峽度假村、永安鎮(zhèn)、里隱壩,全程約13公里。從里隱壩峽谷入口至九天飛瀑,神龍峽峽谷長約7公里。
重慶的導游詞 篇12
朝天門是重慶的一個重要港口,是重慶的一個著名的景點,也是我們重慶的標志性建筑。
朝天門碼頭是重慶的水路門戶。站在朝天門碼頭上,你會看到,左邊是碧綠的嘉陵江,右邊是土黃色的揚子江,它們在朝天門碼頭交匯成長江,滾滾向東流去。來來往往的大小客輪、貨輪在這里穿梭不停,時而傳來陣陣的汽笛聲,成群的旅客和碼頭工人在這里上上下下,好一片繁忙的景象。
清晨,太陽從東邊升起,將光輝灑落人間,整個朝天門像鍍了一層金光。隨著一艘艘船的汽笛聲,朝天門碼頭從夢中醒來,整個朝天門開始變得熱鬧起來。廣場上,人們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舞,還有的在打太極拳,顯現(xiàn)出重慶城的勃勃生機。
中午,太陽毫不留情地炙烤著大地,朝天門廣場不再那么熱鬧,沒有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在廣場上唯一能看到的,是在那擺小攤的老板搖著扇子,懶洋洋地坐著。但是,碼頭上仍然是一片繁忙,揮汗如雨的碼頭工人正忙碌的搬運著上下的貨物。空氣中夾雜著汗水與江水的特殊味道,使人感受到重慶的發(fā)展。
當夜幕降臨,整個朝天門碼頭變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廣場上有五顏六色的彩燈,熱情奔放的重慶人們在那兒翩翩起舞,歡迎世界各地的人們到重慶來觀光旅游。碼頭上那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和射向天空的激光束以及倒映在江面上的光影構成了一個流光溢彩的世界。
遠遠望去,朝天門碼頭就像一艘大船的船頭,指引著滿載重慶人民希望的這艘大船穿過險峻的山峽,奔向大海,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