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慶經(jīng)典的導游詞(精選5篇)
關于重慶經(jīng)典的導游詞 篇1
游客可觀吊腳群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燙山城火鍋、看兩江匯流,品天下美食。洪崖洞由紙鹽河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風情街、盛宴美食街及異域風情城市陽臺四條大街組成。四條大街分別融匯了當下所有時尚元素,主題迥異、特色鮮明,絕對是今天來重慶不可不去的地方。
紙鹽河酒吧街:擁有全球連鎖海盜酒吧等知名酒吧,不但引領重慶新娛樂生活方式,也帶動重慶夜生活的新標向。
天成巷巴渝風情街:為世人展示的一種不同于以往的時尚潮流,以2300前年的巴渝盛景為載體,展示出當時盛行于世的青磚、石瓦、紅檐綠瓦的古典民居。
盛宴美食街:展現(xiàn)的則是一種“另類美食城”的盛景,一個集中外古今名店于一堂的美食盛景。
關于重慶經(jīng)典的導游詞 篇2
來自__的朋友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我的家鄉(xiāng),年輕的直轄市重慶。
“君住江之頭,我住江之尾。抬頭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苯裉煊瓉砹四銈儊碜訽_的朋友,我是大家的朋友__。很高興擔任這次三峽移民考察和大足石刻之旅,帶領大家去感受重慶直轄五年的滄桑巨變,領略大足石刻的博大精深。1997年3月14日,是個春暖花開的日子,重慶成為了中國第四個直轄市。此次重慶“直轄”,三峽工程是“催化劑”,百萬移民是直接動因。艱巨的歷史任務,重慶人欣然接受,勇敢地挑起了“直轄”重任。
三峽工程,移民百萬,什么概念?數(shù)量太大,相當于5個摩納哥,10個圖瓦盧,100個凡蒂岡;時間太短,三期移民,20__年全部結束;困難太多,庫區(qū)有2座城市,11座縣城,116個集鎮(zhèn)及一大批工廠企業(yè),風景名勝等需要搬遷。
世界難題,難在哪里?難在經(jīng)費?不,經(jīng)費可以籌集。難在交通?不,交通可以組織。難在家園?不,家園可以重建……千難萬難,最根本是難在人的觀念。大寧河畔84歲的黃老太的態(tài)度是:“我生是寧河的人,死是寧河的鬼,一生一世不離開這里!”移民干部多次踏訪,老人神情木然,不予理睬。事實上,一面故土難舍,乃是人之本性,是一種十分自然的現(xiàn)象。“金窩銀窩離不開自己的草窩”,這一千古流傳的俗語,是前人總結的。從古至今,上至皇帝重臣,下至尋常百姓,概莫能外。博學多才的李白可謂瀟灑大氣,但仍發(fā)出“床前明月光,低頭思故鄉(xiāng)”的感嘆,文韜武略的曹呸可謂位尊九五,但同樣“郁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xiāng)。”詩人余光中的一首《鄉(xiāng)愁》,引起了千萬游子的共鳴。重慶的移民,可是喝著長江水,唱著三峽歌成長的。突然要遠離故土,能不眷戀嗎?思鄉(xiāng)是一種美德。有個不思鄉(xiāng)的人,能愛家?能愛國嗎?
黨和國家深深理解移民們的故鄉(xiāng)情結,專門成立移民開發(fā)局,抽調(diào)精兵強將,頒布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把“搬得出,穩(wěn)得住,逐步能致富“作為認為目標。三峽移民,為你,黨和國家領導不知來了多少回!全國專家、學者不知來了多少回!這意義移民們能百分之百地理解;這份量,移民們能夠完完全全地掂量。
“舍小家,顧大家,舍自家,顧國家“,移民們想通了,移得情愿,移得開心,移得滿意。如今,走進三峽庫區(qū),移民新城燦若星河,田野、果園瓜果飄香,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個體商業(yè)星羅棋布。誰能說這不是重慶直轄市五年的最大變化呢?
關于重慶經(jīng)典的導游詞 篇3
沿著棧道走,一路上,領略了驚魂臺的壯觀與威武,欣賞了千姿百態(tài)賞心悅目的觀佛路,滿懷期待,踏進藏刀洞洞口,去領略大自然的杰作。進洞不久,我便欣賞到許多賞心悅目的鐘乳石,它們濕潤清新,有的像玉柱從頂垂直到地,有的像雨云倒懸空中,有的像白浪滔滔,波涌連天,真是氣象萬千,蔚為奇觀。在這眾石之中,最奪人眼球的,也莫過于那塊十分鋒利的鐘乳石了。此時,我不禁感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能與切割后那耀眼的鉆石相媲美,并略勝一籌。
這鐘乳石形狀恰似一柄刀鞘刺入峽壁,這便是許多游客因此慕名而來的原因之一,這塊與眾不同的鐘乳石在我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幾千年的流水,無聲地打造出這樣驚人的美景。我雙手撫摩著濕漉漉的峭壁,冷冰冰的。水從我指尖輕輕地流過,幾千年的光陰仿佛就這樣從我手指中溜過去了,環(huán)顧四周,只見有人和我一樣如癡如醉,閉上雙眼,感受著穿越時光的隧道的激情,體驗大自然帶來的無限樂趣。
我們愉悅地走在林間小路上,做著深呼吸,感悟著那蘊藏于大自然山水間的天地靈氣。此時,我被眼前呈現(xiàn)出的這一幅美輪美奐的畫卷所吸引,一條小河靜靜的鋪展在綠蔭之間,我迫不及待的坐上小船。船夫輕輕地劃動著雙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形態(tài)各異的水紋。剎那間,我突然悟到,水是金刀峽的靈魂。不管是年代悠久的千年古樹,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峽谷地縫,還是光滑的石壁,深潭幽洞,沒有水,便失去了它的一份獨特的魅力。懷著對溪水的熱愛與贊美,我用指尖輕輕撫摸著溪水,這是,清澈見底的溪水好似散發(fā)出一種巨大的吸引力,讓我深深為此著迷,我情不自禁地幻想著,自己變成一顆輕盈透亮的小水珠,縱身躍入溪中,與溪水融為一體。
我們悠閑自在地在靜謐的林間小道里流淌,潺潺娓唱這;我們火急火燎地穿梭于曲折而窄小的巖石細縫之中,急轉(zhuǎn)彎時右岸如鼓咚響‘我們順著瀑布飛流直下,雷聲如雷貫耳,當水珠落入深潭之中時,水上又飄起一層薄薄的水霧,就像一群挽著輕紗的仙女們正翩翩起舞….我們是金刀峽的音符,一直地律動著,演奏出一首又一首的靈魂樂章。當船頭親吻碼頭時,我被鳥鳴的奏樂喚回了現(xiàn)實之中,但我仍沉醉著,如癡如醉地編織著那水珠夢。
回味剛才如在畫中游的無限美好,雖無三峽的氣宇軒昂,或碧海的廣闊無垠的碧海 ,可金刀峽卻有它自己的精致與魅力,回頭再看一眼那已被崇山遮掩的金刀峽,心中滿是不舍。
關于重慶經(jīng)典的導游詞 篇4
湖廣會館又名禹王廟,是廣東公所、齊安公所、禹王宮等古建筑群的統(tǒng)稱,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是當年湖北、湖南在渝商人的聚會之所。會館內(nèi)的戲樓戲臺中,擁有精美的環(huán)樓木雕,非常精美,值得一看。
歷史上的重慶貿(mào)易發(fā)達,吸引了大量外地商人進入,各地商人紛紛在重慶開設會館,昔日重慶有著名的八省會館之說。其中建筑最宏偉氣派的要數(shù)財力雄厚的湖廣會館和江西會館。這兩大會館和相毗鄰的廣東會館都在商業(yè)集中繁華的下半城的東水門內(nèi),形成龐大的建筑群,現(xiàn)今合稱湖廣會館。
湖廣會館建筑中的浮雕鏤雕十分精湛,特別是在禹王宮、廣東公所和齊安公所內(nèi)的戲樓中,題材主要為西游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每個故事旁邊都刻有寓意福氣的蝙蝠、花草、瑞獸等。 會館內(nèi)還設有重慶湖廣填四川移民博物館,它館內(nèi)再現(xiàn)了人類移民史上一次極為重要的移民浪潮——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這次移民運動的過程,對日后川渝地區(qū)文化經(jīng)濟生活的影響。
關于重慶經(jīng)典的導游詞 篇5
銅鼓灘位于萬盛城區(qū)以西40千米外川黔兩省間的早渡河,河水湍急,灘多浪高,峽谷幽深,成為川黔第一漂。東起長塘口,由東向西漂至銅鼓灘,漂程11.2公里。當你乘坐橡皮船漂流在這里時,要漂過29個灘,沿途風光旖旎,峽谷幽深,峭壁如畫,綠樹滿山,飛瀑臨空,橡皮船時而在急流浪尖上驚險而下,時而緩緩漂流在平水如鏡的河段上,情趣無窮。
銅鼓灘峽谷位于萬盛區(qū)與貴州省桐梓縣交界的坡渡河(羊磴河)上,距萬盛城區(qū)48公里,東起貴州省桐梓縣長塘口,西至萬盛區(qū)關壩鎮(zhèn)銅鼓灘,全程11.2公里;銅鼓灘因其水質(zhì)好、景色秀、漂流條件絕佳,被譽為“渝黔第一漂”。
銅鼓灘漂流河段總落差43米,有險灘29個,落差最大的灘高達6米,沿途有“一瀑、二島、三峽、四洞、十灘”等景致。羊跳峽、銅佛峽、馬蹄峽三峽峭壁如畫,風景引人入勝,附近還有關壩石虎頭、高坎子漢代僚人崖墓群等古跡。銅鼓灘同峽谷漂流驚險、刺激、浪漫,游 人在與浪花共舞中,充分體驗山水之樂趣、自然之真諦。
銅鼓灘,象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鑲嵌在萬盛區(qū)與貴州桐梓縣交界的坡渡河上,全程11.2公里,漂流全程所需時間1.5個小時左右。這里遠離鬧市區(qū),沿途風光旎旎。泛舟銅鼓灘,但見兩岸青山吐翠,自然清幽的山光水色使人耳目一新,神清氣爽。在起漂點,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10余米飛墜入谷的珍珠飛瀑,飛騰的水霧一片接一片,一層接著一層,隨風飄散,在陽光灑下七彩斑斕,形成“碧潭紫煙”“彩云吐霧”奇觀。銅鼓灘之美還在于水的清純瑩然,這里的水可全是山間清泉。放漂銅鼓灘,可見腳下碧波蕩漾的水面發(fā)出刺綠的藍,水流時急時緩,頭上浮云悠悠隨飄散,抬頭望去,時見飛鳥掠過水面。飽覽此景,使人如處詩畫之中。
銅鼓灘,因水而生輝,也因水而充滿靈動與激情。銅鼓灘峽谷漂流共有“五處絕漂”:“第一長灘”——珍珠灘,“第一美灘”——銅佛灘,“第一險灘”——老虎灘,“第一怪灘”——豬肚灘,“第一奇灘”——飛魚灘。整個漂流行程中最令人刺激的珍珠灘到老屋檐一段,長達幾公里的河段險灘眾多,灘灘相連,灘潭交錯,起伏跌蕩,最大的落差達6米,漂流艇起伏于波峰浪谷之間,不得不讓人驚嘆大自然的神奇。
銅鼓灘最佳旅游季節(jié)
呈"V"型河谷的銅鼓灘,寬10至60米,最窄處僅幾米,水質(zhì)優(yōu)良,水量豐 富,氣侯四季宜人,具有春早、夏涼、秋爽、冬暖的氣侯特色。河水旱不枯,冬不涼,夏不漲,四季長瀉。年平均氣溫達18c°以上。特別是冬季氣溫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高4c°左右,正當祖國北方萬里雪飄之時,銅鼓灘漂流地區(qū)仍是一片蔥綠,蒼翠欲滴。呈現(xiàn)出"麥苗似菲,豆花似蝶"的景象。按中國科學院張寶坤方法統(tǒng)計,銅鼓灘漂流地區(qū)冬季較短,僅60天左右,而春、夏、秋三季長達300天以上。這里春早較為突出,2月中旬日平均氣溫高于10°C,4月平均氣溫已達18.6°C,春季溫和降水適中,處處呈現(xiàn)春光明媚、百花爭艷、姹紫嫣紅、四處飄香的景象。這里夏季長達4個多月,從5月初開始至9月底結束,日平均氣溫達26.9°C,極端最高氣溫達41°C左右,夏季炎熱正是人們放漂的最佳時期。由于銅鼓灘秋季涼爽宜人,10月平均氣溫可達18.2°C,11月平均氣溫14°C,也較為適宜放漂。因此四季都適合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