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重慶導游詞大綱600(精選3篇)
2022重慶導游詞大綱600 篇1
縉云山是四川境內的佛教勝地之一,原有寺廟十多座,現存縉云寺、溫泉寺?N云寺坐落在“獅子”、“聚云”兩峰之前,背依峻嶺,前臨幽谷,四周古木參天,翠竹成林,是一座雄偉壯觀的深山古寺。它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歷代修葺擴建;盛極于宋,明末毀于兵火,F存廟宇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山上還有很多六朝和宋、明、清時代的古建筑和歷史文物。1930年,佛門長者太虛上人得到川督劉湘的支持,在縉云寺內創(chuàng)辦了“漢藏教理院”。次年正式定名為“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由大虛上人任院長,并從拉薩、康定等延請羅桑呼克圖、滿智、超一等來此主教。一時“喇嘛來渝者,前后絡繹不絕……”縉云山因此成為當時宏揚佛學的凈土,而獲得“小峨眉”美稱。
名勝古跡:
"山如碧玉水如黛,云在青大月在松",它雄峙于嘉陵江小三峽之溫湯峽之西岸,與北溫泉相鄰,山上奇峰聳翠、林海蒼茫、古木參大、古剎林立,集雄、險、奇、幽于一身,素有川東小峨嵋之稱,為全國首批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緒云山風景秀麗、名勝古跡眾多?N云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聚云峰、猿嘯峰、蓮花峰、寶塔峰、玉尖峰和夕照峰等九峰。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峰最險峻壯觀,其余各峰亦各具風姿。
避暑勝地:
重慶與武漢、南京齊名,并稱長江邊的三座火城,每年夏季酷暑難當。令人望而生畏。位于重慶市北的縉云山,九峰挺立,雄秀不凡,因山高林密,云濃霧重,常溫比市區(qū)約低5-7度,滿山蒼翠,清雅怡人,是重慶著名的避暑勝地。此外,這里還特產極具地方特色的縉云甜茶。
概述:
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并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北碚境內,距渝中區(qū)約60公里。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海拔900多米,最高處1030米。景區(qū)之內現有獅子、香爐、日照、猿嘯、夕照、蓮花、玉尖、寶塔、聚云九峰。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峰最險峻壯觀,其余各峰亦各具豐姿。獅子峰是縉云山的主峰,峰頂狹窄,在一塊比較平坦的巖石上,用鐵欄桿圍起一個覽勝臺。在這里往下看,是懸崖峭壁;往遠處看,是峰巒起伏;山腳下,嘉陵江在緩緩流過。在獅子峰觀日出、賞云海,其壯麗不讓東岳泰山?N云山有兩萬多畝森林,生長著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是四川著名的植物寶庫和森林公園。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云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
雄峙北碚區(qū)嘉陵江溫塘峽畔,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山間白云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郁積,氣象萬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山?N云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并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qū)。
縉云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聚云峰、猿嘯峰、蓮花峰、寶塔峰、玉尖峰和夕照峰等九峰。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峰最險峻壯觀,其余各峰亦各具風姿。
縉云山系全國自然保護區(qū)。該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森林1300余公頃,生長著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云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萬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
素有“小峨嵋”之稱的縉云山,堪稱觀日出,覽云海,夏避暑,冬賞霧,以及觀賞常綠闊葉林自然景觀的絕佳去處。
縉云山又是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佛教勝地。山中縉云寺,始建于南朝劉宋景平元年(423年),后曾稱“相思寺”、“崇勝寺”、“崇教寺”,曾受到歷代帝王封賜。寺中自古辦學,名為“縉云書院”。寺內現存有宋太宗誦讀過的24部梵經。
2022重慶導游詞大綱600 篇2
素有"渝黔第一漂"之稱的銅鼓灘漂流風景區(qū),位于萬盛區(qū)關壩鎮(zhèn)和貴州省桐梓縣坡渡鎮(zhèn)境內,距萬盛城區(qū)57公里。是一個以漂流為主,觀賞兩岸風景為輔的景區(qū)。
呈"V"型河谷的銅鼓灘,寬10至60米,最窄處僅幾米,水質優(yōu)良,水量豐 富,氣侯四季宜人,具有春早、夏涼、秋爽、冬暖的氣侯特色。河水旱不枯,冬不涼,夏不漲,四季長瀉。年平均氣溫達18c°以上。特別是冬季氣溫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高4c°左右,正當祖國北方萬里雪飄之時,銅鼓灘漂流地區(qū)仍是一片蔥綠,蒼翠欲滴。呈現出"麥苗似菲,豆花似蝶"的景象。按中國科學院張寶坤方法統(tǒng)計,銅鼓灘漂流地區(qū)冬季較短,僅60天左右,而春、夏、秋三季長達300天以上。這里春早較為突出,2月中旬日平均氣溫高于10°C,4月平均氣溫已達18.6°C,春季溫和降水適中,處處呈現春光明媚、百花爭艷、姹紫嫣紅、四處飄香的景象。這里夏季長達4個多月,從5月初開始至9月底結束,日平均氣溫達26.9°C,極端最高氣溫達41°C左右,夏季炎熱正是人們放漂的最佳時期。由于銅鼓灘秋季涼爽宜人,10月平均氣溫可達18.2°C,11月平均氣溫14°C,也較為適宜放漂。
銅鼓灘漂流河段全長近12公里,放漂時間2小時,全程總落差43米,有大小灘29個,其中落差最大的灘高達6米,最驚險段是起漂點至小屋檐,漂程1730米,高差則達16.26米。此河段坡陡、水急,浪花飛濺,波濤滾滾。在漂流河段沿岸,有大量造型逼真,形象生動的造型地貌,它們或盤踞山巔,或點綴于懸崖峭壁,既豐富了漂流河段沿岸的自然景觀,又給漂流活動增添了幾分情趣,讓游人在驚險刺激的漂流中,緊張的心情得以松馳,其樂無窮。主要的山峰造景地貌有:銅靈大佛,城墻峰。銅靈大佛又稱塌鼻大佛、邋遢大佛、長須大佛。此佛位于銅佛峽左岸一懸崖上,佛高200余米,面朝東南方,遠遠望去,其額頭、眉、雙眼、鼻等五官形象逼真,整體構圖嚴謹,比例恰當。只是佛爺的鼻子下凹,活脫脫象一尊塌鼻大佛。又因流水將佛爺的下巴以下染成漂漂灑灑的胡須,故又有人將它稱為長須大佛。也有說那黑色的痕跡不是佛爺的長須,而是佛爺年事已高,牙齒全無,吃東西關不住嘴,湯湯水水順嘴下滴,在胸前留下的一片片痕,因而有人將它戲稱為邋遢大佛。在船廠灘右岸有一海拔近1000米的山峰,名曰城墻峰。因此山懸崖直立如刀削斧砍,直插云霄,層層迭置的懸崖盤旋在山岳上,彎轉延伸似城墻,故將此峰稱為城墻峰,在船上仰望此峰,給人一種高不可攀,雄險絕倫的感覺。由于銅鼓灘河谷兩岸為寒武系灰白、深灰色厚層白云巖,抗流水侵蝕、風化剝蝕及重力崩塌力強,在河水的長期侵蝕作用下,形成河床、河谷不分,河床水面寬度很窄,高差較大的懸崖峭壁,峰岳疊翠的幽深大峽谷,主要有銅佛峽、羊跳峽、馬蹄峽三個峽谷。河谷兩岸山上發(fā)育的間歇性山 溪,夏秋多雨期,溪水從兩岸高高的山上懸崖傾瀉入主河床,形成十多處高差達數十米至數百米的懸谷飛 瀑。響水灘左岸兩緊鄰的懸谷飛瀑,曰珍珠瀑布,瀑布高200多米,比黃果樹瀑布還高100多米。盛水時節(jié),景色十分迷人。
漂流起點長塘口地勢開闊平坦,有大片廣闊的河灘。設有天然游泳場、實彈射擊場、游樂園、苗寨風情園等項目。可供游人娛樂。
2022重慶導游詞大綱600 篇3
廣州別名羊城,簡稱穗,廣東省省會。廣州是華南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是我國著名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qū)。廣州四季常青,風光旖旎,一年四季均有鮮花盛開,素有“花城”的美譽。
廣州市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總人口725.19萬人。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廣州同時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改革開放后,廣州發(fā)生了翻天覆地變化,20__年,廣州在全國十大城市綜合實力排名中,位居第三。
廣州市20__年生產總值(GDP)達3466.63億元,比20__年增長15%,創(chuàng)8年來新高;人均生產總值4.79萬元;廣州一般預算財政收入274.75億元,同比增長15.5%;固定資產投資1157.77億元,同比增長14.7%。
經濟的迅速增長是由各個行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帶來的。隨著一批生產力骨干項目順利推進,新的經濟增長點正逐步形成,產業(yè)競爭力和發(fā)展后勁明顯增強。都市型農業(yè)健康發(fā)展,消費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外貿出口和利用外資持續(xù)增長。以制度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化。重點抓好國有企業(yè)改革,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廣州開發(fā)區(qū)和南沙開發(fā)區(qū)試行行政管理“無費區(qū)”,降低了城市運行成本。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fā)展,全市規(guī)模以上民營工業(yè)企業(yè)完成工業(yè)總產值1157.64億元,增長18%,私營企業(yè)達到78604戶,增長18%。外經貿發(fā)展勢頭強勁。全年廣州地區(qū)累計完成進出口總值達349.4億美元,同比增長25.1%;其中出口168.9億美元,增長22.6%。廣州市屬企業(yè)進出口總值為285.68億美元,同比增長27.87%,其中出口140.33億美元,同比增長27.40%。全市共批準外商直接投資項目870個,同比增長12.1%,新批合同外資40.22億美元,同比增長27.04%;實際使用外資30.64億美元,同比增長15.5%,其中,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25.81億美元,同比增長13.0%。境外投資合同金額達1.07億美元,同比增長37%,完成營業(yè)額1.09億美元,同比增長19.79%,在境外勞務人員數為4080人,同比增長20.78%。目前,世界500強跨國公司中已有115家公司進入廣州,投資設立204個項目,投資總額合計58.2億美元。
同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地鐵、機場、高速公路、污水處理等重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加快,地鐵二號線三元里至琶洲段開通運營,地鐵三號線和地鐵四號線廣州大學城專線抓緊推進,廣佛線3個試驗段已開工建設。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遷建一期工程進入收尾階段。建成了新機場高速公路北延長線南段等一批高等級道路以及城市主干道。
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和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啟動“青山綠地”、“藍天碧水”工程,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1.4%,新增及改造城市道路綠化帶45公里。全年空氣環(huán)境質量保持在國家規(guī)定優(yōu)良水平的天數達86%,噪聲污染持續(xù)9年下降。四大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建設全面推進,全市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衛(wèi)生填埋處理。大力推進“安全放心”工程,切實加強城市管理,市場秩序和社會治安進一步好轉,城鄉(xiāng)環(huán)境面貌不斷改觀。
科教興市和文化強市工作邁出新步伐。加快區(qū)域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中心城市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20__年,工業(yè)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1094.31,增長37.6%,占全市工業(yè)總產值的23.3%。全社會研究和發(fā)展(R&D)經費達55億元,占廣州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6%。科技進步對工業(yè)的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1.6%,提高2%。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分別增長30.5%和37.8%,發(fā)明專利申請量增長52.3%,均居全國省會城市首位。黃花崗信息園被信息產業(yè)部正式批準為首個國家“信息服務示范園”!胺堑洹笨萍脊リP課題率先從“非典”患者分泌物中分離出冠狀病毒。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設和老城區(qū)“用地特困學校”改造取得較好成效。實現了市屬高校國家級重點學科零的突破。廣州大學城建設全速推進,并計劃于20__年9月正式對外招生。文藝創(chuàng)作和群眾性文化藝術活動蓬勃開展,獲省級以上獎勵的文藝作品共300多項。文物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取得新進展,城市文化品位進一步提升。
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全面落實促進就業(yè)和再就業(yè)的各項方針政策。繼續(xù)做好五條保障線的銜接工作,參加各項社會保險人數和社會化管理退休人員人數保持增長。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全市行政村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話、通水泥路、通有線電視。繼續(xù)深化農村稅費改革,農民總體減負80%以上。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為28237元,增長10.4%。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為15002.59元,增長12.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130元,增長5.1%,人均可支配收入5953元,增長4.6%。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727.33,增長19.0%。
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yè)取得新進展。興起學習貫徹黨的__大精神、“三個代_”重要思想和__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的新高潮。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活動取得新成績,申辦20__年亞運會已獲國務院批準。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東盟企業(yè)家交流研討會和中法文化年廣州文化周活動,友城交流合作取得新進展。目前,已先后與日本福岡市、美國洛杉磯市、菲律賓馬尼拉市、加拿大溫哥華市、澳大利亞悉尼市、意大利巴里市、法國里昂市、德國法蘭克福市、新西蘭奧克蘭市、韓國光州市、瑞典林雪平市、南非德班市、英國布里斯托爾市、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市14個市以及國內的烏魯木齊、沈陽、南寧、哈爾濱、南昌5個省會城市締結友好城市關系。促進了軍政軍民團結,連續(xù)第五次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