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境內旅游景點導游詞(精選3篇)
甘肅境內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1
歡迎各位朋友們來慶陽觀光旅游。也許您見慣了南方的白墻黑瓦,北方的深宅大院,但您一定沒有見識過董志塬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民居。今天我就要帶大家參觀我們隴東黃土高原的一大奇觀——窯洞。
隴東黃土高原是世界黃土層最深厚的地方,境內董志塬號稱“天下黃土第一塬”,所謂“塬”是黃土高原上大片的平坦土地,董志塬又是世界黃土塬之最,它的黃土層厚度達200米以上,塬面面積910平方公里,南北最長處約11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50公里,古有“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邊”之贊,是中國窯洞民居最多最稠密的地區(qū)之一。
窯洞是遠古時期黃土高原上古人類的最佳住宅,作為中國特有的民居形式至少可追溯到四千年前。它和黃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黃土直立性強,土質細膩,是修建窯洞建筑的必備條件。慶陽很多關于人文始祖的傳說都和洞有關系,人文始祖軒轅,在這里留下了軒轅洞;醫(yī)圣岐伯留下了老洞、藥王洞;據(jù)《詩經》詩經記載,周先祖10多代人在隴東黃土地上創(chuàng)業(yè),開辟農耕,留下了“陶復陶穴”的史跡,所謂“陶復陶穴”就是指遍布崖面密密麻麻的窯洞。窯洞作為特殊的民居形式,從上古留傳了數(shù)千年,形成了一種極具特色的窯洞文化。隴東地區(qū)至今仍有很多人還住著窯洞。按照建筑結構的不同一般可分為靠山窯、地坑窯和箍窯三種。山區(qū)比較常見的是靠山窯,也就是在山崖的崖面上按水平方向縱深開挖窯洞。而平塬區(qū)由于沒有山崖可以依靠,只能在平地上按垂直方向挖出一個四四方方的大坑來,然后再在大坑的四壁水平開挖窯洞,地坑院在地面上除了能看見土炕土灶的煙囪,再看不見其它的建筑。是不是很獨特呢?我們今天要去參觀的就是這樣的一座地坑院。而箍窯也是平塬區(qū)的窯洞建筑,是用黃土土坯在地面上箍成窯洞,有的直接用石頭砌莊面,磚頭箍窯。
窯洞的橫截面多為圓拱形,平面呈長方形,窯洞的內部一般會抹上一層細膩的泥土,并刷上白色涂料。窯洞一般高3—4米,寬2.5—3米,深3—10米,有的更深。俗稱“土窯崖莊,鍋頭連炕,煙囪朝上”,窯洞冬暖夏涼,四季皆宜,是黃土高原上最理想的居室。歷史上曾有窯洞住室、窯洞廟宇、窯洞機關、窯洞客店、窯洞驛站、窯洞學校、窯洞商店、窯洞倉庫等,就連皮影戲和小型文藝演出也在窯洞里舉行。百姓家家住著窯洞,男女結婚的新房布置在窯洞里,所以慶陽人就把結婚叫“入洞房”。人死了,墓葬時要先在地上挖個地穴,還要在地穴里挖個小窯洞,或用磚箍個小箍窯,然后才將棺槨安放在地下的窯洞里。隴東人一生,從生到死與窯洞結下了不解之緣。
千百年來,隴東地區(qū)慶陽人以窯洞為居室,視窯洞為保護神。窯洞代表了富有,代表了文明!斑h來君子到此莊,莫笑土窯無廈房。雖然不是神仙洞,可愛冬暖夏又涼”。這是清代進士惠登甲贊美慶陽窯洞的一首詩。慶陽窯洞是樸實的,樸實的如同一捧黃土。它是不起眼的,如同黃土高原上隨處可見的黃土峁,它不事張揚,從不炫耀,與黃土渾然一體。它是渾厚的,背靠高山,腳踩大地,堅固牢靠。它是傳統(tǒng)的,數(shù)千年來,慶陽人與窯洞密不可分,生生不息;它是封閉的,秋去冬來,頑強地抵御著寒風雨雪,釋放著大地的暖氣。它是開放的,無論春夏,始終以其樸實厚道迎接著八方賓客。20世紀60年代,有幾位日本專家來隴東黃土高原考察,被這里古老的黃土窯洞所吸引。他們不無感慨地說:“這些窯洞除了豐富的文化積淀外,還是養(yǎng)生保健的理想境地。因為土窯中空氣濕潤,濕度宜人,一年四季變化不大;況且空氣新鮮,無任何環(huán)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能防御放射性元素的侵害,這真是養(yǎng)身長壽的絕佳之地”。
在新時期,窯洞不但繼續(xù)發(fā)揮著民宅、住宿作用,而且在旅游、文化、娛樂、商貿等方面更顯示出它獨有的作用。慶城縣在藥王山修建岐伯祠時,一次就修建了我國扁鵲、華佗、李時珍等十大名醫(yī)祠,祠廟修成了窯洞,成為全國之最,即最大最集中的藥王洞,招來四海游客。西峰區(qū)還在小崆峒修建了窯洞民俗博物館和窯洞賓館,集民俗、古樸與現(xiàn)代化為一體,窯洞在文化旅游中也展現(xiàn)了它獨特的作用。20__年首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jié)上,中國民俗學會命名慶陽市為“窯洞民居之鄉(xiāng)”。
有人說,到董志塬來不領略窯洞風采,就等于你沒去過董志塬。等一會我們就會到一處地坑院農家樂去做客,好客的窯洞主人,會叫巧媳婦給你搟出“白如雪、薄如紙、細如絲、長如線”的面條,加上地方特產調料菜蔬,做成的“煮在鍋里團團顫,撈在碗里蓮花轉,操在筷子條條線,吃在嘴里吸不斷”的臊子面。你一看,就饞涎欲滴了。有一外地客人吃后高興的說:“吃了十八省的飯,好不過董志塬的臊子面”。這是實話,出了這塬,就沒這飯。
甘肅境內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2
大家好!我是您們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顏。這些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在新安江各著名的景點盡情游玩。
新安江,又稱徽港,是錢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新安江沿江有白沙大橋、朱池、落鳳山、千島源、雙塔凌云等勝跡。新安江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向有“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之稱。今天,我們要去朱池和落鳳山。好了,各位游客請上車,車上再詳細解說景區(qū)特點。
朱池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區(qū)向東8公里的洋溪街道。傳說是漢會稽太守朱買臣讀書之處。因朱鑿池滌硯得名。其東有朱太守湖,但因某種原因而毀滅。其西2。5公里有幽徑山,松柏成蔭,曲徑通幽。有朱買巨墓,墓碑為明萬年十一年,也就是158年由建德知縣俞汝而立。上面刻著“漢右相朱公諱買臣之墓”。墓東北有洗滌池,但我們不能去洗衣服啊!還有差不多十五公鐘就到了,大家先休息下,等會兒要走的路挺多的,而且比較難走。
接下來,我們要去落鳳山。落鳳山呢,又稱平山、平頂山,海拔270米。在浙江省建德市下涯鎮(zhèn),緊鄰320國道。因傳說中的第一位女皇帝陳碩真起義,犧牲那天,從天上飛來一只五彩鳳凰落在此山,并馱著女皇帝西去而得名。落鳳山雖然不高,但卻十分陡峭,所以請大家注意安全,不要把垃圾扔在山上。
好了,今天的游玩就到這里了,請大家先回酒店休息,明早8點再啟程去其它景點游玩,最后感謝大家今天的支持與配合。
甘肅境內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3
深圳西沖沙灘(深圳西涌沙灘是全國最優(yōu)美八大海灘之一是全深圳最大的沙灘。到深圳西沖旅游,遠離都市的喧囂,投入到蔚藍大海的懷抱中,感受無敵海景,放松自我,體驗野外生活、享受遐意人生。這是個尚未開發(fā)的漁村。
西沖、東沖位于深圳東南大鵬半島的最南端,是兩個尚未開發(fā)的漁村,因為交通不便,鮮有外人到來。沿海岸行走兩地距離約20公里,一路上都能看得到藍而透明的海,紫色的鮮花開在山間。特別是東沖村,還有大片的魚塘,極具農村氣息。
三門島位于深圳東部大亞灣與大鵬灣交匯處,三門島人文景觀豐富,而方圓5平方公里的海島中分布有五峰一湖,島上的每一處風景都自然天成,來到這里就等于來到了一個天然的海上植物園。島上的動植物種類繁多,400種魚類繁衍生長,485種植物遍布全島,100種鳥類隨處可見。豐富的地下水資源也是這里之所以被稱為“大亞灣寶島”的原因所在。大三門島、小三門島迷人海島風光,仿佛投身于海市蜃樓中,大家結伴沿著海岸線徒行,在碧海藍天下,大家一起豎起耳朵,聽聽海浪的歌唱,聽聽貝殼的故事,是怎樣的一種快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