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讀書的心得(通用30篇)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1
我很喜歡《小鼴鼠的故事》,我不僅看過系列書還看過系列電影,真是百看不厭。我覺的小鼴鼠聰明、可愛、有點調(diào)皮也很好心。在《小鼴鼠與機器》中,小鼴鼠不小心掉到了巨大的機器里,但是它最后能從很多機器里逃出來,這說明它很聰明;小鼴鼠長得胖胖的,高興時總愛拍拍胖乎乎的小手,還會發(fā)出呀,喲的聲音,真的很可愛;在《小鼴鼠與動物園》中小鼴鼠鉆來鉆去,一會兒鉆到大象那里,一會兒又鉆到大蛇那里,真是有點調(diào)皮;在《小鼴鼠與蛋》中小鼴鼠發(fā)現(xiàn)一個蛋,到處找蛋的主人,當?shù)白兂闪艘恢恍‰u后,小鼴鼠還喂小雞吃餅干,這說明它很好心。我很喜歡小鼴鼠,我真想變成像小鼴鼠那么小,鉆到小汽車里開汽車,與小兔子,小松鼠做朋友,體驗小鼴鼠的生活。
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2
第一次讀《心平氣和的一年級》這本書時,就特別想在一年級嘗試一下薛瑞萍老師培養(yǎng)學生靜氣的做法。那時卻沒有教一年級,接了三年級的班。然而那時讀得實在不夠用心,因為我沒能把薛老師的精神和方法學以致用。
再讀這本書,發(fā)現(xiàn)很多以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jié),心里存著的很多問題與書中思想、做法相互碰撞,有了更多的問題和思考,“心平氣和”的觀念,讓我的浮躁去了不少,面對學生時多了一些鼓勵、肯定和設身處地,少了些氣急敗壞的怒火。
現(xiàn)在又一次看這本書,自我感覺心境已經(jīng)漸趨平和,比過去心靜多了,對這本書感覺更像見到老朋友似的契合。拿起書,隨手翻閱著,也看看以前閱讀時在旁邊寫的隨筆,唯一個“靜氣”,如細雨滋潤土地,滲入心田,首先靜下來的是自己的心。深覺“以靜傳達靜,以靜滋養(yǎng)靜”的真諦。
薛老師說,剛開始的時候,常規(guī)教育圍繞一個中心詞:“靜”。講課聲音盡量小,學生讀書要求用心但輕聲。反復表揚完成任務之后安靜看書的孩子,希望盡早讓他們懂得靜是好的。薛老師說,發(fā)現(xiàn)分心的孩子,寧可疾步走過去,告訴他看黑板,也不大聲呵斥。
瞧,我就在薛老師的“靜氣”中心靜了下來,讀書思考。我看見,過去的我,輕輕提醒或走神或講閑話的孩子,然而,忍不住地,會為多次提醒依然我行我素的孩子爆發(fā)怒火。我也聽見,自己提醒學生安靜的聲音過于響亮了,與我所要求的相悖了。那時的我,一定是忘記了看書,失去靜氣的滋養(yǎng),才變得愚昧了,才做出與我愿相反的事。
但是,這樣的我,這樣的`你,這樣的教師,這樣的家長,又何其多。因此,薛老師提醒我們,培養(yǎng)孩子的靜氣,是父母和教師的共同責任,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靜傳達靜,以靜滋養(yǎng)靜,盡量平和地與孩子說話。
我們總說現(xiàn)在的孩子,比起過去的孩子,少了很多單純,多了許多浮躁?催^許多孩子和許多家長,見過社會各界的諸多功利現(xiàn)象,再回頭看孩子,不禁覺得,孩子還是單純的孩子,是這個社會跑得太快,變得浮躁功利了。大人們將自己的浮躁功利用著各種愛孩子、為孩子好的名義不斷加諸在孩子的身上,還不容許孩子說不的,比比皆是。然,心平氣和,用平常心對待孩子,又談何容易!薛老師真實地在這本書里講述了自己以前對待兒子的錯誤做法深深傷害了年幼的孩子,在心靈的煎熬和極大的付出中才悟出“欲速則不達,性急壞大事”,才有現(xiàn)在《心平氣和的一年級》。
教育之道,在于言傳身教。想要教育出有靜氣的孩子,必定要先讓自己成為有靜氣的教師或家長。而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要擁有靜氣,讀書是最好的辦法。時時讓好書相伴,頭腦才能常保冷靜,心靈才能常受洗滌,才能養(yǎng)出靜氣,養(yǎng)出智慧。薛老師在給一年級家長的第一封信中就提出了閱讀的要求,在后面的多封信中又一再的強調(diào)加強孩子的課外閱讀。薛老師更是用整節(jié)的語文課給孩子課外閱讀,讓孩子聽音樂。文字的藝術和音樂藝術的融合更給孩子以靜的熏陶,心靜則心美。薛老師以自己的閱讀帶動孩子們的閱讀,以自己的靜心滋養(yǎng)孩子們的靜氣,也給此刻讀書的我?guī)硇钠綒夂偷母腥竞透袆印?/p>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帶給我閱讀時的心平氣和,我將記住此刻的心情,努力把這種心平氣和帶給每個孩子。定能生慧,靜納百川。以靜傳達靜,以靜滋養(yǎng)靜,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孩子的靜氣,同樣也要培養(yǎng)自己的靜氣。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3
《捅馬蜂窩》這篇課文講述了作者出于好奇心,捅掉了馬蜂窩,反被馬蜂蜇了眉心的事。贊揚了馬蜂敢與毀壞它們生活的人拼出一死和誓死保衛(wèi)家園的精神。使作者感到毀壞馬蜂的家,毀壞它們的生活就像是一種罪孽,他“決心不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這種精神也令我十分震驚,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深思熟慮,斟酌好了之后再去嘗試,千萬不要因為好奇而做出損人不利已的事。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4
今天,我讀了《漁夫和魔鬼》的故事。里面說的是:漁夫去打魚,第四網(wǎng)的時候卻打上來一個瓶子,里面裝的是魔鬼。魔鬼就要吃掉漁夫,后來漁夫用自己的聰明和才智戰(zhàn)勝了魔鬼!我看了這個故事后,覺得應該像漁夫?qū)W習,遇到困難多動動腦筋,用自己的聰明和膽識去戰(zhàn)勝困難,人類是最偉大的。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5
今天我讀了一個《龜兔賽跑》的故事,是一只烏龜和兔子賽跑,兔子因為跑到一半就睡覺了,沒有比上烏龜,這個故事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事不能做到一半就不做了,否則會一事無成。烏龜不怕困難,堅持下去才會成功,得到了第一名。
我們要向烏龜學習,克服困難,堅持到底一定能成功。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6
學了《小草和大樹》這一篇課文,我知道了一個道理堅持不懈能讓人成功,舉個一只螞蟻堅持要爬過這座山,但是每次快到了,卻又掉了下來了。另一只螞蟻看到了就繞過去了。過了好久,第一只只螞蟻翻了過去,那只螞蟻卻成功了一次。從那次以后,第一只螞蟻做什么事都可以成功,第二只卻次次失敗。這就是我的心德。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7
匆匆,匆匆,一切都匆匆。時間匆匆,日子也匆匆,我們怎樣才能將日子抓在手里呢?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意味深長,發(fā)人深省,尤其是《匆匆》。日子確實是一去不復返,時間流逝時我們從未察覺,但回頭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浪費了好多珍貴的時光,不禁嚇出一身冷汗。若是白白來人間走一趟,沒有任何驚天地、泣鬼神的作為,那又有什么意義呢?所以,我們應該珍惜好每分每秒,發(fā)揮最大的價值。
現(xiàn)在的我們,比早晨八、九點鐘的朝陽還要明亮,還要燦爛,無時無刻不在散發(fā)屬于自己的光芒。但是,在我們懂得時光匆匆時,我們并沒有抓住匆匆的時光,反而是幻想著、實踐著在此時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對著電視屏幕不停傻笑,拿著手機玩的酣暢淋漓,對著鏡子裝飾自己的皮囊——它們也并非毫無益處,只是我們還不到那個光鮮亮麗的年紀。就這樣,空虛過后,什么都不剩了。無論是時間,日子,還是本該屬于自己的,一件不剩。
我們理應挽留那匆匆的時光,理應讓它發(fā)揮出最大的價值,散發(fā)耀眼的光芒。于是,我不再去白白扔掉我的青春,不再思考毫無意義的事。我知道,要去追上那匆匆的腳步,在時間的兩岸留下我深深的足跡。
匆匆,匆匆,時光匆匆,我也匆匆。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8
假期里,我太忙了,不過還是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把《西游記》中“大鬧天宮”這一段讀完了!按篝[天宮”的故事我早就知道了,動畫片、電視劇都演過好幾遍了,我還是挺愛看的。這次是讀書,感覺不一樣。書中的孫悟空不怕辛苦去拜師學藝,勇敢拼搏的精神值得我學習,但是他仗著自己有本領就大鬧天宮,我覺得是不對的。那些玉皇大帝、天兵天將做的不對,可以和他們講理呀,打打鬧鬧是不文明的。我還想,如果我能像孫悟空那樣會七十二變,想變什么就變什么,可以幫助爸爸、媽媽、老師、同學做好多好多事情,那該多好呀!看書的樂趣可真多,多認識字可真好,非常感謝老師對我們的教導,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9
在《西廂記》這本雜劇里,王實甫的功績絕不止是將講唱文學改變成了代言體的戲劇,使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故事在嶄新的藝術形式里獲得了新的生存基地。王實甫充滿創(chuàng)新精神地使崔張故事各方面都趨于完美,符合大眾的審美觀點,從而具有了從《鶯鶯傳》到《董西廂》、一系列歌詠崔張故事的作品,所不可比擬的生命力。
“永老無離別,萬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边@是《西廂記》主題思想的點睛之筆,不僅張君瑞與崔鶯鶯應當成為夫婦,也不限于《董西廂》里所說的“從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而是愿“普天下”的有情人,都毫無例外地應當成為眷屬。鶯鶯與張生從佛殿初遇時起,就開始了感情的交流,經(jīng)過月夜聯(lián)吟、齋堂互視,就更加深了這種感情,由最初的互有好感,發(fā)展到傾心愛悅。張生對鶯鶯從一開始就愛慕的神魂顛倒,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剛剛的打個照面,風魔了張解元”,而鶯鶯說:“自見了張生,神魂蕩漾,情思不快,茶飯少進!睆囊婚_始的一見傾心,到了普救兵亂、白馬解圍時,這種感情就已經(jīng)發(fā)展到難解難分的程度,鶯鶯在白馬解圍后滿以為婚事將成,不禁吐露真情:“我相思為他,他相思為我,從今后兩下里相思都較可!笨扇绻荒艹珊,豈不就明明白白地成了:“我相思為他,他相思為我,從今后兩下里相思難較可”嗎?然而,老夫人當下就反對二人的愛情:“俺三輩兒不招白衣女婿”,并提出要張生進京趕考,如果他不去或者落第就甭想得到鶯鶯。封建家長制鄙棄的是愛情,可男女主人公所重的是愛情,劇作家所肯定的、支持的也是愛情。
那么愛情是抽象的嗎?當然不是。愛情作為男女之間互相愛慕、互相吸引的感情,從來都是具體的內(nèi)容。張生眼里的鶯鶯是:“比著那月殿里嫦娥也恁般撐”,“佳人才思,俺鶯鶯世間無二”,“那語句輕,音律輕,小名兒不枉了喚鶯鶯”。而鶯鶯說張生:“想著文章士,旖旎人。他臉兒清秀身兒俊,性兒溫和情兒順,不由人口兒里念心兒里印。學得來一天星斗煥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無人問!彼麄儌z敢于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敢于逾越封建禮教的清規(guī)戒律,如此惺惺相惜,也是愛情的思想基礎。愛情是美好的,既然有情人應當終成眷屬,那么當有情人不能成為眷屬的時候,當這種愛情收到阻撓的時候,對男女雙方來說都是不幸。這種痛苦是如此纏綿,難以排遣,甚至可以為之而生,因之而死。當老夫人賴婚的時候,張生眼看姻緣無望,竟一病不起,在這個視愛情為妖物的年代,這種情況是可恥的。鶯鶯雖不像張生表現(xiàn)的那么嚴重,但渴望愛情的青春之愁與百花凋零的暮春之愁,交織在一起向她襲來,只消“針線無心不待拈,脂粉香消懶去添,春恨壓眉尖······”。
美麗的愛情在封建社會里是不合法的,要想得到它,就要男女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行堅韌執(zhí)著的抗爭,而不能坐待封建家長的“恩賜”。張生和崔鶯鶯不僅要同以老夫人為代表封建勢力進行斗爭,而且要同自身所受的封建教養(yǎng)和封建習性進行斗爭,只有沖破重重的束縛他們的封建羅網(wǎng),才能自由的享受愛情的甜蜜。鶯鶯和張生是這樣做了的。佛殿初遇,目惹心招,是他們的第一次反叛行為;墻角聯(lián)吟,以詩傳情,是他們的第二次反叛行動;齋堂互視是以目送情,月夜聽琴是以聲傳情,詩簡往來則是情不可遏,在孕育著更大的反抗、叛逆行動。果然,他們邁出了最關鍵的一步,幽會偷歡,把這種反抗行動推上了頂峰——他們終于擺脫了封建羅網(wǎng)的束縛和支配,要在婚姻這個具體問題上,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支配自己了。結(jié)局當然是動人心魄的愛情戰(zhàn)勝了無理可言的禮教,張生取第之后跟鶯鶯永遠地在一起。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世間任何一種感情都要對愛情頷首低眉,頂禮膜拜。但得一個并頭蓮,你情我愿;且留君瑞在閨邊,影兒般不離身。此謂鶯鶯之聲,愿天下所有鶯鶯者,能夠與君盟。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10
我很喜歡《咪咪熊》,因為它用愉快的童話講有趣的經(jīng)濟知識。《小鳥和螞蟻》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人人需要互相幫助的道理;《用蘿卜換黃!愤@個故事使我明白了干事情不怕累的道理;《買棵搖錢樹》這個故事使我明白錢必須攢夠的道理。我希望《咪咪熊》還有更多精彩的故事,我也希望《咪咪熊》能讓我成為大富翁。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11
《司馬遷發(fā)奮寫史記》這篇課文相信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司馬遷把畢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創(chuàng)作《史記》當中!妒酚洝愤@本書,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這3000余年間的歷史。為了這部52萬字的曠世巨作,司馬遷可謂嘔心瀝血。讀完了這本書,我陷入了想象的長河。
《史記》既是一部史學巨著,又是一部偉大的文學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了我國史傳文學的先河。魯迅先生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可見這本書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性。”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告訴我們應該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與批評。從”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中我們明白人始終有一死,但死的意義不同,與其讓自己的死輕于鴻毛,還不如做一番大事,死得重于泰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又給予我們一個啟示:智者們雖然有智,不要妄自尊大,高人一等,以治人者自居;愚者們雖然很愚,不必妄自菲薄、卑躬屈膝,以治于人自 慰;集思廣益總比獨斷獨行好,獨立思考總比盲從盲信好……
從《愚蠢的秦二世》中,我明白了,一個國家要想長盛不衰,擁有賢明的君王,清廉的為國著想的臣子是必然,文中的秦二世就是一個愚昧無知,昏庸無道的人,正是因為聽信小人之言,白白地斷送了整個大秦的江山。從《項羽,劉邦的故事》中,我也知道了要想打下江山,光靠武力遠遠不夠,還要能貼近民心。項羽雖擁兵無數(shù),最后卻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與烏江邊。正是因為他只想到用武力來壓迫別人,取得一點勝利就驕傲自滿。《破釜沉舟》雖提高了士氣,但四面楚歌,他也無從解釋。劉邦奪天下,深得民心也正是關鍵!杜P薪嘗膽》讓我們深知一時繁榮屈辱、失敗算不了什么,只有你擁有永不言棄的精神,笑到最后的必定是你!因一時的成功而松懈,只會讓人看到他的輕狂……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段話”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閃得還亮的智慧!“我說,文學為我們飛翔插上翅膀,為攀上知識的高峰助推,為我們美好的未來點綴!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12
《神秘的石格格島》講了 一群生活在城市了的老鼠們不想再過提心吊膽的生活了,所以它們決定找一艘船,出海尋找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島。經(jīng)過漫長的旅程,它們找到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島,叫石格格島。
可是,老鼠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腳印,它們以為是只大怪物,所以它們想了種.種辦法,想把石格格抓起來?墒撬鼈兌寂e了,石格格只是一只弱小的動物,當水落石出的時候,老鼠們就和石格格一起過上了幸?鞓返纳。
我覺得小老鼠們真勇敢,別人沒出過大海,而他們向難度挑戰(zhàn),出海了,它們遇到大怪物就想了許多辦法打敗怪物,而不是逃脫,我覺得小老鼠這種勇敢的精神很值得我學習,以后我遇到什么困難想方設法去解決,勇敢面對。還有那種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堅強和勇往直前的心、遇到難題就善于動腦筋想出辦法去解決問題!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13
周末的時候,爸爸和媽媽帶我去電影院去看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宇宙英雄之超銀河傳說》。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片 在很久以后,有一個叫奧特曼的星球,在那里住著一群擁有超能力的人他們叫奧特曼,他們是為了保護宇宙和平存在的。但是有一天來了一個壞奧特曼把光之能量給搶走了,并利用光之能量釋放了100個怪獸。而奧特曼星球因為失去了光之能量變得寒冷,很多很多的奧特曼學員被冷住了。幸存下來的奧特曼為了拯救他們的星球,救出他們的伙伴,努力的戰(zhàn)斗著,并在地球人的幫助下戰(zhàn)勝壞蛋,奪回了光之能量,拯救星球。
看完這個影片我從中學到了,要保護弱小,遇到困難要戰(zhàn)勝困難,保護好我們的星球就要好好的學習本領,不怕挫折,勇于面對挑戰(zhàn)。正義是不會被打敗的。我也要做宇宙的英雄。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14
喜歡看《西游記》,特別是書里的《三打白骨精》。那是唐僧取經(jīng)路上發(fā)生的一件事情。其中孫悟空一次又一次地打死了由白骨精變的村姑、老太婆、老頭,一次又一次地被唐僧念緊箍咒,趕走了孫悟空,而孫悟空卻始終堅持自己的主見,最終把唐僧從白骨精手中救出來,并且打死了白骨精。讀到這里,使我想起了《農(nóng)夫和蛇》的故事,那個農(nóng)夫善惡不分,救醒了蛇這樣的壞蛋,結(jié)果反被蛇咬了一口。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要善于分辨是非,不要輕易上壞蛋的當。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15
《小房子》的作者是美國的維吉尼亞·李·波頓,寫的是一座小房子從鄉(xiāng)村到城市,再從城市回到鄉(xiāng)村的生活故事。
小房子在鄉(xiāng)村的生活環(huán)境四季都是這么寧靜、歡樂、悠閑、美麗。但小房子還是對城市生活感覺很好奇,很向往。后來,不斷發(fā)展的城市漸漸吞食了田園,小房子終于過上城市生活了,但他卻變得越來越孤獨、寂默,它開始懷念以前在鄉(xiāng)村的生活。再后來,小房子終于被他主人的后代拉到一個離城市很遠的地方,正好在一片原野的中間,周圍還有蘋果樹。小房子卻很開心,因為他又回到了田野,又有人住進來了,也有人照顧它了。
通過這個故事,給我兩點啟發(fā)。一是我們現(xiàn)在的鄉(xiāng)村也在一點一點地被城市覆蓋,大部分人都進入了城市生活,環(huán)境被污染得也越來越厲害,我們以后要多注意保護環(huán)境。二是看似很美好的東西,并不一定真的美好。比如小房子以前在鄉(xiāng)村生活時,非常向往城市生活,但真生活在城市里了,卻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喜歡。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要注意辨別什么東西對我們是真的美好,什么是有害的,不能總是被好奇心拉著跑。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16
我很喜歡《小鼴鼠的故事》,我不僅看過系列書還看過系列電影,真是百看不厭。我覺的小鼴鼠聰明、可愛、有點調(diào)皮也很好心。在《小鼴鼠與機器》中,小鼴鼠不小心掉到了巨大的機器里,但是它最后能從很多機器里逃出來,這說明它很聰明;小鼴鼠長得胖胖的,高興時總愛拍拍胖乎乎的小手,還會發(fā)出呀,喲的聲音,真的很可愛;在《小鼴鼠與動物園》中小鼴鼠鉆來鉆去,一會兒鉆到大象那里,一會兒又鉆到大蛇那里,真是有點調(diào)皮;在《小鼴鼠與蛋》中小鼴鼠發(fā)現(xiàn)一個蛋,到處找蛋的主人,當?shù)白兂闪艘恢恍‰u后,小鼴鼠還喂小雞吃餅干,這說明它很好心。我很喜歡小鼴鼠,我真想變成像小鼴鼠那么小,鉆到小汽車里開汽車,與小兔子,小松鼠做朋友,體驗小鼴鼠的生活。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17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清脆悅耳的讀書聲還在耳邊回響,一轉(zhuǎn)眼,我參加論語讀書會已經(jīng)兩個學期了。
坦白說,在我第一次聽老師講《論語》的時候,我以為只要會讀,知曉其意即可,但在一次次的接觸中,我發(fā)現(xiàn)不僅要把它學會,學好,還可以從中體會到做人的“禮”,體會到孔子的教學理念,體會到那一言一行中孔子對學生的期盼。
每次讀書會何老師會讓我們輪流主講,令我記憶最深的是我主講那一次,講的是“雍也篇第六”。做主講,要先做好功課,——查字音、理解句意。在準備的時候,遇到了歷史故事,我就會去查它的背景和相應的資料,在一次次奮筆疾書中,我理解了那些難懂的文字。到了主講的那一天,在朗朗的書聲里,我自信地把準備好的故事有滋有味地講給大家聽,我把人物的資料、生平……生動有趣地講出來,使得論語的文字更易懂。在講給大家聽的同時,自己也在學習著、改變著,同時也學會了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講解。
讀書會結(jié)尾,何老師都會讓我們講講本周的收獲,以及下周的目標。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我們的言行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凹核挥,勿施于人”讓我明白了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讓別人去做。這個星期我們的實踐是日行一善,我感覺自己的心靜了一些,因為能更多地關注身邊的人,關注自己能為別人做什么。
《論語》是一本蘊含著生活道理的書,它是千百年來思想的薈萃。感謝老師,感謝同學,能讓我在《論語》讀書會上遇見中華文化的至寶!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18
在一個冬日的黃昏,百無聊賴,信手翻開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慢慢的,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沖撞著我的心扉,讓人欲罷不能。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堅強,樂觀,勇敢,執(zhí)著讓我折服,一種緣于生命的偉大力量讓我震撼。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自傳。在文中化名為保爾?虏旖穑錾碡毢,但自強不息,信念堅定,意志堅強,勇斗殘疾,百折不饒,奮斗到底,他用自己的經(jīng)歷深刻的詮釋了超越自我,超越生命的內(nèi)涵。
掩卷沉思,我想了很多,透過保爾的語言,穿越他的生命世界,你絲毫感受不到一個不幸的人對生活不平的抱怨和不平。他展現(xiàn)給我們的是一個無比溫馨,詩請畫意的世界,正是這個世界,讓我的心一點一點被感動,變得充滿溫情。
生命是美麗的,也是脆弱的,不可預測的。當苦難和不幸接躇而至的時候,保爾是我們精神的力量,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抗爭,沒有理由讓生命就此軟弱。
我們每個人都用一生的時間書寫生命:有的人輕描淡寫,有的人濃墨重彩;有的人敷衍塞責,有的人全力以赴~~~~~書寫的態(tài)度決定了生命的質(zhì)量。對于生命的書寫,我們決不能草草落筆,理應竭盡全力,讓生命更富激情,更有意義,因為我們的力量緣于生命。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19
我一口氣看完《你是我的寶貝》,我合上書,把書包抱在在胸口。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心中充滿了感動,也在思考 和主人公貝貝相比,他雖然是智障兒童,但是我的身上所缺少的正是貝貝身上令我感動的純真和善良,我很久沒有感動過,感覺到自己的心靈經(jīng)過了一次清潔。 以前走在路上,如果看見智障兒童我會同情他們,會可憐他們,其實我錯了,對于他們來說,他們生活的世界和我們這些自以為聰明的人生活的世界不一樣,以為他們生活沉重艱難,無望,而我們的生活是輕松自由,其實恰恰相反,他們不需要知道什么是困難。也不必與人竟爭。他們的心靈因為簡單而快樂。所以在他們的面孔上,永遠是快樂的笑容?床坏匠羁,相反我們這些自以為聰明的人卻生活在煩惱,憂愁中, 貝貝的心靈象透明的水晶,能把人的心靈中的骯臟,虛偽,惡念照的原形畢露。 貝貝,你雖然沒有我聰明,但是你的心靈比我干凈。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20
自從讀了《落花生》這篇文章,我從中受到了不少感悟,文章主人公讀了《落花生》這篇課文后,使我想起了我的爺爺。他是一位老教師,他從教四十余年,他為教育事業(yè)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他培養(yǎng)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國花朵;他每天早早的到學校,從早晨到傍晚,一直在艱辛地工作著;他嘔心瀝血,從滿頭青絲到兩鬢斑白,卻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21
我們今天學習了《一粒種子》,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粒種子睡在泥土里,他醒了,喝了一口水,覺得很舒服、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春風輕輕地吹著,他問蚯蚓:“外邊是什么樣?也這么黑嗎?蚯蚓說:“外邊不黑,很亮!”種子又把身子挺一挺。春風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種子聽見外邊很熱鬧,就說:“我要趕快出去!”他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他高聲喊道:“啊!好一個光明的世界!”種子終于發(fā)芽了,他很高興。
這篇課文講了種子發(fā)芽的條件和過程,種子發(fā)芽需要合適的溫度,足夠的水分,蚯蚓的幫助,還有種子自己的努力,他才可以發(fā)芽。我覺得種子之所以能發(fā)芽,是因為有合適的條件和他每天都一直努力往上鉆。這跟我們學習是一個道理,需要媽媽的關心、老師的教導和同學的幫助,最關鍵的是你自己一定要努力,這樣你才能學到很多知識,成績也能提高很多呢!
這篇課文最最重要的是告訴我們要像種子一樣有一顆追求光明的心、一顆努力向上的心,這樣你會變得很快樂呢!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22
讀完薛老師《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我卻久久不能平靜了。教過一年級的我深有體會,剛?cè)胄W的孩子特別愛嘰嘰喳喳,靜不下心來。因此一年級的老師,是和忙亂、著急、緊張這些詞相連的。其實,這是我們老師自己沒有擺正心態(tài)。對于新入學的孩子,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也不對,那也不規(guī)范,恨不得“一口吃成個胖子”,一下子就把自覺學習、認真聽講、按時作業(yè)等等我們認為好的學習習慣都給養(yǎng)成了。
但薛老師不是這樣。開學初,她的態(tài)度是“一要責任明確,二要慢慢加任務。就像現(xiàn)在對于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只強調(diào)安靜一條。等這一條入他們心,真正成為班規(guī)了,再提其他的。樣樣都抓,必定樣樣抓不起來。”多么平實的語句啊,卻把教育的有序性講得明明白白。
一年級的常規(guī)教育,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而孩子們不可能短時間內(nèi)全部做到。這就要求我們對孩子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點一滴地幫助孩子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薛老師特別喜歡使用蒙特梭利教育法中的“靜寂游戲”,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與家長積極配合教育,讓孩子養(yǎng)成終生受益閱讀習慣。這都是我今后要學習的地方。
總之薛老師的肺腑之言,深深打動著我,促我反思。心平氣和取代急躁,這是我們面對稚嫩的孩子多么需要的心態(tài)調(diào)整。讓我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不斷努力,不斷完善自己吧!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23
解佑祺以前,我就聽爺爺講過周恩來的故事,知道他是億萬中國人心目中最敬愛的,F(xiàn)在我讀了《少年周恩來》的故事,讓我更了解周恩來的一生是為祖國強大和人民幸福而奮斗的一生。這個故事追尋了周恩來成長的足跡,講訴了他成長中的喜怒哀樂。周恩來出生于亂世之中,從小就對百姓生活的困苦、社會現(xiàn)實的殘酷感受很深,因此,他獨立自強,勤奮好學,從小就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大志向。
文中還講到周恩來非常勤儉節(jié)約,他穿的衣服很簡單,夏天是一件白色大褂,冬天是一件藍色大褂。好幾次,家人要給他買幾件新衣裳都被他拒絕了,他很不解,干嗎要在這些外表的東西上花那么多精力。為了盡量給家里減輕負擔,他開始自己想辦法找些事情做,賺錢來補貼家用。為了省錢,只買豆腐店便宜的豆腐,星期日從家返校時,只帶一小瓶醬回校當菜吃。周恩來經(jīng)歷的種種磨難也激發(fā)了他努力拼搏、發(fā)奮學習的斗志。
看完這個故事,讓我懂得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而我們有些同學吃要挑三揀四,穿要名牌,不懂得珍惜,不刻苦學習,到將來后悔也晚了。我們每個人都要把勤儉節(jié)約這個美德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只有勤儉才能持家,只有勤儉才能強國。無論回顧過去還是面對未來,我們都要想周恩來學習,要牢記這一點,才能有所作為。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24
當我有幸能擔任一年級教學時,我有些膽顫,想孩到子們那種自由散漫,毫無章法可言的樣子。終于開學了,我將面對著32個孩子。由于孩子們剛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他們的眼里充滿天真無邪,在他們身上看不到半點規(guī)范的行為,他們不知道什么時候該上課了,也不知道上課了又該做些什么。從老師口中說的最多就是“快坐好”“小眼睛看老師”“小小手要放好”等“專業(yè)”術語,其次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跟他們強調(diào)日常行為規(guī)范。幾天下來,我害怕走進一年級的教室,甚至有點絕望。就在這時,《心平氣和的一年級》一書讓我看到了希望,就象抓住一根救命草,三五天反復的拜讀。
作者薛瑞萍,她只是一位普通的語文教師,但她卻有著普通教師難以企及的廣博精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開闊睿智的人文視野。從她的字里行間我看不到絲毫的煩躁、郁悶。而是處處充滿著和諧、輕松愉快。本書分為四大部分:走向平和、請跟我來、平和也輻射、聆聽大師。
第一部分“走向平和”,薛老師把這一學期分為五個月分別來記載。第一個月,薛老師對于剛?cè)雽W孩子的無序、擾嚷早有準備,雖然工作起來也是非常艱辛繁瑣的,但她一直提醒自己要心平氣和的去面對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她首先強調(diào)的是一個“靜”字,老師講課聲音盡量小,學生讀書要求用心但輕聲,反復表揚完成任務之后安靜看書的孩子。而我們的老師卻做不到這一點,在三樓都能聽到一樓一年級老師上課的聲音,而學生讀書的聲音也是聲聲入耳,甚至有些刺耳。
后來我慢慢地發(fā)現(xiàn)老師說話的聲音大,未必所有的學生都能聽得很清楚,我也嘗試著聲音稍微小一點去上課,也讓學生輕聲的去讀書,發(fā)現(xiàn)學生也越來越用心去聽老師講了。薛老師把開學第一個月每天以日記的形式把學生的點點滴滴,把班上所發(fā)生的一切都以日記的形式記錄起來,那些做的好的地方,存在那些不足之處還需訂正以及這一個月以來的親身感受,都有詳細的記載,這一點很值得我們老師學習。
后面的四個月里,從薛老師的字里行間看到的是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教師與家長的和諧,學生與學生的和諧,教書與育人的和諧。其中有一個觀點我非常認同:“家長都希望教師多提問自己的孩子,惟恐孩子發(fā)言表現(xiàn)的機會比別人少。其實,對于孩子來說,首先需要學會的是傾聽,這才是學會學習的關鍵。”在我的教育工作中也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所以我現(xiàn)在很注重培養(yǎng)學生如何用心去聽別人回答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各科都需要考試了,剛開始時有的學生還不適應,所以成績不太理想,這時有些家長就開始有點毛躁,其實一次考試的分數(sh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識掌握了沒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歡讀書。通過家長會,很多家長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作為教育者,要想讓孩子喜歡讀書,必須自己先做讀書人,教師如此,家長也是如此,薛老師幾乎每天都要讀書,既使有一天不讀書,都會感覺不安,而我們的老師、家長又有幾個每天堅持讀書了呢?值得我們反省。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25
書,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而一本書的好與壞,是由讀者去判定的。如果讀者覺得這本書特別好看,那就是作者寫的這本書成功了;可如果讀者覺得這本書內(nèi)容枯燥,沒有什么好看的,那就表明這本書是一個失敗的作品。
我有讀過一本名叫《神秘島》的書,書里的情節(jié)扣人心弦,讓人百看不厭。然而一本好書并不是只要扣人心弦就是一本好書。書的內(nèi)容也要有意義,有一定的真理。就拿《神秘島》這本書來說吧。這本書里教會了我們?nèi)绾卧诮^境中求生,在困境中不斷超越自己。讓自己在困境、絕境生活下去,從而得救。
這是我覺得一本書是好書的要求。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終身受益!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26
朋友推薦一本薛瑞萍老師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原本以為是閑暇之余的消遣之作,細細品味之下,卻感慨萬分,唏噓不已,同時又發(fā)人深省。
讀書之始,我是覺得應該對自身的啟發(fā)不是很大的。因為我是教數(shù)學的,而薛瑞萍老師是教語文的,雖同為一年級教師,但在一些方面始終有著細微的差異,比如薛瑞萍老師教拼音時就提到,語文和數(shù)學是不同的,是可以混著拖的,所以在教孩子們拼音時,她是有很大耐心的,可以一點點的慢慢的教孩子們,但是數(shù)學卻不一樣,數(shù)學不像語文,有著閱讀作為溫床,可以讓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慢慢體會與領悟,數(shù)學有著它的客觀性,它要求迅速準確,所以本身比較枯燥一些。深入閱讀之后,才發(fā)現(xiàn),教語文和教數(shù)學有什么區(qū)別呢?不都是教書育人嗎?于是才認真的去閱讀,去體味薛瑞萍老師在書中表達的涵義。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所獲。
首先是“定能生慧,靜納百川”的睿智,這對于教低年級孩子的老師來講,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面對那些天性好動,又不懂世事的孩子們,有時候真的很難做到心平氣和,但是身為教師,這卻是我們必備的一種素養(yǎng),說到老師這個職業(yè),不得不說我們的鼻祖孔子,他老人叫就曾說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說明“不慍”是為師者的一項重要品質(zhì)。
順帶一提,書中不止一次提到作者自身一日不讀書,便覺得心里落落的,仿佛少了點什么,幾日不讀書,便覺得有“急躁之氣”,這點讓我很是懺愧,雖然平時也有閱讀的習慣,但卻沒有那么深刻的感受,仿佛讀書不過是一種消遣,比起薛瑞萍老師那種把讀書當作吃飯睡覺這種事來對待的態(tài)度,實在是自慚形穢。身為教師,常年與書為伴,讀書實在當好老師的一個重要習慣。
其次是溝通,教師不僅僅是要和孩子溝通,更要和孩子的家長們溝通,“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家長在教育中的地位,只有處理好教師、孩子、家長的關系,教育的質(zhì)量和水平才能真正提高,而教師在這當中,就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橋梁作用,所以家長會不應該是讓老師說說孩子的“小報告”,更應該讓家長、孩子以及老師做一個深層次的交流。
最后是“金誠所至”,薛瑞萍老師通過記錄教學中的點點滴滴,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她為了教育、為了孩子的那份真誠和熱忱。教師不僅僅是一個職業(yè),更重要的是一份責任,唯有懷揣這份責任,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才能真正無愧老師這一職業(yè)。
都說老師是園丁,培養(yǎng)著祖國的花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既然選擇了這一神圣的職業(yè),就讓我們用汗水和心血,灌溉他們的成長,靜待那花開之時。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27
今天,我看到一個故事,叫《小雨滴和大浪》,這個故事介紹了小雨滴和大浪比賽,看九百九十天后,誰能把石頭打出一個洞,誰就贏,大浪答應了。
從此以后,小雨滴不分晝夜的打著,一刻也不停,而大浪呢?他高興時就向石頭沖一下,不高興時就懶洋洋的。
九百九十天后,兩人來了,小雨滴打穿了石頭,大浪的石頭就像鐵一樣,大浪急了,忙用全身力氣打,可石頭還是紋絲不動。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28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字是《云娃娃》,書里說云娃娃他本來很寂寞,突然一只蝴蝶從云娃娃的面前飛過,云娃娃有了一個主意,他把云朵做成了蝴蝶,后來他把所有的云朵做成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有小狗、大象等。我讀完了這本書,我想:要是我寂寞的時候我也要自己找樂趣!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29
孟母三遷講的是孟子小時候由貪玩到愛學習的故事。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大學問家叫孟子。孟子小時候家住在墓地附近。他和鄰居家的小孩子,把學辦喪事當做游戲玩。因為孟子不好好學習,孟母接連搬了兩次家,最后搬到學堂附近。
由于在好的環(huán)境下受到好的影響,孟子開始注重學習,發(fā)奮讀書,最后成為一個大學問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在小的時候就要養(yǎng)成好的習慣,只有好的習慣才能成就大事。
一年級讀書的心得 篇30
這本書講的是索菲和好心眼巨人一起的一段經(jīng)歷。
在“巫師出沒時刻”好心眼巨人來到孩子們睡覺的地方。他把捕捉來的好夢放在一支長長的小號里,從窗口悄悄伸進去,輕輕一吹... ...沒想到小女孩索菲看見了一切,于是夢幻般的故事開始了。
好心眼巨人把索菲一把抓走,整整跑了大半夜,最后來到一個連英國皇家空軍的地圖也沒有標注的地方——巨人國。天哪!巨人國里有各種各樣可怕的巨人,有吃人肉塊巨人、嘎吱嘎吱的嚼骨頭巨人、肉油滴滴答巨人、大吃特吃內(nèi)臟巨人、喝血巨人...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吃人。后來,索菲和好心眼巨人不愿意跟他們一樣殘忍的吃人,不愿意同流合污,想方設法的離開了那里,逃出來后走著走著他們被眼前驚呆了,一派豪華景象,還有好多好多的士兵,原來他們到了王宮,正當索菲和好心眼巨人還在著迷于眼前的繁華,突然被士兵們圍住強行抓住,他們把好心眼巨人當做怪物猛獸給關了起來,還掛了一塊告示牌,上面寫著:請勿給巨人喂吃的!預備活活把好心眼巨人餓死。
我覺得好心眼巨人是善良的有愛的巨人,他不同于巨人國里那些可怕兇惡的巨人,而索菲也是勇敢的小女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待事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味的自以為是,要學會觀察,學會區(qū)別對待。
如果你看的不過癮可以去找它讀一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