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盤行動的建議書怎么寫(精選5篇)
光盤行動的建議書怎么寫 篇1
親愛的朋友們,你知道什么叫“光盤”嗎?這個光盤可不是指我們播放電視的光盤哦,光盤行動,是指一種節(jié)約,是一種公益,是一種習慣。所謂光盤就是要吃光你盤中所有的食物,成為身邊人的榜樣,不浪費,會節(jié)約。
記得春節(jié)的時候,我和姐姐走親訪友,發(fā)現每個人的家里無論是中飯還是晚飯,都豐盛無比?纯催@個好吃,看看那個也好吃,不知不覺我就給自己碗里裝了滿滿一大碗,但是吃到一半后我就飽了,可是碗里卻還剩下一大半沒吃過的食物,我想了想,反正桌上還有那么多食物,我浪費點應該沒關系的,正想溜之大吉的時候,卻被我大姐逮到了!姐姐問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什么意思?”我立刻就明白什么姐姐的意思了,是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學會吃多少打多少,而不是一窩蜂的全部裝到自己的碗里,最后因吃不下而導致浪費。
其實除了在家里會發(fā)生浪費外,在外面的餐館,處處都有浪費現象。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吃酒席,剛開始的時候吃飯的人還挺多的,但越是到后面越是沒人吃了,因為好多人都吃飽走了,結束的時候桌上的菜剩下許多,我拉著媽媽也打算撤了,媽媽卻跟我說要把桌上的菜打包一部分回去,我低頭嘀咕著:“別人都沒有打包,快走啦!睕]想到媽媽卻對我說:“在媽媽很小的經常吃不飽飯,現在我們有這么好的條件了,要懂得知足,要學會珍惜和愛惜。這些菜我們不打包一點回去,等會收桌子的時候就會全部被倒掉了,多浪費啊!蔽蚁肓讼。確實很有道理呀,所以大家在飯店里,能吃多少就點多少,千萬不要為了講排場而浪費。
通過這兩件事,我懂得了每一粒糧食的可貴,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日常吃飯做起,不要鋪張浪費,以節(jié)約糧食為榮,做一個光盤族!
光盤行動的建議書怎么寫 篇2
我曾聽爺爺奶奶說過,早在幾十年前,他們就親身經歷過沒飯吃,餓肚子的日子。我慶幸生活在這個物質豐富的時代,沒有戰(zhàn)爭的傷害,不用忍饑挨餓,流離失所,我們真是幸福的一代人。
據前不久的新聞報道:在北美洲,海地的貧民至今還有將泥土制成“泥餅”來充饑果腹,可是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兩億人一年的口糧,這個巨大對比讓我十分震驚。
那每年浪費的兩億人一年口糧中有沒有你我的一份呢?
記得前幾天我們一家去逛公園,肚子餓得咕咕叫,中午去外面飯店吃飯。爸爸問我想吃啥,我一口氣點了好幾盤自己愛吃的:鐵板牛肉、爆炒魷魚、紅燒豬蹄、清蒸桂花魚……最后還點一碗雜燴湯。不知不覺菜上齊了,擺了滿滿的一桌子。我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最后還是剩了一大堆的菜。這可不能浪費,我建議把剩飯菜全部打包帶回家,媽媽笑著撫摸著我的頭說道:“真是個懂事的小孩子,下次吃飯記得不要點太多的菜,要學會吃多少點多少,按一人一道菜的標準就可以避免浪費!
這不禁又讓我想起在托管中心的時候,坐在我旁邊吃飯的同學,每次盛飯時都是滿滿的一碗,經他挑肥揀瘦,菜盤一片狼藉,然后一抹嘴,剩下一大碗飯菜走人。我每次好意提醒他不能浪費,他總用不屑的口氣對我說:“這些食物都是我花錢買的,想倒掉就倒掉,不用你管!”我十分無奈 ,一臉茫然。
“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jié)約,消費更不能浪費”。糧食是大自然的饋贈,通過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又飽蘸著廚師辛勤的汗水,不能因為你的一個不合胃口就給白白糟蹋了,浪費糧食也是一種可恥的行為。我決定繼續(xù)跟那個愛倒剩飯的同學做朋友,和他分享合理的消費理念,一起加入“光盤”行動,共同找回一種對糧食的溫暖與敬意。
光盤行動的建議書怎么寫 篇3
中華民族科技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勵。但中華民族百余年屈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啟示—落后就要挨打。復興中華、人人有責。復興中華、從我做起。復興中華,從小事做起。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勤儉節(jié)約來說:“中國一年可浪費兩億多人的口糧。我國從一個糧食自給自足國,成了一個糧食進口國。每年進口的糧食占了國民所需糧食總量的10%,全國有1。6億人口吃的進口糧;而另一方面,我國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蛋白質有800萬噸,脂肪300萬噸之多,這些浪費的糧食可夠供2億人一年口糧需要。在1月22日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告誡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yè),堅決反對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之風。要大力弘揚中華閔澤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大力宣傳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止的細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最近,最近提出關于“光盤一族”的倡議,建議大家在外吃飯,盡量適當點菜。
我就曾和爸爸去酒店參加酒商訂貨會,宴席上酒水飲料有七八瓶,菜是一個接一個“數不勝數”呀!大家都只顧著喝酒,聊天,看節(jié)目,豎耳細聽自己有沒有中大獎,哪還顧得上吃呀!待宴會快結束時,看看桌上那些菜,機會每樣都是動了一點,還整整架了三層,而且還不止一兩桌,更是有將近一百多桌。況且人們現在都礙于臉面,不好意思打包將剩菜帶走,這得浪費多少糧食呀!
我們過年,大家應該都清楚“吃年夜飯”這項過年的習俗。過年大家聚在一起遲鈍年夜飯。應該是件相當美好的事情,但你有注意嗎?餐桌上拿擺得滿滿的大魚大肉,若吃不完,有些家庭便會將它們倒掉。都是一家人,做適量合適的菜。不會因為吃不掉而浪費,也不會因為隔夜吃對身體不好而被浪費。大家在家可將大魚大肉換成清淡的菜,這不僅可口也對身體好。同時大家在葷菜少的情況下,可以不浪費,或者相對浪費數量少些。
民以食為天,文明就餐,珍惜糧食是對勞動的尊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經濟條件好了,勤儉節(jié)約依舊不能忘,老話說的好:“賺錢還需需會節(jié)”。就說富裕了,也不能忘了節(jié)約。讓我們人人都來加入“光盤一族”,節(jié)約糧食從我們每一個人自覺做起!耙恢嘁伙,當思來之不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大家一起來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掙做光盤一族,弘揚勤儉美德。有一種節(jié)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所謂就是吃光你盤子里所有東西,讓我們和浪費說“拜拜”。
以“光盤”行動為契機,養(yǎng)成節(jié)約的好習慣,不只是節(jié)約糧食,更需要節(jié)約每一張紙,節(jié)約每一滴水……節(jié)約無小事,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國強民富不是夢!
光盤行動的建議書怎么寫 篇4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小小餐桌,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和尊重勞動、珍惜糧食的傳統(tǒng)美德。節(jié)儉就餐、文明就餐,不僅是個人良好素質的體現,更是一種勤儉美德的塑造。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現向廣大機關工作人員發(fā)出如下倡議:
一、珍惜糧食、適量取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二、以節(jié)約光榮、浪費為恥。
三、機關食堂就餐時,按需取餐,不仍飯剩菜。
四、提醒周邊的同事和朋友,積極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五、做節(jié)約宣傳員,向家人、朋友宣傳節(jié)約糧食。
六、積極參加文明餐桌行動,營造節(jié)儉用餐的良好風氣。
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以實際行動向浪費糧食說“不”。發(fā)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光榮傳統(tǒng),將“光盤”行動進行到底。用文明演繹生活,用行動展示形象。
光盤行動的建議書怎么寫 篇5
“光盤”以前你可能認為是vcd,但現在“光盤”成了社會上的熱點詞語,有了新的含義,就是每次吃飯不浪費,不剩飯菜。“光盤”成為一種珍惜糧食、不鋪張浪費的行動,“光盤”也成為勤儉節(jié)約的代名詞。
我從報紙中了解到“全世界饑餓人口超過10億。全球平均每年,因饑餓死亡的人數達1000萬,每6秒鐘就有1名兒童因饑餓而死亡!如果我們每天的食物減少浪費5%,就可救活超過400萬的饑民!”看到這樣觸目驚心的數字,都無法再忍心倒掉盤中的食物。今年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開始提倡“光盤行動”,電視上,學校里都在大力倡導全社會文明消費,綠色消費,低碳消費的儉約之風。我從中知道了勤儉節(jié)約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我也慢慢改掉了飲料喝一半,經常剩飯碗,隨意買零食的習慣,加入了“光盤一族”,做起了節(jié)約達人。其中還有一件事還得到了很多人的表揚。
前些天,外公因生病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家里聚集了許多親朋好友,共有十桌。我知道這個時候是最浪費的時候,我自告奮勇地做起了小督導員。當媽媽和阿姨商量著點菜單的時候,我在旁邊提醒說道:“媽媽,現在到處都在提倡“光盤行動”,外公生前也是勤儉樸素的人,他也不希望我們鋪張浪費呀!”媽媽點點頭,紅腫的眼睛里投來了贊許的目光,還很慎重地劃去了兩個菜名。阿姨也說:“囡囡,這個主意很不錯,那明天督導每桌吃菜的情況就交給你了!薄氨WC完成任務!”得到媽媽和阿姨的肯定后,我信心大增,拿起毛筆在紙上寫了:“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八個大字貼在外墻醒目的地方。第二天中飯時,等我去督查的時候,客人們把很多菜都吃了個碗底朝天,但剩下一兩個菜沒吃完,有的剩幾個鴨頭鴨爪,有的剩下魚頭魚尾,有的剩下幾塊糖醋排骨,有的剩下幾塊炒肉片。于是我們欣然把沒吃完的菜都湊成幾盤,放到冰箱里。晚上,我們把剩下的菜重新加熱烹調了一遍,小炒肉加了點大蒜,鴨頭鴨爪又紅燒了一下,魚頭魚尾又清蒸了一下,糖醋排骨又加熱了一下,踐行“光盤”行動。剩菜在我們的打理下,成了新的美味,而且還很節(jié)省?腿藗冐Q起大拇指表揚我不但字寫得好,而且還表揚我是個節(jié)約小達人。
平時在學校里,在家里,上飯館,我們都要杜絕浪費,爭取把飯菜吃完,也不要挑食,并勸說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一起爭做城市的文明人。拒絕浪費,從我做起,晾出自己吃光的盤子,一起向浪費說“不”,爭做節(jié)約達人,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讓節(jié)儉美德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