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jié)初中周記范文大全集(通用3篇)
臘八節(jié)初中周記范文大全集 篇1
人間煙火氣,最撫人心。
臘月即農(nóng)歷的十二月,也就是歲末,接近新年的味道了。沈從文筆下的臘八是一幅氣韻流動的風俗畫;冰心筆下的臘八粥蘊含著對母親最深的懷念;而老舍筆下的臘八則是北平的時代記憶。對我來說,臘八又是那不盡的相思味。
這天的炊煙是年底盛事開始的標志。臨近飯點,裊裊的炊煙蜿蜒于房頂上的天空里,延續(xù)著千年來的鄉(xiāng)俗。煮粥的方法各地不同,地方制作時也有精粗之別。先取豆湯和棗湯,用做豆沙的方法去皮留沙,再加入杏仁、核桃、桂圓肉,一邊煮一邊用長柄勺子來回攪動。鍋下火苗跳躍,像一群好動的精靈在舞蹈,鍋中的紅棗、薏米和蓮子翻騰著,顏色紅潤,充滿棗、豆的甜香。窗外的冬陽,透過窗棱照進來,陽光的味道像是暖暖地融入了粥里,臘月里第一絲清香混著水汽氤氳開來。
我捧著熱騰騰的臘八粥,小心翼翼地將嘴巴貼在碗邊,吹開浮于粥上的氣泡,輕輕地抿一小口,一股淡淡的清香便從舌尖一直流淌進胃里,有流進了我的心田。我心生一股溫暖,這溫暖,不只是手中的一碗臘八粥,更是我愛的人和我所愛的人帶來的。此后的每年臘八,成了全家人心中最溫暖的節(jié)日。一碗濃郁的臘八粥,總是別有一番味道,無論是苦還是甜。"草杯盤共笑語,昏昏燈火平生。"這個普通的畫面,在臘八這天又顯得彌足珍貴。
今年的臘八,我走上街去,去很久很久沒去過的小巷子。熙攘的人群來回穿梭著,苔痕斑駁的老墻無聲地詮釋著往事,小飯鋪的門口正熬著一大鍋臘八粥,那熱騰騰的水汽和鍋中翻騰的豆子,卻給予人一種"暖老溫貧"的感覺,一種溫暖和親情直達心扉。
我們都一樣,都是大時代里的小人物,過著自己的日子,在我看來,有一種暖,掛滿回憶的老墻。臘八,早已不單單是一個節(jié)日,更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溫暖。是人們代代相傳的人間清歡,有多少的牽掛和不舍,回憶和感動在這時光中地久天長。
臘八節(jié)初中周記范文大全集 篇2
過臘八節(jié)除了制作臘八人兒,就是吃臘八粥了。
在這一天,我們這些孩子們也要早起。因為出鍋的第一碗臘八粥,是要讓我們送去供俸神靈。把熱乎乎的臘八粥淋到臘八冰人兒的頭上,就為上供。據(jù)說,以此來供俸祖先和神靈,乞求豐收吉祥。這么虔誠和嚴肅的事情,對于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說,是一點也沒有興趣的。給臘八人兒施完粥后,就是我們這些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澆完紅粥的冰人兒,在這個時候就可以把它推倒砸爛了。
剛開始,我還以為砸臘八人兒是我們這些孩子們在搞惡作劇,但后來才知道只要澆完紅粥的臘八人兒是可以推倒砸爛的,原來,就是這個習俗。不過讓自己親手來砸自己家的還是有點不忍心,我們一般是去砸別人家的,別人家的孩子來砸自己家的。只要臘人兒頭上戴了紅帽,我們都會把它推倒砸爛。砸臘人兒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一大早,我們勾結(jié)幾個要好的伙伴挨家串戶,去尋找臘人兒的蹤影,就好像日本鬼子進村“掃蕩”一樣,一家都不肯放過,有的人家院子鎖了門,我們就*進去。
記得有一次*,我正好踏進了人家的狗窩。這條“死狗”*的時候它不叫,等我踏到它的狗窩時,一下子咬住我的小腿死死不放。我拼命地掙扎,最終還是讓我跑掉了。嚇死我了,幸好穿著一條厚的棉褲,人沒傷著,只是把棉褲扯了一個大洞。反正,不管怎樣艱難,我們一家都不會放過的。在太陽出來之前我們的“掃蕩”必須結(jié)束,也許這是一直以來的規(guī)矩和習俗吧!我們這些孩子們都是這么去做的。
說實話,看到自己與伙伴們制作的臘八人兒一下子又被我們親手毀掉,心里很不是味道的,不過,冰人兒的碎片到來年的春天才會融化掉。在這期間,我們每次走到糞堆前,看到散碎在糞堆的冰人兒殘片,眼前不由的浮現(xiàn)出母親那碗饞嘴的臘八粥,還有和伙伴們臘八節(jié)開心熱鬧的場面。
我小的時候,在臘月的季節(jié)里,雪花飛飛揚揚飄飄灑灑。時常村子里,田野上,山林中,總是披著一件白色的外衣。這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陽光灑下,隨處都能呈現(xiàn)出美麗而浪漫的畫卷。
我童年的學校就坐落在畫卷的中央。學校四周是挺拔的白楊樹,樹杈上有喜鵲搭建的雀巢,它們時常在枝頭喳喳叫喜。那時,每年的臘月初七,就是我們學校期末考試的最后一天。在這一天里,我們的心情好是緊張?荚嚠斎挥袎毫,但考試結(jié)束后,我們就開心了起來,因為我們放假了!放假自然是高興的一件事情,不過最開心的還是和伙伴們?nèi)ゴ颉芭D八冰人”了。
這天下午,是我們期末考試的最后一門課程?荚囃戤叄锇閭儽持鴷艹隽私淌,不約而同地聚在了一塊兒。大家高喊著:“打臘八人兒去嘍!”臘八人兒,是過臘八節(jié)用來祭奠我們的先人和神靈的。用冰塊兒制成高一米左右寬八十厘米,形狀為凸字形就可以了。
臘八節(jié)初中周記范文大全集 篇3
今天是臘八節(jié),俗稱“臘八”,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的風俗。在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jié)日食俗。臘八是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臘八節(jié)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jié)日,后來東漢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tǒng)文化把臘八節(jié)定為佛成道日。
今天早上,和我那調(diào)皮的表弟一玩玩電腦。家里有5臺電腦,我們倆一人一臺,玩著“我的世界”聯(lián)機。我們倆從上午的10點半一直玩到了下午的4點半。玩了好久好久,眼都花了。我們剛想去休息休息眼睛的時候,爸媽下班回家了。他們倆來不及換衣服就把我們倆從床上拽起來了。我倆大喊:“干嘛!”爸媽說:“今天是臘八節(jié),我們要去爺爺奶奶家去過節(jié)。到了爺爺奶奶家,爸媽去忙活,我們還是去玩電腦去了。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奶奶端上了所謂的”臘八粥“粥內(nèi)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好美味啊,我和表弟才嘗了一口變情不自禁的叫了起來。
一家人在一起快快樂樂的度過了一個難忘的”臘八節(jié)“,真想多一些這樣的節(jié)日,這樣我們一家人就可以團團圓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