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兩學一做”心得體會:理論聯(lián)系實際
部分地區(qū)和部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座談會30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出席并講話,強調(diào)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聯(lián)系黨員干部思想和工作實際,把解決問題貫穿學習教育全過程,務求取得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
眾所周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guān)鍵在做。多次強調(diào),“突出問題導向,學要帶著問題學,做要針對問題改”。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把解決問題貫穿學習教育全過程,成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開展學習教育 “方向標”、“牛鼻子”。
劉重復強調(diào)“把解決問題貫穿學習教育全過程”,進一步強化“問題”的重要性和導向性。堅持 “問題導向”,就不能用簡單的眼光看問題,消極的心態(tài)的對待問題。在這次座談會上指出,“要聯(lián)系各地區(qū)各部門各單位實際,引導黨員干部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帶著具體問題學、對著突出問題改,在堅定理念信念、增強宗旨意識、強化紀律觀念上取得新進步!币簿褪钦f問題一定要“具體”,一定要“突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把一般問題“復雜化”、“突出化”,用“簡單問題”代替“突出問題”,為自己“甩包袱”、“ 卸擔子”。
怎樣“堅持問題導向”,如何解決“具體問題”、“實際問題”?首要的問題要找準問題、選準問題、定準問題,概括起來說就是“精準問題”,用“準”力量。找準問題,就要聯(lián)系部門單位實際、職能特定、工作特點、崗位特點,對照黨章黨規(guī)和系列講話中有關(guān)要求和規(guī)定,看差距在哪里、問題在哪里,是思想上的還是行動上的,是作風上的還是能力上的,是紀律上的還是制度上的等等,一項項列出“問題清單”。
找準問題,還要選準問題,就是哪些問題是即知即改的,哪些是需要一段時間努力的,哪些問題需要領(lǐng)導同志們幫助的、哪些問題需要組織研究解決的等等,建立“分類清單”和“時間清單”。最后是如何解決問題,就要定準問題的“措施清單”,措施要做到實事求是,科學詳細,切忌含糊其辭、大而化之,甚至有措施難落實,或者不落實,只是將措施寫在紙上“好看”、“備查”。
有問題就有責任,有責任就要擔當。各級黨組織,各級各單位要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真正讓“問題”“ 亮”出來,讓責任“明”起來,把解決問題的過程作為提升黨員干部素質(zhì)能力的過程,作為黨員干部“在堅定理念信念、增強宗旨意識、強化紀律觀念上取得新進步”的過程,使“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務求取得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
“兩學一做”心得體會范文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全面總結(jié)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jié)帶領(lǐng)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和做出的偉大貢獻,深刻闡釋了“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必須牢牢把握的要求。于黨員干部來說,不忘初心,不妨對照《江山》和《咱老百姓》中的三句歌詞,潛心砥礪,做到知恩、愛民、奉獻,為民謀利造福。
報答百姓養(yǎng)育恩——“老百姓是共產(chǎn)黨生命的源泉。”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95年的歷史經(jīng)驗讓我們見證了一個不爭的事實:“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奔t船上十三粒星星火種,在經(jīng)歷了一次次驚濤駭浪、戰(zhàn)勝了一次次艱難險阻之后,發(fā)展到如今擁有8800多萬名黨員的執(zhí)政黨,靠的是什么“法寶”?答案就在——始終與人民群眾一家親。人民群眾是衣食父母。白居易《觀刈麥》詩中有言:“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感恩情懷是涌動內(nèi)心的溫暖,也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能量源!对劾习傩铡分杏芯涓柙~:“是好人都忘不了百姓的養(yǎng)育恩!弊鳛閳蟠穑h員干部要善于弄清“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將組織的培養(yǎng)轉(zhuǎn)化為奮進的力量,將群眾的信任轉(zhuǎn)化為自覺的責任,將感恩之情轉(zhuǎn)化為使命感和責任感,在與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中做出一番“仰不愧天、俯不愧民”的業(yè)績,“鞠躬盡瘁報答這未了情!
萬家憂樂掛心頭——“老百姓盼的是祥和萬事興!
“農(nóng)民教授”李保國“把自己變成了農(nóng)民,把農(nóng)民變成了自己”,“我只圖太行山的老百姓能早一點過上好日子!睘榱藘冬F(xiàn)對太行山父老鄉(xiāng)親的這一句承諾,他憑孺子牛的韌勁和拼勁,以愚公移山之力,辛勤耕耘,用生命擦亮了胸前黨徽。“我最見不得老百姓受窮”“活著干,死了算”,這是李保國常的真性情,是一顆百姓心。他的手機里有九百多個電話號碼,其中農(nóng)民的就有三四百個,只要群眾一來電話,不管熟悉不熟悉,不管什么時候,他都耐心、認真接聽解答。
對群眾有沒有“溫度”,能不能把百姓放在“心窩”里,體現(xiàn)著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反映干部作風,關(guān)乎民心向背。黨員干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是人民的勤務員,理應像李保國那樣,常懷一顆執(zhí)政為民的赤子之心,把根深深扎進群眾之中,用腳丈量民生,用心貼近民意,用情化解民憂,把自己的智慧變?yōu)槿罕姷膶嵒,用自己的“辛苦指?shù)”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托舉起群眾的獲得感。
矢志奮斗心不移——“日夜不忘老百姓康寧團圓。”
當年,面對肆虐的風沙,谷文昌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為奮斗目標,帶領(lǐng)東山人民“上戰(zhàn)禿頭山,下戰(zhàn)飛沙灘”,綠化全海島,建設新東山,用“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的魄力,挺起了為民謀利的脊梁,把昔日荒涼的海島打造成為“東海綠洲”;為了實現(xiàn)“幫家鄉(xiāng)辦點實事”的承諾,楊善洲頭戴草帽、腳穿草鞋,在保山大地上用腳板丈量民情。即使退了休,他還以“只要生命不結(jié)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拼勁,把曾經(jīng)山禿水枯的大亮山變得“森林郁郁蔥蔥,溪流四季不斷;林下山珍遍地,枝頭鶯歌燕舞!
反觀當下,部分黨員干部價值觀扭曲,道德水準下降,奉獻精神減弱,熱衷于撈錢、撈實惠;臺上正襟危坐,臺下貪贓枉法;不涉深水,愛惜羽毛。凡此種種,都是信仰這個靈魂“總開關(guān)”出了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講過:“我們共產(chǎn)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斗的心!薄皩h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這是每一名黨員黨旗下的錚錚誓言。一名黨員入了黨,就意味著要遠離奢華安逸、放棄利益得失,牢記黨的重托,詮釋黨的宗旨,對黨忠誠一輩子,為民奉獻一輩子,用行動體現(xiàn)信仰信念的力量。
當下,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語境下,從廉潔自律準則,到紀律處分條例,再到共產(chǎn)黨員問責條例,無一例外地擰緊了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總開關(guān)”。面對思想的多元化、利益的復雜化,做合格黨員,不僅“在其位、謀其政”,更要筑牢思想根基,拋卻私心雜念,將“初心”融入造福群眾的實踐中,當好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