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脫貧攻堅志愿服務在行動”心得體會(精選3篇)
“2023脫貧攻堅志愿服務在行動”心得體會 篇1
日前,國務院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第21次全體會議提出,以作風攻堅促進脫貧攻堅,扎實兌現(xiàn)我們黨對全體人民和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這一號召立足當前脫貧攻堅特點和形勢,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指明了方向。
“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痹绞墙咏繕,就越需付出艱苦努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qū)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清醒地看到脫貧攻堅越往后越難的新形勢。不到4年時間里,還有約4000萬貧困人口要陸續(xù)脫貧。這個群體是“貧中之貧”,致貧原因更為復雜,脫貧更為困難,要保持年均減貧超1000萬人的勢頭,任務十分艱巨。
抓好作風攻堅是鞏固已取得的脫貧成果、進一步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和舉措的保障。為確保到20__年我國現(xiàn)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xiàn)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各級扶貧干部要將作風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敢于較真碰硬的精神,以更加端正的態(tài)度,咬定青山不放松,乘勢而上投入接下來的戰(zhàn)斗。
抓好作風攻堅尤其要正視脫貧攻堅工作中暴露的短板和問題。如近期湖北當陽市國土資源局“借鑒”廣西灌陽縣國土資源局扶貧總結,不改標題就直接上傳官網,除部分時間、數(shù)字上略有出入之外,其余內容基本相同。更為荒謬的是,連“投入380多萬元修建鄉(xiāng)村道路5.8公里”的表述都完全一致。這一事例說明,個別地區(qū)和扶貧干部中仍然存在思想不純、認識不清、作風不實、敷衍塞責的問題。
要落實好以作風攻堅促進脫貧攻堅,端正態(tài)度是根本,改進方法是保障。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改進扶貧調研方式,力戒形式主義,注重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老辦法不靈了,要有新思路。要完善駐村幫扶制度,打造懂扶貧、會幫扶、作風硬的扶貧干部隊伍。要強化問題導向,揚長避短。嚴查扶貧領域的作風問題,確保各地區(qū)、黨員干部以更為過硬的工作作風投入新的扶貧戰(zhàn)斗中去,讓全面小康的陽光把更多貧困戶的夢想照亮。
“2023脫貧攻堅志愿服務在行動”心得體會 篇2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朝氣蓬勃的力量;青春是勇?lián)厝蔚蔫F骨;青春是放手一搏的勇氣;青春是無怨無悔的追逐!昂们嗄曛驹谒姆,要鼓勵高校學生把視線投向國家發(fā)展的航程,把汗水灑在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舞臺,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業(yè)、做好一番事業(yè)!
隨著西藏自治區(qū)脫貧攻堅進入關鍵期,一批批青年人不計個人得失,深入高原、走入鄉(xiāng)鎮(zhèn)。他們大都是生機勃勃的“80后”“90后”。在實現(xiàn)脫貧夢的奮斗過程中,他們以村為家,為村民出謀劃策,在與村民們并肩奮斗的日子里,他們用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意志力書寫著不悔青春,彰顯著人生價值。
熱愛基層事業(yè)的邊巴次仁,大學畢業(yè)后先后當選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市帕當鄉(xiāng)康阿村黨支部書記,成為日喀則市的一名大學生村書記?蛋⒋迨沁h近聞名的貧困村,常年無通訊信號。面對困境,邊巴次仁沒有退縮,想到“駐村就要沉下心、扎進去,一心為村民”。在他的帶領下,康阿村自辦磚廠為村民找“飯碗”,同時普村移動基站項目建成,常年無通訊信號的歷史終于在普村結束。
來自陜西富平縣的吳養(yǎng)輝,由組織分配到西藏自治區(qū)阿里地區(qū)的香孜鄉(xiāng)香孜村任村書記助理。作為一名內地來藏的干部,他連續(xù)過了“語言關”“飲食關”“思想關”“身體關”“勞動關”,雖然駐村工作艱苦,但他還是帶著村民建成太陽能發(fā)電廠,讓全村使用上了電器。
出生在西藏自治區(qū)昌都市俄洛鎮(zhèn)大山深處普通農牧民家庭的向巴旦曲,在擔任昌都市孜托鎮(zhèn)加日扎村黨支部書記后,高強度的工作使這位書記積勞成疾患上了胃潰瘍,不得不做手術,可手術后不到一個月,他又出現(xiàn)在工作崗位上,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
他們?yōu)榍嗄瓿砷L成才樹立了標桿。什么才是最有價值的人生?什么才是回憶的青春?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但他們如同溫暖的火苗,照亮著周圍的村民,給大家以無聲的激勵和感染。他們扎根基層、奮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他們的選擇為當今年輕人給出了答案——同人民站在一起、與祖國一同奮進,服務人民大眾、用汗水奉獻祖國,是當代中國青年的正確方向。
他們?yōu)闆Q勝脫貧攻堅積蓄了力量。一個個揮汗如雨的身影,一段段感人肺腑的事跡,激勵著深陷貧困的人們,集聚起群眾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磅礴力量。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脫貧攻堅成效不斷更新:截至20__年,西藏自治區(qū)脫貧攻堅取得了新的重大決定性進展:25個深度貧困縣區(qū)達到摘帽條件,1808個貧困村退出,18.1萬人脫貧,貧困發(fā)生率降至6%以下。以攻堅之勇和“繡花”之功,廣大扶貧干部用扎實的作風、細致的工作推動脫貧攻堅穩(wěn)向前邁進。
夢在前方,路在腳下。有志者奮斗無悔,脫貧路上的奮斗者,就像雪域高原的格桑花,戰(zhàn)風雪、斗嚴寒、涉險途、抗高反,在磨煉中燦爛綻放。
“2023脫貧攻堅志愿服務在行動”心得體會 篇3
古話說:“不慮于微始成大患”,就是在提醒我們:不考慮細小的事情可能會釀成大患,不防患細節(jié)問題可能會使事情功虧一簣。百分之一的疏忽可能導致百分之百的失敗,要關注細節(jié),把小事做好,把小事做細,做到細中見精,小中見大。目前,疫情防控是全方位的工作,重在防患于未然,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只要做到不厭其細,我們就一定能夠打贏這場防控疫情的阻擊戰(zhàn)。
在防控工作中,我們各級政府、每個黨員干部和普通群眾,都要做到盡責盡責再盡責,認真認真再認真,這樣的防控要求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對于那些量大面廣、容易忽視的角落,也要加大清查力度,采取防護措施,該暫停的暫停、該疏導的疏導、該強化消毒的強化消毒。在這方面,從政府部門到街道社區(qū)再到每位市民,都要在思想上充分重視。事實上,只有把各種困難和風險估計得嚴重一些、把防控預案做實做細做到位、把解決措施準備得更充分一些,就能將隱患和危險程度降到最低,直至扼殺在萌芽之初,切實守護好人民的安全和健康。
經過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成績來之不易。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fā)生新的重大變化,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tài)勢,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沖擊,我國疫情輸入壓力持續(xù)加大,經濟發(fā)展特別是產業(yè)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zhàn)。
與此同時,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決戰(zhàn)倒計時,在防控疫情的同時,我們也要碰硬狠抓工作落實。行百里者半九十,愈近成功愈艱難。脫貧攻堅戰(zhàn)目前已進入收官之戰(zhàn),任務仍然十分艱巨。況且,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增加了難度,使任務更重、要求更高、時間更緊,需要慎終如始,毫不懈怠,我們要以勇往直前的精神、大無畏的拼勁韌勁,啃下硬骨頭,奮力取得全面勝利。我們堅信,只要我們眾志成城,精準施策,奮力拼搏,脫貧攻堅戰(zhàn)一定會取得全面勝利。屆時,我國不僅能提前10年實現(xiàn)聯(lián)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并且能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和人類反貧困史上譜寫輝煌篇章。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決戰(zhàn)脫貧攻堅關鍵時刻心得體會1000字范文二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決戰(zhàn)決勝關鍵階段,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要啃下這些“硬骨頭”,還需保持慎終如始的態(tài)度,做到思想不松懈、力度不松勁、措施不松動,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思想不松懈,以一鼓作氣的沖勁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脫貧攻堅戰(zhàn)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依然艱巨,決不能松勁懈怠。一篙松勁退千尋。戰(zhàn)斗沒有取得全勝,稍微松懈或放松警惕,就會導致陣地失守,甚至前功盡棄。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增強使命擔當,以大決戰(zhàn)的狀態(tài)、倒計時的節(jié)奏,一鼓作氣、乘勢而上、決戰(zhàn)決勝,向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力度不松勁,以一抓到底的韌勁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成于易。自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不懈努力下,我們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式扶貧”的驕人成績。但還要清醒地認識到,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黨員干部越要扛起政治責任,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張藍圖干到底,堅決克服新冠疫情影響,全面推進剩余脫貧任務,打通脫貧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措施不松動,以一以貫之的干勁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惟其艱難更顯勇毅,惟其篤行彌足珍貴。做好當下的脫貧攻堅工作,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堅持重心不轉移、頻道不更換、措施不松動,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jiān)管的要求,自覺把實現(xiàn)穩(wěn)定脫貧、長期脫貧、高質量脫貧作為工作目標。要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狠抓政策落實,時刻關注已脫貧群眾的經濟收入、生產生活、就醫(yī)就學等情況,激發(fā)貧困群眾發(fā)展內生動力,扶上馬送一程,不斷鞏固脫貧成果,持續(xù)提高脫貧攻堅質量與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