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應急預案范文(通用3篇)
職工應急預案范文 篇1
一、消防安全工作機構
組長:張彬
組員:
二、消防安全工作機構的責任
負責定時召開消防安全工作會議,傳達上級相關文件與會議精神,部署、檢查落實消防安全事宜。負責本部門突發(fā)事件的處理、報告、監(jiān)控與協(xié)調,保證緊急指令的暢通和順利落實;做好宣傳、教育、檢查等工作,努力將火災事故減小到最低限度。
負責消防設施完善和消防用具準備,負責檢查食堂各部位的用電、用火安全;火險發(fā)生,帶領志愿消防人員參加救火救災工作。
應急疏散組成員:
保證消防安全通道暢通,應急照明燈、指示燈完好;痣U發(fā)生時,知道逃生途徑與辦法,引導就餐員工迅速撤離現(xiàn)場。
三、滅火和應急疏散措施
1、發(fā)現(xiàn)某部位起火或冒濃煙時,第一發(fā)現(xiàn)人要及時斷電、斷氣,要邊撲救邊呼叫,控制火勢,其它人員聽到呼叫要立即投入滅火并及時向安?茍蟾妫暬鹎橄虬未驈S報警電話5257119或直接拔打119報警。
2、在向119報警時要講清單位、起火部位、燃燒物資、報警人姓名、聯(lián)系電話,并派人在路口接應和引導消防車。
3、涉火食堂當事人應向火災撲救指揮部成員報告起火部位的人員和存放物資的情況,特別要講清火場中有無易燃易爆物品。
4、疏散組成員及時開啟消防通道,正確引導撤離員工奔向疏散通道,并將正確的逃生方法告知大家。按照既定位置,統(tǒng)一使用滅火器滅火,并協(xié)助有關部門進行傷員搶救等工作。在火場疏散中首先要重視對女職工及年老體弱的援救,勸導火災現(xiàn)場的圍觀人群及時離開火場。在火場疏散中應盡最大可能分散人流,避免大量人員涌向一個出口,造成人員傷亡事故。
5、發(fā)生火災后,通道被煙霧封阻時,疏散人員應及時給被困者傳遞毛巾、濕布條等物品,供給他們捂口、捂鼻用,并招呼大家葡匐沖出火場。
6、為更好地應付緊急情況,管理人員及工作人員必須一切聽從現(xiàn)場指揮部的指揮。
7、對一時難以搬運的大型物件、設備等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保護。
8、火場中燃燒的物資中如有有毒氣體,進入火場人員必須采取防毒措施。如用濕布塊捂口鼻,以防中毒。
9、滅火結束保護現(xiàn)場,以便查清事故原因。
職工應急預案范文 篇2
為廣泛深入開展企業(yè)關愛職工、職工熱愛企業(yè)活動,進一步發(fā)展和諧勞動關系,促進職工體面勞動和企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根據(jù)《關于在全縣開展企業(yè)關愛職工職工熱愛企業(yè)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街道工作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六有六要為總體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結合街道工作實際,開展以百日清欠活動為主題的“雙愛”活動,以用人單位是否依法支付工資(含最低工資)、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等情況為重點檢查內容,加強對可能引起欠薪逃匿重點對象的監(jiān)控,做好工資保證金制度、欠薪應急專項資金制度等應急預案準備。
二、工作范圍和時間
工作范圍:街道各類用人單位,重點是招用農民工較多的加工制造、建筑交通施工、餐飲服務及其他中小型勞動密集型企業(yè)、個體工商戶。特別是當前已處停產、半停產以及租賃廠房,存在經營困難等隱患的用人單位。
工作時間:20xx年11月15日起至20xx年2月9日。
三、具體措施
街道成立以百日清欠活動為主題的“雙愛”活動工作領導小組,由王玲玲任組長,徐興建、謝水萍任副組長,周定榮、祝金龍、徐國民、薛江琦、傅成功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謝水萍任辦公室主任,活動分為宣傳、自查、檢查、總結四個階段。
(一)宣傳階段(20xx年11月15日至12月5日)。通過送法律知識上門、設立職工維穩(wěn)告示牌、發(fā)放宣傳資料等形式,普及《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省企業(yè)工資支付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知識,提高廣大職工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營造“企業(yè)關愛職工、職工熱愛企業(yè)”的良好氛圍。
1.張貼、發(fā)放宣傳資料。一是在企業(yè)、社區(qū)和公共場所張貼“六有六要”主題宣傳海報。二是制作發(fā)放“雙愛”活動宣傳卡、宣傳冊等。
2.電子顯示屏滾動宣傳。在社區(qū)的電子顯示屏定期播放“雙愛”活動的相關內容。
。ǘ┳圆殡A段(20xx年12月6日至12月25日)。經發(fā)辦負責組織街道內用人單位對工資支付情況開展自查自糾: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整改方案,并將自查情況及整改方案按時報送街道經發(fā)辦。重點督促有明顯拖欠、克扣職工工資的問題單位,在整改方案中詳細說明拖欠、克扣工資的時間長度、人員數(shù)量、金額大小、產生拖欠原因及如何整改等。
(三)檢查階段(20xx年12月26日至20xx年1月31日)。對轄區(qū)內所有用人單位開展大排查,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并及時處理用人單位拖欠和克扣職工工資等行為,如發(fā)現(xiàn)企業(yè)拖欠職工工資累計超過三個月或拖欠職工工資額大于本企業(yè)自有資產30%以上的;企業(yè)停產歇業(yè)或由于經營者失蹤、企業(yè)突然關停導致職工工資未付的,及時以書面形式向縣人力社保局報告。
。ㄋ模┛偨Y階段(20xx年2月1日至2月9日)。認真梳理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開展情況進行總結,以書面材料形式報送縣人力社保局。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六有六要的總體要求,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街道成立以百日清欠活動為主題的“雙愛”活動領導小組,各司其職,結合實際制定行動方案,分解落實工作任務,充實一線檢查隊伍,認真組織檢查。
。ǘ┩怀鲂麄,營造和諧勞動關系的良好氛圍。圍繞活動主題,利用各種形式的新聞媒體媒介,以宣傳欄、電子顯示屏等多種宣傳載體,充分發(fā)揮輿論引導作用,廣泛開展雙愛活動和勞動保障法規(guī)知識的宣傳。
。ㄈ┘訌姸綄,不斷完善雙愛活動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對轄區(qū)內企業(yè)勞動合同簽訂情況及嚴格執(zhí)行按月、足額、貨幣化支付工資規(guī)定的檢查,落實欠薪預警機制,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處置、早兌現(xiàn),從源頭上防止新的工資拖欠現(xiàn)象發(fā)生。完善應急專項資金墊付制度,定期開展專題督查和工作交流活動,在與現(xiàn)有的各類檢查、創(chuàng)建和考核評選活動結合過程中,不斷總結雙愛活動經驗,保持其持久的動力和活力。
職工應急預案范文 篇3
為落實好省委、全總要求,扎實做好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現(xiàn)制定20xx年困難職工幫扶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為了認真貫徹全省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yōu)環(huán)境大會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辦好20項民生實事的要求,切實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的基本職責。通過建立健全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機制,精準幫扶困難職工解困脫困,不斷增強困難職工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二、目標任務
鞏固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成果,推動困難職工幫扶與提升職工生活品質有效銜接,開展困難職工幫扶“四提一優(yōu)”行動,即提升建檔立卡質量、提升動態(tài)管理質量、提升資金使用質量、提升跟蹤督導質量、優(yōu)化幫扶服務流程。對我縣困難職工家庭統(tǒng)籌實施大病救助、生活救助、子女助學等措施,在往年基礎上提質擴面,切實做到拓寬幫扶范圍、嚴格幫扶程序、加大幫扶力度,推動我縣符合困難職工建檔標準的困難職工建檔和幫扶全覆蓋。不斷完善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制度,對我縣深度困難職工家庭、相對困難職工家庭、意外致困職工家庭實施幫扶救助,其中生活救助10戶、大病救助40戶、子女助學等15戶,推動我縣民生實事任務提質增效,再創(chuàng)佳績。
三、實施內容
根據(jù)《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于印發(fā)<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總工辦發(fā)〔20xx〕13號)《關于印發(fā)》(皖工辦發(fā)〔20xx〕13號)《六安市工會困難職工幫扶實施細則(試行)》(六工發(fā)〔20xx〕47號)等規(guī)定,按照“先建檔、后幫扶、實名制”原則,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建檔困難職工全部納入幫扶救助范圍,足額保障困難職工家庭生活水平達到低保標準以上。如遇政策調整,則按新政策執(zhí)行。
。ㄒ唬┙n標準
根據(jù)《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于印發(fā)<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總工辦發(fā)〔20xx〕13號)《關于印發(fā)》(皖工辦發(fā)〔20xx〕13號)《六安市工會困難職工幫扶實施細則(試行)》(六工發(fā)〔20xx〕47號)等規(guī)定,結合我縣困難職工家庭收入和剛性支出因素綜合評估困難程度,按照“深度困難職工、相對困難職工、意外致困職工”等困難類別,建立梯度困難職工檔案。
1.深度困難職工家庭:指家庭收入扣減因病、因殘、因子女上學等家庭剛性支出必要費用后,家庭人均純收入低于當?shù)刈畹蜕畋U蠘藴实穆毠ぜ彝ァ?/p>
2.相對困難職工:指家庭收入扣減因病、因殘、因子女上學等家庭剛性支出和必要就業(yè)成本后,家庭人均純收入低于當?shù)刈畹蜕畋U蠘藴?倍的職工家庭。
3.意外致困職工家庭:指職工本人或家庭成員因突發(fā)事件、意外傷害、患重大疾病,在獲得各類賠償補償、保險支付、社會救助和社會幫扶后,生活仍暫時有困難的職工家庭。認定標準為年度內致困費用(損失)在2.5萬元以上造成家庭生活困難。
。ǘ⿴头鰳藴
結合我縣實際以及幫扶對象家庭財產收入、剛性支出額度、困難類型等因素,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則,按照生活救助、醫(yī)療救助、助學救助等項目分類合理確定救助標準,并適時調整。
1.深度困難職工家庭:年度內生活救助標準不低于8個月我縣城市低保標準,不超過12個月我縣城市低保標準;醫(yī)療救助標準不超過個人承擔部分,2萬元以上報送省總工會審批,5萬元以上報送全總審批;高校(含職業(yè)學院)就學的子女助學救助標準為10個月我縣城市低保標準,高中(含中等職業(yè)教育)就學的子女助學救助標準為5個月我縣城市低保標準。
深度困難職工家庭幫扶救助應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則,最大限度幫扶困難職工。根據(jù)深度困難職工家庭狀況年度內可以給予多重救助,但在給予多重救助時,要將前一救助資金作為家庭收入進行建檔核算,依然符合建檔的給予救助。
2.相對困難職工家庭:具體幫扶標準參照深度困難職工幫扶標準的80%,只予單一項目救助,不予多重救助,其中醫(yī)療救助標準不超過個人承擔部分,最高不超過1.6萬元。
3.意外致困職工家庭。根據(jù)職工突發(fā)事件、重大疾病等因困支出總額的15%確定幫扶標準,最高不超過1萬元。
。ㄈ┙n程序
1.深度困難職工和相對困難職工建檔按以下程序進行:
。1)困難職工本人申請。由困難職工本人向所在單位或鄉(xiāng)鎮(zhèn)街工會提出書面申請,如實填寫《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承諾授權書》并提供職工身份證、家庭戶口本,家庭財產收入證明,家庭困難證明材料等相關證明材料。
。2)基層單位工會初審。鄉(xiāng)鎮(zhèn)街和企事業(yè)單位基層工會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走訪調查,了解核實困難職工家庭收入和致困原因,填寫《困難職工家庭走訪調查表》。對符合條件的簽具初審意見蓋章,將相關申報材料上報縣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審核;對不符合條件的做好解釋說明工作。
。3)縣總工會審核。縣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對上報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提出審批意見。深入申請人家庭走訪核查,對建檔存疑的要做到走訪核查全覆蓋,本年度新建困難職工走訪核查不低于50%。
。4)信息比對和公示。對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進行比對,比對結果顯示不符合建檔條件的,出具《不予困難幫扶告知書》,并做好解釋說明工作;比對結果符合建檔條件的,進行公示,公示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予以建檔幫扶。
2.意外致困職工建檔程序。按照困難職工個人申請、工會走訪調查、審核公示進行,符合條件的予以建檔幫扶。
3.困難職工分類建檔后,依檔發(fā)放幫扶資金?h總工會負責發(fā)放幫扶資金。幫扶資金實行銀行卡打卡發(fā)放,直接支付到建檔困難職工個人賬戶,確保幫扶資金足額、及時發(fā)放到位。
(四)動態(tài)管理
1.對在檔困難職工實施動態(tài)管理。各基層工會組織應當按照全總和省總關于困難職工檔案動態(tài)管理要求,分類定期對檔案進行復核,根據(jù)核查結果實施動態(tài)管理。困難職工脫困是指困難職工經精準幫扶后,其家庭致困因素消除,家庭人均收入連續(xù)6個月超過當?shù)氐捅藴,家庭生活狀況脫離困境,在困難職工幫扶系統(tǒng)中列入已脫困序列。困難職工解困是難以脫困的困難職工,經納入政府救助體系和工會幫扶后,家庭生活水平達到當?shù)氐捅藴,家庭困境得到有效緩解,但是尚未達到脫困程度,在困難職工幫扶系統(tǒng)中列入解困序列。
2.困難職工退檔程序。困難職工本人自愿填寫退檔申請書的,予以退檔;各級工會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在走訪調查中發(fā)現(xiàn)困難職工達到脫困標準的,填寫《困難職工脫困登記表》,告知困難職工達到脫困標準,予以退檔。困難職工拒絕簽字或無法簽字的,由調查人注明情況并簽字。
困難職工對退檔有異議的,自接到通知之日起1個月內,可向單位工會、基層工會或縣總工會申請復核,相關工會在接到申請復核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完成復核工作,對符合退出標準的予以退出,不符合退出標準的不予退出,并將復核結果以書面形式或短信等適當方式告知職工本人。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站位、落實責任。各級工會要充分認識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凝心聚力做好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明確專人負責,加強對本單位職工的關心關愛力度,常態(tài)化摸排困難職工,常態(tài)化幫助困難職工申報,做到盡報盡報,應幫盡幫。
。ǘ└倪M作風、用心服務。各級工會要貫徹落實全省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yōu)環(huán)境大會精神,在“精準”上下功夫,以“將心比心”的態(tài)度,“馬上就辦”的速度、“辦就辦好”的力度,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困難職工群眾。要加強教育培訓,打造政治過硬、業(yè)務素質高、對困難職工有感情的工會干部隊伍。
。ㄈ┛冃颉⑻嵘褚。堅持績效導向,以幫扶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為核心,生活救助困難職工數(shù)、大病救助困難職工數(shù)以及子女助學數(shù)均納入年終民生考評范圍,縣總工會每月底向縣民生辦、市總工會報送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進展情況。同時做好困難職工幫扶民生工程社情民意調查,收集社會公眾或受益對象對困難職工幫扶工程工作滿意度。
(四)加強宣傳、擴大覆蓋。各級工會要加強困難職工幫扶政策宣傳力度,采取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宣傳黨和政府及工會組織對困難職工的關心關愛,在宣傳困難職工幫扶救助等政策規(guī)定的同時,做好困難職工建檔流程宣傳工作,提升困難職工幫扶民生實事的知曉率,營造工會開展困難職工幫扶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