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jié)如何種樹
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植樹活動。然而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消息說,由于缺乏相關(guān)知識,每年植樹活動中能夠成活的樹很少,即使是有專業(yè)人員負責后期維護,栽種過程是否科學(xué)合理也是成活與否的關(guān)鍵因素。那么,我們應(yīng)該怎樣種樹呢?下面,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你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如何種樹?
在華北地區(qū),3月中旬至4月下旬為種樹的最佳時段,最好選在陰天和降雨前進行。種植時,在確定好樹坑的位置后,可根據(jù)樹種根系情況或土球大小以及土壤情況決定樹坑的規(guī)格,一般應(yīng)比根幅范圍或土球大,直徑應(yīng)加寬40—100厘米,深度增加20—40厘米。
樹坑的好壞對栽植質(zhì)量和日后的生長發(fā)育有很大影響,因此要格外注意。樹坑以圓柱形最好,以樹干為圓心畫圈,沿圈邊向下垂直挖掘,直到達到規(guī)定深度,要保持上下垂直,大小一致,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錐形或鍋底形,否則栽植踩實時會使根系劈裂、拳曲或上翹,造成不舒展而影響樹木的生長。
挖坑時注意把表土和底土分開放置,并按相應(yīng)位置回填。如果是堅實的上壤或建筑垃圾土則應(yīng)該加大樹坑的直徑,并將坑底的土挖松;土質(zhì)不好的應(yīng)過篩或全部換土。在新填平和新堆土上挖坑時,應(yīng)先在樹坑附近適當夯實,挖好后的坑底也適當踩實,以防栽完澆水后土塌樹斜。
栽植時,一人扶正苗木,一人填土,填一部分踩實一遍(若粘土不可重踩),直到填滿后再踩實一次,填好的土要與原根頸痕相平或略高3—5厘米。
栽后應(yīng)立即灌水,無雨天不要超過一晝夜就應(yīng)澆上頭遍水。水一定要澆透,使土壤吸足水分,有助于根系與土壤密接,才能確保成活。
1 植樹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
植樹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蓋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會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毀壞,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極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須植樹造林,因為樹木有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樹根不斷地吸收蓄存。具統(tǒng)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qū)多蓄水20噸呢。
2 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
風沙所到之處,田園會被埋葬,城市會變成廢墟。要抵御風沙的襲擊,必須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 ~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離,并行排列許多林帶,再種上草,這樣風能刮起的沙礫也就減少了。
3 植樹造林可為人類凈化空氣
我們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氣,吸出二氧化碳,樹正好相反,它的葉子在陽光照耀下不斷進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據(jù)統(tǒng)計,一畝樹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釋放出49公斤氧氣,足可供65個成年人呼吸用。
4 植樹造林能清除污染
樹木能粘附空氣中的塵埃而使空氣清潔、新鮮。科學(xué)測試表明:一畝樹林一個月可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塵埃20噸~60噸。一畝松柏林兩晝夜能分泌2千克殺菌素,可殺死肺結(jié)核、傷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5 植樹造林能降低噪聲污染
道路兩旁栽樹可以降低噪音,多種多樣的樹型、花果和翠綠的枝葉可以美化環(huán)境,為人們學(xué)習、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環(huán)境。
6 植樹造林提供了許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
在吃的方面,有各種香甜鮮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葉;還有滋補身體的冬青樹上的女貞子,鮮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銀杏等珍貴藥材。在用的方面,搞建筑,開采煤炭,交通運輸,制造車輛、船舶、尺機,修建橋梁、碼頭,造紙等都需要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