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七 志第二十七
《華林編略》六百卷(徐勉撰。)
《修文殿御覽》三百六十卷
《長洲玉鏡》一百三十八卷(虞綽等撰。)
《藝文類聚》一百卷(歐陽詢等撰。)
《北堂書抄》一百七十三卷(虞世南撰。)
《要錄》六十卷
《書圖泉!菲呤(張氏撰。)
《檢事書》一百六十卷
《帝王要覽》二十卷
《玉藻瓊林》一百卷(孟利貞撰。)
《玄覽》一百卷(天后撰。)
《累璧》四百卷(許敬宗撰。)
《碧玉芳林》四百五十卷(孟利貞撰。)
《策府》五百八十二卷(張大素撰。)
《玄門寶!芬话俣(諸葛穎撰。)
《文思博要》并目一千二百一十二卷(張大素撰。)
《三教珠英》并目一千三百一十三卷(張昌宗等撰。)
右類事二十二部,凡七千八十四卷。
《黃帝三部針經(jīng)》十三卷(皇甫謐撰。)
《黃帝八十一難經(jīng)》一卷(秦越人撰。)
《赤烏神針經(jīng)》一卷(張子存撰。)
《黃帝明堂經(jīng)》三卷
《黃帝針灸經(jīng)》十二卷
《明堂圖》三卷(秦承祖撰。)
《龍銜素針經(jīng)并孔穴蝦蟆圖》三卷
《黃帝素問》八卷
《黃帝內(nèi)經(jīng)明堂》十三卷
《黃帝雜注針經(jīng)》一卷
《黃帝十二經(jīng)脈明堂五藏圖》一卷
《黃帝十二經(jīng)明堂偃側(cè)人圖》十二卷
《黃帝針經(jīng)》十卷
《黃帝明堂》三卷
《黃帝九靈經(jīng)》十二卷(靈寶注。)
《玉匱針經(jīng)》十二卷
《黃帝內(nèi)經(jīng)太素》三十卷(楊上善注。)
《三部四時五臟辨候診色脈經(jīng)》一卷
《黃帝內(nèi)經(jīng)明堂類成》十三卷(楊上善撰。)
《黃帝明堂經(jīng)》三卷(楊玄孫撰注。)
《灸經(jīng)》一卷
《鈴和子》十卷(賈和光撰。)
《脈經(jīng)訣》三卷(徐氏撰。)
《脈經(jīng)》二卷
《五藏訣》一卷
《五藏論》一卷
右明堂經(jīng)脈二十六家,凡一百七十三卷。
《神農(nóng)本草》三卷
《桐君藥錄》三卷(桐君撰。)
《雷公藥對》二卷
《藥類》二卷
《本草用藥要妙》二卷
《本草病源合藥節(jié)度》五卷
《本草要術(shù)》三卷
《本草藥性》三卷(甄立言撰。)
《療癰疽耳眼本草要妙》五卷
《種芝經(jīng)》九卷
《芝草圖》一卷
《吳氏本草因》六卷(吳普撰。)
《李氏本草》三卷
《名醫(yī)別錄》三卷
《藥目要用》二卷
《本草集經(jīng)》七卷(陶弘景撰。)
《靈秀本草圖》六卷(原平仲撰。)
《諸藥異名》十卷(釋行智撰。)
《四時采取諸藥及合和》四卷
《本草圖經(jīng)》七卷(蘇敬撰。)
《新修本草》二十一卷(蘇敬撰。)
《新修本草圖》一十六卷(蘇敬等撰。)
《本草音》三卷(蘇敬等撰。)
《本草音義》二卷(殷子嚴撰。)
《太清神丹中經(jīng)》三卷
《太清神仙服食經(jīng)》五卷
又一卷(抱樸子撰。)
《太清璇璣文》七卷(沖和子撰。)
《金匱仙藥錄》三卷(京里先生撰。)
《神仙服食經(jīng)》十二卷(京里先生撰。)
《太清諸丹要錄集》四卷
《神仙藥食經(jīng)》一卷
《神仙服食方》十卷
《神仙服食藥方》十卷
《服玉法并禁忌》一卷
《太清諸草木方集要》三卷
《太清玉石丹藥要集》三卷(陶弘景撰。)
《太一鐵胤神丹方》三卷(蘇游撰。)
《養(yǎng)生要集》十卷(張湛撰。)
《補養(yǎng)方》三卷(孟詵撰。)
《諸病源候論》五十卷(吳景撰。)
《四海類聚單方》十六卷(隋煬帝撰。)
《太官食法》一卷
《太官食方》十九卷
《食經(jīng)》九卷(崔浩撰。)
又十卷
又四卷(竺暄撰。)
《四時食法一卷》(趙氏撰。)
《淮南王食經(jīng)》一百二十卷(諸葛穎撰。)
《淮南王食目》十卷
《淮南王食經(jīng)音》十三卷(諸葛穎撰。)
《食經(jīng)》三卷(盧仁宗撰。)
《張仲景藥方》十五卷(王叔和撰。)
《華氏藥方》十卷(華佗方,吳普集。)
《肘后救卒方》四卷(葛洪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