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十二 列傳二百九十九
大田所,元為散毛峒。明洪武五年定其地,二十三年屬千戶所,仍名散毛。尋改為大田軍民千戶所,領(lǐng)百戶所一、土官百戶所十、剌惹等三峒。
支羅所,舊隸龍?zhí)端。明嘉靖四十四年,因峒長黃中叛,討平之,遂割半置所立屯,以百戶二員世鎮(zhèn)之,而今峒司屬焉。
施南宣撫司,元施南道宣慰使。明洪武四年,覃大富入朝,七年,升宣撫司。清因之。雍正時,覃禹鼎襲。禹鼎,容美土司田明如婿也,有罪輒匿容美。當(dāng)事以明如之先從征紅苗有功,置勿問。十三年,明如被逮,自經(jīng)死。禹鼎以淫惡抗提,擬罪改流,以其地置利川縣。
東鄉(xiāng)安撫司,明玉珍置東鄉(xiāng)五路宣撫司。明洪武六年改安撫司,命覃起喇為之。清初歸附。雍正十年,覃壽椿以長子得罪正法,改流,以其地入恩施縣。
忠建宣撫司,明洪武四年,以田恩俊為之。六年,改宣撫司。清初歸附。雍正十一年,田興爵以橫暴不法擬流,以其地為恩施縣。
金峒安撫司,明洪武四年,以覃耳毛為之。清初歸附?滴跛氖辏烙⒁u。子邦舜,呈請改流,以其地為咸豐縣。
忠峒安撫司,元置湖南鎮(zhèn)邊宣慰司。明洪武四年,命田璽玉為宣撫司。永樂四年,改安撫司。清初田楚珍歸附,調(diào)征播州有功,仍準(zhǔn)襲職。雍正十二年,田光祖糾十五土司呈請納土歸流,以其地入宣恩縣。
散毛宣撫司,元為散毛府。至正六年,改宣撫司。明洪武四年,命覃野旺為宣撫司,割其半為大田所。清初覃勛麟歸附,仍準(zhǔn)襲職。雍正十三年,覃烜納土,以其地入來鳳縣。
忠路安撫司,明洪武四年,命覃英為安撫司。清康熙元年,覃承國歸附,以征譚逆功襲前職。雍正十三年,覃楚梓納土,以其地改利川縣。
忠孝安撫司,元至正十一年,改軍民府。明洪武四年,以田墨施為安撫司。清因之?滴醢四,田京襲,累授總兵。十九年,告休。雍正十三年,田璋納土,以其地為恩施縣。
高羅安撫司,元高羅寨長官司。明洪武六年,改安撫司,以田大名為之。清順治初,田飛龍歸附,仍準(zhǔn)世襲。雍正十三年,田昭納土,以其地入宣恩縣。
木冊長官司,元置安撫司。明永樂六年,改長官司,以田谷佐為長官司。清初,田經(jīng)國歸附,仍與世襲。雍正十三年,田應(yīng)鼎納土,以其地入宣恩縣。
大旺安撫司,元至正置。明洪武四年,以田驢蹄為安撫司。清康熙初,田永封歸附,仍準(zhǔn)襲職。雍正十三年,田正元納土,以其地入來鳳縣。
臨壁長官司,原附大旺。清康熙元年,頒給田琦印信,仍與世襲。雍正十三年,田封疆納土,以其地入來鳳縣。東流安撫司,原附大旺。
唐崖長官司,元置千戶所。明洪武七年,改長官司。清初覃宗禹歸附,仍與世襲。雍正十三年,覃梓桂納土,以其地入咸豐縣。
龍?zhí)栋矒崴荆骱槲渌哪,以田?yīng)虎為安撫司。清初歸附,仍準(zhǔn)世襲。雍正十三年,田貴龍納土,以其地入咸豐縣。
沙溪安撫司,明置。清初歸附。康熙四年,黃天奇襲安撫司。天奇子楚昌。初,楚昌入施州衛(wèi)學(xué)為諸生。時諸司爭并,民鮮知禮,楚昌折節(jié)力學(xué),有時名。及襲職,設(shè)官學(xué),公馀與多士講肄,多所成就。楚昌死,子正爵襲。雍正十三年,改流,其地入於利川縣。
卯峒長官司,清雍正十三年,長官司向舜納土,以其地入來鳳縣。
漫水宣撫司,清初,宣撫司向國泰歸附,仍準(zhǔn)世襲。雍正十三年,向庭官納土,其地入於來鳳縣。
西萍長官司,雍正十三年裁,其地入於咸豐縣。
建南長官司,明宣德五年置。清雍正十三年裁,其地入於利川縣。
容美土司,唐元和元年,田行皋從高崇文討平劉辟,授施溱溶萬招討把截使,仍知四州事。宋有田思政。元有田乾亨。明洪武三年,田光寶以元所授誥敕詣行在請換,乃命光寶仍為宣慰使。傳至田既霖,清順治間歸附,仍授宣慰使。子甘霖襲。甘霖字特云,著合浦集。甘霖子舜年,字九峰,受吳逆?zhèn)纬卸鞑,后繳。奉檄從征有勞績,頗招名流習(xí)文史,刻有廿一史纂。日自課,某日讀某經(jīng)、閱某史至某處,刻於書之空處,用小印志之。有白鹿堂集、容陽世述錄。子明如襲職。以放肆為趙申喬劾奏,奉旨原宥。雍正十一年,再為邁柱嚴(yán)參,明如移駐平山寨儗抗拒,為石梁長官司張彤砫催迫,明如自盡。改土歸流,改司為鶴峰州,隸宜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