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jì)一百二十 起著雍敦牂正月,盡九月,凡九月
壬戌,湖北、京西宣撫使岳飛請增兵,帝曰:“上流地分誠闊遠(yuǎn),寧與減地分,不可添兵。今日諸將之兵,已患難于分合。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古人所戒。今之事勢雖未至此,然與其添與大將,不若別置數(shù)項軍馬,庶幾緩急之際易為分合也!
是日,六宮先發(fā)。帝召淮西宣撫使張俊至宮中,從容與論邊事,俊曰:“臣當(dāng)與岳飛、楊沂中大合軍勢,期于破敵以報國家!钡壑I之曰:“卿能如此,甚副朕意。然此乃卿之所識,朕更有一二事戒卿;朕來日東去,慎無與民爭利,勿興土木之工!笨°は⒊忻?∫姷?zé)o磚面,再三嘆息,帝曰:“艱難之際,一切從儉,庶幾少紓民力。朕為人主,雖以金玉為飾,亦無不可;若如此,非特一時士大夫之論不以為然,后世以朕為何如主也!”
全主如約羅春水。
癸亥,帝發(fā)建康府,殿前都虞候楊沂中,主管侍衛(wèi)步軍兼權(quán)馬軍司公事解潛,以其軍從。是日,次東陽鎮(zhèn)。
甲子,帝次下蜀鎮(zhèn)。殿中侍御史張絢請車駕所過州縣量免租稅,帝曰:“自古人主所過,皆有蠲復(fù),當(dāng)議使實惠及人也!苯k又疏決,帝曰:“此事則不須。父老望幸之意,不可不有以慰之;若罪人有罪,無可恤也。”
乙丑,帝次鎮(zhèn)江府。
是日,金主幸天開殿。
丙寅,徽猷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觀胡安國充寶文閣直學(xué)士,賜銀帛三百匹兩。
安國以衰老乞致仕,帝將許之,乃詔以安國解釋《春秋》成書。進(jìn)職加賜。翼日,詔安國進(jìn)一官,致仕,命未下而安國卒矣。
安國風(fēng)度凝遠(yuǎn),言必有數(shù),動必有法,燕居獨(dú)處,未嘗有怠慢,而與人談?wù),氣怡詞簡,若中無所有。性本剛急,晚更沖澹。在官不登六載,雖數(shù)以罪去,其愛君之心,遠(yuǎn)而逾篤。
戊辰,帝次呂城鎮(zhèn)。己巳,帝次常州。庚午,帝次無錫縣。辛未,帝次平江。甲戌,帝次吳江縣。丙子,帝次崇德縣。丁丑,帝次臨平鎮(zhèn)。戊寅,帝至臨安府。
戶部尚書、權(quán)知建康府章誼充端明殿學(xué)士、江南東路安撫大使兼知建康府,兼行宮留守司公事。
甲申,中書舍人李彌遜試尚書戶部侍郎。
是月,金以拉林水、混同江護(hù)邏地與民耕牧。
三月,丙戌朔,廣西經(jīng)略司奏:“得安南都護(hù)府諜,當(dāng)?shù)揽ね蹀爸x,今有遺進(jìn)表章及綱運(yùn)!痹t使人免到闕,就使直龍圖閣、本路轉(zhuǎn)運(yùn)副使朱芾充吊祭使,賜絹布各五百匹,羊五十口,面五十碩,酒五十瓶,仍以敕書諭其嗣子天祚。
安南與廣西諸司通問訊,其王不列銜而列將佐數(shù)人,有稱中書侍郎同判都護(hù)府者,印文曰:“南越國印”。
乙丑,濟(jì)州防御使、知南外宗正事仲儡嗣濮王。
庚寅,禮部尚書劉大中參知政事,兵部尚書王庶充樞密副使。
金以禁苑隙地分給百姓。
辛卯,故靜海軍節(jié)度使、特進(jìn)、檢校太尉兼御史大夫、安南都護(hù)、上柱國、交趾郡王李陽煥,贈開府儀同三司,追封南平王。
壬辰,樞密使秦檜守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
前一日,趙鼎留身奏事,帝曰:“堂中必?zé)o異議者!庇衷唬骸扒貦u久在樞密,得無怨望否?”鼎曰:“檜大臣,必不爾。然用之在陛下爾,況自有闕!笔窍Γi院制下,朝士皆相賀,惟吏部侍郎晏敦復(fù)退而有憂色。
己亥,制授故南平王李陽煥嗣子天祚靜海軍節(jié)度使、安南都護(hù),封交趾郡王,其階、勛及檢校官、憲銜、食邑、功號,皆如陽煥初封故事。
辛丑,太常少卿蘇符言:“景靈宮神御見在溫州,將來四孟朝獻(xiàn),請比附國朝諒陰故事,行在設(shè)位,分命大臣行禮。”從之。
壬寅,詔:“故相韓忠彥,配饗徽宗皇帝廟庭。”
甲辰,徽猷閣待制、兩浙都轉(zhuǎn)運(yùn)使向子諲試尚書戶部侍郎。
丁未,詔:“江、浙州縣,回蹕所嘗過者,民間欠紹興六年歲終稅賦皆除之!
戊申,左正言李誼言:“金人入居汴都,西北之民,感恩戴舊,襁負(fù)而歸,相屬于路,此殆天所以興吾宋也。臣愿于淮南、荊、襄僑建西北諸州郡,分處歸正之民,給以閑田,貸以牛具,使各遂其耕種之業(yè);而又親戚故舊同為一所,相愛相恤,不異于閭里。將見中原之人,同心效順,敵人之謀,當(dāng)不攻而自屈矣!痹t諸路宣撫司依累得旨措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