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的班會教案范文(精選2篇)
感恩教育的班會教案范文 篇1
一、課程名稱
感恩主題班會課
二、授課題口
珍愛生活,感恩父母
三、教學目標
1、認知H標:使學生認識到我們應該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激之心,增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情感U標:使學生充分體驗到愛的存在和感恩的.必要性。
3、行為U標:學會感恩,用實際行動回報家人、社會。
四、教學重點
讓學生懂得瘡樣對待我們的生活,珍愛我們現(xiàn)在擁有的生活;并感激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無條件付出。
五、教學思路
1、教師主導教學,整體引導、把握教學過程,學生為主體,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交流、討論、分享;
2、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
3、注重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
4、運用動感、美感兼具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六、教學準備
1、收集和熟悉有關感恩的資料
2、搜尋相關的實例和視頻短片
3、制作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方法,情景導入法、活動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等
八、課時.
九、教學準備
1、收集相關的照片與文章
2、下載視頻《說不出的愛一泰國感人廣告》、歌曲《真的愛你》、《天殼了》
3、制作多媒體課件
十、教學過程
1、感念親恩(用時6分鐘)
教師:播放泰國感人廣告《說不出的愛》,故事講述一位女兒對聾啞人父親的不滿與厭倦,卻在最后懂得父親說不出的深深的愛。
設計意圖:通過感人的廣告渲染氣氛,讓學生對父母逐步有了感恩的意識。
教師總結:父母對我們的愛很多時候是說不出的,為什么說不出呢?因為處于叛逆期的我們,很多時候將這種深沉的愛理解為啰嗦、嘮叨,感受不到啰嗦、嘮叨背后所隱含的深深的愛。嘗試用心體會父母“說不岀的愛S心存感恩,讓一句簡單的話語充滿神奇的力量,讓那些瑣碎的小事變得無比親切起來。心存感恩,知足惜福。
2、體驗感恩(用時10分鐘)
【游戲環(huán)節(jié)】《舍棄》
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拿出一張紙,在紙上寫上“事業(yè)、父母、兒女、朋友、妻子/丈夫、自己”,現(xiàn)在你們思考,將這6個選項在心里排序,依次劃去你認為可以先舍棄的,直到最后只留下其中的一項。
教師(適時引導):請同學們注意,在劃的時候,雖然你的右手只是輕輕一劃,很簡單,但是你一定要想到,一旦你劃去了,這樣的東西就真的在你生活中消失了。如果你劃去的是事業(yè),那么你這一生就會失去生活來源,一生窮困;如果你劃去的是朋友,那么你一生剩下的日子里,你的身邊就再也沒有朋友的呵護和關心,再也聽不到他們的笑聲……
教師:在課堂上做簡單的統(tǒng)計,最后將父母保留下來的有兒位同學,根據(jù)結果,可以說父母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但是這個游戲的過程中,我給大家十分鐘的時間,很多同學沒能完成,都在苦苦思索,進行著心理斗爭:“到底先舍奔誰?”但是,大家想想,如果換成父母的話,在選擇時,他們思索的時間又會有多少呢?15分鐘)如何感恩。
3、教師啟示: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該感恩的乂何止自己的父母呢?
學生討論:我們還想感恩誰?還應感恩誰?親人、朋友、同學、老師、社會等等。
教師總結: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所處的環(huán)境,都不是理所當然的。這里有你父母、親人、朋友、同學、老師、學校、社會等共同努力為你創(chuàng)造的,也許你會說這并不是我想要的,但我要告訴你的事,很多人想要都要不到,就是等一輩子也比不上你現(xiàn)在的萬分之一。所以,我們要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你所擁有的一切!
結束班會(用時3分鐘)
教師:讓我們一起大聲唱出我們的愛,對父母的愛,對親人的愛,對朋友、同學、老師的愛,對學校、社會的愛。讓我們大聲唱出《真的愛你》!用這首歌感恩我們的父母,是他們給予了我們生命;用這首跟感恩一切令我們感動的一切……
感恩教育的班會教案范文 篇2
一、活動主題
爺爺奶奶的白發(fā)
二、題目
學會感恩,孝敬爺爺奶奶
三、活動目的
1.通過班會前的調查,了解老人對家庭、對社會所做的貢獻,知道重陽節(jié)是我國的老人節(jié),知道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了解全社會尊老、敬老的一些舉措。
2.通過理解為什么要尊老、敬老,了解老人的需要,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到尊老敬老。
四、活動準備
1.通過調研歸納出班內在孝敬老人方面存在的問題,確定活動主題。
2.召開班委會和家委會一起籌劃活動。
3.班會的演示文稿。
4.向家人了解自己的長輩退休前的工作情況,尋找與長輩的合影,收集古代孝敬老人的故事。
五、活動過程
(一)了解老人對社會和家庭做出的貢獻,激發(fā)熱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1.介紹家中的老人。學生介紹家中都有哪些老人?你知道他們的歲數(shù)嗎?他們有哪些興趣愛好?
2.了解爺爺奶奶為社會做出的貢獻。集體交流(5~6人發(fā)言)。祖輩年輕時努力工作,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故事。
3.感受祖輩對家庭的無私付出。
(1)集體交流(6人展示)調查采訪記錄表,加深對祖輩的了解?纯茨男┦铝钗覀兊拈L輩最高興,哪些事令長輩最傷心?生活中有哪些困難?
(2)請5—8人說感受。
(3)學生講述祖輩關愛自己的故事。(8人發(fā)言)
(二)知道孝敬老人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了解古人孝順的故事
3名學生講述古人孝敬老人的故事。
(三)了解祖輩的心愿,討論怎樣孝敬爺爺奶奶,做孝敬祖輩的好孩子
1.播放錄像:周末的時候兩位老人孤獨地守候在電話旁,兒女因為工作繁忙不能回家看父母,孫輩因為上課或和同學聚會不能看望爺爺奶奶,爺爺奶奶非常失望。
2.討論:錄像中的爺爺奶奶開始為什么那么高興,后來卻又那么失望?你覺得他們最需要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3.集體誦讀兒歌《孝敬歌》、《感恩孝敬歌》。
(四)班主任講話
六、活動延伸
1.利用晨會和班會時間,講二十四孝順故事,繼續(xù)深化學生孝敬老人的意識,并付諸實際行動。
2.結合學校知恩感恩的習慣培養(yǎng),班里進行“爺爺奶奶眼中的好孫子(女)”的評比活動,使孝敬老人成為學生的自覺自愿的行為,養(yǎng)成尊老、敬老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