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精選17篇)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知道鯨魚的特征以及它的習性。
2、學會用撕彩紙,揉彩紙,制作出鯨魚。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報紙,A4紙,膠水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用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鯨魚。
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我在海里生存,我的寶寶要吃母乳長大。
我呼氣的時候會噴噴泉,我是誰呢?
二、展開
1、談談鯨魚。
你見過鯨魚嗎?
你在哪兒見到的鯨魚?
看過鯨魚后你有什么感受?
2、說說鯨魚的特征和習性。
鯨魚在哪兒生存?
在水里生活的鯨魚是動物呢?還是魚呢?
(鯨魚生子,母乳所以它是動物。)
鯨魚有多大?
(鯨魚的身子很大,是現(xiàn)存在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身長超過30m,胸鰭長達4m,剛剛出生的鯨魚寶寶也有7m長的。)
所有的鯨魚都是同一種類嗎?
(鯨魚被分為須鯨和齒鯨兩大類。有須子的鯨魚就是須鯨,有尖銳的牙齒的鯨魚就是齒鯨。須鯨有兩個鼻孔而齒鯨只有一個。)
鯨魚為什么會噴水呢?
(因為鯨魚呼吸的時候會夾著海水一起呼吸。)
3、制作鯨魚并研究制作材料。
如果想要制作出鯨魚需要哪些材料呢?
用報紙和白紙怎樣制作出鯨魚呢?
4、用報紙和白紙制作鯨魚。
、侔褕蠹埡桶准(A4紙)撕好。
②按照紙的種類把紙分開。(報紙和報紙放在一起。)
、郯鸭埲嘣谝黄。
④用白紙粘在鯨魚的肚子位置上其余部分用報紙粘上。
、菡臣埖臅r候不要留出余白,緊密地粘好。
、抻脠蠹埍憩F(xiàn)出黑色的部分。(鯨魚的背部上)
三、結(jié)尾
1、讓孩子們把完成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jié)活動。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畫螺旋線表現(xiàn)花朵;
2、能運用不同的顏色表現(xiàn)花朵,
3、喜歡參與活動,大膽表現(xiàn)。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外出和老師一起觀察各種形態(tài)的花,認識花的名稱,收集花的照片和圖片,進行比較觀察:“有幾片花瓣?”“什么花也有x片花瓣?”花瓣的形狀像什么?哪兒是花心?聞一聞花的香味一樣嗎?花都有什么顏色?什么小動物喜歡到花里來做客?
做游戲《小蜜蜂采花蜜》,進一步熟悉各種花的名稱和特征。
2、材料準備:棉簽、各種顏料、抹布、桌墊、白紙。
3、教具準備:范畫、棒棒筆、顏料。
活動過程:
1、出示并觀察范畫,引發(fā)幼兒興趣:
“春天來,春天來,花兒朵朵開,紅花開,白花開,蜜蜂蝴蝶都飛來——”(將小蜜蜂的圖片貼在手上,‘飛’到范畫上)
“小蜜蜂飛到哪里了?”“這里的花像什么?有什么顏色?”
“這樣的花是怎樣畫出來的?”(幼兒自由發(fā)表看法)
2、學習螺旋線的畫法:
、旁诩埳宵c一個點當做花心,從花心開始向外畫,一圈比一圈大,畫的圈數(shù)越多,花兒就變得越大。
、茝耐庀蚶锂,先畫一個大圓弧,不要封口,一圈比一圈小,最后畫到“花心”,最后添畫小草、葉子。
3、幼兒運用螺旋線表現(xiàn)繪畫花朵;
⑴針對幼兒能力的強弱,分層次指導;
▲指導能力強的幼兒運用螺旋線表現(xiàn)許多花朵,構圖飽滿;
▲指導能力弱的幼兒掌握運用螺旋線表現(xiàn)花朵的方法。
、埔孕∶鄯涞慕巧笇в變豪L畫:
▲運用豐富的色彩繪畫—“小蜜蜂喜歡五顏六色的花朵!”
4、欣賞幼兒作品:
、艑⒂變旱睦L畫作品都放在地板上,布置成一個大花園,請幼兒相互說說“哪一朵花大?哪朵花?”
⑵請幼兒選擇小蜜蜂或小蝴蝶去粘在自己喜歡的作品上。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人物五官的能力。
2、讓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彩色作業(yè)紙、水粉紙、剪好的圖片若干、各種積木、瓶蓋、顏料、雙面膠、棉簽、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今天有一個怪臉舞會,你們想?yún)⒓訂?要參加怪臉舞會必須要有一個怪臉,你覺得什么是怪臉?
二、幼兒欣賞圖片。
師:老師也很想?yún)⒓庸帜樜钑,我也給自己設計了幾個怪臉,想請小朋友欣賞一下,看一看老師的怪臉都用到了哪些線條、圖案還有圖形?
三、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1、老師是用什么當怪臉的眼睛了?你想用什么當怪臉的眼睛呢?
2、老師又是用什么當怪臉的鼻子了?你覺得還可以用什么當怪臉的鼻子呢?
3、我們臉上除了有眼睛、鼻子還有什么?
4、這些線條、圖案、圖形除了可以當做怪臉的眼睛、鼻子,還可以當做我們臉上其它的五官,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你想用什么當怪臉的這些五官呢?
四、教師講解作畫要求。
1、請幼兒自由看材料。
師:剛才我聽到小朋友討論的特別有意思,現(xiàn)在小朋友可以去看一看老師今天都給你們準備了什么材料。想一想等會你想用哪種材料做怪臉呢?
2、教師講作畫要求。
師:在開始作畫之前,老師想提醒大家一定要把臉的輪廓畫大,五官要突顯出來,這樣的怪臉會更漂亮。好了,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進入你喜歡的小組,創(chuàng)作你喜歡的怪臉了吧。
五、展示幼兒作品。
請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講給客人老師聽。
六、師幼共同跳怪臉舞。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畫自己的正面像。
2.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并嘗試用不同的線條來表現(xiàn)泡泡的形態(tài)。
3.體驗洗澡的快樂,喜愛洗澡。
活動準備:
范畫一張、畫有浴缸的紙每人一張、油畫棒、黑色筆
活動過程:
一、游戲“我愛洗澡”,引出洗澡的話題。
師:夏天來了,讓我們一起來洗個澡吧!
教師播放歌曲“我愛洗澡”,幼兒跟隨教師跳洗澡舞。
提問:你們昨天洗澡了嗎?怎么洗的,請幾個幼兒說一說。
師:洗澡時,你們還抹什么呀?引出肥皂
二、出示范畫,幼兒學畫泡泡。
1、示范畫泡泡。
師:這里也有一位小朋友,他剛剛在身上抹了肥皂,搓一搓,咦,出現(xiàn)了一個大泡泡,又搓一搓,出現(xiàn)了一個小泡泡,搓一搓,出現(xiàn)了一個紅色的泡泡,出現(xiàn)了一個綠色的泡泡。(教師邊說邊示范)
提問:你們看,這些泡泡長什么樣子的?
2、幼兒畫泡泡。
師:請你們也來幫這位小朋友畫泡泡,誰愿意試一試?
教師提要求,一邊畫一邊要說搓一搓,搓出了一個什么樣的泡泡。
3、畫泡泡鏈。
師:看,搓除了好多泡泡,這些泡泡靠在一起就變成了一條泡泡鏈了,泡泡鏈是怎么編出來的呢?伸出你的食指和老師一起把泡泡鏈變出來。
引導幼兒邊畫邊說:一個泡泡,兩個泡泡,變變變,變成一條泡泡鏈。(學畫螺旋線)
請幼兒上來試一試。
師:老師已經(jīng)把左邊的泡泡鏈變出來了,誰愿意上來變出右邊的泡泡鏈。
小結(jié):現(xiàn)在這位小朋友被很多泡泡鏈和泡泡圍著,變成了一個泡泡娃了。泡泡會把你身上的臟東西帶走,泡泡越多說明你洗得越干凈,所以,小朋友要多畫一些泡泡哦。
三、幼兒作畫。
師:老師這里還有許多浴缸的,請小朋友們也來幫自己洗澡。你先要用黑色的筆把自己畫在浴缸里, 不過要把自己畫得大一點,這樣老師才能看清是誰在洗澡的,畫好以后,再用你喜歡的油畫棒的顏色畫出好多泡泡,讓自己也變成香香泡泡娃。
四、評價
師:你是在哪個浴缸里洗澡的?哪個小朋友是你?
你搓出來的泡泡是什么顏色的?長什么樣子呢?
你喜歡哪個小朋友搓出來的泡泡,為什么?
總結(jié):今天,小朋友們洗澡開心嗎?放學回家你也洗個澡,洗澡時再仔細觀察一下,搓出來的泡泡還會長什么樣子?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我們組織大班的小朋友進行了一次野營活動。從前期自己做野營計劃,到自己為野營活動做心理和物質(zhì)上的準備(因為要離開家人在外過一夜),再到親身經(jīng)歷,孩子們始終有著高度的熱情。野營中,一系列有趣的活動都深深留在他們的心底。
活動目標:
1.能以繪畫的的形式,表現(xiàn)野營活動中有趣的事。
2.會和同伴分工合作圍繞一定的主題繪畫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參加過野營活動。
2.每組一張大的鉛畫紙,鉛筆、勾線筆、水彩筆、油畫棒若干。
3.準備一首合適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交流分享,引出課題。
回憶交流對野營的印象,講述野營中有趣的事。
2.確定繪畫主題。
選擇幾件有趣的事,幼兒為繪畫主題取名。
(經(jīng)過討論,最終確定了以下主題:《到水庫滑草嘍》《我要睡覺啦……》《拔呀拔拔蘿卜》《快樂的焰火晚會》《心連心手拉手》。)
3.幼兒組畫。
(1)幼兒選擇感興趣的主題,自由分組。
(2)各組討論繪畫的內(nèi)容。
鼓勵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構圖、每個組員的不同分工。
在此過程中體現(xiàn)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傾聽、吸納。
(3)播放音樂,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繪畫流程:鉛筆構圖一一勾線筆勾線一一水彩筆涂細節(jié)部分、油畫棒涂底色。
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合作組畫的布局,并要考慮別人畫的位置。
4.評價、展示各組作品。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要豐富他們的感性經(jīng)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生活中,孩子們對新奇的事物總是有濃厚的興趣,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幼兒美術雜志上發(fā)現(xiàn)了這種有趣的繪畫方式,相信孩子們也和我一樣樂于嘗試。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時鐘,知道時鐘是由12個數(shù)字,以及時針、分針、秒針組成的。
2.能夠利用材料進行剪、貼、畫來制作時鐘。
3.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手能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時鐘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光盤每人一張,彩紙,剪刀每人一把,雙面膠,記號筆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一、觀察思考
1.引出時鐘。
師:看這是什么東西?
師:它是什么形狀的?他的邊上有什么?(12個數(shù)字)它們是怎么排列的?(12在最頂端,然后按照順序排列。)除了數(shù)字還有什么?(時針、分針、秒針)
2 . 介紹材料。
師:今天我們要用光盤來制作時鐘,你們呢愿意嗎?
師:看看我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光盤,彩紙,漿糊,剪刀)
師:請小朋友來說說看可以怎么利用這些材料做鐘?(將材料進行剪貼來完成時鐘。)
二、教師示范
師:先看老師是怎么做的。(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圖案發(fā)給小朋友,讓他們在上面寫上數(shù)字1到12,然后將數(shù)字按照一定的順序貼上去,最后自己用剪刀剪出時針和分針,并且用漿糊將時針和分針貼到光盤上面。)
三、幼兒操作
幼兒動手操作,教師進行巡回指導。在操作的過程中注意提醒孩子們用剪刀的安全。分針時針的長短等。
四、展示作品
幼兒將制作好的作品展示出來,共同欣賞。
師:孩子們你們做好了嗎?
師:你做的時鐘現(xiàn)在上面是幾點鐘?(請部分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鐘面上面是幾點,幫助幼兒了解一下鐘面。)
師:孩子們你們做的真漂亮,我們把這些美麗的時鐘掛在邊上的樹上面來裝扮我們的教室吧!
小百科:時鐘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種計時器,人們通過它來記錄時間。至今為止,在中國歷史上有留下記載的四代計時器分別為:日晷、沙漏、機械鐘、石英鐘。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粗細不同的筆畫鳥窩,引發(fā)幼兒線描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細心、認真完成一件事。
活動準備
1、小鳥破殼PPT。
2、范例、白紙、粗細筆、大樹、黑板、膠水
活動過程
一、情節(jié)導入
1、教師:鳥媽媽生了兩個蛋寶寶,她和鳥爸爸都非常高興。
2、出示圖片:鳥窩
教師:他倆看見樹上的鳥窩,于是決定一起為兩個鳥寶寶做一個更漂亮、更結(jié)實的新鳥窩。
二、觀察示范
1、畫干草
教師:鳥媽媽看見鳥窩里細細軟軟的是什么?(干草)
鳥媽媽銜來許許多多的干草,把鳥蛋底下墊得厚厚的,好讓鳥蛋暖暖和和地躺在上面。
2、畫泥粒
教師:鳥爸爸看見鳥窩里還有一點點的小顆粒,是什么呢?(泥土、沙子)
于是鳥爸爸就去銜來一棵又一棵的碎泥粒,全鋪在干草下面,好讓鳥蛋睡得更舒服。
3、畫圍墻
教師:可是,這樣的鳥窩的鳥窩實在太不堅固了,只要風吹來,就會把干草吹起,把泥粒吹散,這可怎么辦?(口水)鳥爸爸和鳥媽媽一起用自己的口水調(diào)和泥土,糊成一個十分堅固的圍墻。
4、畫樹枝
教師:然而它們還是不放心,在圍墻的四周貼了許許多多小樹枝。他們?yōu)槭裁匆N樹枝呢?
(更牢固;把蛋藏起來)誰來幫忙,讓鳥窩更安全。
5、畫樹枝樹干
教師:鳥媽媽和鳥爸爸又開始討論,該把鳥窩放在哪里呢?
鳥媽媽說:放在樹枝上吧!
鳥爸爸說:不行不行。渲u晃,蛋會被打碎)
鳥爸爸繼續(xù)說:樹枝太細,它搖晃起來鳥蛋可要遭殃的,還是放在樹干上吧!
鳥媽媽連忙說:不行不行。涓商
教師:是啊,樹干實在太滑,鳥窩怎么能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卣驹谏厦婺?他們繞著大樹轉(zhuǎn)了一圈,最后請求大樹媽媽讓他們把鳥窩造在樹叉上。
大樹媽媽伸出自己的手臂說:歡迎歡迎,歡迎住在我這里,我會用手臂緊緊地抱住鳥窩。
6、畫樹葉
教師:為了給鳥寶寶擋風遮雨,還請葉子姑娘來為幫忙。就這樣,鳥窩就安安穩(wěn)穩(wěn)地造在樹上了。
三、引導創(chuàng)作
1、可是,鳥爸爸和鳥媽媽還是皺著眉頭,它們原先想做一個比第一個更好、更堅固的鳥窩,還要多添點干草、泥土、樹枝和樹葉。你們一起來幫鳥爸爸和鳥媽媽的忙,用足夠的材料做一個最堅固的鳥窩給蛋寶寶好嗎?
2、幼兒操作
四、交流比較
1、如果你是鳥爸爸或鳥媽媽,你會喜歡哪個鳥窩?為什么?
。ɡ喂,有很多干草、泥土、樹枝和樹葉,蛋寶寶在里面很安全)
是啊,你們都很認真,每一根干草、每一粒泥土都很小心翼翼地放上去,鳥媽媽和鳥爸爸這樣可放心了,只等著鳥寶寶出生了。
2、觀看圖片:鳥的一家
教師:真幸福啊,鳥的一家好幸福,你們幸福嗎?都是你們細心的成果。
我們再去找找有沒有鳥爸爸、鳥媽媽需要我們幫忙的吧!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自己名字的意義,并知道每個人的名字都有不同的含義。
2、讓幼兒在欣賞各種不同形式名字畫的基礎上,根據(jù)自己名字的字型和意義設計一幅名字畫。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膽地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準備:事先在活動室里布置一些民間花鳥名字畫、藝術簽名、俘:教師的名字設計的名字畫作品。
2、經(jīng)驗準備:每個孩子回家詢問自己名字的意義,并用“問調(diào)查表”進行記錄。
3、學具準備:人手一份黑色記號筆、8開彩色卡紙。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以參觀畫展引起幼兒興趣。
欣賞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展出的各種民間花鳥名字畫、藝術簽名,并總結(jié)名字畫的特點:這些奇特的畫都是用人的名字畫成的。
1、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見過畫展呀?里面有許多有趣奇特、和以往不一樣的畫呢。想不想跟隨老師去參觀一下神奇的畫展呢?(教師帶領幼兒觀察畫展作品。)在這些畫里都藏著秘密呢,你能找到它嗎?
2、哦,這里面都藏著人的名字呢!名字里還藏著鳥、花、龍一些動物和植物呢,有些名字就像小橋,有些名字像水草,這些美麗的圖案就變成了一幅幅有趣的名字畫啦!
二、介紹自己名字的含義,體會名字中包含著長輩對自己深深的愛。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名字的“問調(diào)查表”,能在集體面前膽、清楚地講述名字的意義。
1、你們有沒有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呢?(幼兒介紹自己的名字)
2、我們的名字都很特別,昨天我們調(diào)查過了,人為什么給我們起這個名字?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爸爸媽媽為什么給你起這個名字?(幼兒相互交流)
3、剛才,你們已經(jīng)和好朋友交流過了你名字的意義,現(xiàn)在有誰愿意告訴我們家呢。(請個別幼兒在集體中回答)
4、原來呀,我們的名字包含著長輩對我們的祝福、愿望以及深深的愛呀!(教師點出名字的含義)
三、介紹名字畫,及其創(chuàng)作要求。
出示俘作品,向幼兒介紹名字畫的創(chuàng)作要求:根據(jù)名字的字型和意義進行裝飾設計。
1、小朋友,你們知道我的名字嗎?(教師進行自我介紹)老師把自己的名字變成了一幅畫,老師的畫里有些什么?(出示教師的俘作品,幼兒自由講述)
2、我叫“黃愛琴”,“黃”看起來像一塊田,黃又是黃顏色的黃,使我想到了春天里有黃的迎春花,油菜花,等;長輩們給我取名“愛”,希望我美麗可愛,有愛心;琴是彈琴的琴,琴聲會發(fā)出許多小音符。我是根據(jù)名字的形狀和意義裝扮自己的名字的,你們瞧,這就變成了一幅名字畫!(教師結(jié)合俘講解創(chuàng)作要求)
3、每個人的名字都可以變成有趣的畫,你會怎樣裝扮自己的名字呢?找個朋友去說一說吧(幼兒討論交流,并知道名字要寫得些才顯得畫面飽滿生動。)
四、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1、介紹作畫材料以及作畫場地。
2、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卡紙顏色,進行創(chuàng)作。(播放《百家姓》音樂)
3、教師指導:根據(jù)名字的字型和含義,膽、夸張地進行裝飾。
五、展示作品、幼兒交流。
我們的作品也參加畫展啦,你最喜歡那幅畫?(把幼兒的作品布置成展板,引導幼兒根據(jù)畫面的布局、裝飾的外形、名字的含義互評作品。)
六、活動延伸,幼兒為家長、伙伴創(chuàng)作名字畫。
今天我們把自己的名字變成了一幅畫,我們生活周圍還有很多關心愛護我們的人,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你的小伙伴噢。你能不能把他們的名字也變成一幅有趣的畫呢。
活動反思:
我在教學中,通過看一看、想一想、畫一畫,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嘗試設計、裝飾自己的名字,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展現(xiàn)其特的設計風格,表現(xiàn)出別有新意的名字來,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fā)展。雖然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我提出幼兒可以只裝飾名字中的某一個字,但最后只有一個幼兒裝飾了一個字,其他幼兒都能把全名裝飾出來,說明幼兒很喜歡這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他們的想象力、思維力得到了發(fā)揮與展示。在最后展示評價過程中采用自評與互評,促進了幼兒的個體發(fā)展。幼兒在課堂中非;钴S,對美術課很感興趣,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繪畫技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達到了教育目的。
活動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1、內(nèi)容相對有些多,幼兒最后的作企多沒有完成涂色部分,可以分兩個課時進行開展效果會更好;
2、欣賞藝術家畫字放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不識字的幼兒來說會有些抽象,不好理解。我的初衷是覺得中國漢字是從圖形文字演變過來的,只要幼兒能。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9
活動設計
一天,我和孩子們一起到小公園去散步,回來后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口袋里多了一件寶貝——石頭。這些充滿生命力的小東西成了孩子們親密的玩伴,奇特的形狀使他們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我設計了這一美工活動,目的是通過想一想、做一做、講一講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為幼兒動手動腦的機會,培養(yǎng)幼兒綜合能力,增強幼兒在不同材質(zhì)上進行美術活動的能力,并從中體驗到接觸自然、獨立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景中根據(jù)石頭的形狀進行構思,并運用各種材料大膽創(chuàng)造。
2、積極參與故事創(chuàng)編活動,并體驗石頭造型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石頭、石頭造型藝術品。
2、事前各種石頭、顏料、貝殼、彩紙、棉簽、雙面膠、橡皮泥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激發(fā)興趣
(1)歌曲《小石頭》進場。
師:小朋友,咱們剛才歌曲里面唱到了什么?石頭有什么用啊?你有沒有玩過石頭?玩過石頭的小朋友介紹聽聽。
2、交流討論
(1)欣賞石頭畫。
出示范畫,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猜猜老師是怎么玩的?用了那些材料?你們想不想玩?
(2)根據(jù)范畫,引出故事。
3、大膽表現(xiàn)
(1)根據(jù)石頭形狀大膽想象。
(2)幼兒選擇輔助材料,進行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4、想象創(chuàng)編
(1)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
(2)幼兒自由選擇同伴,組合石頭造型進行創(chuàng)編。
延伸活動:
1、在日;顒又凶屍溆嘤變褐v述自編的故事。
2、幼兒可在美工區(qū)中繼續(xù)描繪、裝飾石頭。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
2、能把熟知的大自然某些事物,大膽的運用水粉畫美術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進一步提高繪畫興趣和審美意識。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重難點: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熱愛大自然。
2、能夠大膽的運用水粉畫方式表現(xiàn)大自然的美。
3、運用水粉方式表現(xiàn)大自然美的同時,能從他人的作品中學習對自己有用的經(jīng)驗并學會正確的評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材料:事先對大自然有大體的了解,部分動植物的圖片、棉棒若干、水粉紙、調(diào)色盤、水粉顏料、小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答自然的美麗和神奇,引發(fā)作畫興趣。
我首先提出問題:“孩子們,你們了解的大自然是什么樣子的?”孩子們的回答是:“有許多的植物和動物……”我提議:我們一起把看到的、喜歡的大自然的事物用多彩的水粉畫出來,好不好?”我的提議得到了孩子們的認可,繪畫的欲望立刻被調(diào)動了起來。
二、發(fā)放材料鼓勵幼兒大膽用水粉進行繪畫,提高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1、出示教師作品,引導幼兒觀察水粉畫簡單的繪畫方法。
2、講述繪畫的具體要求:姿勢及衛(wèi)生等等。
3、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在整個繪畫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充當?shù)氖且粋參與者、引導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幼兒依據(jù)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來選擇繪畫內(nèi)容,通過現(xiàn)場繪畫讓幼兒通過對事物的觀察大膽表現(xiàn),從而幼兒想象力、觀察力都有很大提高。幼兒親身在感受和體驗水粉繪畫的過程中,水粉繪畫的技巧同樣有所提高。
三、交流欣賞作品
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首先通過幼兒展示自己的畫,自我講述所畫的內(nèi)容,讓幼兒彼此之間進行交流、分享體驗成功感。在幼兒交流過程中,教師有針對性的選材、構圖、線條、情感幾方面進行評價,豐富幼兒的認識,提升經(jīng)驗。
活動延伸:
將孩子們的繪畫作品擺放在走廊里,供家長及幼兒參觀欣賞,促進家園合作。
活動反思:
在本次藝術活動中,我充分尊重孩子的生活和活動,選取孩子熟悉的活動作為操作的內(nèi)容,使活動自然拓展、延伸。充分調(diào)動幼兒主動、積極的參與活動,為每一名幼兒都提供了參與的機會;顒又,幼兒帶著愉快的情感體驗參與創(chuàng)作,作品生動鮮活。在活動中,我注重兼顧群體需要與個別差異,關注每一個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與反應,并對不同水平的幼兒及時給予鼓勵與引導,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獲得成功體驗,并在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發(fā)展;顒诱w效果很好。
小百科:水粉屬于水彩中特殊的一種,即不透明水彩顏料。由于廉價,易學易用,常用于初學者學習色彩畫的入門畫材,其用法模擬油畫技法或水彩技法。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11
設計思路:
這節(jié)課是一個延伸課程,我們園在進行玩教具制作時進行了皮影的制作,我有幸參與了制作活動,在制作時幼兒也對我做的“雞媽媽”產(chǎn)生了很大興趣,并問東問西讓我把做的過程講給他們聽,在制作完成后我為孩子們表演了這個皮影戲《蛇偷吃了我的蛋》,幼兒看過皮影后,對布上反射出的圖像很感興趣,并嘗試著和老師一起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幼兒對光和影子的變化深深的吸引了。借此機會我們生成了光影添畫——《貝殼藝術》。
光影繪畫表現(xiàn)事物的基礎是光,如果沒有光,我們就無法看到五彩斑斕的世界,更別提作畫了。光使物體呈現(xiàn)在幕布上的輪廓,讓幼兒有自我想象的空間,敞開藝術的翅膀在想象的空間里任意翱翔。在教學實施前我們給幼兒欣賞了大量的圖片,讓幼兒有實際操作延著物體的輪廓繪畫的基礎,并了解在物體輪廓的基礎上添加一些線條變成精美的畫面,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創(chuàng)作作品的意圖。
幼兒有了以上的欣賞和鋪墊,然后通過學習的方法,讓幼兒探討用不同種類的貝殼產(chǎn)生多種光影反射出的影子,幼兒通過影子描繪在紙上并加以造型能力和情感表現(xiàn)能力。加強了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又調(diào)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熏陶。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并描出貝殼在燈光照射下的影子輪廓,讓幼兒根據(jù)輪廓大膽嘗試創(chuàng)意添畫。
2、體驗光影添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海星、螃蟹、海馬、章魚、投影儀、燈、白幕布、手電筒、紙、各種貝殼、油畫棒、貼了透明膠的白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畫畫之前有描實物輪廓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1、游戲?qū),激發(fā)幼兒興趣。
游戲活動《猜猜它是誰》
師:今天我們班來的一位小客人,我們來看看它是誰呢?(在白幕布后面投射出螃蟹的影子)
幼:螃蟹
師:你怎么知道的呢?(引導幼兒嘗試說出螃蟹的影子)
師:真聰明,我們來看看是不是螃蟹(師幼兒一起驗證)。
師: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小動物是誰呢?(在白幕布后面投射出貝殼的影子)
師:我們一起請小客人自己出來我們看看它是誰好嗎?——出示貝殼。
2、探索交流,引導幼兒用描線的方法描出貝殼的影子輪廓,并進行創(chuàng)意添畫。
師:那么誰有什么好方法讓貝殼的影子留下呢?
(幼兒交流討論)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12
設計意圖:
正如《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上所說的“每個幼兒的心理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
只要給孩子提供了足夠的自由觀察發(fā)現(xiàn)的機會,孩子就會用童稚的眼睛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最樸素無華的美。是啊!秋天到了幼兒園的銀杏樹葉都變的金黃絢麗。和孩子一起在散步撿拾落葉的時候,孩子們對于秋天樹葉的變化很感興趣。于是我們坐在草坪上觀察樹葉的顏色,并請孩子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散步的時候看看秋天的樹葉還有什么顏色。通過這樣的觀察孩子們發(fā)現(xiàn)秋天樹葉的色彩十分的絢麗,有黃、有橙、有紅等。
于是綜合孩子們的興趣點和日常觀察。我嘗試運用孩子們很少接觸的點畫的方法,表現(xiàn)秋天樹葉顏色的美及層次的豐富,讓孩子在自由點畫的過程中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而對于顏色的選擇,則綜合孩子們的反饋及藝術表現(xiàn)力等情況,選擇用同類色來變現(xiàn)秋天樹葉的層次,并且讓孩子感受同類色交織在一起時產(chǎn)生的和諧自然。
一、活動目標:
1.在觀察秋天樹葉的基礎上嘗試用點畫的方式,表現(xiàn)秋天樹葉顏色的美及層次的豐富。
2.運用同類色表現(xiàn)秋天樹葉,感受同類色交織的和諧自然之美。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運用同類色進行點畫,感受同類色交織的和諧自然之美。
2.教學難點:幼兒在點畫過程中能比較合理得安排顏色的深淺,表現(xiàn)秋天樹葉顏色的自然豐富。
三、活動準備:
1.紅、黃、橙、藍的水粉顏料;水粉筆、水桶、擦手毛巾等。
2.畫好樹木的操作紙(有遠近關系的);
3.秋天樹葉顏色層次分明的PPT;
4.前期帶幼兒在散步的時候感受秋天樹葉顏色的變化。
四、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感受秋天樹葉顏色的美及層次的豐富。
1.發(fā)現(xiàn)秋天,尋找秋意。
孩子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闶菑哪睦锇l(fā)現(xiàn)的呢?
2.感受秋天樹葉變化之美。
秋天來了,樹葉也悄悄地換上了漂亮的顏色,讓我們一起看看PPT欣賞一下秋天樹葉顏色的美。
你看到了秋天樹葉有哪些顏色呢?你感覺怎么樣呢?
4.介紹同類色,感受同類色組合在一起的和諧自然之美。
紅色、黃色、橙色我們說他們是同類色,當他們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總能感到那么的和諧自然,有種顏色漸變的美感。
。ǘ┯猛惿c畫秋之葉。
1.觀察范畫、發(fā)現(xiàn)不同。
看,今天我就把秋天的樹葉給畫了下來。你們發(fā)現(xiàn)我的畫和平時看到的畫一樣嗎?我用的是什么方法畫下來的呢?
2.介紹點畫,萌發(fā)幼兒的興趣。
對了我用點的方法,將同類色組合到一起,表現(xiàn)顏色層次不同的秋天的樹葉。這種繪畫方法叫做點畫。
3.表現(xiàn)秋之葉
。1)——今天我們就用點畫的方法來畫一畫秋天的樹葉吧!
看今天我們的畫紙上有棵小樹想尋求我們的幫助,幫他畫上秋天漂亮的樹葉。
。2)布局及顏色漸變的美
你們認為應該先給它們點上什么顏色為好呢?
我們先從最淺的黃色開始,給他點上片片黃色的樹葉。當然秋天來了也有不少樹葉飄落到地上,我們可以在小樹的根部為其點上一些被風吹下來的落葉!
哇!我們已經(jīng)把小樹點畫的枝繁葉茂了,這時候我們在需要的地方為他點上一點橙色,把小樹打扮的更加漂亮。
最后,我們在小樹需要的地方點上一點點的紅色。為其增加一抹亮麗的色彩。
。3)豐富畫面,添畫背景天空。
最后我們用藍色水粉來點畫藍色的天空。
。ㄈ┯變豪L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注意樹冠的形狀及樹葉的布局。
2.提醒幼兒注意顏色深淺的分布,表現(xiàn)秋之樹葉的意境。
3.提醒幼兒毛筆蘸取適當?shù)念伭虾笠蚬P,盡量保持畫面的干凈整潔。
。ㄋ模┩耐,秋之美
孩子們,你們秋天的樹都畫好了,你最喜歡誰的作品呢?為什么?
每一幅畫都凝結(jié)著你們的智慧,誰愿意向大家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呢?
這些畫中哪一幅作品顏色搭配的最和諧自然,讓你感受到秋天的美呢?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13
《德伊芬德里奇的農(nóng)舍》(見壓題圖)是19世紀荷蘭著名畫家蒙德里安的作品。崇尚簡潔、寧靜、和諧是蒙德里安主要的繪畫風格,其作品多在簡單的幾何線條和純樸的色調(diào)間跳躍組合,描繪出一幅幅充滿理想主義和神秘主義的藝術畫面。在作品《德伊芬德里奇的農(nóng)舍》中,蒙德里安用簡潔的筆觸和顏色描繪了冬日傍晚池塘邊一個農(nóng)舍的影像。在這幅作品中可以看見嚴謹?shù)臉媹D和豪放生動的筆觸,水平線式構圖給人以平靜、安閑的感受;樹枝的剪影、農(nóng)舍的倒影、遠處的飛鳥,充滿了“寧靜致遠”的深遠思考。
為了聚焦內(nèi)容,實現(xiàn)藝術教育的價值,我們把這節(jié)美術欣賞活動定位在繪畫語言的要素之一——構圖上。目的是引導幼兒觀察、體會畫家對作品的空間安排,對物體之間關系的位置處理,以及把局部形象組合成一個整體的能力。
大班幼兒的構圖特點
大班幼兒自由繪畫中出現(xiàn)了散點式構圖,這種構圖方式擺脫了地平線,開始表現(xiàn)出物體的離散關系,即物體向著四面八方離散開去。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往往將整張畫紙作為地面來表現(xiàn)作品中的形象,構圖開始具有層次感,他們還會嘗試運用圖形間的相互遮蓋來表示深淺遠近的關系。
基于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水平,《德伊芬德里奇的農(nóng)舍》的欣賞定位有利于提高幼兒對作品構圖的審美認知。
活動目標
1.觀察作品內(nèi)容,感受作品的水平線式構圖的平衡美。
2.欣賞畫面平靜、安閑的意境之美。
3.運用《德伊芬德里奇的農(nóng)舍》的構圖方式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表達自己感覺到的美好事物。
活動準備
米黃色卡紙、白色繪畫紙、刮畫紙、沙畫紙;水彩筆、油畫棒、彩色鉛筆、竹筆。
預設提問
1.你在這幅畫中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樣的?
2.作品中地平線的位置在哪?它是怎么表現(xiàn)的?
3.作品的構圖給你什么感覺?
活動重點
1.地平線位置略低于中線,表達了繪畫主體是地面物體。
2.倒影中景物與地面上景物是上下對稱的。
3.倒影中物體是相對簡潔模糊的。
活動難點
描繪出水中倒影對有些幼兒是困難的,他們?nèi)菀自趧?chuàng)作中畫順了,因此,需要教師在欣賞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其仔細辨別,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注意個別輔導。
活動過程
1.欣賞作品。
。1)引導幼兒欣賞畫面內(nèi)容。
引導重點:觀察畫面,感知主要內(nèi)容。
、倌銖倪@幅畫中都看到了什么?(房子、樹、水,天空中有鳥,水里還有倒影。)
②天氣怎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天氣很好,因為有云彩。)
、圩屑毧纯串嫾耶嫷乃械牡褂芭c地面上的景物是怎么表現(xiàn)的,有什么不同?(水里的`不如地面上的清楚,顏色也淺一些。)
教師提示:表現(xiàn)主體與倒影時,要體現(xiàn)色彩與線條的虛實、繁簡的區(qū)別。
、苣銈冇X得這幅畫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為什么?(冬天,因為樹枝光禿禿的,沒有樹葉。)
。2)引導幼兒感知畫面的構圖。
。ň庉嫞 引導重點:觀察、感知作品水平線的構圖方式,體會構圖所顯示的意境。
、倌隳軄碚f說地平線在畫面的什么位置嗎?
、诋嫾沂窃趺创_定倒影的位置的?跟地面上的景物有什么關系?(與地面上的景物是上下對稱的。)
、圻@種構圖方式帶給你什么感受?(感覺很舒服;很美;很安靜,很穩(wěn)定。)
、墚嬅嬷忻靠脴涞淖藨B(tài)一樣嗎?畫家為什么這樣處理?(更好看些;這樣有變化,畫面顯得活潑一些。)
教師提示:在平衡中找變化,增加畫面的生動感。
⑤畫面中樹枝旁邊飛翔的小鳥使你想到什么呢?(這里的人可能比較少,比較安靜,小鳥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
教師提示:可以從側(cè)面反映環(huán)境的情況以及表達的心情,比如歸巢的小鳥和平靜的倒影表示寧靜,彩云表示溫暖、安詳,直立簡潔的樹枝表示堅強、力量,顏色的簡單表示安靜、純樸、遙遠等,每個人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說出自己的感受。
。3)討論。
、佼嫾冶憩F(xiàn)的鄉(xiāng)村景色你喜歡嗎?
、谀阋娺^水邊的景色嗎?你能為大家描述一下嗎?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幼兒不但能欣賞作品的美,試著了解畫家的意圖,還能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去體會、理解作品的意境。
2.創(chuàng)作。
。1)創(chuàng)作引導,主要讓幼兒體驗水平線式構圖、倒影的創(chuàng)作手法。
教師:讓我們也用畫家的構圖方式來畫一幅有水中倒影的景色吧!說說你們都想畫什么。
詢問個別幼兒,幫助其建立自己的想法。
(2)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個別指導。
強調(diào)構圖,提醒幼兒可以先畫出地平線的位置,然后再從一個主要的景物畫起,比如一座房子、一棵樹;鼓勵個性化的創(chuàng)作,提醒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畫出不同的內(nèi)容。
3.作品評價。
。1)欣賞構圖表現(xiàn)較好的作品。主要評價地平線的穩(wěn)定和畫面的分割以及細節(jié)的變化。
。2)欣賞倒影畫得較好的作品。主要評價倒影與主體的位置關系、線條和顏色的對比。
3.欣賞內(nèi)容獨特的作品。主要評價畫面整體情感的表達,可以用有趣、高興等來衡量。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濕畫法中用鹽進行作畫,感受其所產(chǎn)生的奇妙效果。
2、讓幼兒用油畫棒想象作畫,體驗玩色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活動的樂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帶領幼兒熟悉海洋中生活的動物,豐富幼兒對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的外觀上的認識。
2、油畫棒、排筆、水粉顏料、鹽、紙、盛水桶、抹布、范例一副、吹風機兩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小朋友,今天上午老師和你們一起欣賞了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的漂亮的圖片,你們喜歡它們嗎?那你最喜歡哪一種動物呢?能不能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們它的樣子?(說出自己喜歡的動物的外形特征)
2、你們想不想和你喜歡的海洋中的動物一起來玩?zhèn)游戲呢?
但在玩游戲之前,請小朋友先把你喜歡的動物畫下來,而且老師呀要給你提一個要求,要先用油畫棒畫出它的輪廓,好嗎?
3、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畫完后,幼兒到老師跟前來。
二、講解師范、幼兒作畫:
1、待幼兒畫出自己喜歡的動物的輪廓時出示范畫。(簡單的油畫棒形象)
瞧!老師呀,最喜歡海豚,所以就畫了一只海豚,看,我的海豚在海里玩得多開心呀!你們看,我的海豚還沒有穿上漂亮的衣服呢?我呀,要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可是,穿衣服之前,必須先給它洗一個澡。(強調(diào),必須要先洗澡,用排筆蘸清水打濕畫紙,教幼兒怎樣拿排筆)
2、洗完澡可得趕緊幫海豚穿上衣服,我最喜歡綠色,就給它穿一件綠顏色的衣服吧!
3、穿衣服時動作要快,不然海豚會著涼感冒的!(上色)
4、剛洗完澡、穿好衣服,調(diào)皮的海豚又跳到水面上去玩了。這時候天空下起了雪,海豚高興得跳起來喊:“下雪啦,下雪啦,白白的雪多漂亮呀!”
完成后
5、提問:
孩子們,我來看看誰小眼睛最亮,你們看見剛才老師下的雪是什么呀?
對了,是鹽,(如果,有的幼兒說糖,可讓他品嘗一下)原來我們?nèi)粘I钪谐床说柠}也可以拿來作畫,這種用鹽作畫的方法,就是撒鹽法。
6、向幼兒介紹撒鹽法:要求用三個手指抓起少量的鹽,均勻地撒在畫面上。
那撒鹽法的效果怎么樣呢?會發(fā)生什么事兒呢?你們很快就知道了。
7、出示一副完成的撒鹽畫:
孩子們看,這就是一幅漂亮的撒鹽畫,引導幼兒觀察“鹽撒過的地方有什么變化?像什么?為什么會這樣?而且,畫面亮晶晶的。(鹽會吸水,被鹽吸過的地方就留下了雪花、蒲公英狀的痕跡)。
孩子們,你們呀,已經(jīng)畫了自己喜歡的動物,你們也用撒鹽法給它們穿上亮晶晶的衣服好嗎?(向幼兒強調(diào)穿衣服之前,必須先洗一個澡,然后給它穿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衣服)
8、幼兒作畫,師巡回指導:
正確使用排筆,控制好水分。
上色動作要快,注重色彩的銜接。
撒鹽要均勻且少量。
三、欣賞交流作品:
1、把做得快的幼兒的畫,用吹風機吹干,
2、把幼兒作品平鋪在一塊大kt板上展示。
3、請幼兒自己來評價作品: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動物?為什么?
4、咱們今天畫的畫真漂亮,咱們把它送到大五班,也教教大五班的小朋友怎樣用鹽畫畫吧。帶領幼兒離開活動室。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樹枝想象造型,并大膽講述。
2.在想象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樹枝、松果、樹葉、紐扣、彩紙、橡皮泥、底板等。
【活動觀察】
進區(qū)活動開始后,老師先介紹了今天美工區(qū)的活動主題《好玩的樹枝》,讓幼兒嘗試用樹枝想象造型。老師為幼兒準備了各種各樣的樹枝、松果、樹葉、紐扣、彩紙、橡皮泥等,還準備了每人一個底板。在活動開始前,老師還讓幼兒欣賞了許多樹枝組合畫的圖片,有房子、太陽、動物、人物、滑滑梯等等。張若菱來到美工區(qū),她選擇了樹枝拼搭。她很專注地拿了幾根長短大致相等的樹枝拼在一起,很快搭出了一座房子的輪廓。接著,她在房子上面放了一排剪碎的彩紙,她說這是白云。然后她選了三個紅色的瓶蓋放在房子里當“窗戶”,并用橡皮泥做了兩個圓點上去。我問她:“這兩點是什么呢?”她說:“這是開窗戶的!蔽艺f:“窗戶是什么樣子的呢?”她想了想,然后把兩個圓點拿了下來,接著又用橡皮泥做了個十字架放在瓶蓋上,讓“窗戶”更形象,她還在兩個窗戶中間放了一個貝殼,她說這是裝飾房子的。接著她又用橡皮泥做了一扇門的形狀,并在門上放了一個紐扣,她說這是開門的把手。很快,房子的基本構造做好了。她看了看自己的作品,感覺不夠豐富,然后她又拿了幾個松果當裝飾,她選了一個黃色的松果放在左上角當“太陽”,接著放了幾個松果在房子旁邊。她還拿了一根扭扭幫,只見她把扭扭棒的上端卷在一起,然后把它放在房子旁邊,并在周圍放了幾個紐扣在四周,她說這是房子周圍的花,很美。最后,她在右下角放了一個螺。我好奇地問她:“這螺是用來做什么的呢?”她神秘地靠在我耳邊說:“這尖尖的是花仙子住的,不能告訴別人!蔽倚χ粗c點頭:“謝謝你,我替花仙子感謝你!”她聽了特別開心。
【活動分析】
1.材料準備豐富,幼兒理解用樹枝拼搭自己喜歡的造型,并進行裝飾。
2.孩子們根據(jù)樹枝的形狀進行拼搭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缺乏想象,更多的是用來拼搭房子或者樹,模仿者較多。教師可多提供些圖片供幼兒參考,讓幼兒通過想象進行拼搭,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體的。
3.可以把孩子的作品拍下來或者讓幼兒互相欣賞各自的作品,也可以讓幼兒自己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讓幼兒互相點評。
【活動調(diào)整與改進】
1.教師在活動前要多介紹樹枝的組合,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可以展示一些立體的難度大點的作品讓幼兒欣賞、制作,可以多些立體造型的作品。
2.提供的圖片可以再豐富些,教師可以做一些作品擺放在區(qū)域里讓幼兒感知、欣賞。
3.提供的底板太小,樹枝太大,可利用空間較小。
4.可以給樹枝涂上各種顏色,也可以提供些大小或者長短不一的樹枝供幼兒選擇。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漿糊、小棒等材料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感受漿糊刻印畫的特殊藝術效果。
2能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彩色的地球”這一主題。
3養(yǎng)成良好的作畫習慣,能與同伴合作運用材料。
活動準備
1教具:實物投影儀、小鳥頭飾。
2材料:人手一張扇形紙、粗細不同的小棒、抹布、彩色漿糊(漿糊加顏料調(diào)配而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欣賞故事《彩色的地球》,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興趣。
1教師講述故事《彩色的地球》。
故事《彩色的地球》
一天.小烏問烏媽媽“地球是什么顏色的?”烏媽媽說“只要你繞著地球飛一圈,就知道了!甭犃藡寢尩脑捫▲B出發(fā)了。
它飛呀飛呀.前面出現(xiàn)了一片藍藍的大海。小鳥高興地喊起來“啊.我找到了.地球是藍色的。”說著,它拿出扇形小紙片做了個標記(教師示范)。
就這樣.小鳥每到一個地方.就做一個標記、有綠色,紅色、棕色、黑色等。一圈飛完了、小鳥一看,咦’地球是什么顏色的呢?
2結(jié)合故事第二段,教師示范:取一張扇形小紙,先用扁筆蘸滿藍色的漿糊,然后順著一個方向,從扇形紙的一頭涂到另一頭。要求涂得均勻,直到把扇形紙涂滿為止。涂好底色后,再用小棒刻畫上大海中的景物。
3結(jié)合故事第三段,教師啟發(fā)幼兒想象:小鳥在綠色、紅色、黃色、棕色、黑色等地方看到了什么?
(幼綠色一一草原.紅色一花園,黃色一沙漠.棕色――村林,黑色一夜晚的城市)
二、基本部分
1師:如果你是一只小鳥,你會看到些什么?(幼兒發(fā)揮想象.自由講述。)
2幼兒自由選擇,自由結(jié)伴,合作運用材料操作。
3教師安排6組,每組提供一種顏色,幼兒按意愿選擇。
4根據(jù)需要,選取粗細不同的'小棒。如畫物體的外輪廓線,可選取粗的小棒,畫細節(jié)部分,可選取細的小棒。要求涂色均勻,注意桌面、衣服的衛(wèi)生。
三、結(jié)束部分
1展示作品。鼓勵幼兒自由組合,用每6張扇形紙片拼成一個彩色的地球,如下圖:
2邊傾聽歌曲《世界兒童心連心》,邊欣賞作品,最后師生其同講評。著重進行想象、創(chuàng)造方面的講評,肯定想象豐富、奇特的幼兒。例如,幼甲:我在黃色的地方看到了一片沙漠。沙漠里駱駝在行走。
幼乙:我在棕色的地方看到了螞蟻洞。有的螞蟻在搬棲,有的螞蟻在睡覺。
幼丙:我在黑色的地方看到了一片被污染的海洋。海面上漂著垃圾、魚兒,海水變臟了。
活動評價
此次活動,是教師結(jié)合其自身的專題“如何在美術活動中滲透創(chuàng)造教育”所進行的一次嘗試與探索。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可時時處處窺見教師的創(chuàng)造教育:
1命題富有創(chuàng)造性。圍繞“彩色的地球”這個命題,能向幼兒提出許多開放性的問題,能給幼兒充分的想象空間;顒右怨适隆恫噬牡厍颉坟灤┦冀K,教學氛圍寬松自由。
2示范靈活。示范抓重點,只做局部示范,變單純的由教師示范講解的填鴨模式為生動活潑教學相長的互動模式。
3材料新穎獨特。漿糊、顏料、小棒這些新奇的作畫工具和方法,充分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4創(chuàng)造性的講評。教師能提供給幼兒充分的闡述機會,并能隨機挖掘幼兒創(chuàng)
大班優(yōu)秀美術教案 篇17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是綜合材料運用方面的學習活動。本課的學習活動即運用廢紙杯為主要材料,“變廢為寶”,采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成各種可愛、有趣的動物形象,來提高學生的造型設計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目的:
1、了解并充分利用紙杯造型和材料的特點進行設計構思。
2、能用剪切、粘貼、描畫等方法,將紙杯制作成小動物形象。
3、體驗設計制作的創(chuàng)意和樂趣,養(yǎng)成愛思考、愛動手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運用聯(lián)想、添加、添畫、裁剪的方法把紙杯變成小動物。
教學難點:能夠大膽思考、改造紙杯,使得形象有趣、巧妙。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示范作品、紙杯、卡紙、手工紙、剪刀、膠棒、雙面膠、膠帶、彩筆、油畫棒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情導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變一個魔術,想不想看啊。(用實物投影出示紙杯)大家看這是什么?是一個紙杯,現(xiàn)在再看,它變成什么了?變成一只小老虎了。這個魔術好玩嗎?其實小老虎是變出來的嗎?不是,是由紙杯做成的,今天的課就和紙杯有關,紙杯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物品,但紙杯是一次性用品,用完后會被丟棄。在這節(jié)課上我們就變廢為寶,用紙杯變出各種小動物來。今天我們學習第20課,紙杯變變變。
板書課題:紙杯變變變
二、民主導學
(一)、觀察感受 探究方法
1、同學們,紙杯不光可以變成小老虎,還可以變成小企鵝,烏龜,梅花鹿等各種小動物。(課件出示)這些小手工好看嗎?下面請同學們認真欣賞這些作品,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并說一說為什么喜歡。
學生回答
教師提問:為什么紙杯能變出這么多的小動物呢?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jié):
這是因為它的造型非常有特點,我們把它橫的看、豎的看,正的看、反的看、從底面看,看的方法不同,看到的形狀也不相同。另外,有的紙杯上還有很多漂亮的顏色和圖案,所有的這些都會引發(fā)我們無限的聯(lián)想、創(chuàng)意和靈感。有了好的創(chuàng)意,再運用一些特殊的制作方法,這些普通的杯子就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小動物形象了。
教師提問:你們想知道它們是怎么做的嗎?
2、出示任務一:自學探究,了解制作方法,總結(jié)制作步驟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學書上內(nèi)容,了解制作方法,并試著總結(jié)一下制作步驟,自學完畢以后和同學交流一下你的學習收獲,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向同桌提問學習。小組長要組織好組內(nèi)成員的活動。
小組自學。
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教師板書:剪切、添加、裝飾、改造紙杯)
教師: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問,由同學解答。
教師總結(jié):同學們通過看書自學,了解到了制作方法有三種,(課件出示三種制作方法) 簡單概括一下也就是剪切、添加、裝飾、改造紙杯的方法。在制作每個作品的時候,這些方法是可以綜合使用的。以小烏龜為例教師講解制作過程。
3、師生共同總結(jié)制作步驟
。1)、構思(2)、畫、 (3)、剪(4)、裝飾(板書)
2、教師簡單示范幾種制作難點
(1)解決小動物頭尾相對的問題
。2)裝飾過程中注意材料的選擇,注意顏色的搭配,可以使作品更美觀。
三、檢測導結(jié)
(一)操作實踐 制作表現(xiàn),
出示任務二:運用粘貼、裁剪等方法,把紙杯變成神態(tài)各異的小動物,并裝飾漂亮。 學習方式:1、與同桌先討論準備做什么小動物,準備怎么分工合作。
2、兩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注意抓住動物的特征。
3、小組長組織組內(nèi)成員活動,快速完成作品, 并做好上臺展示的準備。
2、 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制作中碰到的困難。
(二)作品展示 欣賞評價
1、選出優(yōu)秀作業(yè)上臺展示,依次介紹自己的作品名稱、構思、制作方法,怎么分工合作的,請同學們提出一些評價和好的建議。
2、學生上臺展示,介紹,其他同學評論,說一說哪件作品做的最巧妙,哪件作品你最喜歡,哪個小組表現(xiàn)的最好。為什么?
(三)欣賞拓展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用紙杯制作小動物,其實紙杯不光可以做小動物,還可以做出其他好多有意思的造型呢(教師課件出示一些用紙杯做成的人物、小花、椅子等各種作品供學生欣賞),大家看,這些造型是不是非常的有創(chuàng)意呢。希望我們同學們也能善于動腦,動手,也能創(chuàng)造出各種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來。
板書設計:
20.紙杯變變變
制作步驟:1、構思
2、畫
3、剪貼
4、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