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匯編(精選4篇)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匯編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主張。
2、啟發(fā)學生聯系上下文了解重點句子,指導學生默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認讀課后“讀讀寫寫”中的生詞,由此引出這就是《論語》中所說的:學而時習之。
二、請學生讀課文1、2自然段,布置問題:你對孔子有了哪些了解?
過渡:看來我們對孔子以及《論語》已經不再陌生了,讓我們繼續(xù)往下閱讀,去領略故事中那些深刻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吧。
三、學習新知
1、布置默讀要求。
2、學生開始默讀,師下課堂指導。
過渡:文中的著四個故事是可以獨立開的,所以等會兒你對哪個故事有自己的體會,就談哪個故事。
3、故事1:(1)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齊讀這個故事。
。4)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什么?板書:推己及人
故事2:(1)談談自己的.感受.
(2)引導學生理解:孔子是在什么情況下不喝“盜泉”的水?描寫孔子喝弟子們口渴的語句找出來讀讀。
。3)得出結論:嚴于律己(板書)
。4)讀這個故事。
故事3:(1)分角色讀讀這個故事。
(2)談談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理解:句子1“君子在窮困的時候……,小人在窮困的時候…….”的意思。
句子2“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解一個人實在不容易呀!”
詞語“假裝”能看出孔子遇事有什么?
(4)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什么?板書:敢于自省
。5)齊讀這個故事。
故事4:(1)你特別欣賞哪個詞或句?
。2)談談自己的感受。
。3)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什么?板書:學而不厭
四、:課文學習到這兒,我們對孔子創(chuàng)立的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學說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們要學會做“仁”者,要愛別人,寬以待人。過去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談,現在則有“半部《論語》學做人”之說。希望這節(jié)課的學習能給同學們以人生的啟示,智慧的啟迪!
五、齊讀課文,再次領略蘊含在字里行間的人生哲理。
六、課后作業(yè):
默讀提示:這個故事表達了孔子怎樣的主張,注意聯系上下文抓住重點語句進行體會,感受最深之處可做簡單批注。
。ㄒ唬┱n后延伸:
1、溫故而知新——復習本課生字詞,摘抄成語。
2、學而不厭——找一《論語》中的故事來讀一讀,想想這個故事給自己帶來什么收獲。
。ǘ┳x讀《閱讀鏈接》,試著背一背。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匯編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理解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積累優(yōu)美詞句。
3、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一)入題展想象作畫導入。
1、教師板書流水,你想到了什么?你能把你想到的畫下來嗎?
2、再寫小橋、人家,你又想到了什么?也請你把它們畫下來。
設計意圖:與美術教學有機結合,訓練學生思維,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按預習提綱檢查預習情況。
1、認讀生字;
2、理解詞語;
3、讀通課文;
4、你知道了什么;
5、你還哪些疑問。
。ㄈ┘氉x課文,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完成下面要求。注意要會用我們閱讀的方法:如:用筆圈畫、找出重點語句、朗讀等。
1、作者對故鄉(xiāng)的哪些景、哪些事久久不能忘懷?
默讀課文,邊讀邊畫。難忘的景,如課文的第一段。難忘的事,如捉魚蝦蟹、丟花、采花等。
同桌互相交流。
練習朗讀。
2、體會文章表達思鄉(xiāng)感情的方法。
。1)出示句子,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A、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后山上的樹叢里鉆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在作者眼里,家鄉(xiāng)的日出是美的,清風是美的,小溪小橋是美的,楊柳也是美的,家鄉(xiāng)的一切都是美的,作者借景物的描寫,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思念之情。)
B、我和一群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們并不是捉來吃,而是養(yǎng)在玻璃瓶里玩兒。(兒時的趣事,仍記憶猶新,對家鄉(xiāng)太有感情了。作者回憶往事,來表達思念之情。)
C、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作者出生的平房雖然矮小潮濕,但它是作者的老家,是作者的出生地。作者愛老家,不須任何理由,愛它沒商量。這里直接表達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愛和思念之情。)
。2)自讀課文,寫一寫作者是怎樣表達感情的。
。3)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教學是一個豐富多變、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預設”是“生成”的有效前提,“生成”使“預設”精彩高效。在以上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讓老師、學生、文本、作者、生活多向對話互動,使學生的自讀自悟有一個“質”的提升,“潤物細無聲”地把感悟語言、體會情感、指導學法、領悟學法等融于教學過程中,實現語文“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揉合。
。ㄋ模⿲W習小結。
。ㄎ澹┳鳂I(yè)拓展:
1、積累詞句,進一步體會通過具體的人、事、景、物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2、學習古詩:《凈天沙·秋思》
板書設計: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