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語文教案(通用12篇)
《虎門銷煙》語文教案 篇1
教案內(nèi)容: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末段,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實驗目標:
讓學生回顧歷史,了解舊中國的屈辱歷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心,情動于中而發(fā)而外。
教具準備:
《戰(zhàn)爭》錄像、《虎門銷煙》掛圖
課前準備:觀看或讀《戰(zhàn)爭》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觀或讀《戰(zhàn)爭》后感受自然導入
師:這是一部老電影了,但我卻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為作為一名中國人,這段歷史是永遠不能忘卻的。你們看完了以后,想說些什么呢?
。ㄉ杂烧務。)
師:影片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理由。
(可自由談,只要說出理由就行,相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引出主人公林則徐)
師:你們了解林則徐嗎?
先調(diào)動學生已知,大致說說對林則徐的認識,引導學生上網(wǎng)查詢。然后師總結(jié)。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提醒:不動筆墨不讀書。掌握生字詞。
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1) 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 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檢查自學效果。
。3) 出示詞語。
欺侮鹽巴虎門銷煙
歷史裝點頓時偉大壯舉
。4) 指名讀詞,重點讀準翹舌音、后鼻音。
。5) 解釋詞義,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6) 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練習鞏固
1、描紅。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
1.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從課文中找一兩個詞語來說明。(引導學生讀讀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聯(lián)系,理解“值得紀念”是不同尋常的意思,“偉大壯舉”是指偉大的舉動)(板書:偉大壯舉)
過渡:課文中說虎門銷煙是“偉大壯舉”,在“壯”下加“△”,“壯”在這個詞中是什么意思?(雄壯、氣勢盛大)讀讀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現(xiàn)“壯”,將這些地方畫下來、讀一讀,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這一事件的“壯”?
。2)讀后。引導學生體會這一段以銷煙前場面的隆重、壯觀體現(xiàn)了事件之“壯”。①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外國商人。②隆重,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官員“身著朝服”。(板書:場面:壯觀、隆重)
。3)指導朗讀。
這一段我們應該怎樣讀?先讓學生自讀感悟,然后試讀,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組織評議,教師適時點撥,然后再讀,要求學生讀出場面的壯觀、隆重,特別提示要把描寫人多、場面隆重的詞語讀好。
3.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
(1)過渡:銷煙前的場面是這樣的`壯觀、隆重,可見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接下來第三、四、五自然段寫了這個“偉大壯舉”的經(jīng)過。默讀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一說這三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板書:經(jīng)過)讓學生概括說說主要經(jīng)過:下令、銷煙、結(jié)果。
。2)從“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中,哪里看出“壯”?
、僦该x第三自然段中描寫下令銷煙情景的句子。讓學生說一說哪些詞句寫出了事件的“壯”?從中能體會到什么?
。骸叭呵榉序v”、“禮炮轟鳴”反映人民禁煙的強烈愿望,林則徐“一聲令下”,說明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強決心,這些詞語都寫出了事件之“壯”。
指導誦讀:抓住上面這些詞語進行誦讀,讓學生讀出中國人民激昂奮發(fā)之情,讀出氣勢,顯示出“壯”來。先學生試讀,再指名讀,評價,指點,最后齊讀。②指名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邊聽邊想:是分幾步銷煙的?
。ǖ谝徊剑喝鳆}巴 教師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拋、倒石灰 讓學生自己概括)(板書:撒鹽巴拋 倒石灰)
自由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看看課文用什么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并用“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工人是怎樣銷煙的。(板書:先 再 然后)
指導朗讀;這樣的銷煙方法真是簡易、獨特,而且有效。教師引讀。師:“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只見……,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頓時,……”然后,自由練讀,結(jié)合插圖在頭腦產(chǎn)生圖像,通過銷煙的過程感悟這是一次“偉大壯舉”。然后,指名讀。最后齊讀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樣呢?自讀第四自然段,讀時你想到什么?想想應該怎么讀?
教師點撥:①從“跳哇、叫哇”想到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從“成千上萬”、“歡呼聲”想到銷煙的聲勢撼天動地,愛國拒侮的志氣、力量震驚中外。你能把這一段讀得更好嗎?把歡天喜地的“壯情”
和撼人的力量讀出來。
。4)想不想來看看當時的情景?師播放虎門銷煙的課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5)結(jié)果如何?請自讀第五自然段,再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引導學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朗讀體會“偉大壯舉”戰(zhàn)果之大。
三、拓展練說
。1)教師引導看圖: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再看看林則徐的塑像,你想說些什么?可以結(jié)合現(xiàn)實總結(jié)出:中國人民不可侮。(板書)指導朗讀。
(2)出示第六自然段。練讀,最后齊讀。
。3)說說你們讀完這句話后有什么想說的?
。4)師總結(jié),激發(fā)孩子們?yōu)榱酥袊膹姶蠖W習。
。5)齊讀課文。引讀: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學法練筆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師出示“……先……再……然后……”及練筆要求。
3、小組合作練說,并互評。
4、推薦或自薦說,師生共評。
5、怎么說就怎么寫。
五、練習鞏固
1、小練筆
2、同桌互相復述課文。
《虎門銷煙》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末段,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三、實驗目標:
讓學生回顧歷史,了解舊中國的屈辱歷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心,情動于中而發(fā)而外。
四、教具準備:
《鴉片戰(zhàn)爭》錄像、《虎門銷煙》課件、網(wǎng)絡
五、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3、通過上網(wǎng)搜集和處理資料,了解林則徐以及虎門銷煙的背離景資料。
一、課前準備:觀看《鴉片戰(zhàn)爭》
二、談觀后感受自然導入
師:這是一部老電影了,但我卻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為作為一名中國人,這段歷史是永遠不能忘卻的。你們看完了以后,想說些什么呢?
。ㄉ杂烧務。)
師:影片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理由。
。ǹ勺杂烧,只要說出理由就行,相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引出主人公林則徐)
師:你們了解林則徐嗎?
先調(diào)動學生已知,大致說說對林則徐的認識,引導學生上網(wǎng)查詢。然后師總結(jié)。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提醒:不動筆墨不讀書。掌握生字詞。
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檢查自學效果。
。3)出示詞語。
鴉片欺侮鹽巴虎門銷煙
歷史裝點頓時偉大壯舉
(4)指名讀詞,重點讀準翹舌音、后鼻音。
。5)解釋詞義,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6)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練習鞏固
1、描紅。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1、精讀課文第二至六自然段。2、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
一、復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
1;㈤T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從課文中找一兩個詞語來說明。(引導學生讀讀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聯(lián)系,理解“值得紀念”是不同尋常的意思,“偉大壯舉”是指偉大的舉動)(板書:偉大壯舉)
過渡:課文中說虎門銷煙是“偉大壯舉”,在“壯”下加“△”,“壯”在這個詞中是什么意思?(雄壯、氣勢盛大)讀讀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現(xiàn)“壯”,將這些地方畫下來、讀一讀,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這一事件的“壯”?
。2)讀后交流。引導學生體會這一段以銷煙前場面的隆重、壯觀體現(xiàn)了事件之“壯”。①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外國商人。②隆重,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官員“身著朝服”。(板書:場面:壯觀、隆重)
(3)指導朗讀。
這一段我們應該怎樣讀?先讓學生自讀感悟,然后試讀,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組織評議,教師適時點撥,然后再讀,要求學生讀出場面的壯觀、隆重,特別提示要把描寫人多、場面隆重的詞語讀好。
3。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
。1)過渡:銷煙前的場面是這樣的壯觀、隆重,可見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接下來第三、四、五自然段寫了這個“偉大壯舉”的經(jīng)過。默讀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一說這三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板書:經(jīng)過)讓學生概括說說主要經(jīng)過:下令、銷煙、結(jié)果。
。2)從“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中,哪里看出“壯”?
、僦该x第三自然段中描寫下令銷煙情景的句子。讓學生說一說哪些詞句寫出了事件的“壯”?從中能體會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騰”、“禮炮轟鳴”反映人民禁煙的強烈愿望,林則徐“一聲令下”,說明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強決心,這些詞語都寫出了事件之“壯”。
指導誦讀:抓住上面這些詞語進行誦讀,讓學生讀出中國人民激昂奮發(fā)之情,讀出氣勢,顯示出“壯”來。先學生試讀,再指名讀,評價,指點,最后齊讀。②指名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邊聽邊想:是分幾步銷煙的?
。ǖ谝徊剑喝鳆}巴教師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拋鴉片、倒石灰讓學生自己概括)(板書:撒鹽巴拋鴉片倒石灰)
自由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看看課文用什么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并用“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工人是怎樣銷煙的。(板書:先再然后)
指導朗讀;這樣的銷煙方法真是簡易、獨特,而且有效。教師引讀。師:“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只見……,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頓時,……”然后,自由練讀,結(jié)合插圖在頭腦產(chǎn)生圖像,通過銷煙的過程感悟這是一次“偉大壯舉”。然后,指名讀。最后齊讀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樣呢?自讀第四自然段,讀時你想到什么?想想應該怎么讀?
教師點撥:①從“跳哇、叫哇”想到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從“成千上萬”、“歡呼聲”想到銷煙的聲勢撼天動地,愛國拒侮的志氣、力量震驚中外。你能把這一段讀得更好嗎?把歡天喜地的“壯情”和撼人的力量讀出來。
(4)想不想來看看當時的情景?師播放虎門銷煙的課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5)結(jié)果如何?請自讀第五自然段,再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引導學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朗讀體會“偉大壯舉”戰(zhàn)果之大。
三、拓展練說
。1)教師引導看圖: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再看看林則徐的塑像,你想說些什么?可以結(jié)合現(xiàn)實總結(jié)出:中國人民不可侮。(板書)指導朗讀。
。2)出示第六自然段。練讀,最后齊讀。
。3)說說你們讀完這句話后有什么想說的?
(4)師總結(jié),激發(fā)孩子們?yōu)榱酥袊膹姶蠖W習。
。5)齊讀課文。引讀: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學法練筆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師出示“……先……再……然后……”及練筆要求。
3、小組合作練說,并互評。
4、推薦或自薦說,師生共評。
5、怎么說就怎么寫。
五、練習鞏固
1、小練筆
2、同桌互相復述課文。
4、《秋天》
5、《天安門廣場》
6、《徐悲鴻勵志學畫》
《習作2·小制作》
8、《泉城》
9、《九寨溝》
10、《田園詩情》
《虎門銷煙》語文教案 篇3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末段,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實驗目標:
讓學生回顧歷史,了解舊中國的屈辱歷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心,情動于中而發(fā)而外。
教具準備:
《鴉*戰(zhàn)爭》錄像、《虎門銷煙》課件、網(wǎng)絡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通過上網(wǎng)搜集和處理資料,了解林則徐以及虎門銷煙的背離景資料。
一、課前準備:觀看《鴉*戰(zhàn)爭》
二、談觀后感受自然導入
師:這是一部老電影了,但我卻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為作為一名中國人,這段歷史是永遠不能忘卻的。你們看完了以后,想說些什么呢?
(生自由談論。)
師:影片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理由。
(可自由談,只要說出理由就行,相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引出主人公林則徐)
師:你們了解林則徐嗎?
先調(diào)動學生已知,大致說說對林則徐的認識,引導學生上網(wǎng)查詢。然后師總結(jié)。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提醒:不動筆墨不讀書。掌握生字詞。
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檢查自學效果。
(3)出示詞語。
鴉*欺侮鹽巴虎門銷煙
歷史裝點頓時偉大壯舉
(4)指名讀詞,重點讀準翹舌音、后鼻音。
(5)解釋詞義,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6)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練習鞏固
1、描紅。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精讀課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
一、復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
1.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從課文中找一兩個詞語來說明。(引導學生讀讀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聯(lián)系,理解“值得紀念”是不同尋常的意思,“偉大壯舉”是指偉大的舉動)(板書:偉大壯舉)
過渡:課文中說虎門銷煙是“偉大壯舉”,在“壯”下加“△”,“壯”在這個詞中是什么意思?(雄壯、氣勢盛大)讀讀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現(xiàn)“壯”,將這些地方畫下來、讀一讀,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虎門銷煙》教學設計》。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這一事件的“壯”?
(2)讀后交流。引導學生體會這一段以銷煙前場面的隆重、壯觀體現(xiàn)了事件之“壯”。①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外國商人。②隆重,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官員“身著朝服”。(板書:場面:壯觀、隆重)
(3)指導朗讀。
這一段我們應該怎樣讀?先讓學生自讀感悟,然后試讀,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組織評議,教師適時點撥,然后再讀,要求學生讀出場面的壯觀、隆重,特別提示要把描寫人多、場面隆重的詞語讀好。
3.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
(1)過渡:銷煙前的場面是這樣的壯觀、隆重,可見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接下來第三、四、五自然段寫了這個“偉大壯舉”的經(jīng)過。默讀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一說這三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板書:經(jīng)過)讓學生概括說說主要經(jīng)過:下令、銷煙、結(jié)果。
(2)從“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中,哪里看出“壯”?
、僦该x第三自然段中描寫下令銷煙情景的句子。讓學生說一說哪些詞句寫出了事件的“壯”?從中能體會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騰”、“禮炮轟鳴”反映人民禁煙的強烈愿望,林則徐“一聲令下”,說明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強決心,這些詞語都寫出了事件之“壯”。
指導誦讀:抓住上面這些詞語進行誦讀,讓學生讀出中國人民激昂奮發(fā)之情,讀出氣勢,顯示出“壯”來。先學生試讀,再指名讀,評價,指點,最后齊讀。②指名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邊聽邊想:是分幾步銷煙的?
(第一步:撒鹽巴教師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拋鴉*、倒石灰讓學生自己概括)(板書:撒鹽巴拋鴉*倒石灰)
自由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看看課文用什么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并用“先……再……然后……”這幾個詞語復述工人是怎樣銷煙的。(板書:先再然后)
指導朗讀;這樣的銷煙方法真是簡易、獨特,而且有效。教師引讀。師:“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只見……,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頓時,……”然后,自由練讀,結(jié)合插圖在頭腦產(chǎn)生圖像,通過銷煙的過程感悟這是一次“偉大壯舉”。然后,指名讀。最后齊讀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樣呢?自讀第四自然段,讀時你想到什么?想想應該怎么讀?
教師點撥:①從“跳哇、叫哇”想到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從“成千上萬”、“歡呼聲”想到銷煙的聲勢撼天動地,愛國拒侮的志氣、力量震驚中外。你能把這一段讀得更好嗎?把歡天喜地的“壯情”和撼人的力量讀出來。
(4)想不想來看看當時的情景?師播放虎門銷煙的課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5)結(jié)果如何?請自讀第五自然段,再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引導學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朗讀體會“偉大壯舉”戰(zhàn)果之大。
三、拓展練說
(1)教師引導看圖: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再看看林則徐的塑像,你想說些什么?可以結(jié)合現(xiàn)實總結(jié)出:中國人民不可侮。(板書)指導朗讀。
(2)出示第六自然段。練讀,最后齊讀。
(3)說說你們讀完這句話后有什么想說的?
(4)師總結(jié),激發(fā)孩子們?yōu)榱酥袊膹姶蠖W習。
(5)齊讀課文。引讀: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學法練筆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師出示“……先……再……然后……”及練筆要求。
3、小組合作練說,并互評。
4、推薦或自薦說,師生共評。
5、怎么說就怎么寫。
五、練習鞏固
1、小練筆
2、同桌互相復述課文。
《虎門銷煙》語文教案 篇4
一, 說教材
《虎門銷煙》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第一學期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文記敘了1839年6月3日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的全過程,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謳歌了中國人民愛國御侮的斗爭精神,是一篇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課文共6個自然段,是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第一自然段講述虎門銷煙的時間,第二至五自然段具體敘述了虎門銷煙的全過程,并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群情激奮,大快人心的銷煙場面;最后一個自然段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
二, 說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2,感受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的壯舉,并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抗拒毒品的意識.
三,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精讀感悟,真正領會到"虎門銷煙"這一偉大壯舉的歷史意義,激起情感上的共鳴.
2,在指導朗讀時,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讀出昂揚奮發(fā)之情,讀出豪壯氣勢.
四,說教法
抓住課文第六小節(jié)中的中心句,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感受這次銷煙的偉大和壯觀,并通過朗讀指導來進一步的體會.
五, 說教學過程
1,讓學生用簡單的語言說說虎門銷煙的時間,地點和意義,引出1,6自然段,再讓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把這兩個自然段連起來說說.隨后向?qū)W生發(fā)問:文中是用什么詞來形容虎門銷煙的 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板書:值得紀念 偉大壯舉
2,接下來是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緊扣"壯"引導學生去體會虎門銷煙之壯.
3,先來讀第二小節(jié).
(1)自讀,思考: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這是一次"偉大壯舉",畫出有關句子,圈出關鍵詞語,也可以寫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
(2)交流.
學生能感受到虎門的人多,從"水泄不通"可以體會出來,引導學生說說其他表示人多的詞語.老百姓,文武百官,外國商人他們的到來分別說明了什么 引導學生朗讀體會老百姓對虎門銷煙的關心,朝廷對禁煙的重視,以及想打擊外國商人囂張氣焰的決心.
今天的虎門寨人特別多,場面非常壯觀,隆重.還有哪些地方看出場面隆重壯觀 引出對虎門寨環(huán)境的描寫,理解"彩旗林立",然后指導學生分層次朗讀,讀出場面的壯觀.
銷煙前的場面是這樣的壯觀,隆重(板書:場面隆重壯觀),可見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再讀體會"偉大壯舉".
4. 出示林則徐的畫像,板書:林則徐.你能用一些詞語來形容他嗎 引讀第三小節(jié),說說你從哪里感受到這是一次偉大的壯舉
(1)交流出示寫銷煙過程的一段話,引導學生讀好這段過程后帶他們了解具體的銷煙方法,從而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方法非常方便,讓他們自己樂意說說這種方便的銷煙方法.出示填空,復述這段話.
在"民工們把一箱箱鴉片拋入了銷煙池中,同時拋去仇恨,拋去恥辱"的語言的渲染下學生情不自禁地再讀這段話,感受現(xiàn)場大快人心,揚眉吐氣的氣氛.
(2)此時銷煙池里像開了鍋一樣,而人們的心中也樂開了花,你能從課文的哪里知道此時人們非常高興呢 如:"群情沸騰,激動得跳啊,叫啊,歡呼聲響徹虎門上空".然后學生自讀,思考人們?yōu)槭裁催@么高興 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補充背景資料,學生在聽了介紹后對鴉片的痛恨,對侵略者的仇恨和愛國的情感就更加強烈了,能與當時的老百姓產(chǎn)生情感共鳴,體會到他們的激動和興奮,這時再讓他們說說老百姓會叫些什么,會有什么動作,表情,再去表演表演就水到渠成了.隨即帶領學生去虎門寨看看禮炮轟鳴,群情激奮的現(xiàn)場,他們的情緒也達到了高潮.
5,虎門銷煙驚天動地,震撼了所有中國人的心靈,粉碎了外國侵略者的美夢,所以,虎門銷煙,是一次震驚中外的偉大壯舉,它沉重地打擊了···再讀&6后引讀&5,感受虎門銷煙時間之久,銷毀的鴉片數(shù)量之多,再次體會這個偉大壯舉的戰(zhàn)果之大,之壯.并相機板書:銷煙時間之久 銷煙數(shù)量之大
虎門銷煙至此結(jié)束了,離我們遠去了.它銷去的僅僅是害人的鴉片嗎 學生會堅決地回答:不!它銷去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銷去了加在我們身上的恥辱,留下的只有中國人的決心,中國人的堅強!再次讀&6,體會"壯".
6,接下來,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們看林則徐的像,盡情傾訴對林則徐的情感.然后交流點評,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了解到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也能再次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7,最后總結(jié)林則徐成功禁煙的偉大意義, 讓大家永遠記住記住一個令中國人揚眉吐氣,終生難忘的日子:1939年6月3日.永遠記住一個銷毀鴉片,為民造福的人:林則徐,永遠記住一個偉大壯舉:虎門銷煙.再次齊讀課題后布置作業(yè).
《虎門銷煙》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用“先……再……然后……”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4.認識虎門硝煙的偉大意義,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教學難點:
認識虎門硝煙的偉大意義,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教法學法:
自主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扣圖引題。
(1)出示雕像圖。
(2)討論下面問題:這幅圖上畫的是誰?誰知道林則徐是什么人?他曾經(jīng)做過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ㄕn前可讓學生搜集資料,接下來可交流搜集到的有關林則徐或虎門硝煙的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板書課題,解題。
3、讀了課文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1、范讀討論。
。1)錄音范讀課文。
思考:事情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事情的大致經(jīng)過怎樣?
。2)讀后討論上述思考題。
2.自讀課文。
要求
(1)輕聲練讀生字表上的字,讀準字音。
。2)邊讀課文邊畫出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3)逐段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3.試讀課文
指名分段試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三、指導寫字
1、“泄、侮”按筆順描紅。
2、“寨”結(jié)構(gòu)要勻稱,筆畫要緊湊。
四、作業(yè)
抄寫本課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指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說說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3)什么樣的日子才“值得紀念”?(板書:值得紀念)
。4)讀了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2、細讀第六自然段
。1)自讀第六自然段,理解有關詞語。
(2)說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板書:打擊囂張氣焰,表明不可欺侮)
。3)讀了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3、細讀第二自然段。
。1)自讀課文。
(2)指名說說從哪兒看出虎門寨這一天不同尋常。(板書: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壯觀場面。
。4)討論
為什么來到海灘的人這么多?文武官員到場說明什么?為什么邀請外國商人到場觀看?
。4)齊讀第二自然段。
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時間關系,可在第一課時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課時。
4、細讀第3~5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說說哪幾句寫下令禁煙,哪幾句寫硝煙經(jīng)過?
、賹W習第一至三句
自讀體會哪些詞句最能突出中國人的氣勢。
齊讀這三句話。
指名說說讀了這三句話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趯W習第四、五句。
指名讀第四句話,用自己的話說說硝煙是分幾步進行的。
、塾懈星榈刈杂删氉x第三自然段。
。2)有感情地讀第四自然段。
(3)細讀第五自然段。
、僦缸x第五自然段。
、谙鯚煶掷m(xù)了二十三天說明了什么?銷毀了二百多萬斤說明了什么?煙渣被卷進咆哮的大海暗示著什么?
、巯胂笤谥袊嗣駨姶蟮南鯚煔鈩菝媲,外國侵略者垂頭喪氣的樣子。
、苤笇ёx課文。
5、再讀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引讀
虎門硝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驚中外所以這件事被稱為——偉大的壯舉;它沉重的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這件事情意義重大,而它發(fā)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們說這一天是——中國歷值得紀念的日子。
(2)齊讀第1、6自然段。
三、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句子,體會虎門硝煙的偉大意義。
板書設計:
虎門硝煙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打擊 囂張氣焰
禮炮轟鳴 群情沸騰 表明 不可欺侮
震驚中外 偉大壯舉
《虎門銷煙》語文教案 篇6
《虎門銷煙》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我是一直充滿激情的去上課的,孩子們的朗讀也很有水準,整堂課的氛圍一直不錯,對于文本細節(jié)的理解也比較到位!痘㈤T銷煙》是一篇歷史題材的文章。歷史事件離學生們的生活比較遠,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我的設計理念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將學生帶回到當時的場景中,讓學生能夠深切感受當時的情景,這樣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所以我假設孩子們和廣州老百姓一起,作為銷煙的見證者,一起觀看銷煙,效果不錯,達到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
但還是有些遺憾產(chǎn)生的。
我想,如果沒有前期鋪墊,學生們是不會很快入境 ,但是,大量的鋪墊的話,30分鐘又遠遠不夠。最后我決定重點放在銷煙時和銷煙后去講,前邊兩段選擇回憶導入?蛇@樣一來,整篇文章便有些斷開的感覺,銜接的不是很好,影響了文本的整體效果。顯得過渡不自然。一堂課應該是一個整體。課堂設計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應該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湊而一體。這就需要有一個很好的過渡。生澀的過渡會割裂兩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因此,過渡一定要自然,要做到水到渠成。這樣才能讓課堂渾然一體,一氣呵成。
另外我對課堂的預設不夠。孩子們回答問題時冷場了一下,雖然我用了一句話:“看,你激動的都說不出話來了。”掩飾過去,但自己知道,孩子是因為理解的不到位才沒有回答出來的。
每一節(jié)課都是不可復制的。課堂的生成性是很大的。因此教案當中必須對教學設計以及學生的表現(xiàn)做多種預設。這樣才能夠保證遇到特殊情況或是偶發(fā)事件能夠不慌不忙,沉著應對。
還有,我對學生的評價缺乏針對性。課堂評價是教學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好的評價能讓學生體驗成功感,獲得學習的自信心。同時,也能體現(xiàn)一個教師的教學機智與隨機應變的能力。評價語注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要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表現(xiàn),做到細、準、精。要做到因材施評。只要有了針對性,評價的多樣化自然就有了。
總之,這堂課結(jié)束了,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吸取教訓,發(fā)揚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的。
《虎門銷煙》教學反思
《虎門銷煙》是一篇形象生動、條理清晰又不乏結(jié)構(gòu)嚴謹?shù)挠洈⑽。課文以歷史上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為題材,用簡練的筆觸、生動的語言描述了1839年6月3日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揭示了它的偉大歷史意義。
課文在敘事的過程中,還不惜筆墨地描述了老百姓對這件事的強烈反響,從側(cè)面反映了虎門銷煙是順乎民意的正義之舉,是顯示中國人民偉大力量的愛國行動。
上課一開始,讓學生用書上的詞語來評價虎門銷煙這一事件,學生很快就找到了“偉大壯舉”。于是在教學時,時刻讓學生把目光集中在在“壯”字上:
【預想】首先感受銷煙前的隆重、壯觀,讓學生自己讀了第二自然段之后從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場面的隆重、壯觀,然后讓學生讀出這種場面;接著進一步引導從將要下令時的情景和銷煙時的情景中發(fā)現(xiàn)“禮炮轟鳴”、“群情沸騰”,讓學生邊讀邊想像當時的情景,把氣勢讀出來;最后讓學生想像自己也在現(xiàn)場,自己也在歡呼,體會出銷煙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體會出人民的那種愛國的感情。當學生們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時,更是一種感情的迸發(fā),學生們讀得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實況】在教學第二段時,由于我不敢放手讓學生大膽闡述,當學生沒有完全回答出我預設的答案時,我急于講述,過于急躁,一段很生動的場面描寫沒有好好的運用,學生沒有進入角色。再加上當天我自己情緒不夠高昂,學生又過于緊張,大家的積極性未完全調(diào)動,課堂一度呈現(xiàn)僵化狀態(tài)。好在后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虎門銷煙的壯舉,并展示了受毒品慘害的人痛苦不堪的圖片,課堂氣氛才稍有回暖,漸漸活躍起來。在教學銷煙步驟時,抓住表示順序的“先……再……然后……”引導學生復述具體的過程,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
優(yōu)點:思路清晰,緊抓“偉大壯舉”組織教學;
帶領學生從文本走向課外拓展,把課內(nèi)閱讀和拓展閱讀有機地結(jié)合。
不足: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改進:以自己的情緒帶動學生,消除其緊張不適感。
《虎門銷煙》教學反思
正在教學《虎門銷煙》一課的第5自然段:銷煙整整持續(xù)了23天,二百多萬斤鴉片化為煙渣,隨著潮水卷進了咆哮的大海之中。這時候,聽到了同學們的低聲驚呼,沒想到李磊高高地舉起了手,屁股抬起,身子前傾,大叫一聲:“老師!”我不知道他怎么了,但通過我對他的了解,肯定認真聽講了,所以才會積極舉手,于是很期待的把他叫起。“老師,這不造成環(huán)境污染嗎?”猶如炸彈一般的話語,使得班里議論紛紛:“對啊,二百多萬斤煙渣都被沖入大海,會對海水造成多嚴重的污染呀……”。完了,看來我的準備太不充分,我低估了學生的水平。說實話,上學期這篇課文時,壓根兒我就沒想到過這個問題,但再次備課,我自己確實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由于一時找不出答案,再想想這也不是這課教學的重點,也就忽略掉了。真是怕什么來什么,我一時慌了手腳,慌亂之中這樣答到:“我想,鴉片是從罌粟這種植物的果實中提取出來的,它的殘渣或許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什么污染吧!總而言之,林則徐主持的虎門銷煙是一個偉大的壯舉,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只好含糊其詞,趕快把學生拉到我認為的教學重點上來!
下課后我一直被自己的答案困擾著,上網(wǎng)查了查,其實可以這樣教學: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研究林則徐的這種銷煙方法是否真的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由于我們的學生家里普遍沒有電腦,我可以讓他們做試驗研究!比如在魚缸中放入少量石灰和鹽,觀察對小魚有什么影響……最后分析得出銷煙的過程是否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然后小組合作進行研究,看是否能設計出一種更合理的銷煙方法。要求是:設計的方案不光要克服環(huán)境污染問題,還應考慮到銷煙的徹底性和使用的合理性。
只有這樣,才尊重了學生在閱讀中的思考和發(fā)現(xiàn),并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與條件去研究和探討。無論學生研究的結(jié)果如何,哪怕有悖于教材和老師的意圖,但那畢竟是學生閱讀和研究的經(jīng)歷,對于他們形成樂于發(fā)現(xiàn)、勤于探索的學習品質(zhì)都會起到很大的激勵作用。
《虎門銷煙》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精讀課文,在讀中感悟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
2、用“先……再……然后……”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描寫動作的話。
教學重點:在讀中感悟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教學難點:在感悟中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拘外辱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7虎門銷煙(齊讀課題)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這里的“煙”指什么嗎?(沒錯,鴉片是一種危害生命極強的毒品。同學們請看,短短的幾十年間,帝國主義向中國傾銷的鴉片從最初的4千箱遞增到4萬多箱,在當時,我國吸毒人數(shù)達到200多萬,使得大量白銀外流。這是多么令人氣憤。┳屛覀冇烙涍@一天----1839年6月3日,(課件出示 齊讀)這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讓我們來看看偉大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在這一天是怎樣禁煙的。
二、賞讀課文
過渡: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壯舉?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一)、品讀“壯”
1、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壯舉?
生:偉大壯舉。(板書)
過渡:在“壯”下加“△”,“壯”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壯”在這兒是雄壯、氣勢盛大的意思。)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體現(xiàn)“壯”,同桌之間相互討論,并說說你從中讀懂什么?
2、生交流、匯報。
過渡:哪些句子體現(xiàn)了事件的“壯”,誰來說說。
生a:這一天,天氣晴朗,碧海、藍天、綠樹,把古老的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寫出虎門寨景色的壯麗,暗示今天這里氣氛特別。
指導朗讀
生b:一大早從各地聞訊趕來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說得真好!水泄不通是什么意思?形容人多的詞還有哪些?(人山人海人流如潮人如潮涌)
師小結(jié):從這句話中我們體會到老百姓對此事十分關心,反映了銷煙行動深得人心。
指導朗讀
生c: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禮臺下,一側(cè)是身著朝服的文武官員,另一側(cè)是應邀前來觀看的外國商人。(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彩旗林立”說明場面壯觀;前來觀看的有老百姓,官員,外國商人,說明此次銷煙的隆重意義非同尋常。
3、指導朗讀
生d:這時候,禮炮轟鳴,群情沸騰。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小結(jié):“禮炮轟鳴”、“群情沸騰”也說明場面壯觀、隆重,同時反映人民禁煙的強烈愿望,“林則徐一聲令下”說明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強決心。
4、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小組賽讀
。3)齊讀
總結(jié):這些詞句都寫出了事件之“壯”。
。ǘ、品讀銷煙的方法
1、哪些句子寫銷煙的經(jīng)過。(指名讀)
2、分幾步銷煙?
3、作者用哪些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后順序?
4、指導用“先……再……然后……”說話。
5、齊讀第三自然段。
6、觀看銷煙的場景。
。ㄈ┢纷x人們的表現(xiàn)
1、老百姓有什么表現(xiàn)?
2、人們?yōu)槭裁催@么高興?
3、出示課件,師總結(jié):正因為這些鴉片,使多少中國家庭賣兒賣女、妻離子散!正因為這些鴉片,給中華兒女戴上“東亞病夫“的帽子;正因為這些鴉片,使我們由一個強國變?yōu)橐粋弱國。今天,我們將這罪惡的鴉片銷毀了,怎能不叫人興奮,怎能不叫人歡欣鼓舞呢?請同學們帶著高興的語氣自讀第四段。
4、指導朗讀
5、被毀的鴉片太多,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6、齊讀最后一段。(讀出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氣勢。)
7、再齊讀(師相機板書)
。ǘ 觀看影片,升華情感
過渡:多么振奮人心啊!人們將這輝煌的篇章記錄下來,請看!
1、觀看影片
2、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三、總結(jié)
同學們,毒品是萬惡之首,曾給中華民族帶來極其深重的災難。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保持了三十年“無毒國”的聲譽。但是,如今毒品死而復燃,時時刻刻在侵蝕人民的生命,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抵制毒品對人類的毒害!
四、 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回去查閱資料,以《珍愛生命,拒絕毒品》為主題,做一份手抄報。
板書設計:
8、虎門銷煙
值得紀念 偉大壯舉
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門銷煙》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讀本課的1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另有3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能用表示順序的詞語“先……再……然后……”寫一段話。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想象,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2、學生回顧歷史,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學習林則徐堅決抵御外敵,維護民族尊嚴的崇高品質(zhì),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心,情動于中而發(fā)于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拒外辱的精神。學生通過認識危害,激發(fā)學生遠離毒品的思想。
課前準備:
學生查找一些背景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課前布置大家搜集一些關于資料,還有戰(zhàn)爭時期中國的現(xiàn)實狀況,你愿意與大家一起交談嗎?
學生對自己所收集的資料可以暢所欲言地與同學們進行交流。
二、初步感知
師:的確,外來的給中國人帶來的是災難,是痛苦,誰敢在當時挺身而出,救人們于水火之中,這個人的名字就是---林則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偉大的禁煙英雄的事跡。
1、組織學生自主學習,讀通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并圈出本課14個要求認讀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個多音字,遇到不認識的通過查字典解決。邊讀邊注意把不懂的詞語畫出來。
2、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互助識字。(教師要注意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小組內(nèi)互相拼讀生字,解決不懂的詞語。實在解決不了的全班共同解決。
3、組織學生朗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
師:生字都認識了,課文也讀得流利了,再仔細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想。
學生匯報:
林則徐銷煙有深遠的意義。
結(jié)合課外資料來談。
林則徐禁煙斗爭,不僅在當時給帝國主義以重創(chuàng),震驚了世界,而且在人類禁毒史上也寫下了輝煌的一章。
師:當你了解了虎門銷煙后,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
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朗讀的重點應放在三和五自然段上,因為這兩段充分的體現(xiàn)了林則徐銷煙的決心和銷煙給人們帶來無限的喜悅。
師:下面我們再認真的讀一讀書,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讀給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能背過來那就更好了。
學生選擇性的讀,并試著背誦。
學生自由選擇學習伙伴,選擇段落讀一讀或背一背。
四、書寫生字
《虎門銷煙》語文教案 篇9
江蘇名師 陳建先/執(zhí)教 特級教師沈大安/評點
第一節(jié)
師:同學們,看過電影《戰(zhàn)爭》嗎?
生:看過。
師:談談你的印象好嗎?
生:洋人太壞了,把那些運到中國,不但殘害中國人,而且賺取我們的錢財。
師:你的感受很深刻,太好了。不過要讓現(xiàn)在的洋人聽了不產(chǎn)生誤會,好像再加上一個詞更好些。
生:噢!應該是當時的一些洋人。
師:對了,這就準確了。
師:還有誰愿意談談?
生:我覺得林則徐真了不起,如果他是皇帝就好了。
生:我覺得那些抽大煙的人太可憐,太可氣了。
【評:從學生感興趣或較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課堂導入不露痕跡;引導學生暢談感受,又為后面的課文閱讀埋下伏筆;抓住學生表述中的“小問題”,啟發(fā)學生自我規(guī)范語言,語感培養(yǎng)細致入微。】
師:看來,同學們對這段歷史有一些了解,今天咱們要學習的課文《虎門銷煙》,講的就是戰(zhàn)爭的事。
。ò鍟n題:虎門銷煙)
師:(邊寫邊說)“銷”是個生字,同學們可跟老師一起寫。(學生寫完后,齊讀課題。)
師:知道這里的“煙”是指什么嗎?
生:指大煙。
生:指,又叫毒品,它對人非常有害,吸“煙”嚴重,會導致死亡。
師: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看看虎門銷煙究竟是怎么回事。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讀,怎么讀都行。
【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應該把選擇的權(quán)利還給學生!
師:讀了課文,你想說點什么呢?
【評:大巧若拙!看似平白的一問,實則生發(fā)了一個浩大的問題空間,比起“這篇課文主要告訴我們什么?”、“你讀懂了什么?”更具活力,更加開放,更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究。】
生:害人,早就應該銷毀,虎門銷煙為中國人爭了光。
生:我想,當時成千上萬的老百姓,看到這一情景,該是多么激動!
生:我覺得咱們中國人應該團結(jié)起來,讓進不了中國。
生:林則徐是個功臣,要不是他,恐怕還不一定能被銷毀。
師:說得好!林則徐功不可沒,如果他還健在,一定會倍感欣慰的。
師:不知同學們注意到?jīng)]有,文中并沒有對林則徐展開描寫,只是一句帶過,為什么?(學生面面相覷,一時語塞。)
師:這個問題我們先放一放,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看看哪段話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評:以疑促讀,巧妙過渡!
生:第三節(jié)給我的印象最深,因為
師:(笑笑)能請求暫停嗎?
生:可以。
師:同學們看過“雙簧”表演嗎?
生:看過。
師:我們現(xiàn)在也來段“雙簧”表演,(生笑)一個同學讀你印象最深的段落,另一個同學馬上說出印象深的原因,看誰讀得聲情并茂,看誰說得情真意切。
【評:以趣引讀,讀說并重!
師:(指站起來的學生)你愿意先讀嗎?(該生讀第三節(jié))
師:快!誰來配音?
生:這一節(jié)是講林則徐帶領工人怎樣銷毀,所以給我的印象最深。
師:能再具體些嗎?
生:這一節(jié)作者用了“先……再……然后”這些詞語,把銷煙的經(jīng)過寫得非常具體,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
生:還有“像開了鍋一樣,咕嘟咕嘟直冒泡,”非常形象,就像在我們的眼前一樣。
師:說得多好!經(jīng)你們這么一說,沒有印象的恐怕也有很深的印象了吧。來,咱們一起讀一讀,看看頭腦里有沒有清晰形象的“銷煙”圖。
(生齊讀第三節(jié),讀得聲情并茂。)
【評:一個“說具體”,把學生引向縱深。】
師:誰能不看書,說說你頭腦里的“銷煙”圖是怎樣的?
生: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工人們先向銷煙池里灑了許多鹽,再把那些罪惡的拋入池內(nèi),然后又把生石灰倒下去。于是池子里像開了鍋一樣,咕嘟咕嘟直冒泡,散發(fā)出股股臭味。
師:呀,你說的不比書上寫的差!你也用了“先……再……然后”這些表示順序的詞語,真不簡單!誰能再用“先……再……然后”說一說?
。ㄓ钟袃缮浴跋取佟缓蟆钡木涫綇褪龅谌(jié)。)
【評:找出規(guī)律,巧妙復述!
師:第三節(jié)是一段動作描寫,用上了“先……再……然后”就使文章更加的具體,更加的有條理,假如咱們也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你能用上這些表示順序的詞語嗎?
生:能!
師:好,閉起眼睛想一想要寫的動作,看誰寫得具體、形象,又有條理。
。ㄉ殞懀瑤熝惨。)
【評:學以致用,及時遷移,在運用中理解語言,鞏固語言,發(fā)展思維。】
師:大部分同學都寫好了,現(xiàn)在我們來交流一下。
。ㄍ队皩W生動作描寫片段,評議,略。)
第二節(jié)
師:上節(jié)課,我們重點閱讀了工人們怎樣銷煙的,下面請同學們再瀏覽一下課文,看看還有哪些地方是寫銷煙過程的?
生:課文的第二節(jié)也是寫銷煙過程的。
生:還有第四節(jié)。
生:第五節(jié)也是寫銷煙經(jīng)過的。
師:誰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下?
生:課文的第二、四、五節(jié)也是寫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的。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比較一下,這三節(jié)在寫法上和第三節(jié)有什么不同?
生:第三節(jié)是直接寫怎樣銷煙的,二、四、五三節(jié)主要是寫看銷煙的男女老少的心情的。
師:說得好,第三節(jié)是直接寫的,那么二、四、五三節(jié)呢?
生:這三節(jié)是從側(cè)面寫的。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好,請你讀一下第五節(jié)。(一生讀第五節(jié))
師:這一節(jié)是從側(cè)面寫的,那么它是從哪個方面來寫的呢?
。▽W生一時被問住了。稍后,一生回答。)
生:這一節(jié)寫的是銷煙的結(jié)果,不能說是從側(cè)面寫的。
師: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現(xiàn)在總算搞清楚了,誰能對二→五節(jié)的寫法做個小結(jié)?
生:課文的二→五節(jié)寫了銷煙的整個過程,其中三、五兩節(jié)是直接寫的,二、四兩節(jié)是從側(cè)面寫的。
【評:面對學生的認知沖突,師故意不動聲色,然后再“請君入甕”,巧丟“包袱”,使學生“跌倒了”自己“爬起來”。這種注重過程的做法,值得提倡學習。】
師:概括得很正確!二、四兩節(jié)描寫了當時人們的心情,他們的心情怎么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當時,人們真是太激動了,太高興了。我從“激動地跳哇、叫哇,歡呼聲響徹虎門上空”看出來的。
生:人們很關心銷煙這件事,巴不得一下子就把它銷毀掉,因為他們一大早就從各地趕來,把海灘都擠得水泄不通了。
師:咱們一起讀一讀,體會一下人們的激動之情。
(生讀2、4兩節(jié))
【評:此處一讀帶過,略得好!】
師:課文還剩下首尾兩節(jié),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生讀)
師:讀了這兩節(jié),你想說點什么呢?
【評:再次以“說點什么”發(fā)問,給學生回憶和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說真話,抒真情,人文情懷得以釋放,自我個性得以張揚。】
生:我想說,虎門銷煙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外國侵略者的丑惡嘴臉,他們真是太可惡了!
生:我要說,我們中華民族是不可辱的。
生;我要感謝虎門銷煙,我要感謝林則徐,是他讓人們擦亮了眼睛。
師:是。』㈤T銷煙這一偉大壯舉,粉碎了外國侵略者的美夢,喚醒了沉睡中的人們,也給了那些醉生夢死、意志薄弱的吸“煙”鬼一記響亮的耳光,罪惡實在是太大了!回憶過去,看看今天,你還想說點什么?
生:我們要牢記這個教訓,不能再讓這樣的悲劇發(fā)生。
生:現(xiàn)在,仍有人在吸“煙”,多么不應該。
師:對!一百六十多年過去了,現(xiàn)在仍有人在造毒、販毒、吸毒,請看圖片。
。◣熤鹨挥呈窘拘麄鲌D片,給學生以教育。)
師:看了圖片,你還想說點什么呢?
【評:由課文聯(lián)系到現(xiàn)實生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生: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請遠離毒品吧!
生:造毒者害人也害已,請不要再制造悲劇了!
生:一份毒品該是多少座墳墓啊。ㄟ有幾人發(fā)言,略。)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毒品就像洪水猛獸,摧殘著人的身體,腐蝕著人的精神,全世界都應該聯(lián)合起來,鏟除毒品,還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寧!
我建議同學們課后到戒毒所做個調(diào)查,再從網(wǎng)上或其它地方搜集一些資料,搞一次禁毒宣傳中隊主題會,屆時,我愿意做你們的特邀嘉賓!歡迎嗎?
生:歡迎!
(下課)
【總評:“自主、合作、探究,”它到底是什么?我認為,自讀,自悟,說真話,抒真情,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學習,這就是自主;各抒已見,解人以困,虛心請教,平等對話,這就是合作;聲情并茂地讀,情真意切地說,設身處地地想,身體力行地做,這就是探究。《虎門銷煙》的思想內(nèi)涵較為深刻,離學生生活也較遙遠,要想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感悟到其中的道理,確非易事。教學中,陳老師立足于“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這一“戰(zhàn)略”高度,整個教學以“你想說點什么?”這一平白的問語串聯(lián)起來,為學生生發(fā)了浩大的思維空間,學生才得以說真話,抒真情。使學生自主經(jīng)歷了一個“生活→讀文→感受→實踐”的過程,教師的舉手投足之間,無不流露出科學的教學理念、高超的語言素養(yǎng),課堂始終充溢著濃濃的人文馨香!
片斷賞析
林則徐沒有環(huán)保意識嗎?
我正在教學《虎門銷煙》一課的第5自然段:銷煙整整持續(xù)了23天,二百多萬斤化為煙渣,隨著潮水卷進了咆哮的大海之中。 師:請同學們默讀這段文字,讀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一個學生高高地舉起了手)
生1(迫不及待地):老師,這不造成環(huán)境污染了嗎?
生2(也快速地站起來):是啊,幾百萬斤煙渣都被沖入大海,會對海水造成多嚴重的污染呀!
生3:老師,看來林則徐根本沒有環(huán)保意識!
師(攔住了學生的話):我想,是從罌粟這種植物的果實中提取出來的,它的殘渣或許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總而言之,林則徐主持的虎門銷煙是一個偉大的壯舉,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問題:這位教師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如果你是這位教師,應該如何處理。
[參考答案]
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研究林則徐的這種銷煙方法是否真的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大家可以查閱資料、調(diào)查詢問,也可以通過做試驗研究(如在魚缸中放入少量石灰和鹽,觀察對小魚有什么影響)……最后分析得出銷煙的過程是否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接著大家研究討論一下,作為一名高級官員,林則徐為什么會沒有環(huán)保意識呢?(引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保護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倡導是什么時候提出的?一百多年前的自然環(huán)境怎樣?當時的人們是否有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然后小組合作進行研究,看是否能設計出一種更合理的銷煙方法。要求是:設計的方案不光要克服環(huán)境污染問題,還應考慮到銷煙的徹底性和使用的合理性。
只有這樣,才是尊重學生在閱讀中的思考和發(fā)現(xiàn),并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與條件去研究和探討。無論學生研究的結(jié)果如何,哪怕有悖于教材和老師的意圖,但它畢竟是學生閱讀和研究的經(jīng)歷,對于他們形成樂于發(fā)現(xiàn)、勤于探索的學習品質(zhì)都會起到莫大的激勵作用的。
《虎門銷煙》語文教案 篇10
1、“這一天,天氣晴朗,碧海、藍天、綠樹,把古老的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句中“這一天”指( )
a.虎門銷煙結(jié)束的日子,即1939年6月26日。
b.虎門銷煙開始的那天,即1839年6月3日。
c.虎門銷煙開始的那天,即1939年6月3日。
d.虎門銷煙結(jié)束的日子,即1839年6月26日。
2、銷煙的地點是哪里?指揮者是誰?( )
a.虎門海灘、義律。
b.虎門海灘、林則徐。
c.虎門海灘、關天培。
d.廣州城內(nèi)、林則徐。
3、虎門銷煙,銷毀的是鴉片,俗名大煙。你知道鴉片這種毒品的危害嗎?知道幾點寫幾點。
4、文中介紹銷煙的程序是怎樣的? 課文中用哪些詞語表示它們的先后順序的?
銷煙的程序:( ) ( ) ( )
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 、 、
5、看到害人的鴉片被銷毀了,老百姓歡呼雀躍。他們會呼喊什么呢?
曾經(jīng)沾染鴉片的年輕人會說 :“ ”
家中親人深受鴉片毒害的人會說 :“ ”
正直明理的讀書人會說 :“ ”
6、虎門銷煙共持續(xù)了多少天,銷毀了多少鴉片?( )
a.26天、三百多萬斤
b.23天、二百多斤
c.20天、二百多萬斤
d.23天、二百多萬斤
7、林則徐邀請外國商人前來觀看的目的是( )
a.林則徐尊重國際友人,所以邀請他們出席如此盛大的銷煙儀式。
b.林則徐喜歡熱鬧,多邀請些人來他會特別高興。
c.林則徐是為了告訴那些外國人,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他這樣做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d.林則徐想當著老百姓的面消滅這些欺負中國人民的洋鬼子。
8、站在林則徐塑像前,你會對他說什么?
9、學了這篇課文,請編一則教育人們遠離毒品的宣傳標語:
《虎門銷煙》語文教案 篇11
一、 談話導入
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隨著課文的描述回到一百多年前,感受虎門銷煙那驚心動魄的時刻。
二、 精讀課文
1.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從文中找出一個或一句話來說明。
過渡:課文說虎門銷煙是“壯舉”,那么“壯”在這個詞中是什么意思?(請看大屏幕)這個偉大、有氣魄的舉動張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
2.下面請同學們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找一找哪些句子體現(xiàn)了這是一個壯舉,用“—”畫出來,并多讀幾遍,看看你有什么體會?
3.學習一~三自然段。
。1)誰能說一說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了這是一個壯舉。
。2)學生匯報交流。
、賹W習第一自然段。
、谀銖哪膬后w會到這是一個壯舉。
a.你體會到了什么?
b.人們?yōu)槭裁催@么高興?
過渡:可以看出虎門銷煙這一壯舉真是大快人心。
③文中還有兩個詞說明人多,看誰找到了。
4.學習四、五自然段
。1)過渡:銷煙前的場面是這樣的熱鬧、壯觀,可見虎門銷煙是一次壯舉。那么銷毀鴉片時的場面又是怎樣壯觀的呢?誰找到了給大家讀一讀。
。2)是用什么方法銷煙的,分幾個步驟呢?
。3)自由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看看課文用什么詞表示這幾步的先后順序。
。4)你能用這幾個詞說一句話嗎?
。5)那么老百姓的反映怎樣呢?你體會到了什么?(激動、興奮)
。6)想不想來看看當時的情景?(播放視頻)
5.外國商人看到這驚心動魄的銷煙場面后的表現(xiàn)怎樣?從他們的表現(xiàn)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威風掃地、狼狽)
三.加深感悟
1.師引讀:經(jīng)過二十三天,近兩萬箱的鴉片被全部銷毀了,讓我們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放下書,我們來欣賞幾張圖片,猜一猜,這是什么花?
3.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組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的數(shù)據(jù)。(觀看課件)
4.讓我們再次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5.讀完后你們有什么話想說。
四.總結(jié)。
虎門銷煙這件事被稱為壯舉,它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讓我們永遠記住1839年的6月3日。永遠記住一個人物——林則徐。
板書:
虎門銷煙 長中國人志氣
壯舉
滅外國侵略者的威風
自我反思:
《虎門銷煙》一課記敘了1839年6月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謳歌了中國人民愛國御侮的斗爭精神,是一篇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這是一個大快人心的壯舉,因此我在教學時,時刻把學生的情緒集中在“壯”這個字眼上。首先感受銷煙前的隆重、壯觀,讓學生自己讀了第二自然段之后從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場面的隆重、壯觀,然后讓學生讀出這種場面;接著進一步引導從將要下令時的情景和銷煙時的情景中發(fā)現(xiàn)“禮炮轟鳴”、“群情沸騰”,讓學生邊讀邊想像當時的情景,把氣勢讀出來;最后讓學生想像自己也在現(xiàn)場,自己也在歡呼,體會出銷煙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體會出人民的那種愛國的感情,當學生們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時,更是一種感情的迸發(fā),學生們讀得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為了讓學生更深層次地體會這是一個壯舉,我讓他們了解鴉片是怎么制成的和它的危害及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的數(shù)據(jù),讓學生感受到虎門銷煙的原因及它的歷史意義,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但從這節(jié)課,我感覺對學生的評價缺乏針對性。如在觀看完英國向中國輸入的數(shù)據(jù)之后,有的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受到我們的國家要強大,我覺得學生說得太好了,但只是對全班同學說:“給他掌聲”,連我自己覺得還應該說點什么,但卻沒有了?梢钥闯稣n堂評價是教學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好的評價能讓學生體驗成功感,獲得學習的自信心。同時,也能體現(xiàn)一個教師的教學機智與隨機應變的能力。評價語注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要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表現(xiàn),做到細、準、精。要做到因材施評。只要有了針對性,評價的多樣化自然就有了。今后我一定在這方面多加努力。
《虎門銷煙》語文教案 篇12
作者:佚名 轉(zhuǎn)貼自:轉(zhuǎn)載 點擊數(shù):96
同協(xié)部 杭福兵
《虎門銷煙》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文章,講述了愛國英雄林則徐頂住內(nèi)外上下的重重壓力,將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品——鴉片集中銷毀在古老的虎門寨的事情。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先組織學生聽寫一組比較重要的詞語,并出示這些詞語,讓同桌互相批改,再指名學生用上述幾個詞語說幾句話。這樣的教學,既可以復習生字詞,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又能降低坡度,幫助學生回憶課文內(nèi)容,一舉兩得。
精讀課文時,抓住第一小節(jié)和最后一小節(jié),通過讀,讓學生明白虎門銷煙這一舉措是偉大的壯舉,不僅打擊了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更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在教學中,緊緊抓住“壯舉”這個詞語,讓學生精讀課文,披文入境,感悟課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件事確實是壯舉,并把它們劃出來,反復誦讀,通過朗讀把這種“壯舉”讀出來。大多數(shù)的學生找得還比較正確,認為從銷煙場面的壯麗和銷煙過程的壯觀看出這是一件壯舉。接下來讓學生從銷煙的場面和過程兩方面來研究課文就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了。在這段的教學中,我覺得一方面讓學生把握住了課文的脈絡,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研究結(jié)束后,我又補充了一些資料,讓學生明白,林則徐禁煙其實是頂著很大阻力,冒著生命危險來進行的,這些阻力不僅來自朝廷上下接受鴉片賄賂的各級官員,更來自靠走私鴉片而謀取暴利的帝國主義勢力。讓學生對林則徐這位英雄不禁肅然起敬。最后,我還安排了一段說話訓練,當我們透過歷史的硝煙,穿過遼闊的海灘,來到這位英雄面前,對著他的銅像,說上幾句話。當學生充分了解了這位英雄時,肯定有許多話想說,安排這個說話訓練,可以讓學生盡情發(fā)揮,把對英雄人物的尊敬、崇拜、感激之情娓娓道出。
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自己在教學中,教學時間的分配有一些不妥,導致后面的說話訓練不充分,沒到位,留下了一些遺憾。
。ǖ谝环段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nèi)搜索關鍵字:虎門)
此問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