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趣味性體育公開課教案(精選3篇)
中班趣味性體育公開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套鉆的動作,發(fā)展幼兒的柔韌性和靈敏素質。
2、培養(yǎng)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4、鍛煉幼兒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
【活動準備】
準備直徑為50厘米的套圈12個,小紅旗四面。
【活動過程】
1、游戲前帶領幼兒做全身的準備活動。
2、向幼兒交待游戲玩法。游戲開始,排頭幼兒從起點出發(fā)向前跑,跑到圈處,將圈拿起,從頭部經軀干套到腳下脫出,表示蛇脫皮,然后將圈放回原處。用同樣的方法套完其余兩個圈,繞過小旗,跑回本隊排二名幼兒的手后排至隊尾。第二人。游戲方法同第一人,依此類推進行下去,以先完成的隊衛(wèi)勝。
3、教師講解示范套圈的動作,再請幾名幼兒做套圈動作,教師給與指導。
4、帶領幼兒站到起點先后,講清游戲方法和規(guī)則。游戲可進行兩遍,每輪比賽完教師要宣布勝負。
總結分享:請幼兒說說套圈時的感受。
反思:
1.“蛇”的探索活動開展,由于符合孩子們的興趣,反映他們的心聲,因此小朋友的參與面之廣,熱情之高,是大大超出我預想的。孩子們不僅在活動中積極參與,而且在活動之后主動與父母一起收集資料,從資料可以看出,家長的知識是多種多樣的,這大大豐富了幼兒在園內所學不到的知識,讓孩子們開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充分調動他們探索自然的科學性、積極性。不僅讓家長接受幼兒園先進的教育理念,產生了共同參與的愿望,同時,也讓家長認識到,只有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讓他們自主學習,在實踐操作中獲得知識經驗,才能讓孩子自覺地學、愉快地學。
2.讓我認識到探索型主題活動,實際上是問題教學,每個問題、每個發(fā)現(xiàn)不是來源于成人,而是直接來源于孩子的內心深處。開放的、寬松的環(huán)境,使孩子能夠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嘗試解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開始時,我還擔憂中班孩子會不會是一時的興趣?他們會自己去尋找答案嗎?參與了孩子們的活動,我的擔憂開始被徹底消除了,我覺得幼兒有這樣的能力,雖然他們是中班孩子,只要抓住他們的興趣點,同樣能做的很出色,這大概就是教學活動的魅力所在吧!
中班趣味性體育公開課教案 篇2
目標:
1、練習縱跳觸物,具有一定的彈跳能力。
2、喜愛參加體育活動,具有一定的競爭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感受運動的快樂,愉悅身心。
活動過程:
1、小猴去摘桃的時候必須鉆過山洞,跳過小土坑,繞過一片小樹林。
2、小猴來到桃樹下摘桃的時候必須屈膝蹬地跳起才能摘到桃子。
指導:
1、提示幼兒摘桃子的時候必須兩腳一起跳,屈膝蹬地跳高,落地的時候用前腳掌輕輕落地。
2、小猴去摘桃鉆過山洞時側身鉆過,不要碰倒鉆圈;跳過小土坑的時候兩腳并跳。
環(huán)境材料:
鉆圈4個,膠圈16個,線圈16個,掛起來的桃子若干。
本活動的目標是初步學習雙腳并攏、自然向上縱跳觸物的動作,通過動作練習達到鍛煉下肢的目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激發(fā)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由于場地的限制,就找了兩根固定棍子來固定繩子。游戲開始時,設計了全班幼兒都能夠觸碰到的高度,目的是先給予孩子自信心,也為后面的跳躍觸物打好基礎。隨后逐漸增加高度,在第三次增加高度時,就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水平,有的孩子由于身高限制,導致在跳躍觸物的過程中沒有能觸碰到繩子,而身高較有優(yōu)勢的孩子能達到目標。這也給很多沒能觸碰到物品的孩子打擊了自信心,在后面環(huán)節(jié)失去了信心和興趣,都處于發(fā)呆觀看現(xiàn)狀,于是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及時的更改了教學環(huán)節(jié),將根據(jù)幼兒的能力水平將孩子分成了2組進行練習,這樣大大提高了剛剛沒能碰到物品的幼兒的自信心。
從這活動總結到,教師不能總是死板的根據(jù)教案環(huán)節(jié)一步一步進行活動教學,要根據(jù)活動過程中孩子的表現(xiàn)適時的調整活動方案,以便更好地能幫助孩子達到活動目標。
中班趣味性體育公開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了解并掌握幼兒園實用隊形、口令練習知識;
2、(技能目標):掌握隊列隊形練習常用的術語、基本知識、動作要領和練習方法。通過練習能熟練運用口令指揮隊列隊形練習,并能初步形成體育教師最基本的組織能力和職業(yè)技能。
3、(情感目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加強審美能力以及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達到改善人際關系等方面的綜合效益。
教學重點:
1、口令的訓練與運用
2、團隊合作與集體榮譽感的培養(yǎng)
教學難點:
1、隊列、隊形的組織
2、口令下達的準確無誤教材分析:
隊列隊形練習是幼兒園體育教學中規(guī)定的必修內容,是幼兒教育專業(yè)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內容。幼教專業(yè)學生通過隊列隊形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隊列隊形練習知識,技術技能,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喊口令和指揮調動隊伍的能力,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應能組織好幼兒園體育教學和各項體育活動,并能正確運用隊列和體操隊形的變換來組織好幼兒各項集體活動。
幼教班的學生今后的工作崗位在幼兒園,在幼兒園無論是體育課的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隊列隊形的組織和變化貫穿于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所以說它是銜接體育課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紐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它還是課間操、課外體育活動、幼兒園集會等集體活動的組織保證,也是對學生進行作風培養(yǎng)、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徑。
教學意圖:
本堂課通過隊列隊形教學使學生養(yǎng)成迅速、準確、協(xié)同一致的習慣;嚴格執(zhí)行命令,遵守紀律的習慣;增強集體主義觀念,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頑強意志,使學生在思想上、作風上、行為上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快節(jié)奏、高效率對人才的要求。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促進身體良好生長發(fā)育。發(fā)展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提高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自控能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由于教學中口令與動作不斷地變化,因此能提高學生注意力迅速轉移的能力。通過教師與學生輪流指揮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組織指揮能力,從而發(fā)展學生智力。加強“組合功能”。通過隊列隊形練習,把不同性格、不同興趣、不同愛好的學生組合在一起,通過教與學的過程,加強學生間的相互了解,建立感情,增進友誼,通過比賽增進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和團隊榮譽感。
教學流程如下:
集合整隊→宣布課的內容→觀看幻燈片了解課的內容→游戲→新課導入→知識點自學檢測(課外作業(yè)檢測)→口令學習→分組學習→任務演練→總結教法:講解示范、自主練習、集體練習、分組練習、個人練習
學法:討論、情景、角色、體驗、探究、展示、應用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準備部分
(一)課堂常規(guī):
1、到指定地點集合;
2、檢查人數(shù)、服飾;
3、師生問好,宣布課的內容、任務及要求;
4、安排見習生,開始上課。
。ǘ┓纸M與游戲:(我們是最棒的)
全班同學分成四組,四個幼兒園團隊,設有園長一名,金牌老師一名,班主任一名。
二、基本部分
。ㄒ唬┲R點學習:
1、隊列、體操隊形的講解;
2、隊列和體操隊形的基本術語(自學檢測):
A(列:路:翼:)
B(正面、后面、間隔、距離、隊形、隊形寬度、隊形縱深、橫隊、縱隊、方隊、基準學生、排頭、排尾、伍)
3、隊列隊形的教學內容與練習
A(立正!稍息!向(左)右看————齊!以為基準,向中看————齊!向左(右)———轉。
B(原地踏步———走!齊步————走!左(右)轉彎走!立定)
。ǘ┎贾萌蝿眨
口令練習(立正!稍息!向(左)右看————齊!以為基準,向中看————齊!向左(右)———轉!原地踏步———走!齊步————走!左(右)轉彎走!立定)。
(三)分組練習組員間輪換喊口令,輪換指揮與組織
(四)任務演練園長大比拼
。ㄎ澹c兵點將
三、結束部分
備注:知識點學習由教師打分,分組練習自評,園長大比拼、點兵點將由自評與互評相結合。
。ǘ┎贾谜n外作業(yè)
二列隊形、一列和二列隊形、步幅、步頻知識點學習
。ㄈ┬枷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