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陶罐和鐵罐教案(精選14篇)
有關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2、聯(lián)系已學課文和生活經驗加深對寓言的理解。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具準備:陶罐和鐵罐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師講臺上擺的是什么?板書(陶罐和鐵罐)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一學在這兩個罐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3、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邊聽錄音,邊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并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發(fā)言。
3、師歸納。
國王的御廚里有一只陶罐和鐵罐,鐵罐仗著自己堅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精美,而鐵罐卻被氧化得無影無蹤了。
三、學習1——9自然段了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
1、聽1——9自然段的錄音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鐵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書:奚落
2、哪一位同學來說一說“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話數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
3、這幾個自然段也就是常講鐵罐常常用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
4、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思考:
、偬展薜亩烫幨鞘裁矗胯F罐又是憑什么來奚落陶罐的?
、阼F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勖鎸﹁F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請同學們邊讀就邊把有關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5、生回答老師的問題
6、小黑板出示對話,體會各自態(tài)度。
、佟澳愀遗鑫覇?陶罐子!”
陶罐一開口就是“你敢碰我嗎?”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它根本就沒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稱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說明它有沒有禮貌?。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一個能夠體現鐵罐態(tài)度的詞來。。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不敢,鐵罐兄弟”。陶罐有沒有生氣?。它不但沒有生氣,還很禮貌地稱呼它為兄弟,并承認自己不敢碰它,說明陶罐怎么樣?。
、谡埻瑢W們自學后面的句子,看看這些句子體現了陶罐和鐵罐怎樣的態(tài)度?鐵罐:傲慢、狂妄陶罐: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
、壅埻瑢W們看到書101頁的插圖,
教案《新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教案一》!
看一看,哪個罐子是陶罐,哪個是鐵罐,為什么呢?
7、指導朗讀1——9自然段。
、偻ㄟ^1——9片段段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鐵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我們就來分角色把1——9自然段讀一讀。
②注意:讀的時候要讀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讀出陶罐的謙虛。
③分角色朗讀:男生讀鐵罐說的話,女生讀陶罐說的話。敘述的語句就由老師朗讀。
④請兩位同學把剛才讀的內容演一演。
四、總結1——9段、學習10——17自然段。
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發(fā)生了爭吵,最后以不歡告終,隨著時間的變化,故事又有什么變化,請大家快速的默讀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是什么樣子?鐵罐呢?(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鐵罐被氧化消失的無影無蹤。)
2、當人們發(fā)現陶罐時,人們的態(tài)度怎樣?為什么呢?(高興、驚訝)(它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
當年被鐵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卻成了很有價值的文物被人們永久的保存下來,(板書:永久)。而當年狂妄自大的鐵罐卻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氧化)。當初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有,因為它只看到自己堅硬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易氧化的短處;同樣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沒有正視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從這則寓言中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聯(lián)系學生的課文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
五、總結課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練習
這則寓言采用了手法將陶罐和鐵罐人格化,通過人格化的描寫,告訴人們看待問題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業(yè):
把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告訴他們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短處比,更不能因此而驕傲。
板書設計:
陶罐 易碎——→永久
忍讓↑↓奚落
鐵罐 堅硬——→氧化
有關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2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講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錄音機、頭飾、陶罐和鐵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看,這是什么?(陶罐)──板書:陶罐
仔細觀察一下,它有什么特點?也可以上來摸一摸。(找同學說說)
同學們再看看,這是什么?(鐵罐)──板書:鐵罐
仔細再觀察一下,它有什么特點呢?(找同學說說)
很久很久以前,在他們倆之間發(fā)生了一個小故事,大家想不想聽聽?(想)
揭示課題: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陶罐和鐵罐(板書27、和)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聽一聽這個故事吧。(聽課文的錄音磁帶)
2、大家說故事好不好聽?(好聽)既然這么好聽大家還不趕快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有困難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B、大家說故事好不好聽啊?(好聽)想不想自己讀讀?(想)那就請同學們打開書看107頁讀讀這個故事吧。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有困難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3、識記生字:
、 同桌合作記生字:
剛才我看到有的同學做得非常好,他一邊用手指著課文后的生字一邊認讀,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在同桌之間這樣做一做,一個同學用手指著另一名同學認讀,對讀的不對的字要及時糾正。
⑵ 生字卡識字:
老師手里拿的就是本課的生字朋友,同學們看看認識嗎?(出示生字卡,先請學生一起認讀再找個別同學認讀)
、 學生領著齊讀生字。
4、識記詞語:
⑴ 生字朋友看來同學們是認識了,可是還有一些詞語朋友我們還沒認識,如果記住了這些朋友,同學們讀課文會讀得更好理解得也會更容易。那就讓我們從課文中找一找這些朋友吧。找找了就把他們劃下來。尤其注意表現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語。
⑵ 找同學讀讀劃的詞語。
⑶ 出示課件,認讀詞語(個人讀、分組讀、齊讀)
⑶ 同學們,課文中的泡泡問我們,“奚落”是什么意思,而且告訴我們可以聯(lián)系課文來理解,那么同學們,你們懂了嗎?趕快讀讀課文,說出來交流交流。
、 好,同學們做得非常好,說得更好。那能不能用同樣的方法理解“相提并論”和“和睦相處”這兩個詞語呢?試試看。
、 出示課件,讀課文填空。
三、精讀課文,讀出感情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找?guī)酌瑢W接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他們是否讀出了陶罐和鐵罐的不同特點。
3、結合學生的朗讀,進行評議,點撥理解:
、 同學們認為剛才幾名同學讀得怎么樣?好在哪里或者不好在哪里?大膽的起來說說,發(fā)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⑵ 你覺得鐵罐像個什么樣的人?從那里可以看出來?找出表現他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畫出來并讀一讀。(找同學起來匯報)
、 你覺得陶罐像個什么樣的人?從那里可以看出來?找出表現他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畫出來并讀一讀。(找同學起來匯報)
、 那我們應該分別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他們說的話呢?在小組里試著分角色讀一讀。
⑸ 全班交流,展示朗讀。
、 練習表演,交流展示。
沒想到同學們讀課文讀得這么好,剛才有同學就說他能把這個故事演一演,我想不光這名同學能演,全班同學都能演,大家說是不是?(是)那到底誰演得最好呢?我們拭目以待。
請同學們抓緊練習,爭取以最精彩的表演征服全班同學。
⑺ 現場采訪:
同學們說他們演得好不好?(A、好)(B、如果有同學說不好,那就找同學說說哪里不好,應該怎樣演?然后另找一小組上臺表演)
、 小演員們先不要回去,你們現在已經成了全班的`小明星了。下面給全班同學一個當記者的機會,我們開一個小小的記者招待會,記者們將有一些不明白的問題向你們請教,請做好準備。哪位小記者先來?
、 好,同學們,通過這次表演,我們班又有一批小明星誕生了。我呢,現在搖身一變成了一名電視臺的記者,要現場采訪一下我們的小明星。
請問鐵罐,你為什么奚落人家陶罐?(回答:因為我是鐵做的,它是泥土做的,他不如我堅固,我不愿意和他在一起)
請問陶罐,鐵罐這樣奚落你,你為什么不但沒給他急反而勸他和睦相處呢?(回答: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應該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希望人人都能像陶罐你這樣,那么世界將會更美好!還有陶罐,在人們把你挖出來的時候,你還惦記著鐵罐,而且稱他為兄弟,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吧?(回答:對。但不僅是這個原因。)哦,還有什么?(回答:鐵罐永遠是我的好兄弟。
請問鐵罐,聽了陶罐的話,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回答:我覺得很對不起你(陶罐),我不應該那么傲慢,那么蠻橫無理,沒想到我那樣對你,你還對我這么好,我以后一定向你好好學習,改正自己的錯誤,做個謙虛友善的人。)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1、課文學習到這里,想必大家也應該清楚了,課文可分為兩大段,分別是什么呢?誰來說一說?(學生邊說邊板書)
2、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以及最后不同的結局,你得到是么啟發(f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板書:人各有長,相互尊重
五、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學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哪些學過的課文或生活中的事情?說出來給大家聽聽。
有關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3
一、文本細讀:
本篇課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簡單,卻寓意深刻。向我們講述著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部分向我們講述了在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鐵的,驕傲的鐵罐瞧不起陶罐,經常奚落他。后半部分向我們介紹了許多年后,當人們挖掘出陶罐的時候,鐵罐卻已經無影無蹤了。文章雖然簡短,但是,陶罐與鐵罐的態(tài)度差異通過人物語言表現得非常明顯,這和最后的結局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本文運用大量的對話來向我們展示兩只不同的罐子,讓我們深深體會到陶罐的謙虛,鐵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詞語也說明了這一點。如驕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謙虛、輕蔑、爭辯、憤怒等很多。
文章以兩只罐子的對話為線索,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二、設計理念:
本篇課文故事看似簡單,卻寓意深刻,向我們講述深刻的道理,而這大部分都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完成的。因此做如下設計:
1、在朗讀中體會,在想象中感悟。
2、在比較中質疑,在交流中解惑。
3、從課堂走向生活,由知識轉化為實踐。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陶、謙、虛、職、羞、恥、逝、遺、素、漆、蹤”等11個生字,會正確書寫“驕、吵、羞、恥、宮、荒、堆、塵、凈、素、損、挖”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中的故事內容,思考陶罐和鐵罐的最終結局。
4、讀課文,了解語言蘊含的道理。
5、理解課文內容,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fā)現別人的長處,要正視自己的短處。并且學著用發(fā)展變化的眼光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課文,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3、在比較中質疑,在交流中解惑。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懂得不以己之長比他人之短,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并且學著用發(fā)展變化的眼光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
四、教學重難點:
文章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會全面的看問題,要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這也是教學的難點。
五、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師:在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鐵的。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fā)生了很多事情。兩只罐子被遺落在荒涼的場地上,許多年過去了,兩只罐子的命運如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陶罐和鐵罐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1、引導學生讀文,要求讀準確。
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指名讀,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流利。
“渣滓”的“滓”要讀輕聲。
“陶罐”“鐵罐”為了聽起來舒服,讀時也可以稍加兒化!皭灐弊质嵌嘁糇,在文中讀一聲。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3、學生自由讀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課時
課前一分鐘:一生上前講述一則寓言故事。問生,聽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聽得很仔細,這短短的一分鐘,就讓我們大家有這么大的收獲,既聽到了好聽的故事,又明白了一個道理)
一、回顧課文內容:
1、上節(jié)課我們也初步學習了一則寓言故事,題目叫《陶罐和鐵罐》,誰愿意把這則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給大家復述一下?(指生復述課文內容)
二、朗讀體會,討論交流,想象感悟。
1、聽了他的復述,文中的兩個主人公——陶罐和鐵罐分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生:陶罐謙虛、大度鐵罐驕傲、傲慢(根據學生匯報情況板書:驕傲,謙虛)(有一對反義詞:驕傲,謙虛)
2、下面大家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哪些語句能體現陶罐謙虛,鐵罐驕傲呢?把這些詞句勾畫出來,比較一下,并在邊上寫一寫體會。(生自讀自悟)
3、下面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看看同伴的想法和你一樣嗎?(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看法。)
4、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
★學習1——9自然段了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
匯報交流:
第一段:
(1)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哪一位同學來說一說“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話數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還有哪些詞語與他意思相近(諷刺、挖苦、嘲笑、譏諷)
(3)、這里說誰常常奚落誰?(鐵罐常常奚落陶罐)也就是說鐵罐常常用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
(4)、請同學們思考:
▲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5)、生回答老師的問題讀二段。
(6)、出示對話,體會各自態(tài)度。
①“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陶罐一開口就是“你敢碰我嗎?”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沒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稱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說明它有沒有禮貌?<沒有>。而且鐵罐跟陶罐說話的態(tài)度什么樣?<傲慢>。傲慢的意思是<輕視看不起>。你能不能把鐵罐當時的傲慢心理和態(tài)度讀出來嗎?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不敢,鐵罐兄弟”。陶罐有沒有生氣?<沒有>。它不但沒有生氣,一聲兄弟讓我們感受到陶罐怎么樣?<有禮貌,很謙虛>。誰能謙虛的讀一讀陶罐的回答。
、诳吹教展捱@個態(tài)度,鐵罐又是怎樣說的呢?
生讀四段: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更加輕蔑的神氣。(理解懦弱,輕蔑)
陶罐是如何回答的?本職工作是什么?而不是相互碰撞,比誰硬,比誰美,爭辯,再說……省略號省略什么?(生發(fā)揮想象說)為什么沒說完?省略了呢?
、郾昏F罐打斷了怎樣打斷(憤怒)。生讀第六段。(理解相提并論: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看待或評說)他認為陶罐的最終結局是變成碎片,而自己會永遠長存。
面對鐵罐這樣無情的嘲諷,陶罐什么態(tài)度?和睦相處,不想吵架。這也是剛才陶罐說在本職工作反面,自己不比鐵罐差,再說之后的話省略的原因,因為陶罐不想和鐵罐吵架,希望和睦相處,共同來完成任務。
、苊鎸μ展薜囊辉偃套,鐵罐卻是步步緊逼,他說: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
看到鐵罐這樣傲慢無禮,陶罐不再理他。
⑤剛才鐵罐說陶罐是懦弱的東西,你們說此時楊老師會不會也這樣說陶罐?(它易碎,怎么不懦弱?鐵罐一而再再而三的奚落、嘲諷陶罐,它還和顏悅色,一臉微笑,怎么不懦弱?)生反駁,師:是呀,這的確不是懦弱,這分明就是陶罐兄弟的謙讓,大度的美德的體現。
▲(8)鐵罐為什么這樣傲慢、輕蔑、憤怒地奚落陶罐呢?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因為他覺得陶罐易碎(板),而自己堅硬(板),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論,鐵罐仗著自己的長處去奚落陶罐的短處。(板)
(9)、指導朗讀1——9自然段。
①剛才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下面我們就來分角色把1——9自然段中鐵罐和陶罐的對話讀一讀。
、谧⒁猓鹤x的時候要讀出鐵罐的傲慢、驕傲自大,讀出陶罐的謙虛,大度。
、鄯纸巧毩暲首x:同桌一生讀鐵罐說的話,一生讀陶罐說的話。
、苌纸巧首x。
★總結1——9段、學習10——17自然段。
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可是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fā)生了許多事情,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當年同在國王御櫥里的兩只罐子一同被遺落在荒涼的場地上,歷史在它們的上面堆積了渣滓和塵土,一個世紀連著一個世紀,一百年過去了,又一個一百年過去了,
(1)這么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都變成什么樣子了?(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樸素、美觀、漆黑锃亮。)(鐵罐被氧化銹爛消失的無影無蹤。)
(2)、當人們發(fā)現陶罐時,人們的態(tài)度怎樣?為什么呢?(高興、驚訝、捧起、擦洗干凈,小心點……)(它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
(3)當年被鐵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卻成了很有價值的文物被人們永久的保存下來,(板書:價值)。
(4)人們都把陶罐當寶貝,陶罐也很興奮,但他并沒有驕傲自大。它重見天日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讀16段)這體現出陶罐善良,寬厚待人,不計前嫌)正因為此,我們大家在多年前和多年后都是這樣喜歡陶罐。
(5)而當年驕傲自大的鐵罐卻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消失)。
(6)當初認為自己會永遠存在下去的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沒有,因為它只看到自己堅硬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易氧化的短處;同樣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沒有正視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7)指導朗讀。
三、總結課文,感悟哲理。
1、到這《陶罐和鐵罐》這則寓言故事我們就學完了,我們讀寓言,不僅要知道故事的內容,更重要的是通過故事本身感悟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法國著名詩人拉封丹曾經說過:“一則寓言可以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描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深刻的教訓好比是靈魂!蹦恰短展藓丸F罐》這則寓言故事帶給我們什么深刻的教訓,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2、學生聯(lián)系課文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看問題要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要看到別人的長處,還要看到自己的短處,這就是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3、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你有什么話想對陶罐說?有什么話想對鐵罐說?
四、作業(yè):
1、假如你是鐵罐,聽到陶罐和人們的對話,聽到同學們這么說,你會怎么想,發(fā)揮想象寫一寫。
2、很多寓言故事中都蘊含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學們課下讀一讀《伊索寓言》和《小故事大道理》,相信會有更大的收獲。
五、板書設計
24陶罐和鐵罐
(驕傲)鐵罐:堅硬(長處)→消失(短處)
↓奚落↑寬容
(謙虛)陶罐:易碎(短處)→價值(長處)
有關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發(fā)生在國王御廚里,一只陶罐和一只鐵罐的故事。驕傲的鐵罐仗著自己的堅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禮,陶罐表現出了謙虛、克制和友善的態(tài)度。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只罐子的命運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陶罐出土成寶,鐵罐卻消失得無蹤無影。
本文將陶罐和鐵罐人格化,通過人格化的語言,告訴人們,任何事物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在年段教學目標、本冊教學目標和本專題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形成的。
。ㄒ唬┡囵B(yǎng)學生自覺,獨立的閱讀能力。
。ǘ┳プ∥恼碌闹饕獌热荨T诔踝x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細讀課文,把每部份的內容讀懂,從而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ㄈ┞(lián)系學過的課文或生活經驗,進一步理解本寓言故事的道理,讓學生學會正確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對于本文的教學,我將采取以下學習策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策略一:引導學生通過大膽質疑,然后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解決問題、教學中盡可能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
策略二: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抓住重點詞句,運用多媒體課件等,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不軟弱。
策略三:根據課文內容,采用多種方法指導朗讀,理解這則寓言故事的深刻道理。
策略四: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6個生字,理解奚落、傲慢、輕蔑、惱怒等詞。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細讀課文,把每部份的內容讀懂,從而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4、讀懂課文內容,學習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讀一讀,整體感知。
2、議一議,了解內容。
3、品一品,理解品味。
4、演一演,加深理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正確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做人道理。
三、教學準備
教師在教學本課前,準備陶罐、鐵罐的實物以及陶罐、鐵罐的頭飾,生字卡片、教學課件等。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剛才老師讓你們觸摸了我從西藏帶來的非常漂亮的罐子,現在我想請幾位同學來說一說這兩只罐子有些什么特點,好嗎?(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相機板書“堅固”“易碎”兩個詞語)
同學們通過觸摸,發(fā)現了兩只罐子的不同特點,你們真是一群善于觀察、愛動腦的孩子!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道去認識兩只特殊的罐子,他們是國王御廚里的一只陶罐和鐵罐,在這兩只罐子身上發(fā)生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9課,陶罐和鐵罐(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ㄒ唬┱埻瑢W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ǘ┏鍪旧挚,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ㄈ┠x課文,找出課文中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
三)精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課文
。ㄒ唬┯米约合矚g的方式,讀一讀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然后告訴大家,從對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相機指導)
(二)從兩個罐子的對話中,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學生質疑)
。ㄈ⿲W生提出的問題,歸納為以下幾個問題
1、鐵罐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3、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的態(tài)度又是如何呢?
。ㄋ模┠奈煌瑢W來回答第一個問題,鐵罐為什么要奚落陶罐?
生自由回答,教師相機指導。
師:鐵罐正是仗著他堅硬的特點,非常驕傲,常常奚落陶罐。
板書:驕傲
師:誰能結合上下文,說說你是怎樣理解“奚落”這個詞的?
生自由回答,教師視情引導學生。
(五)下面我們一道來解決后面兩個問題。
1、分角色讀陶罐和鐵罐的對話部分,理解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1)生:“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出示課件1:
師:同學們覺得這時鐵罐的態(tài)度是怎樣呢?
生:傲慢
板書:傲慢
師:誰能用傲慢的語氣把這句話讀一讀?
(學生試著用傲慢的語氣讀。)
。2)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出示課件2:
師:這時鐵罐的態(tài)度又是如何呢?
生:輕蔑
板書:輕蔑
師:請同學們帶著輕蔑的神態(tài)讀一讀好嗎?
學生用輕蔑的神態(tài)練讀。
師:同學們表現的真好!老師也想用輕蔑的神態(tài)來讀一讀這句話,哪位同學愿意和老師合作呢?(師生合作完成對話2)
。3)師:鐵罐奚落陶罐的句子還有哪些?
。▽W生找出句子“住嘴…………在這里”)
出示對話3“住嘴…………在這里”。
師:鐵罐的態(tài)度由開始的傲慢,到輕蔑,再到現在的什么?請同學們讀對話3,然后回答。
生讀鐵罐的對話,然后回答。
板書:惱怒
教師通過指導學生朗讀對話,理解和體會鐵罐惱怒的神態(tài)。
。4)鐵罐狂妄到了極點,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請大家找出表現鐵罐狂妄自大的語句。
學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
教師引導學生讀出狂妄自大的語氣
2、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的態(tài)度又是如何呢?
生:謙虛、大度、禮貌……(板書:謙虛、大度)
師:分別找出表現陶罐謙虛、大度的句子,并讀一讀,體會關鍵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
出示課件5:“我確實不敢碰你……再說……”“何必這樣說呢?……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讀陶罐的話,教師相機引導。
四)分角色朗讀,鼓勵學生自配動作。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解決了大家提出的問題,現在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陶罐和鐵罐的對話,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還可以自配動作。
(一)小組分角色練讀陶罐和鐵罐的對話。
(二)戴上頭飾表演。
五)學習課文10—17自然段
。ㄒ唬┩瑢W們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師從你們的表演中看到了謙虛的陶罐和傲慢的鐵罐?墒牵S著時間的流逝它倆的命運最終會如何呢?你們想知道嗎?請同學們快速地讀課文的后半部分,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陶罐和鐵罐的不同命運。
。ǘ⿲W生認真讀,積極發(fā)言
六)歸納主要內容,揭示寓意領會中心
(一)這個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學生回答
。ǘ┙處煟撼鍪捐F罐、陶罐的實物,看同學們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相機引導。
。ㄈ┙Y合自己的生活,說一說從這則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相機歸納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七)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或學過的課文,模仿著編一則寓言故事。
有關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5
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fā)現別人的長處,要正視自己的短處。
學習目標
①認識“陶、懦”等10個生字。會寫“陶、謙”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等13個詞語。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
、鄹形蛘n文寓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課前準備
、偬展藓丸F罐的圖片或實物。
②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帶。
第一課時
形象揭題,點明學法
、俪鍪咎展藓丸F罐的圖片或實物,讓學生看一看,還可摸一摸。
、诎鍟n題,指名學生讀,學習生字“陶”的音、形、義。
、劢沂緦W法:學生充分自讀自悟,同座、小組合作學習。
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賹W生聽課文的錄音磁帶。
、趯W生輕聲自由地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
③同座互相朗讀課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讀一段,可以分角色讀,可以一人讀1至9自然段,一人讀10至17自然段;ハ嘣u議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芡浜,向全班展示朗讀。
精讀課文,讀出感情
①小組討論,合理安排小組內每個成員的分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谡堃粋小組匯報朗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他們是否讀出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特點。
、劢Y合學生的朗讀,進行評議,點撥理解。
a.你覺得鐵罐像是個什么樣的人?找出表現他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b.你覺得陶罐像是個什么樣的人?找出表現他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c.教師扣住學生的朗讀,引導領悟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克制,幫助學生歸納出理解詞語的幾種方法:如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義詞理解“謙虛、懦弱、輕蔑、爭辯、惱怒”;通過表演朗讀來理解表示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語。
、苄〗M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讀全文。
、萑嘟涣,展示朗讀。評出最佳合作小組。
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俳處焼l(fā):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以及最后不同的結局,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诠膭顚W生暢所欲言,尊重學生不同的感受:如:學生認為“要謙虛,不要驕傲”可以;認為“要多看別人長處、多看自己短處”可以;認為“謙虛的人有好的結局,驕傲的人下場可悲”也可以。
、弁卣寡由,加深理解。讓學生說說讀了這個故事,想到了哪些學過的課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復習生字詞
、儆蒙挚ㄆ_火車讀讀本課的生字。
、谟帽菊n學的生字組詞,再讀讀詞語表中列出的詞語。
第二課時
復習鞏固
、俜纸巧首x課文。
、陂_火車認讀生字詞。
、劢涣饔涀址椒。本課有一部分生字是形聲字,可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記憶。還可聯(lián)系熟字比較記憶。
指導寫字
、僬J讀要寫的生字。
、跉w類認識字形特點,觀察字的間架結構。
a.觀察8個左右結構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b.觀察6個上下結構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c.集體討論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師可范寫。如,“陶、謙”。
、劢處煵シ乓魳,學生做好寫字準備。
、軐W生自己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菁磿r展示學生作業(yè),師生評議。
語言實踐
①抄寫課文中表現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
、谡?guī)孜煌楹献靼堰@個故事演一演。
聽寫詞語
①抄寫、記憶詞語表中的詞語。
、诼爩憽S喺。
有關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6
【教學設想】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聯(lián)系已學課文和生活經驗加深對寓言的理解。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實物展示,情境導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師講臺上擺的是什么?板書(陶罐和鐵罐)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一學在這兩個罐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邊聽錄音,邊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并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發(fā)言。
3.師歸納。
國王的御廚里有一只陶罐和鐵罐,鐵罐仗著自己堅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精美,而鐵罐卻被氧化得無影無蹤了。
三、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ㄒ唬⿲W習1~9自然段了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
1.聽1~9自然段的錄音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鐵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書:奚落
2.哪一位同學來說一說“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話數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
3.這幾個自然段也就是常講鐵罐常常用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
4.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思考:
、偬展薜亩烫幨鞘裁?鐵罐又是憑什么來奚落陶罐的?
、阼F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勖鎸﹁F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請同學們邊讀就邊把有關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5.生回答老師的問題
6.小黑板出示對話,體會各自態(tài)度。
、佟澳愀遗鑫覇?陶罐子!”
陶罐一開口就是“你敢碰我嗎?”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沒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稱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說明它有沒有禮貌?(沒有)。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一個能夠體現鐵罐態(tài)度的詞來。<傲慢>。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不敢,鐵罐兄弟”。陶罐有沒有生氣?(沒有)。它不但沒有生氣,還很禮貌地稱呼它為兄弟,并承認自己不敢碰它,說明陶罐怎么樣?(很謙虛)。
、谡埻瑢W們自學后面的句子,看看這些句子體現了陶罐和鐵罐怎樣的態(tài)度?鐵罐:傲慢、狂妄陶罐: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
③請同學們看到書的插圖,看一看,哪個罐子是陶罐,哪個是鐵罐,為什么呢?
7.指導朗讀1~9自然段。
、偻ㄟ^1~9片段段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鐵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我們就來分角色把1~9自然段讀一讀。
、谧⒁猓鹤x的時候要讀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讀出陶罐的謙虛。
、鄯纸巧首x:男生讀鐵罐說的話,女生讀陶罐說的話。敘述的語句就由老師朗讀。
④請兩位同學把剛才讀的內容演一演。
(二)總結1~9段、學習10~17自然段
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發(fā)生了爭吵,最后以不歡告終,隨著時間的變化,故事又有什么變化,請大家快速的默讀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是什么樣子?鐵罐呢?(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鐵罐被氧化消失的無影無蹤。)
2.當人們發(fā)現陶罐時,人們的態(tài)度怎樣?為什么呢?(高興、驚訝)(它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
當年被鐵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卻成了很有價值的文物被人們永久的保存下來,(板書:永久)。而當年狂妄自大的鐵罐卻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氧化)。當初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沒有,因為它只看到自己堅硬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易氧化的短處;同樣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沒有正視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從這則寓言中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聯(lián)系學生的課文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
四、總結課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練習
這則寓言采用了擬人的手法將陶罐和鐵罐人格化,通過人格化的描寫,告訴人們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短處比,更不能因此而驕傲。
【板書設計】
19陶罐和鐵罐
陶罐易碎——→永久
忍讓↑↓奚落
鐵罐堅硬——→氧化
undefined
有關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思想教育:相互尊重對方特長、和睦共事。
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內容,學會全面地看問題,要多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ǘ┓纸巧首x課文。
教學難點:
使學生懂得,要學會全面地看問題,要多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學準備:有關圖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容,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給課文分段。
1.小聲讀全文:
本文是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說的是陶罐和鐵罐之間的一件什么事?
讓學生認真地讀,邊讀邊思考,只要搞清楚寫的是件什么事,那么對分段就有所啟示。并且也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
達能力。
2.指名匯報。
本文寫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看不起陶罐,經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潔如新,而鐵罐卻氧
化不存在了。
3.分段。
課文哪部分是寫鐵罐經常奚落陶罐?哪部分是寫兩個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況呢?
。ㄋ模┘氉x課文。
1.細讀第一段。
(1)提示:
、勹F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②它為什么看不起陶罐?
、厶展薜膽B(tài)度是怎樣的?
要求帶著以上三個思考題,細讀第一段,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話的意思,把你理解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同學之間互相讀課文,讀自己的理解。
(3)指名讀。
在匯報過程中,要指名學生朗讀,要讀出鐵罐那種傲慢,不講理的語氣,讀出陶罐那種自尊、善良、和藹的語氣。
老師適當范讀。
本課是閱讀課文,內容容易理解,要讓學生自己去悟,只要讀出了語氣,說明就已經讀懂了。
。4)歸納段落大意:
根據前兩課總結的方法:
寫人的文章,用“誰,干什么,怎么樣”的句式歸納段意。
寫事的文章,用“誰,干什么”的句式來歸納段意。本文是寓言,把鐵罐和陶罐擬人化。
本段段意是:
鐵罐看不起陶罐,并且經常奚落陶罐。
2.細讀第二段:
想:多少年之后(當鐵罐和陶罐埋在地下)兩個罐發(fā)生什么變化?
。1)用以上學習第一段的方法學習這段。
(2)出示句子:“謝謝你們!”……“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我旁邊,請你們把它掘出來吧,它一定悶得夠受了!
從這句話看出什么?
雖然鐵罐看不起陶罐,并且還經常奚落陶罐,但是陶罐不和鐵罐計較,它很善良,對鐵罐很友好。我們要向陶罐
學習,寬厚待人。
。3)歸納第二段的段意。
讓學生自己歸納,小組匯報,最后指名回答。段意:許多年過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鐵罐卻氧化不
存在了。
(五)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想: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利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加
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讀出兩種罐的不同語氣。
。┯懻撛⒁。
1.自己默讀全文,想想寓意。
2.小組討論寓意,即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指名匯報。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ㄆ撸⿲W習了這課你有什么體會。
可以結合自己和周圍的人和事談體會。
有關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8
【教學任務分析】
這篇童話故事通過對話展開情節(jié),推動故事的發(fā)展,這是本課表達上的特點。鐵罐的傲慢、蠻橫無理的陶罐的謙虛、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對話中充分體現。此外,具體、生動的神態(tài)、動作描寫,使鐵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理解課文說明的道理,學會全面看問題,懂得要多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二是繼續(xù)學習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其表達的思想感情。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通過陶罐與鐵罐的對話、神態(tài)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灌的謙虛而不示弱;感悟課文講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居于教材特點、編寫意圖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陶罐與鐵罐》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作了如下選擇:
1.讓語文教學更“簡約”。首先是教學內容的簡約,本堂課確定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核心任務──情境對話。其次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簡約,本堂課圍繞核心任務安排了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熟悉角色、選擇角色、進入角色(對話)。
2.讓語文教學更“感性”。在這堂課里,我們不要求學生分析寓意,“講”寓意,更不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讓學生“記”寓意。不讓學生進行理性的思辯,而是巧妙地在朗朗的書聲中,在饒有情趣的情境對話中自然實現人文教育目標。讀和說,緩說破。
3.讓語文教學更“整體”。文本是一個全息元,是一個整體,能整篇教學就整篇教學,不肢解,不選取。本課的教學中,我將突破習慣于一段一段地教,嘗試培養(yǎng)學生整體閱讀的能力。例如在“選擇角色”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提了一個“你為什么選擇陶罐”這樣一個涵蓋全文的問題,讓學生整體閱讀課文,讓學生在整體語境中思考感悟。同時在朗讀教學中,我也嘗試讓學生整段整段誦讀。
4.讓語文教學更“語文”。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角色朗讀”、“對文章補白”、“想像對話”等言語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角色朗讀”的過程中,在“對文章補白”的過程中,在“想像對話”的過程中,即在種種“聽、說、讀、寫”等等言語實踐活動中,領悟到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自尊,獲得認知和情感體驗:要謙虛,不要驕傲;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多看自己的短處等。
【學生分析】
1.有的教材將《陶罐與鐵罐》這篇課文放在第7冊,有的教材將《陶罐與鐵罐》這篇課文放在第6冊,而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將《陶罐與鐵罐》這篇課文放在第5冊。盡管文章內容是一樣的,但針對不同學段孩子所設計的教學肯定要有所區(qū)別。因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其認知水平、人生閱歷,心理特點都是不一樣的。尤其三上年級的孩子知識儲備還不多,對這個復雜紛繁的社會缺乏了解,各方面語文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我們教師不要刻意追求讓三年級的學生對文本理解得很深,否則可能演化成一次“精神侵略”,不要刻意追求讓三年級的學生熟練掌握文本中的語言形式,例如將對四、五乃至六年級學生的學習要求提早引進三年級課堂,讓學生根據文本創(chuàng)編等,這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偠灾瑢τ谌昙墝W生來說,不要過于強調“超越文本”。
2.《陶罐與鐵罐》是一則童話,作者反映的主題是“拿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是沒有必要的,別人也有比你強的地方”。這句話出現在原文的結尾,收錄到教材中后省去了。也就是說,童話要告訴我們“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這個道理。故事中的兩個角色──陶罐與鐵罐而言,陶罐有他的優(yōu)點:樸素、美觀、保存時間長;鐵罐也有他的優(yōu)點,結實、美觀,易攜帶,用途廣。然而,三上年級的孩子在自主閱讀這則寓言時,往往會過于沉浸在故事情節(jié)中,而使自己的認識出現偏差,他們會認為陶罐是很“好”的,幾乎是“完人”,沒有什么缺點,而鐵罐是“不好”的,幾乎沒有任何可取之處。這種認識上的偏差,需要我們老師在具體的課堂情境中巧妙地加以引導“修正”,我們絕不能因為孩子年齡小而放棄這種引導,因為這是學生對這篇課文所要達到的理解的底限。
【教學目標】
1.能夠熟練認讀“陶、懦、辯、惱、恥、逝、殿、掘、樸、素”等生字。在語境中進一步理解“奚落、輕蔑”等詞語的.意思。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是陶罐與鐵罐的對話部分。
3.感悟文章寓意,并將所感悟的寓意融入到“對文章的補白”以及各種特點的陶罐與鐵罐的對話中。
【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感悟角色
一、課前幽默談話,讓學生領會語文學習要多讀書。
二、觀看錄像,通過猜想表情、模仿、賽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陶罐與鐵罐的對話部分。
1.播放執(zhí)教者有滋有味朗讀課文的錄像(沒有聲音)。
師:你都沒聽到他的聲音,為什么就覺得他讀得好呢?
師:既然你們講到了表情,那你看到了課文當中描寫的哪些表情?(隨機鞏
固字詞)
師:下面,就請你們帶著豐富的表情有滋有味地練讀課文。
2.播放執(zhí)教者有滋有味朗讀課文的錄像(有聲音)。
師:他到底讀得好不好呢?請你們聽一聽。你覺得他哪一句讀得最好?為什
么?你能學一學嗎?
師:既然他讀得不錯,那么你們就吸取他的優(yōu)點,再練一練。
3.播放執(zhí)教者驕傲地夸耀自己朗讀水平高的錄像。
。▓(zhí)教者在錄像中說:“怎么樣,我的朗讀水平很高吧?你們根本沒法跟我比。如果你們有足夠的膽量,那就跟我比一比,只要有一句讀得比我好,我就認輸。怎么樣?你敢嗎?”)
師:同學們,他剛才是因為看不起我們而在奚落我們!你們能形容他剛才
的表情和說話的語氣嗎?(隨機鞏固字詞)
師:你能讀整段話和他來比一比嗎?大家做裁判來評價。
。c評:曲調未成先有情,感悟角色三步曲,步步以情為鏈,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觀老師的“啞讀”中感受情;在聽老師范讀中體會情;在師生挑戰(zhàn)朗讀中表達情。同時,將字詞教學,讀正確、讀通順課文貫穿其中。實現了一舉三得。)
第二部分選擇角色
三、進入具體語境,在探究性閱讀中體會陶罐優(yōu)點,初步感悟寓意。
師:讀了課文之后,你們對陶罐和鐵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可以變化,
你愿意變化成陶罐,還是愿意變化成鐵罐?
師:(對選擇陶罐的學生)我也喜歡變化成陶罐,我從這篇文章中看到了陶
罐的兩個優(yōu)點,你喜歡變化成陶罐,是否也是因為看到了陶罐的這兩個優(yōu)點呢?
理由1.陶罐可以長生不老。
原因: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塵土,擦洗干凈,它還是那樣光潔、樸素,美觀。
理由2.陶罐有文物價值。
原因:“一只多美的陶罐!”一個人說,“小心點,千萬別把它損壞了,這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的。”
師:那你是因為什么選擇陶罐?你看到了陶罐身上的哪些優(yōu)點?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理由1.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2.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3.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設答案:
“不敢,鐵罐兄弟!碧展拗t虛地回答。(謙虛)
“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碧展逘庌q說!拔覀兩鷣淼娜蝿帐鞘|西,并不是來互相撞碰的。在完成我們的本職任務方面,我不見得就比你差。再說……”(能同時看到自身的優(yōu)點和缺點)
“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好,吵什么呢!”(友好)
“謝謝你們!”陶罐興奮地說,“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我的身邊,請你們把它掘出來吧,它一定悶得夠受了!保ㄉ屏迹
。c評:引導探究,目標明確;探究的展開,充分體現語文教學的個性要求和本質特點。老師把重點引向了陶罐的優(yōu)點探究,既把握住了文本的客觀價值趨向,又導向了對文本的深入閱讀。言語實踐是語文教學的個性要求,也是其本質內涵,展開探究做到了以言語實踐為載體,通過“理由”和“原因”的言語實踐,使學生的理解和表達相得益彰,同時在實踐中實現了人文熏陶。)
第三部分角色對話
四、師生、生生角色對話,隨機補白,在言語實踐深入領會課文寓意。
1、師生角色對話:(謙虛的陶罐──驕傲的鐵罐)
師:“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生:“不敢,鐵罐兄弟!
師:“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生:“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薄拔覀兩鷣砭褪鞘|西的,并不是來互相撞碰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師:再說什么?你說啊,難道你身上還有什么可取之處嗎?難道你還敢跟我比嗎?你說啊……
生:再說。
師:“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生:“何必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師:“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把你碰成碎片!”
2、生生角色對話:(謙虛的陶罐和謙虛的鐵罐)(教師提供必要的支架)
。c評:角色對話目的是什么?該設計給了我們一個直觀的詮釋,那就是為了感悟到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自尊,獲得認知和情感體驗:要謙虛,不要驕傲;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多看自己的短處等;為了領悟語言特點和規(guī)律,促進學生言語的生成和思維的發(fā)展。)
【教學檢測意見】
1.你上好課后感覺怎么樣?
A
很累,很沒意思,早就想著下課
B
有點累,有時候忍不住要想另外事情
C
不累,有點意思,不太想下課
2.你覺得你上完這堂課后,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3.你覺得下面哪一種說法是錯誤的:
A不要拿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
B陶罐不但能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能看到別人的長處,所以他為人很謙虛。
C鐵罐驕傲自大,看不起別人,他身上沒什么優(yōu)點。
4.你能正確、流利地讀出下列詞語嗎?你能正確有感情地讀一讀課文中陶罐與鐵罐的對話嗎?
陶罐懦弱爭辯惱怒羞恥流逝宮殿掘樸素
(設計綜評:有人說,現在的語文教改是在爬坡,是行進在很可能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拐點上,我想,這是一個再貼切不過的比喻了。所謂拐點,就是說可能向左走,也可能向右走;可能向上升,也可能向下墜,拐點上的人和事,面臨著無數選擇……
對于一線教師而言,“正確的選擇”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
對于一線教師而言,“正確的選擇”本身就是一次有價值的突破。
該設計從學生的年段特點出發(fā),緊扣《課標》的學段目標,抓住課文特點和難點。精選閱讀切入口,優(yōu)化學習方式,加強語言實踐,在“我的發(fā)現”中發(fā)現在課文閱讀中發(fā)現,注重閱讀感悟,提升人文精神。
以讀為本,學生在多讀中認字解詞,體驗感悟,凸現語文的可感性和整體性。做到多感受,少分析,入情入境,進行角色體驗,用讀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在超越文本的心靈對話和“補白”實踐中,使學生得到“智”開發(fā)和“理”的感悟,使閱讀成為學生一段難忘的經歷。)
有關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第19課:陶罐和鐵罐。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教學步驟:
。ㄒ唬⿲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19課:陶罐和鐵罐
。ǘ┱w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勾畫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讀課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3.默讀課文,思考:文章介紹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的幾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學生討論后明確:
(1)鐵罐看不起陶罐(1~9)。
(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10~17)。
。ㄈ┚x課文
1.自讀1~9段,思考:鐵罐看不起陶罐,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對比,陶罐是怎樣的態(tài)度,試著把你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課文體現出來。
2.再讀10~17段,請用簡單的字和詞語概括出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3.學生自學,組織討論,全班交流,此時,教師恰當點、撥、抓重點詞語和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
。ㄋ模┢肺逗x
1.說一說,你喜歡鐵罐還是陶罐,為什么?
2.你想對鐵罐(或陶罐)說些什么?
3.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編故事
重新編一個發(fā)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編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達什么意思圍繞這個意思去選材。
(六)板書設計
有關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10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fā)現別人的長處,要正視自已的短處。
2.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寓意。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
教師事先板書題目:陶罐和鐵罐。
教師指板書說:“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請同學讀課題,想想:講的是誰和誰的故事?”(講的是陶罐和鐵罐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認識注音的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教師出示詞卡,學生認讀生字。
御廚驕傲奚落謙虛懦弱輕蔑惱怒和睦
相處吵羞恥流逝覆滅渣滓掘開喲
樸素氧化
3.就文中有的學過的字的讀音反復讀。
傲慢爭辯盛東西相提并論倒塌遺落荒涼
驚訝價值興奮立即
4.讀準下列多音字,并組詞:
5.學生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同學們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從哪兒到哪兒寫鐵罐奚落
陶罐的?(學生讀后答道:從開始到“陶罐不再理會鐵罐”。)又有哪幾小段寫許多年過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鐵罐不復存在了?(從“時間在流逝”到完。)所以這篇課文可分兩段,哪兩段?(學生再說一遍,加深印象。)
2.學生讀第一段,想: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只思考不回答)①學生讀第一段,用“~”劃出鐵罐奚落陶罐的語言。(學生答教師板書)“敢碰嗎?”這是鐵罐怎樣說的?(傲慢地說)什么是“傲
慢”?(驕傲自大,看不起別人。)這說明鐵罐在向陶罐挑釁。
教師指導讀這句,讀出傲慢的語氣。
問:鐵罐見陶罐不敢碰它,更加驕傲自大,它又說什么了?什么是“懦弱”?(軟弱無能,不堅強。)這時它是怎樣說的?(輕蔑地說)什么叫“輕蔑”?(輕視,小看,不放在眼里。)
學生有語氣地讀這句。讀出它自高自大來。
教師問:當陶罐與它爭辯時,它又說了什么?什么叫“相提并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來看待。)為什么鐵罐說陶罐不能與它相提并論?鐵罐還說總有一天要把陶罐碰成碎片,你們說鐵罐怎樣?(傲慢自大,無理取鬧、蠻橫無理。)
教師指導學生讀鐵罐的話,讀出它的惱羞成怒,蠻橫無理來。
教師說:鐵罐不僅自高自大,看不起陶罐,而且還覺得和陶罐在一起感到羞恥,哪兒寫著呢?請讀一讀(學生讀)什么叫“羞恥”?(不光彩,不體面。)
學生有感情地讀這段話。
、谕瑢W們看板書回答:鐵罐是怎樣一次又一次奚落陶罐的?
3.對于鐵罐的一次次奚落,陶罐又表現如何呢?
、賹W生讀陶罐的話,回答,教師板書。
“謙虛”什么意思?(虛心,不自滿,肯接受批評。)在文中找出它的反義詞。(驕傲)
讀陶罐的第一次對話,讀出謙虛的語氣。
面對鐵罐的輕蔑,陶罐說什么了?爭辯說明了什么?(說明陶罐不服氣,申訴自己的理由。)讀陶罐的話。提問:“陶罐的話說完了嗎?那么,它還想說什么呢?”(學生發(fā)散思維想象回答。)
對于鐵罐的蠻橫無理,陶罐仍很耐心,它說什么了?讀“何必這樣說呢?”這句話換個說法,但意思不變,應怎樣說?(不必這樣說)學生比較這兩句,哪句最能表達感情?(第1句)這句是反問句,起加強語氣的作用。學生再讀反問句。
、趯W生看板書回答:陶罐面對鐵罐的奚落、無理是怎么說的?
4.學生討論:鐵罐看不起陶罐,對嗎?為什么?教師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5.教師提問:許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陶罐和當年一樣光潔、樸素、美觀,而鐵罐卻被氧化,早已無影無蹤了。)
6.當人們把陶罐從土里掘出來時,它的心情怎樣?(興奮)它說什么了?從它的話里你覺得陶罐怎樣?(很懂理知禮,并對鐵罐很友好。)
四、前后對比,揭示寓意
1.學生看板書總結全文。
2.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要學會全面地看問題,對別人要知禮懂理,懂得要多發(fā)現別人的長處,要正視自己的短處。
3.學生說寓意。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六、布置作業(yè)
給父母講這個小寓言故事。
有關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11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讀課文時要注意:讀準拼音,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生自由讀課文,師巡回
2、檢查字詞,掃除閱讀障礙。
幻燈出示詞語:奚落、傲慢、輕蔑、惱怒、謙虛、爭辯、懦弱、羞恥
指名讀——齊讀
3、整體感知: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生1:課文講了鐵罐看不起陶罐。
生2:課文講了鐵罐很驕傲。師:這是你的感受。
生3:課文講了陶罐很謙虛。師:這是你的感受。
師點撥:指生1,你只講了一部分,誰能把它講完整。
生:鐵罐看不起陶罐,結果是鐵罐不在了,陶罐仍在。
三、學習課文1-9節(jié),感悟鐵罐的驕傲、陶罐的謙虛。
1、師:再讀課文1-9小節(jié),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陶罐和鐵罐?
生自由讀課文
2、交流
生1:這是一個謙虛的陶罐。師板書:謙虛
生2:這是一個驕傲的鐵罐。師板書:驕傲
3、品讀感悟
師:從那些地方感到鐵罐的驕傲?
幻燈出示句1:
“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指名一生讀后,師問:你為什么讀得那么用力?
生:鐵罐很傲慢。
師再指名生3人——齊讀
師: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生:鐵罐很兇。
師:你們看,陶罐稱鐵罐為——
生:鐵罐兄弟。
師:而鐵罐稱陶罐為——
生:陶罐子。
師:是啊,陶罐稱鐵罐為“兄弟”,把他當作朋友,而鐵罐卻稱陶罐為“陶罐子”,鐵罐看不起陶罐。再讀句子,感受鐵罐的傲慢。
生讀句子。
師:還有從那里看出鐵罐的傲慢?
幻燈出示句2: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回應句1,師:明知陶罐不敢,卻偏要抓住它的弱點進行發(fā)問,目的是——
生:嘲笑陶罐。
師:抓住對方的弱點,來嘲笑對方,課文是哪一個詞?
生:奚落。
師:如果你的陶罐,你會怎么爭辯?
幻燈出示句3:
“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學習多音字“盛”
幻燈出示句4:
“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
生齊讀
師:你怎么把小臉都讀紅了?
。◣焼柕膶W生沒有回答)另一生:因為他很惱怒,所以把臉都讀紅了。
師:惱怒的讀一讀。
師指名一生讀
師:你沒有惱怒。
指名讀
師:你惱怒了,可語氣卻是心平氣和的。
指名讀(學生笑了)
師:同學們的笑聲告訴你真的惱怒了。
生齊讀
師:面對惱怒的鐵罐,陶罐怎么面對?
幻燈出示句5:
“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朗讀,理解“和睦相處”,體會陶罐的友善
幻燈出示句6: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4、分角色表演
。1)師:如果小朋友們加上動作,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演一演,在中央一套播放,收視率一定(師豎起大拇指)很高,想不想去?
生:想!
師:先跟同桌練一練
生練
。2)指名兩人上臺展示(鼓勵學生忘記了可以用上自己的詞)
四、寫話
1、幻燈出示:
夸一夸:
勸一勸:
師:二選一,選自己感興趣的一句寫一寫
生埋頭練寫,師巡回指導
2、交流
3、引趣
師:他們的故事完了嗎?剛才你們演了電視劇的第一集,下面還有第二集,我們下一節(jié)課再學習。
五、布置作業(yè):收集課文中的好詞好句。
鈴聲已響,學生帶著作業(yè)離開教室
有關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抓住課文中的對話部分,感悟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合作表演故事。
3.體會寓言的寓意,懂得要多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學會合作。
教學重難點:
1.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2.體會寓言的寓意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頭飾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二、激趣導入
在很久很久以前,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只罐子,一只是陶罐,一只是鐵罐,咱們把他倆請出來,好不好?
板書課題:陶罐和鐵罐
齊讀課題。
出示課件認識陶罐和鐵罐
學生發(fā)表意見從外形.神態(tài).個頭說說自己的看法
。á購耐庑紊峡,左邊是鐵罐,它是用鐵做的,右邊是陶罐,它是用陶土做的,上面還有美麗的花紋。②從神態(tài)上看,鐵罐眉毛豎著,嘴巴翹得老高,好像對陶罐不屑一顧,一副驕傲自大的樣子。而陶罐是的眼神看著鐵罐,笑瞇瞇的,一副容忍的樣子。③從個頭上看,鐵罐自認為自己很高大,以為陶罐不敢和它比,因此頭昂得高高的。)
剛一走進國王的御廚,耳邊就傳來了陶罐和鐵罐的聲音,咱們去聽聽他們到底在說些什么?(出示課件)
三、讀中感悟
1.那么陶罐和鐵罐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這兩位朋友你們喜歡誰,不喜歡誰,理由是什么?讀課文找理由,把有關詞語和句子畫下來
。1)自由讀課文
。2)匯報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應出示課件并板書
抓住關鍵語句感悟陶罐和鐵罐的不同點,說出不同見解
如:不喜歡鐵罐,因為他驕傲無禮,并找出鐵罐的話
“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他。”怎樣“奚落?”
鐵罐不止一次地奚落陶罐,請你們像剛才那樣把鐵罐奚落陶罐的句子找出來。
喜歡陶罐,因為他謙虛友善,并讀出陶罐的話。
面對鐵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樣回答?請同桌分角色讀他們的對話,要讀出不同語氣。
2.創(chuàng)設情境再現奚落情景
聽,國王的御廚里又傳來了鐵罐傲慢無禮的奚落聲了。
請男女生分角色讀對話
師生互動分角色讀讀
3.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是不是像鐵罐說的那樣破成了碎片?它們各自的命運又怎樣呢?(板書:命運)出示課件
(1)理解陶罐的善良,不計前嫌,找出陶罐的話讀一讀
(2)如果鐵罐在身旁,聽了會怎樣?說一說
可惜這些話鐵罐是永遠不可能聽到了。
許多年過去了,原來易碎的陶罐變得很有價值,(板書:有價值)而原來只看到自己堅硬長處的鐵罐卻早已被氧化,變得無蹤無影了。板書:(無影無蹤)
四、說寫體會
1.學到這里,同學們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們想說什么呢?請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1)我想對陶罐說:
。2)我想對鐵罐說:
。3)我想對自己說:
2.出示課件(名言警句)
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鐵罐只看到自己長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我們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不能取笑他人,要相互尊重,與人和睦相處
五、演中升華
現在就讓我們也搖身一變,變成這兩只罐子,演演他們之間的故事,選舉兩名同學帶上頭飾表演
六、拓展.放飛想象
師:大家討論一下,鐵罐和陶罐各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展開想象的翅膀,放飛思路,大膽發(fā)言。
。ㄗh論歸納,教師板書。)
鐵罐優(yōu)點:堅固,缺點:易氧化
陶罐優(yōu)點:美觀,缺點:易碎
我們共同改寫這則寓言,贊揚鐵罐,批評陶罐,題目就叫《鐵罐與陶罐》
七.作業(yè):
仿照《陶罐和鐵罐》的寫法,編一則寓言故事。先想好要告訴別人一個什么道理,然后創(chuàng)編一則寓言故事,給人以啟迪和教益。
板書設計
(多年以后)
態(tài)度→命運
陶:謙虛、忍讓、友善、有價值
罐
和
鐵:傲慢、輕蔑、惱怒、無影無蹤
罐
教后反思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一堆銹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在教學本課時我是這樣安排的:
首先我課前先與學生談話,了解他們喜歡和什么樣的同學交朋友,理由是什么?絕大多數認為愿意和學習成績好的,誠實的,樂于助人的……同學交朋友,愿意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長處,從而不知不覺已經在他們的頭腦里為本課作下了很好的鋪墊,為新課學習鋪下了埋伏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堂課我始終從圍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讓他們想聽,想讀,想學,想說,相機提出問題:“這兩位朋友你們喜歡誰,不喜歡誰,理由是什么?讀課文找理由,把有關詞語和句子畫下來”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意義深重,既啟發(fā)了學生有價值的思維,又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通過討論,珍視了學生的獨特感受、理解、體驗。學生在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等多種方式下,產生了極大的樂趣。通過品讀、比較、分析,學生自己就能用恰當的詞語來形容陶罐和鐵罐的性格特點,學生興趣盎然,爭先恐后,課堂氣氛熱烈。
接著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陶罐
與鐵罐的對話。在指導對話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戴上頭飾加上動作演一演,真正成為故事中的主人公,同時我也加入了這次表演,完全融入到故事中,學生對不同角色的語言的語氣、神態(tài)甚至是動作演得生動有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了,同時也經經歷了對課文語言的吸收、內化、積累和運用的過程。然后水到渠成的揭示了這則寓言的寓意,讓學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今天這節(jié)課的教學,完成了預設的教學要求,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孩子們在課堂上學得主動,練得積極,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對話的練讀中。從孩子們的朗讀,回答和表演中,可以感覺到他們已經體會到了陶罐的謙虛寬容,也感受到了鐵罐的傲慢無禮,明白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有關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13
一、文本細讀:
本篇課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簡單,卻寓意深刻。向我們講述著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部分向我們講述了在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鐵的,驕傲的鐵罐瞧不起陶罐,經常奚落他。后半部分向我們介紹了許多年后,當人們挖掘出陶罐的時候,鐵罐卻已經無影無蹤了。文章雖然簡短,但是,陶罐與鐵罐的態(tài)度差異通過人物語言表現得非常明顯,這和最后的結局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本文運用大量的對話來向我們展示兩只不同的罐子,讓我們深深體會到陶罐的謙虛,鐵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詞語也說明了這一點。如驕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謙虛、輕蔑、爭辯、憤怒等很多。
文章以兩只罐子的對話為線索,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二、設計理念:
本篇課文故事看似簡單,卻寓意深刻,向我們講述深刻的道理,而這大部分都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完成的。因此做如下設計:1、在朗讀中體會,在想象中感悟。2、在比較中質疑,在交流中解惑。3、從課堂走向生活,由知識轉化為實踐。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陶、謙、虛、職、羞、恥、逝、遺、素、漆、蹤”等11個生字,會正確書寫“驕、吵、羞、恥、宮、荒、堆、塵、凈、素、損、挖”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中的故事內容,思考陶罐和鐵罐的最終結局。
4、讀課文,了解語言蘊含的道理。
5、理解課文內容,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fā)現別人的長處,要正視自己的短處。并且學著用發(fā)展變化的眼光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課文,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3、在比較中質疑,在交流中解惑。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懂得不以己之長比他人之短,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并且學著用發(fā)展變化的眼光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
四、教學重難點:
文章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會全面的看問題,要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這也是教學的難點。
五、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 導入新課
師:在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鐵的。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fā)生了很多事情。兩只罐子被遺落在荒涼的場地上,許多年過去了,兩只罐子的命運如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陶罐和鐵罐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1、引導學生讀文,要求讀準確。
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指名讀,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流利。
“渣滓”的“滓”要讀輕聲。
“陶罐”“鐵罐”為了聽起來舒服,讀時也可以稍加兒化!皭灐弊质嵌嘁糇,在文中讀一聲。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3、學生自由讀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課時
課前一分鐘:一生上前講述一則寓言故事。問生,聽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聽得很仔細,這短短的一分鐘,就讓我們大家有這么大的收獲,既聽到了好聽的故事,又明白了一個道理)
一、回顧課文內容:
1、上節(jié)課我們也初步學習了一則寓言故事,題目叫《陶罐和鐵罐》,誰愿意把這則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給大家復述一下?(指生復述課文內容)
二、朗讀體會,討論交流,想象感悟。
1、聽了他的復述,文中的兩個主人公——陶罐和鐵罐分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生:陶罐謙虛、大度 鐵罐驕傲、傲慢(根據學生匯報情況板書:驕傲,謙虛)(有一對反義詞:驕傲,謙虛)
2、下面大家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哪些語句能體現陶罐謙虛,鐵罐驕傲呢?把這些詞句勾畫出來,比較一下,并在邊上寫一寫體會。(生自讀自悟)
3、下面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看看同伴的想法和你一樣嗎?(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看法。)
4、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
★學習1——9自然段了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
匯報交流:
第一段:
(1)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哪一位同學來說一說“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話數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還有哪些詞語與他意思相近(諷刺、挖苦、嘲笑、譏諷)
(3)、這里說誰常常奚落誰?(鐵罐常常奚落陶罐)也就是說鐵罐常常用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
(4)、請同學們思考:
▲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5)、生回答老師的問題讀二段。
(6)、出示對話,體會各自態(tài)度。
、佟澳愀遗鑫覇?陶罐子!”
陶罐一開口就是“你敢碰我嗎?”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它根本就沒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稱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說明它有沒有禮貌?。而且鐵罐跟陶罐說話的態(tài)度什么樣?。傲慢的意思是。你能不能把鐵罐當時的傲慢心理和態(tài)度讀出來嗎?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不敢,鐵罐兄弟”。陶罐有沒有生氣?。它不但沒有生氣,一聲兄弟讓我們感受到陶罐怎么樣?。誰能謙虛的讀一讀陶罐的回答。
②看到陶罐這個態(tài)度,鐵罐又是怎樣說的呢?
生讀四段: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更加輕蔑的神氣。(理解懦弱,輕蔑)
陶罐是如何回答的?本職工作是什么?而不是相互碰撞,比誰硬,比誰美,爭辯,再說……省略號省略什么?(生發(fā)揮想象說)為什么沒說完?省略了呢?
、郾昏F罐打斷了怎樣打斷(憤怒)。生讀第六段。(理解相提并論: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看待或評說)他認為陶罐的最終結局是變成碎片,而自己會永遠長存。
面對鐵罐這樣無情的嘲諷,陶罐什么態(tài)度?和睦相處,不想吵架。這也是剛才陶罐說在本職工作反面,自己不比鐵罐差,再說之后的話省略的原因,因為陶罐不想和鐵罐吵架,希望和睦相處,共同來完成任務。
④面對陶罐的一再忍讓,鐵罐卻是步步緊逼,他說: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
看到鐵罐這樣傲慢無禮,陶罐不再理他。
⑤剛才鐵罐說陶罐是懦弱的東西,你們說此時楊老師會不會也這樣說陶罐?(它易碎,怎么不懦弱?鐵罐一而再再而三的奚落、嘲諷陶罐,它還和顏悅色,一臉微笑,怎么不懦弱?)生反駁,師:是呀,這的確不是懦弱, 這分明就是陶罐兄弟的謙讓,大度的美德的體現。
▲(8)鐵罐為什么這樣傲慢、輕蔑、憤怒地奚落陶罐呢?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因為他覺得陶罐易碎(板),而自己堅硬(板),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論,鐵罐仗著自己的長處去奚落陶罐的短處。(板)
(9)、指導朗讀1——9自然段。
、賱偛诺膶W習,我們了解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下面我們就來分角色把1——9自然段中鐵罐和陶罐的對話讀一讀。
②注意:讀的時候要讀出鐵罐的傲慢、驕傲自大,讀出陶罐的謙虛,大度。
、鄯纸巧毩暲首x:同桌一生讀鐵罐說的話,一生讀陶罐說的話。
、苌纸巧首x。
★總結1——9段、學習10——17自然段。
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可是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fā)生了許多事情,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當年同在國王御櫥里的兩只罐子一同被遺落在荒涼的場地上,歷史在它們的上面堆積了渣滓和塵土,一個世紀連著一個世紀,一百年過去了,又一個一百年過去了,
(1)這么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都變成什么樣子了?(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樸素、美觀、漆黑锃亮。)(鐵罐被氧化銹爛消失的無影無蹤。)
(2)、當人們發(fā)現陶罐時,人們的態(tài)度怎樣?為什么呢?(高興、驚訝、捧起、擦洗干凈,小心點……)(它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
(3)當年被鐵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卻成了很有價值的文物被人們永久的保存下來,(板書:價值)。
(4)人們都把陶罐當寶貝,陶罐也很興奮,但他并沒有驕傲自大。它重見天日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讀16段)這體現出陶罐善良,寬厚待人,不計前嫌)正因為此,我們大家在多年前和多年后都是這樣喜歡陶罐。
(5)而當年驕傲自大的鐵罐卻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消失)。
(6)當初認為自己會永遠存在下去的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沒有,因為它只看到自己堅硬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易氧化的短處;同樣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沒有正視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7)指導朗讀。
三、總結課文,感悟哲理。
1、到這《陶罐和鐵罐》這則寓言故事我們就學完了,我們讀寓言,不僅要知道故事的內容,更重要的是通過故事本身感悟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法國著名詩人拉封丹曾經說過:“一則寓言可以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描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深刻的教訓好比是靈魂!蹦恰短展藓丸F罐》這則寓言故事帶給我們什么深刻的教訓,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2、學生聯(lián)系課文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看問題要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要看到別人的長處,還要看到自己的短處,這就是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3、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你有什么話想對陶罐說?有什么話想對鐵罐說?
四、作業(yè):
1、假如你是鐵罐,聽到陶罐和人們的對話,聽到同學們這么說,你會怎么想,發(fā)揮想象寫一寫。
2、很多寓言故事中都蘊含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學們課下讀一讀《伊索寓言》和《小故事大道理》,相信會有更大的收獲。
五、板書設計
24 陶罐和鐵罐
(驕傲)鐵罐:堅硬(長處)→消失(短處)
↓奚落↑寬容
(謙虛)陶罐:易碎(短處)→價值(長處)
有關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1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御廚、奚落、懦弱,輕蔑、和睦相處、覆滅”等詞語。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自讀課文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難點: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三、教學準備:
有關圖片和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觀察圖片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嗽S多的圖片,你們看課件上出示的是什么?見過它們嗎?仔細的觀察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各有什么特點?
2、大家回答的真棒!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兩個罐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㈡、整體感悟課文
1、下面我們就帶著一種探究的心里聽課文的朗讀。邊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這個故事好聽嗎?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老師小結
、、精讀課文深入探討
1、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陶罐和鐵罐它們的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樣發(fā)生的呢?通過朗讀你知道了什么?
a、鐵罐為什么會瞧不起陶罐?
b、什么叫做“奚落”?
2、鐵罐用了哪些話來數說陶罐的呢?現在就請大家一起朗讀課文(2-9)自然段
3、讀完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的對話,那么從對話中你看出了它們各自的什么特點呢?
鐵罐:傲慢、狂妄、目中無人
陶罐: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
4、現在我們就把它們的這些性格特征帶入到句子中來分析:
a、請兩位同學模仿陶罐和鐵罐讀出其傲慢、謙虛的語氣
b、鐵罐除了傲慢還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從哪個詞可以看出?(輕蔑)
C、思考:陶罐在面對鐵罐的輕蔑時內心是怎么想的?
5、陶罐的寬容平和是否感化了鐵罐呢?此時鐵罐的態(tài)度又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惱怒)
6、陶罐在面對鐵罐越來越傲慢無理的數說是內心又是怎么想的呢?
7、分角色朗讀
、琛
1、時間在不停的流逝,許多年后的陶罐到底碎了嗎?它們各自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現在就請大家朗讀(10-17)自然段
陶罐: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
鐵罐:氧化無影無蹤
2、當人們發(fā)現陶罐時,人們的態(tài)度怎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讀出高興、驚訝的語氣
3、面對許多年前傲慢無理的鐵罐,今天當人們挖掘出自己時,陶罐又是怎樣面對鐵罐的呢?
4、從陶罐的這句話中我們又能體會到陶罐的什么品質呢?
(不計較、善良、友好、寬容)
5、文章第15自然段中說:"這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的".為什么陶罐被當作了無價之寶?僅僅是因為它價值連城嗎?(四人一組互相討論)探究其品質
6、此時此刻我想大家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話想對它們說,假如陶罐和鐵罐就出現在了我們的課堂你想給他們說些什么呢?
7、談收獲
8、不明白的地方
9.課外作業(yè):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