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在用linux?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為了探尋中國的linux用戶,本報特組織此次linux應用調查,并試圖從用戶體驗層面關注linux在中國的應用前景。調查發(fā)現(xiàn),包括政府、教育、媒體、公共服務等主流行業(yè)都在使用linux,但大多數應用都集中在服務器端。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是linux的明顯優(yōu)勢,在兼容性和認知度方面則存在先天不足的劣勢,而對于比較惹人關注的tco則尚存爭議。linux在中國的應用火種已經播下,但要呈燎原之勢,絕非一帆風順。
在北京電影制片廠一座不起眼的二層小樓里,中國電影集團華龍電影數字制作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坐在監(jiān)視器前仔細看著還沒有經過處理的片子,進行著剪輯等后期制作。在她身后,是一排整齊的服務器,除了常見的unix小型機,還有一些pc server,“這臺渲染服務器使用的是redhat的linux操作系統(tǒng)”,華龍電影技術部的何力指著一臺機器對記者說,“已經用了幾年了,最早購買的時候,redhat還沒有進入中國。” linux,這個提起來在普通電腦用戶心目中似乎和自己沒有太大關系的名詞,已經通過像電影制作的方式悄悄進入越來越多人的日常生活。曾經是程序員、黑客才感興趣的東西,其實已經走出了最初的光環(huán),linux在中國已經落地,并呈現(xiàn)出星星之火的態(tài)勢。此次,記者通過各種渠道接觸和采訪到了國內一些正在使用linux的用戶,包括: 中國電影集團華龍電影數字制作有限公司的制作渲染服務系統(tǒng)、炎黃在線網絡服務系統(tǒng)、北京氣象局區(qū)縣寬帶通信網絡系統(tǒng)、北京東城區(qū)電子政務系統(tǒng)、廣東云浮市電子政務linux應用整體推進試點項目以及北京地鐵13號線ic卡票務系統(tǒng),力求真實了解linux在中國之路。
在今年8月北京舉辦的linuxworld2005大會上,國際linux廠商novell/suse提供給記者一本厚厚的案例報告,其中不乏一些響亮的名字: 中國移動短信網關系統(tǒng)、中國移動短信郵箱系統(tǒng)、中國移動內部數據同步系統(tǒng)、中國網通iptv點播系統(tǒng)、中國人民銀行網間互連、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系統(tǒng)、中國建設銀行網站、中國建設銀行身份認證系統(tǒng)、北京大興區(qū)電子政務系統(tǒng)等。這些名字表明,在金融、電信和政府等關鍵行業(yè),linux的應用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而根據其他linux廠商(如 red hat、中科紅旗、中標軟和拓思林等)提供的行業(yè)客戶表明,國內采用linux的用戶確實已經分布到了政府、教育、媒體、公共服務、金融、電信、制造等主流行業(yè)。在這其中,linux也從最初的邊緣應用開始逐漸往核心應用上靠攏。但是這些用戶,特別是電信和金融系統(tǒng)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