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拍賣導報2006年7月13日報道)最近,針對中國集郵總公司推出的以《喜在眉梢》為主圖的《金榜題名》個性化郵票,許多媒體予以批評。其中尤以7月7日中央電視臺第二套欄目“第一時間”和7月8日中央電視臺第一套欄目“朝聞天下”最具代表性。
“第一時間”欄目“馬斌讀報”指出:“高考狀元花錢就可以給你印制所謂的個性化郵票,郵政有關人士說這是在為學生服務,郵政你是真的在為人民服務嗎?你真的是在為高考生嗎?一個花錢誰都可以發(fā)行的東西,目的是顯而以見的。誰給他們隨便印制郵票的權(quán)利?說白了他們就是利用國家給他們的權(quán)利在圈錢。”
“朝聞天下”則說:溫州為高考高分考生制作個性化郵票,費用2000元。為高考高分考生制作個性化郵票是弊大于利,是郵政部門想分享高考經(jīng)濟大餐,從中分一杯羹。但這種做法容易助長考生的虛榮心,也是唯考分論的支持者,不利于高考的健康發(fā)展。
此事緣于《溫州都市報》的一篇報道——《高考“金榜題名”者的肖像可以上郵票》,該報道稱:溫州市郵票公司透露,經(jīng)國家郵政局批準,溫州市今年高考成績前 20名、各縣(市、區(qū))高考成績前10名的考生,即日起可向溫州市郵票公司申請,將自己肖像搬上個性化郵票。此前,只有地級市以上先進人物才可申請制作個性化郵票。溫州市郵票公司稱,此舉旨在鼓勵優(yōu)秀學生。但也有教育界人士質(zhì)疑此作法太強調(diào)高考名次,可能導致考生虛榮心膨脹。
《金榜題名》個性化郵票主圖為《喜上眉梢》,學生可以選擇生活照、學習照等各種照片作為附票。申報時間截至7月30日。郵票采用16枚版式,每版40元。學生如申請須購買50版以上,也就是說,學生制作該郵票起碼要支付2000元。
所謂個性化郵票,就是在一張80分的主圖郵票旁的附券上印上個人或單位的圖案、照片等,每枚要價2.5元,但有效郵資只承認郵資80分。也就是說,“狀元”交2000元,只能得到640元能使用的郵票,其中的1360元歸集郵公司?鄢∷⒊杀,集郵公司可賺數(shù)百元。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高考“狀元” (省、市、學校級),這些“狀元”若都來印個性化郵票,那真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狀元”個性化郵票早在2005年10月就開始悄然推廣。據(jù)《珠江時報》報道:從高明一中獲悉,經(jīng)國家郵政局批準,高明一中個性化郵票(以《牡丹花》為主圖)從本月25日起在高明區(qū)公開發(fā)行,這是佛山地區(qū)首套校園個性化郵票。
2005年,社會一度熱炒高考狀元,郵政的個性化郵票也沒有大張旗鼓宣傳。此后,教育部發(fā)布高考宣傳“八不準”通知,明確規(guī)定:不得對高考成績進行排名,不得圍繞任何高分考生個人進行宣傳。因此2006年媒體基本上低調(diào)報道,有的地區(qū)甚至不公布高考成績排行表。
學校炒作狀元是為了擴大知名度,商家炒作是為了謀利。集郵公司趕時髦,把高價的個性化郵票向?qū)W生推銷,不是為了賺錢又是什么呢?
今年3月初,復旦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分別對外公布了自主招生方案,雖然方案不盡相同,但都十分慎重。兩所高校組織的“自主選拔錄取”考試,分別初選1200名考生參加面試,最后各錄取300人。凡符合高考報名條件的上海考生均有機會參加選拔。
與此前教育部在幾十所高校試行的自主招生相比,此次“自主選拔錄取”以面試成績作為錄取的主要依據(jù),高考成績只作為參考依據(jù),從而被喻為中國高考改革的“破冰之旅”。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中國大學入學考試,出現(xiàn)了一種另類的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