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全國53萬通過最后審核的考生將走進2007年國家公務員的筆試考場,競爭涉及89個部門的12724個職位,其中國家廣電總局干部人事管理的職位競爭比例是4000比1,其慘烈程度,使公務員考試被稱為“中國第一考”。社會的熱捧使不少人驚呼:公務員已經(jīng)從“鐵飯碗”變?yōu)?#8220;金飯碗”!公務員錄考11年來,這一職位究竟如何點“鐵”成“金”?“含金量”究竟多少?記者采訪了三代公務員,試圖從中發(fā)掘公務員熱的內在原因。
兩次變革
兩代公務員的命運變遷
北京市第一批公務員:
張秀敏 女 67歲 豐臺區(qū)某政府機關工作人員
背景:1993年,我國頒布《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首次對國家公務員的義務、權力、責任分配、獎懲機制等做出明確規(guī)定。對于張秀敏這一批人而言,當時除了多一個“公務員”的身份,并沒有更多的實際利益。隨著近年來公務員待遇的提高,她們在退休工資、福利等待遇方面都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說實話,我們當時根本就不知道公務員是什么,只是覺得評上了算是個榮譽。”1994年,即將退休的原豐臺區(qū)某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張秀敏被“評選”為北京市的第一批公務員。“單位接到一個文件,說按照相關規(guī)定,每個部門參加工作后定級為行政干部的人員要全部統(tǒng)一轉為公務員。”當時她們部門一共有6名干部——4個行政干部和兩個事業(yè)干部,從理論上來說,行政干部的級別要高一些,但這場突如其來的“評選”,并沒有使她們感受到任何實際利益。“一直到退休的時候,我的工資還是每月600元。”在張秀敏看來,從參加工作起,所接觸的職業(yè)劃分只有農民、工人和干部三種,對于公務員聞所未聞。但她承認,她們這一批通過“評選”而成的公務員最后還是成了受益者,其中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工資的增長。“這幾年公務員漲工資,我隨著制度走,也從原先的600元漲到3000元多,而當時沒有成為公務員的同事,退休后工資基本維持不變。”
全國第一批考入的公務員:
周亮(化名) 男 36歲 司法部工作人員
●考試制度 農家子弟也能“吃皇糧”
背景:1994年《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guī)定》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正式建立了公務員考錄制度,至今中央國家機關已有13次招考,錄用了大約4.5萬人左右。全國各省市也展開了公務員的錄用工作,全國總共錄用了87萬名公務員。“凡進必考”的錄用制度,讓更多人第一次得到公平的機會,進入國家機關的大門。
用周亮的話來說,他這一生的轉變,和兩次考試有關:一次是高考,讓他有機會從偏遠的廣西老家來到北京。一次是1995 年的第一次國家公務員的考試,讓他進入國家機關,端起“鐵飯碗”。
“我是1993年畢業(yè),那個時候,大學生找工作還得靠國家分配,但說實話,不是特別優(yōu)秀、沒有點關系,想踏進國家機關的門檻是難上加難。”周亮的家在廣西農村,父母都是種地的,過“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打心眼里覺得“吃皇糧”好,這種想法也深深影響了他。1995年,當?shù)弥獓夜珓諉T開始首次考錄,周亮形容當時的心情是“高興得直哆嗦”,一次考試真能讓我這樣的農家子弟一腳踏進公家的門檻。端起“鐵飯碗”的10年,周亮的工資從600元漲到3000多元,結婚時單位分了小兩居,他從一個科員熬成了處長。“畢業(yè)10周年的時候大學同學聚會,大家互報家門,能感受到明顯的被人羨慕。”
兩條鐵律
稱一稱金飯碗的含金量
●工資福利 公務員部門冷熱兩重天
王俞 女 28歲 北京市機關工作人員
背景:截至2007年公務員考試報名最后一天, 國家廣電總局干部人事管理的職位招收兩人,報考者接近8000人,成為報考比例最高的職位。而公安部證券犯罪偵查局深圳分局招2名主任科員以下的職位還無人報名。
如果說在張秀敏的年代,公務員只是個名分,在周亮的年代,公務員只是個鐵飯碗,到了王俞當公務員時,公務員已經(jīng)是不折不扣的金飯碗了。畢業(yè)時,王俞報考了一個較為冷門的單位,“我不太喜歡競爭特別激烈的工作,按照性價比來說,從科員2000多元的工資上漲到現(xiàn)在的3000多元工資,我工作所承受的壓力與收入基本匹配。”
但端著同樣的“鐵飯碗”,飯碗里裝的東西也可能有天壤之別。“冷門和熱門的區(qū)別,一是物質條件,一是心理感受。”王俞說,由于她們部門的日常工作注重研究方面,“做研究肯定得花時間,不僅是正常的8小時內,8小時外、節(jié)假日也可能在工作,但我們沒有加班費,加班產(chǎn)生的支出,比如吃飯、交通,都沒有補貼。”而一些熱門部門不僅支付加班費,還有各類補助,“光是這筆錢每月就有2000元左右,差不多是一個人的工資。”
今年報考了商務部的清華傳播學院研三學生江琳則直截了當?shù)卣f:“既然要報,為什么不報一個熱門?”江琳認為,進入商務部能夠干很多很實際的事情,也更有挑戰(zhàn)性。“你進一個不知名的公司,工資是3000多元,在國家機關,也是這么多,但社會地位絕對是不同的,別人對你的尊重度也會不一樣。”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學系教授孫柏瑛告訴記者,熱門職位接觸上層信息平臺的機會比較多,有很多信息來源,與領導有間接或直接的接觸,升遷、發(fā)展空間比較大。而冷門職業(yè)專業(yè)性較強,工作辛苦,升遷機會也不是很大,其職位的回報率較低。
●安全系數(shù) 高薪白領不如公務員
王超 男 28歲 今年報考了國家廣電總局人事教育司干部人事管理
背景:公務員辭職辭退制度自1996年實施至2003年的8年間,據(jù)人事部統(tǒng)計,共有1.9374萬名不合格公務員被辭退,年均不到2500人。按照全國近500萬公務員計算,公務員年辭退率僅約0.05%。北京市公務員辭退的比例更低一些,截至去年統(tǒng)計時,北京10萬公務員僅辭退300多人。
王超以前從事過媒體、廣告、旅游等多種職業(yè),終于靜下心來找一份他過去看不上的“坐辦公室”的職業(yè)。他用一個朋友的事例來說明這個轉變的原因:“我有一個同學,非常優(yōu)秀,畢業(yè)后進入一家民營企業(yè),公司開給她的年薪是20萬元。這個數(shù)字的確令人羨慕,而真正算一筆賬下來,就知道里面的風險了。”王超說,由于公司沒給上保險,也沒有住房公積金等福利待遇,這位同學只得自己購買商業(yè)保險、貸款購買商品房。公司競爭激烈、壓力大,她到了30歲還不敢結婚,更不敢生孩子——如果休產(chǎn)假就可能什么都沒有了。而且還得考慮養(yǎng)老問題,每月必須固定存下一筆錢,結果根本剩不下多少。最想不到的是,去年公司由于高層變動,解聘了一批人,這位女同學也正好在其中。
國家行政學院的楊偉東教授指出,自1994年起,全國各級行政機關98%的公務員參加了年度考核,每年有13%左右的公務員在考核中被評為優(yōu)秀公務員。考評制度決定了公務員優(yōu)勝劣汰,但關鍵是什么標準的公務員算是不合格?以‘德、能、勤、績’4個方面進行考評,這樣的標準太粗放了,在具體操作中就更難把握。根本問題是建立行政執(zhí)法的責任制,類似于企業(yè)的“崗位責任制”,明確崗位,確定人員,劃分清楚職責權限。晨報記者 趙王月
今年形勢
近六成報考者復習不積極
公務員報考的趨熱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日前,中國政府網(wǎng)就公務員報考情況進行了一項在線調查,結果發(fā)人深省。
近四成人報考中直機關
在這項5000余人參與投票的調查中,九成投票者表示準備報考公務員。至于為何要報考,排在首位的原因是“公務員為國家服務,是受人尊敬的職業(yè)”,占四成,選擇“希望社會地位和待遇有一定提高”的緊隨其后。在這些報考者中,報考“中央直屬機構”的最多,達到37%。
點評:條件放寬帶來更多希望
“公務員熱的出現(xiàn)很正常。”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分析認為,除了收入穩(wěn)定、醫(yī)療養(yǎng)老有保障等因素外,對于公務員報考條件的“松綁”也是一年比一年熱的重要原因。“每一個限制條件的放寬或取消,都會使原來的可能被限制者獲得競爭勝出的希望和機會。”
近六成人不積極復習
有意思的是,盡管報考者甚多,但積極復習者卻不多。四成考生臨考前“剛開始復習”,“不準備復習”的也高達17%。對于“報考中遇到的困難”,近三成人選擇了“對公務員基本情況不太了解”,居于首位,“缺乏考試復習資料”和“沒有時間復習”分別排在第二和第三。
點評:報考學生多抱試探心理
國家行政學院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分析說,事實上,廣大學生報考國家公務員的心理是“管它考上考不上,考了再說”,帶有相當大的試探因素。晨報記者 趙王月 姜葳
專家觀點
應大力提倡“政府就業(yè)”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竹立家教授
考錄制國際通行
1993年《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和1994年《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guī)定》正式頒布,1995年招錄第一批。此前,國家機關一般都是通過大學生畢業(yè)分配的渠道引進新人。“考錄制無疑更為科學有效,目前也是國際通行的選拔方式。”竹立家向記者表示,采用考試方式錄用公務員的好處顯而易見,大專以上的報考資格線明顯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凡進必考”的錄用體制有效抵制后門之風,專業(yè)方向的限制使得公務員招錄針對性更強,實際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比如檢察部門側重法律人才,經(jīng)濟部門傾向于財經(jīng)專業(yè)。”
大力提倡“政府就業(yè)”
竹立家建議,政府大力開發(fā)公共事業(yè)和公共行政崗位,實現(xiàn)“政府就業(yè)”。據(jù)竹立家介紹,國外醫(yī)生、教師等公共事業(yè)工作者都算公務員,歐盟國家每百人平均有20人供職于政府,美國和日本的政府雇用率分別為15.5%和11%,“而中國這一數(shù)字僅為6%。”竹立家呼吁,我國應擴大公務員范圍,將公立學校、醫(yī)院等公共事業(yè)的從業(yè)者都納入公務員范圍,以便管理。
1994年 《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guī)定》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正式建立了公務員考錄制度。
2005年1月 公務員《體檢通用標準》正式開始實施,這是新中國第一個公務員錄用的體檢通用標準,它標志著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有了全國統(tǒng)一的“國標”。
2006年1月 《公務員法》正式開始實施,對于界定公務員的范圍、規(guī)定公務員的條件、對公務員職位進行分類等具體問題做出明確規(guī)定。
2007年國家公務員
考試四大改進
1)強調具有兩年基層工作經(jīng)歷的人員在招錄工作當中的比例,在中央國家機關要達到40%;
2)進一步放寬艱苦邊遠地區(qū)的條件;
3)進一步方便考生;
4)對面試工作提出了進一步的規(guī)范要求。
2007年公務員考試
報名冷熱榜
熱門職位:報考比例超過1比500(部分)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人事教育司干部人事管理 2比7915
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直團工委正科以下 2比2313
全國人大機關辦公廳秘書一局會務處 1比943
九三學社中央組織部主任科員及以下 1比777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人事司干部管理處主任科員以下 1比762
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司副主任科員 1比740
農業(yè)部辦公廳綜合處科員、文電處科員 2比1448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執(zhí)法督察司打假協(xié)調處主任科員以下 1比707
歐美同學會會員工作部干事 1比618
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科員 1比603
全國人大機關辦公廳秘書一局綜合處 1比595
冷門職位:報考比例低于1比3(部分)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司法研究 1比2
公安部證券犯罪偵查局主任科員以下 2比0
河北省氣象局廊坊市氣象局科技管理 1比0
浙江省地震局浙江省地震局震害防御處主任科員及以下 1比0
衛(wèi)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血吸蟲病防治處主任科員以下 1比1
衛(wèi)生部衛(wèi)生監(jiān)督中心 1比0
鐵道部勞動和衛(wèi)生司社會保險管理 1比1
中國文聯(lián)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研究部調研崗 1比1
中國文聯(lián)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辦公室文秘崗 1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