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motive electric system 汽車電系
starting motor 起動馬達
利用齒輪傳動來搖動引擎或起動引擎的電動馬達。
solenoid switch 電磁開關
借著電磁線圈蕊的移動而使開關合的一種小開關裝置。其蕊也會導致機械作用,如將傳動小齒輪與飛輪的齒輪嚙合,以激活引擎。
halogen headlamp 鹵素頭燈
一種燈泡內充滿鹵素的聚光大燈,其光度較一般頭燈為亮。
fuel level indicator 汽油表
分為裝在駕駛室儀表板的表體及裝在油箱上的量油器兩部份。
oil pressure gauge 機油壓力表
通稱為機油表,指示引擎內部機油壓力的大小。至于油底殼中的機油量,需要引擎旁的機油尺測量,F今多數汽車以警告燈代替機油壓力表。
compressor 壓縮機
空調系統(tǒng)的機件,可探冷卻劑蒸氣壓縮以增加其壓力及溫度。
condenser 冷凝器
空調系統(tǒng)的機件,能將管子中的熱量,以很快的方式,傳到管子附近的空氣,大部分的汽車置于水箱前方。
dehydrator 儲液器和干燥器
安裝在冷凝器和揮發(fā)器之間,*近冷凝器,用來儲存液體冷媒,并且將冷媒里的水份吸掉。
refrigerant 冷媒
在空調系統(tǒng)中,透過蒸發(fā)與凝結,使熱轉移的一種物質。
refrigerant oil 冷凍油
潤滑空調系統(tǒng)里的活動機件,實施空調工作時,必須重新充填。
alternator 交流發(fā)電機
在汽車電系中,一種可將機械能改變成為電能的裝置。由此可充電至電瓶,并可供應各電器的電力。
suspension system懸吊系統(tǒng)
coil spring 圈狀彈簧
圈狀彈簧為獨立式懸吊裝置使用最多之彈簧,以彈簧鋼卷成螺旋狀。
torsion-bar spring 扭桿彈簧
扭桿一端固定在車架上,另一端使用臂與車輪連接,車輪上下跳動時使扭桿扭轉,以扭轉彈力來吸收震動,構造簡單占位置小,適合小型車使用,但材質要佳。
stabilizer bar 平穩(wěn)桿
平穩(wěn)桿屬橫向裝置于車架與控制臂之間,其功用可減少懸吊系統(tǒng)的移動及車身搖擺,尤其汽車轉彎時,因離心力作用,會使車身發(fā)生傾斜,此桿抗衡扭力的作用足以減輕汽車偏外的程度。
shock absorber 避震器
避震器的需求是由于彈簧不能馬上穩(wěn)定下來,也就是說彈簧被壓縮再放開以后,它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又伸又縮,所以避震器可以吸收車輪遇到凹凸路面所引起的震動,使乘坐舒適。
front suspension 前懸吊
前懸吊系統(tǒng)使前輪可以上下移動并吸收路面震動,但是也須使車輪能左右擺動,以便汽車轉向。除大貨卡車外,大多的車輛已普遍采用獨立式懸吊裝置,左右輪互相無關系,為獨立動作。
rear suspension 后懸吊
一般后懸吊系統(tǒng)會采用鋼板彈簧,或螺旋彈簧,但現今轎車為使乘坐舒適,亦采用獨立懸吊系,與前懸吊系相同,可以使四個輪子各自獨立,為減少輪胎磨損及行駛穩(wěn)定,需作后輪定位。
自動水平控制裝置(automatic level control)
自動水平控制系統(tǒng)為專門應付汽車后部荷重的改變,沒有自動水平控制的汽車若在后部加重,汽車后部就會下沉,則會改變汽車的操縱特性,使頭燈上揚。
drive line system 傳動系統(tǒng)
front engine front drive
f.f.式車輛
表示前置引擎前輪驅動的車輛,目前小轎車多采用此種裝置,它的優(yōu)點是加速傳動較輕快,高速行駛直線性較佳,車內空間可加大,缺點是車輛前半部較重,增加前輪的負擔,且左右兩根傳動軸較易損壞,增加保養(yǎng)費。
front engine rear drive
f.r.式車輛
表示前置引擎后輪驅動的車輛,它的優(yōu)點是傳動系統(tǒng)較堅固耐用,爬坡性較佳保養(yǎng)費較低,缺點為車內空間較小,加速較不輕快。
clutch system離合器
將來自引擎的動力給予傳達,或予截斷的機構,使用于截斷與變速機構之連結使引擎起動,或使引擎處于旋轉狀態(tài)停車,或變速機構的齒輪之變換,或將離合器接續(xù)做車輛徐徐出發(fā)等。
flywheel 飛輪
裝置在曲柄軸的一端,是鑄鐵制造較重的輪盤,在爆發(fā)沖程傳遞回轉力,由飛輪一時吸收儲蓄,供給在下次動力沖程,能使曲柄軸圓滑回轉作用,外環(huán)的齒環(huán)可供起動時搖轉引擎之用,背面與離合器片接觸,成為離合器總成的組件。
speedometer drive 速率表
表示輪軸回轉數的儀表,每輛汽車都必須配備,可供駕駛人員隨時注意車速,通常裝于駕駛室,以顯示狀況,另一端連接到變速箱的輸出軸。
cable-operated control system
液壓式離合器系統(tǒng)
利用特殊鋼繩,連接踏板與釋放桿間,作為切斷或接通的連桿機構。
clutch disc, clutch 離合器片
作為傳遞引擎動力到變速箱的媒介物。
manual transmission
手排檔變速箱
需要離合器配合操縱的變速機構,可依車輛行走阻力的變化,變換引擎的扭矩,使車輛正常行駛。
automatic transmission
自動排檔變速箱
沒有裝置操作變速機的離合器機構,操縱機構是沒有選擇桿(selecter),附有p(停車)、r(倒車)、n(空檔)、d(高速)、l(低速)等記號。
synchro-mesh type transmission
同步嚙合式變速機
一般用于手排變速箱內,在齒輪嚙合前先由設置在兩齒輪的摩擦圓錐體機構接觸,使兩個齒輪在嚙合前其回轉成一致后,同時嚙合方式的變速箱,通常在第一擋到第二擋,第二擋到第三擋,或第三擋到第四擋時才有此種裝置,倒文件并沒有。
planetary gear system
行星齒輪裝置
屬于自動變速箱內的齒輪組,如太陽系運動狀況組成的齒輪,有太陽齒輪、行星齒輪、環(huán)齒輪、行星齒輪架所構成,由液壓控制,由選擇而可獲得各種減速比。
steering system 轉向系統(tǒng)
steering linkages 轉向拉桿
此裝置是被用來連接前輪轉向節(jié)和轉向齒輪,使方向盤轉動時,可使前輪由一邊擺向另一邊。
steering gear 輪向齒輪
固定在轉向機軸下端的齒輪和裝配在轉向臂的齒輪總稱?蓪⒎较虮P的旋轉動作,轉換成拉桿的直線運動。有二種基本的轉向齒輪:回旋滾珠式和齒棒小齒輪式。
recirclulating-ball steering gear回旋滾珠式齒輪
此種轉向齒輪,利用內部的循環(huán)珠,使螺母和螺桿之間的接觸摩擦大大減少,讓駕駛者操作方向盤輕巧方便。
power steering 動力轉向
汽車所使用的動力轉向系統(tǒng),基本上是經修改的手動轉向系統(tǒng),主要的是增加一個助力器(power booster),以幫助駕駛者。
automotive engine system 引擎系統(tǒng)
combustion chamber 燃燒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