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經濟學(三)
一、內容提要
根據大綱規(guī)定,考生在本部分需要掌握的主要內容為:市場機制的有效性與市場失靈、政府對宏觀經濟運行的調控、對外開放與對外經濟關系。
前面我們一直圍繞市場經濟體制來講,保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所有制關系和產權制度、國有企業(yè)改革(實際上是將原來的國企轉變?yōu)榉鲜袌鼋洕蟮慕洕黧w)、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收入分配制度。接下來,我們對市場機制這種資源配置方式的優(yōu)點和缺點做一個系統(tǒng)的概括,優(yōu)點即“市場機制的有效性”,缺點即“市場失靈和市場功能缺陷”。
明白了市場機制的缺點后,我們世界上也明白了政府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必要性。正是因為市場機制這種資源配置方式有缺點,所以為了更有效地配置資源,需要政府介入。下面的一節(jié)中就要講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范圍界定、目標、方式和手段。
我們前面的內容都局限在一國之內,最后一節(jié)中,我們講對外開放和對外經濟關系;講完了改革,就接著講開放。到此為止,我們就完成了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從國內到國外的全部內容的學習。希望大家在熟悉課本細節(jié)的同時,也注意從宏觀上把握“經濟學”部分的邏輯關系。
二、主要考點
(一)市場機制的有效性與市場失靈
1、 市場機制的含義和特征
2、資源最優(yōu)配置的含義和標準
3、市場失靈的含義和原因
4、外部性的含義與資源配置效率的關系
5、公共物品的含義、特征、類型及其與資源配置效率的關系
6、壟斷的含義、類型、原因及其與資源配置效率的關系
7、克服市場失靈的微觀經濟政策
(二)政府對宏觀經濟運行的調控
1、 政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基本職能和政府作用的合理界定
2、政府管理經濟的方式和手段
3、宏觀經濟調控的基本目標和含義
4、宏觀經濟調控目標之間的一致性和矛盾沖突
5、宏觀經濟調控體系的含義和主要內容
6、財政政策的含義、類型和手段
7、貨幣政策的含義、類型和手段
(三)對外開放與對外經濟關系
1、對外開放與經濟全球化的關系
2、對外開放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系
3、對外開放的基本形式
4、對外貿易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
5、影響進出口貿易的因素
6、國際資本流動的含義和原因
7、利用外資的含義和作用
8、國際資本技術轉讓的類型和含義及原因
9、國際技術轉讓的作用
10、對外技術交流的含義和作用
11、勞動力國際流動的原因和經濟效應
12、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
13、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
三、內容講解
(一) 市場機制的有效性與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
1.市場機制的有效性
市場機制就是指市場競爭、市場供求和市場價格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決定的機制。因此,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就構成了市場機制的主要要素。價格機制是市場經濟中最基礎的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
市場機制的功能:形成價格,優(yōu)化資源配置,平衡供求關系,激勵市場競爭主體。
市場機制的顯著特征:第一,市場機制的運行動力來自市場主體對自身利益的追求;第二,微觀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決策由市場主體自主、分散地做出;第三,市場機制對經濟活動的調節(jié)和資源的配置是自發(fā)和自動地進行的;第三,市場機制通過價格信號向微觀經濟主體傳遞信息。
市場機制調節(jié)經濟運行的長處表現在: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調動經濟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能夠對經濟運行進行自動地調節(jié),并在大多數領域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可以自動地實行優(yōu)勝劣汰,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
2.資源最優(yōu)配置
含義: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如果居民和廠商作為市場主體分別實現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并且在此基礎上,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即不存在過剩,也不存在短缺,即整個經濟的價格體系恰好是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時,經濟就處于一般均衡狀態(tài)或瓦爾拉斯均衡狀態(tài),資源便實現了最優(yōu)配置。
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又稱經濟效率,也是資源實現最優(yōu)配置的標準,在這種狀態(tài)下,資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經不可能使任何一個人的處境變好,也不使一個人的處境變壞。
條件:理論上來講,只有在完全競爭條件下,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才有可能實現。
例題: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的條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