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污染 來源:
光污染light pollution
干擾性或過量的光輻射(含可見光、紫外和紅外光輻射)對人體健康和人類生存環(huán)境造成的負面影響的總稱。
室外照明的光污染light pollution from exterior lighting
主要是因建筑立面照明、道路照明、廣場照明、廣告照明、標志照明、體育場和停車場室外功能和景觀照明產生的干擾光對人、環(huán)境、天文觀測、交通運輸?shù)仍斐傻呢撁嬗绊懙目偡Q。
干擾光obtrusive light
溢散光的溢散最、方向性和光譜,三者作用對人的活動和動植物產生不良影響或干擾的光線。(cie定義:在特定場合下溢散光數(shù)量,方向或光譜引起煩惱不適、分心或視覺信息能力下降的光線)。
溢散光 spill light
從照明裝置散射出并照射到照明范圍以外的光線。
反射光reflected light
室外照明設施的光線通過墻面,地面或其他被照面反射到周圍空間,并對人與環(huán)境產生干擾的光線;
閥取增量threshold increment
由道路照明燈具引起的失能眩光而使視覺辨認降低需增加亮度對比的指標。
天空光或稱天空輝光sky glow
來自大氣中的氣體分子和氣溶膠的散射(包括可見和非可見)光線,反射在天文觀測方向形成的夜空光亮現(xiàn)象。它由以下兩個獨立成分構成:
1. 自然天空輝光:天體和地球大氣上層輻射過程引起的那部分天空輝光;
2. 人為天空輝光:人工輻射源形成的那部分天空輝光(室外人工照明),它包括直接向上和經地面反射到空中的光輻射。
向上光輸出比(ulor)upward light output ratio
照明設施處于標準設計條件下,照明光源或燈具發(fā)射到參考水平面以上的光通量的比例。
實際向上光輸出比(ulor inst) installed (ulor)。
照明設施處于實際安裝位置(條件)時,光源或燈具發(fā)射到參考水平面以上的光通量的比例。
宵禁curfew來源:
控制干擾光光污染要求比較嚴格的時間段,通常是政府管理部門,尤其是地方政府應用照明控制的一種時間分段作法。
環(huán)境區(qū)域environment zones
按規(guī)劃或活動內容,對干擾光光污染的限制提出相應要求的區(qū)域。區(qū)域劃分為e1至e4共4個區(qū)域(這4區(qū)的范圍和限制光污染的要求,詳見北京照明學會的《城市夜景照明技術指南》第19章的表19。13)
相關的照明術語
照明lighting
使物體及其環(huán)境經光照射可以看得見的一種措施。廣義地說也包括紫外輻射和紅外輻射的應用。
光環(huán)境luminous (light) environment
照明系統(tǒng)(天然光和人工光)和環(huán)境中所有表面的光度特性的綜合效果。
照明技術lighting technology
照明工藝及有關科學原理的結合,包括獲得光、應用光和測光技術等方面。
照明系統(tǒng)lighting system
照明設備按其安裝部位或使用功能構成的基本制式。來源:
城市照明urban lighting
城市功能照明和夜間景觀照明的總稱。
室外照明exterior lighting
建筑物的外部,除道路交通照明以外的其他照明部分,包括室外工作場地(工地與碼頭等)照明、警衛(wèi)照明、體育和娛樂場地照明、廣場照明、城市夜景照明、廣告照明等。
綠色照明green lights
節(jié)約能源、保護環(huán)境、有益于提高人們的學習、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以及保障身心健康的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