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標準答案:c
依據(jù):教材第2頁。
考核目的:稅法的調(diào)整對象是稅收權(quán)利義務(wù)關(guān)系,而不直接是稅收分配關(guān)系。
2.標準答案:d
依據(jù):教材第61頁。
考核目的: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所得額,計稅依據(jù)也是所得額。
3.標準答案:c
依據(jù):教材第64頁。
考核目的:比例稅率的概念。
4.標準答案:d
依據(jù):教材第4頁。
考核目的:稅法是國家制定而不是認可的,表明稅法屬于制定法而不是習慣法。
5.標準答案:c
依據(jù):教材第9頁。
考核目的:稅收合作信賴主義與稅收法律主義存在一定的沖突,因此,許多國家稅法在適用這一原則時都做了一定限制。
6.標準答案:d
依據(jù):教材第70頁。
考核目的:稅基式減免稅的概念。
7.標準答案:c
依據(jù):教材第16頁。
考核目的:稅法的行政解釋在行政執(zhí)法中一般具有普遍的約束力,但是不具備與被解釋的稅收法律相同的效力,不能作為法庭判案的直接依據(jù)。
8.標準答案:b
依據(jù):教材第50頁。
考核目的:行政復(fù)議與行政訴訟的區(qū)別。
9.標準答案:b
依據(jù):教材第84頁。
考核目的:我國現(xiàn)行稅法體系在憲法精神的指引下,直接由各單行稅法構(gòu)成。
10.標準答案:c
依據(jù):教材第66頁、71頁。
考核目的:超額累進稅率、起征點的含義及計算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