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地下連續(xù)墻的工藝原理和施工工藝自測題
一、單項選擇題 來源:
1.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導墻施工工藝流程中在“平整場地”之后應(yīng)進行( )工作。
a.綁扎鋼筋 b.測量定位
c.支模板 d.挖槽及處理棄土
2.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導墻施工工藝流程中在“測量定位”之后應(yīng)進行( )工作。
a.綁扎鋼筋 b.澆筑混凝土
c.支模板 d.挖槽及處理棄土
3.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導墻施工工藝流程中在“挖槽及處理棄土”之后應(yīng)進行( )工作。
a.綁扎鋼筋 b.測量定位
c.支模板 d.澆筑混凝土 來源:
4.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導墻施工工藝流程中在“綁扎鋼筋”之后應(yīng)進行( )工作。
a.澆筑混凝土 b.測量定位
c.支模板 d.挖槽及處理棄土
5.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導墻施工工藝流程中在“支模板”之后應(yīng)進行( )工作。來源:
a.澆筑混凝土 b.測量定位
c.拆模并設(shè)置橫撐 d.挖槽及處理棄土
6.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導墻施工工藝流程中在“澆筑混凝土”之后應(yīng)進行( )工作。
a.導墻外側(cè)回填土 b.測量定位
c.拆模并設(shè)置橫撐 d.挖槽及處理棄土
7.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導墻施工工藝流程中在“拆模并設(shè)置橫撐”之后應(yīng)進行( )工作。來源:
a.導墻外側(cè)回填土 b.測量定位
c.測量定位 d.挖槽及處理棄土
8.挖槽機最小挖掘長度為( )。來源:
a.一單元 b.一挖掘段單元
c.一挖掘段 d.一挖掘施工段
9.槽段劃分時,一般采用( )挖掘段單元組成一個槽段。 來源:
a.兩個 b.三個或四個
c.四個或五個 d.兩個或三個
10.一個槽段長度為( )m。
a.4~8 b.5~8
c.4~6 d.4~9
11.采用泥漿護壁時,在泥漿制備過程中,泥漿攪拌時間常用的為( )min。來源:
a.3~7 b.5~7
c.4~7 d.4~8
12.采用泥漿護壁時,泥漿攪拌后不宜馬上使用,宜貯存( )h以上再使用。
a.2 b.3
c.4 d.5
13.修筑導墻用的鋼筋籠之間在槽段( )采用幫條焊焊接。來源:
a.上口 b.下口
c.中部 d.任意位置
14.修筑導墻時,鋼筋籠端部與接頭管或混凝土接頭面間應(yīng)留有( )cm空隙。
a.10~15 b.10~20
c.15~20 d.15~25
15.混凝土的澆筑,使用垂直導管法澆筑水下混凝土時,導管間距一般( )m以下。
a.3 b.4
c.5 d.6
16.地下連續(xù)墻的常用施工接頭為( )接頭。
a.螺栓 b.接頭管
c.鉚釘 d.焊接管
17.槽段接頭施工時,待混凝土澆筑后強度達到( )mpa時,開始拔出接頭管。 來源:
a.0.15~0.25 b.0.15~0.20
c.0.05~0.15 d.0.05~0.20
18.槽段接頭施工時,一般在混凝土澆筑后( )h開始拔管。來源:
a.1~2 b.2~3
c.2~4 d.3~4
19.槽段接頭施工時,在混凝土澆筑結(jié)束后( )h以內(nèi)將接頭管全部拔出。
a.5 b.6
c.7 d.8
二、多項選擇題
1.連續(xù)的鋼筋混凝土墻壁可作為( )結(jié)構(gòu)。來源:
a.防水 b.防滲
c.承重 d.擋土
e.抗震
2.導墻的作用有( )。
a.擋土 b.作為測量的基準
c.抗震 d.作為重物的支撐
e.維持穩(wěn)定液面的作用
3.槽段開挖,使用鉆機挖槽,方法有( )。來源:
a.分層平挖法 b.分段平挖法
c.分段直挖法 d.分層斜挖法
e.分層直挖法
4.槽段開挖,使用抓斗挖槽,方法有( )。 來源:
a.分條抓 b.分段抓
c.分塊抓 d.一鉆一抓
e.兩鉆一抓
5.泥漿護壁的作用主要有( )。
a.護壁 b.防水
c.防滲 d.攜渣
e.冷卻和潤滑
6.泥漿循環(huán)可分為( )。來源:
a.正循環(huán) b.逆循環(huán)
c.反循環(huán) d.半循環(huán)
e.全循環(huán)
7.地下連續(xù)墻的接頭分為( )。
a.施工接頭 b.結(jié)構(gòu)接頭
c.抗震接頭 d.構(gòu)造接頭
e.防水接頭
考點55自測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b 2.d 3.a 4.c 5.a 6.c
7.a 8.b 9.d 10.a 11. c 12. b 13.a
14. c 15.a 16. b 17.d 18. c 19.d
二、多項選擇題:1.abcd 2.abde 3.ae 4.ace 5.ade 6.ac 7.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