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高清,宅男宅女精品国产av天堂,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最新色国产精品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日韩欧美就去鲁

首頁 > 考試輔導 > 醫(yī)藥考試 > 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考試 > 執(zhí)業(yè)中藥師 > 中藥學 > 執(zhí)業(yè)中藥師藥學專業(yè)知識一輔導(一)

執(zhí)業(yè)中藥師藥學專業(yè)知識一輔導(一)

 第一章 歷代本草代表作簡介:
學習要點:熟悉《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中華本草》的作者,成書年代和學術價值。
一、《神農本草經》
      簡稱《本經》,為漢代本草代表作,是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為本草學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原書己佚,現存各種版本均系后人考訂、整理、輯得而成,其原例部分 簡要地總結了藥物的四氣五味、有毒無毒、配伍法度、服藥方法、劑型選擇等基本原則,初步奠定了了中藥學的理論基礎。各論載藥365種,以上、中、下三品分類,所記載功用多樸實有驗。
二、《本草經集注》
       為魏晉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為陶弘景,書成于公元520年左右(南北朝梁代)在原例子部分除對《本經》敘逐一注冊釋、發(fā)揮外,又補充了大量采收、鑒別、炮制、制劑、合藥取量、諸病通用藥及服藥食忌等到內容,初步確定了經合性本草著作的編寫模式。
三、《新修本草》
       又稱《唐本草》,為隋唐時期唐朝代的本草代表作,書成于公元659年(唐顯慶四年)書中除本草正文外,還增加了藥物圖譜,并附以文字說明,開創(chuàng)了圖文對照法編撰藥學專著的先例被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新修藥典本草,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藥典。
四、《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簡稱《證類本草》為宋元時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作者唐慎微,以禹錫的《嘉佑本草》和蘇頌的《圖經本草》為基礎。定稿于1108年(宋大觀二年)以前,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
五、《本草綱目》
       簡稱《綱目》為明代本草代表作,作者李時珍。其序號例部分對本草史及藥性理論等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深入的總結和發(fā)揮,該書不僅將本草學的發(fā)展提高到一個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采礦等到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對世界醫(yī)藥學和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做出了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
六、《本草綱目拾遺》
       簡稱《綱目拾遺》為清代本草的代表作。作者趙學敏,定稿于公元1803年(清嘉慶八年)創(chuàng)古本草增收藥之冠,極大豐富了本草學,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文獻價值。
七、《中華本草》
      為當代本草代表作500余名中醫(yī)專家共同編纂的劃時代巨著,公元1999年9月出版,該書集中反映了中醫(yī)藥學科發(fā)展水平,不僅對中醫(yī)藥教學、科研、臨床治療、資源開發(fā)新藥研制只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和實用價值,而且對中藥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第二章 中藥的性能
學習要點:1藥性的含義及藥性理論的內容2中藥防治疾病的機理
一、概念
1、藥性:所謂中藥性能,即中藥作用的基本性質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稱藥性。
2、藥性理論:研究中藥性能的理論,主要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沉浮,歸經、有毒無毒等。
3、偏性:藥物之所以能夠針對病情,發(fā)揮扶正祛邪、清除病因,恢復臟腑功能協(xié)調,糾正陰陽的基本作用。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復到狀態(tài),是因其各具獨特的性能。
4、中藥性狀:指藥物形狀、氣味、滋味、質地(包括輕重、疏密電碼、堅軟、潤燥等)是以藥物(藥材)為觀察對象。
二、中藥防治疾病機理
1、扶正祛邪、清除病因;
2、恢復臟腑功能的協(xié)調;
3、糾正陰陽的偏盛偏衰,使之最大程度恢復了狀態(tài)。
第一節(jié)   四 氣
學習要點:
      1四氣的含義2四氣確定依據3四氣所表示的效用4四氣的陰陽屬性5四氣對臨床用藥品的指導意義
一、含義:又稱四性,即指藥物具有得寒熱溫涼四處藥品性,它反映藥物作用性質的重要概念之一。
二、確定依據:是以用藥反應為依據,以病證寒熱為基準。
1、能夠減輕或消除熱癥的藥物, 一般屬于寒性或涼性,如石膏、板藍根。
2、能夠減輕或消除寒癥的藥物一般屬于熱性或溫性,如附子、干姜。
三、 所示效用:
1、治療作用:四氣從本質而言只有寒熱二性,凡寒涼性藥物,即表示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熱毒等到作用,凡溫熱藥物,即表示具有溫里散寒、補火助陽,溫經通絡、回陽救逆作用。
2、不良反應:四氣對人體作用具有兩面性,倘若應用不當即寒涼性有傷陽助寒之弊,而溫熱則有傷陰助火之害。
四 、陰陽屬性
        溫熱屬陽,寒涼屬陰。在同性質中又有程度上的差異,溫次于熱,涼次于寒。
五、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
        學習掌握四氣是為了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具體有:
1、據病證的寒熱選擇相應藥物,治熱病投寒藥,治寒病投熱藥。如治氣分高熱,投性寒的石膏、知母;治亡 陽欲脫,投性熱的附子、干姜。
2、據病證寒熱程度的差別選擇相應藥物,如治亡陽欲脫,選大熱附子,治中寒腹痛,投溫性之煨姜。
3、寒熱錯雜者,則寒熱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據情而定。
4、對于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者,則又當分別治以熱藥或寒藥,必要時加用藥性相反的反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