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昆蟲記讀后感(精選3篇)
三年級昆蟲記讀后感 篇1
今天,我閑的無聊。便隨手拿了本《昆蟲記》讀了讀。
《昆蟲記》是法國杰出的昆蟲學(xué)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又名《昆蟲物語》。這是一部文學(xué)巨著,是一部科學(xué)百科。
我讀了其中的第五章:蟬。從中,我才開始明白和了解蟬。
其實,蟬并非是寓言故事中的那樣:夏天只會唱歌,最后在冬天被餓死。蟬當(dāng)唱渴唱累時,會用它那突出的嘴——一個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錐子,收藏在腹部一一刺穿飲之不竭的小樹洞。它坐在樹的枝頭,不停的唱歌,只要鉆過柔滑的樹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進(jìn)通孔,它就可以飲個痛快了。而螞蟻,卻總是在蟬剛開始喝的那一刻,來搶小樹洞。螞蟻是多么陰險啊!在暗地里看著蟬挖井,卻又一口都留給辛辛苦苦的勞動者喝,馬上來貪婪的搶奪,飲取。可憐的蟬,不但一直要被這些“強(qiáng)盜”欺負(fù),還要被人們鄙視,瞧不起。
三年級昆蟲記讀后感 篇2
同學(xué)們,你們喜歡看書嗎?我很喜歡,特別是法布爾寫的:《昆蟲記》。
我為什么會喜歡這本書呢?那是因為,這本書不像科學(xué)書那樣滿是文字,枯燥無味。而是像文學(xué)那樣,容易讓人懂,而且有很多知識。
《法布爾昆蟲記》有好幾本,有《神奇麻醉師——飛蝗泥蜂》、《夏日音樂家——蟬》、《蔬菜大食客——菜粉蝶》……其中我最喜歡看的就是《神奇麻醉師——飛蝗泥蜂》。這本書讓我知道了:飛蝗泥蜂分為兩種,一個是捉螽斯的朗格多克飛蝗泥蜂,另一個是捉蟋蟀的黃翅飛蝗泥蜂……
法布爾觀察動物時,從不傷害任何動物。動物是有生命的,我們也要學(xué)法布爾愛護(hù)動物的品質(zhì),保護(hù)我們身的每個動物。
三年級昆蟲記讀后感 篇3
假期里,我讀了一本《昆蟲記》。這是一本描述昆蟲的書。它是法國著名的作家法布爾寫的。這本書描繪了各種昆蟲的習(xí)性、本領(lǐng)、死亡……
從書中,我認(rèn)識了許多的昆蟲,比如有蜘蛛,螳螂,蝗蟲等等。不過,我最喜歡螳螂了。它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綠色的,還有一種是灰色的。我之所以喜歡螳螂,是因為它的外表非常美麗,它長著纖細(xì)的腰。當(dāng)它上半身直立起來的時候,前腿也會前伸,就好像在祈禱著什么?——應(yīng)該是祈禱今天能有美味的大餐吧!當(dāng)它去攻擊蝗蟲時,就立刻張開翅膀,兩只前腿時刻準(zhǔn)備著,嘴里還發(fā)出“咝咝”的聲音,兩眼直瞪著蝗蟲。然后猛地過去,蝗蟲就成了它的盤中餐了。
你瞧,螳螂?yún)柡Σ?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昆蟲的知識。那么,你也可以來閱讀一下《昆蟲記》哦!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