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上的五星期讀后感(精選3篇)
氣球上的五星期讀后感 篇1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這本書就是法國的凡爾納先生寫的,名字叫《氣球上的五星期》。這本書中蘊含了一些道理。作者在這本書中寫了19世紀上旬,許多探險家、地理學家、旅行家雖然對非洲進行了艱難而卓絕的探險,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資料和地圖,卻始終無法探明東經(jīng)14度與33度之間的非洲地區(qū);而就在此時,英國旅行家塞繆爾·弗格森決定核實前人探險的成果,對非洲這個地區(qū)進行考察。雖然遭到眾人的懷疑,他還是伙同他的朋友肯尼迪和他的仆人喬從非洲的桑給巴爾出發(fā),乘坐他自行設計的熱氣球,向北一路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艱難險阻,最后終于到達了法國駐塞內加爾河的屬地,從而完成了前人未竟的事業(yè),打破了眾人的猜測和疑惑。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三人一起為了一個目的地或目標而努力的幾十個事件:他們面對著被野人、野獸襲擊、面對著拯救一個法國傳教士而被野人阻擋的困難、面對著沒水可喝和面對著熱氣球缺少氫氣的情況下,團結著,把困難化險為夷。團結,便是這次探險的關鍵詞。
然而,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們的生活,不也是這樣么?團結,讓我們可以突破重重困難,向著勝利一步步前進;團結,讓我們可以丟掉所有的懼怕,勇敢的對自己說:我能行!就是這兩個字,卻可以讓一切困難落荒而逃。但是,如果我們不團結,那么不但我們做事時會比團結起來做事時困難得多,做出來效率肯定也會很低。
然而,光有團結還是不夠的,還要具備塞繆爾·弗格森在倫敦皇家地理學會上說的“excelsio-r”(精益求精的,不斷向上的)這種精神,這種精神對于我們走向成功也是十分重要的。精益求精,即使本來已經(jīng)做得十分出色了,可還要追求更完美的。不斷向上,便是不斷追求上進的意思。這點主要體現(xiàn)在了第21章他們制作取水器的時候:他們不僅僅做出了一個簡易的取水器,還用很長的時間來研制一個可取更多水的取水器,并把這個取水器給寫和畫下來,以使后人明白,并在沒水的時候用上這個工具。
總而言之,我相信,只要我們可以按著這兩個詞去做,一切困難都不會阻擋得了我們!
氣球上的五星期讀后感 篇2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讀完了法國凡卡納烏的長篇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這本書寫得是弗格森博士和他的兩個伙伴乘坐熱氣球橫穿非洲大陸的探險故事。書中那曲折故事情節(jié)讓人拍手叫好。
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非洲的風情,大陸的富饒和景色的美麗,也不是粉紅色的河馬,強壯的非洲象,而是探險家們團結一致,舍己為人的精神力量。
我清楚的記著,書中的喬,是一個忠誠的小伙子。他身體素質好,更重要的是他具備舍己為人的美好品質。熱氣球即將墜入乍得湖的千鈞一發(fā)之際,是他,義無反顧地跳下熱氣球,落入了乍得湖,犧牲了自己,同時也拯救了弗格森博士和他的同伴。這個片段使我感動不已。我往下讀,當 “喬跳進湖里后鉆出水面的第一個動作就是仰臉朝天上望”這一行字映入我的眼簾后,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喬,在墜入乍得湖里自身的生死難保之際還不忘關心他人,心里還惦記著博士和他的同伴,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太可貴了。沒有喬的犧牲,哪能有博士的得救,哪能有博士的這次探險成功。
這又使我不禁又想起了螞蟻家族逃離火海的的方法。他們那抱一團滾動的火海,最外層的螞蟻一定會被燒焦,如果沒有最外層螞蟻的犧牲,恐怕所有的螞蟻都會葬生在大火中。無論是最外層螞蟻的犧牲,還是喬的犧牲,折射出的不都是舍已為人的純潔品質嗎?這種團結一致、互愛互動舍已為人的精神在當今個性張揚的時代是非常值得我們珍惜、學習和發(fā)揚的。乍得湖上危急時刻喬那奮不顧身的一躍,定格在我的記憶中,成為了永恒,就像一輪太陽,照耀我成長。
氣球上的五星期讀后感 篇3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好書——《氣球上的五星期》。
《氣球上的五星期》是儒爾-凡爾納的第一部科幻小說。這本書主要講了三位旅行家——喬、博士和肯尼迪乘坐一個熱氣球核實前人探險的故事,途中他們遇到了龍卷風、野人、暴風雨、野蠻部落、火災、蝗蟲------很多很多災難,但是他們用最堅強的毅力征服了整個非洲,最后回到了倫敦。
讀完這本書,我被他們的勇氣震撼了,他們竟敢坐著那時最原始的熱氣球飛越非洲,要是在現(xiàn)在,就是最膽大的人也會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誰能保證那最原始的熱氣球不會破?在21世紀,噴氣式飛機還會墜機呢!而他們卻不怕危險,勇敢地坐著熱氣球闖過了一關又一關,雖然遇到了死亡的多次威脅,但還是不退縮,不灰心,他們太讓我敬佩了!在平常生活中,我總是遇到難題就退縮不干,比起他們,我現(xiàn)在遇到的難題簡直是微不足道啊!我以后遇到難題一定要不灰心,不退縮,爭取解決它。解決問題不靠什么,只靠勇氣、毅力,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讀了這本書,我學會了勇于面對難題,讀了這本書,還讓我們知道了許多知識,這真是一本好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