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作文300字(精選12篇)
讀后感作文300字 篇1
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馬克西姆·高爾基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木工家庭中。在殘暴的沙皇統(tǒng)治時期,高爾基吃盡了苦頭:幼年喪父,卻又受盡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圍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貪婪,充滿了仇恨……
高爾基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hù),親人親切無比的疼愛,伙伴們天真無邪的友愛,使歡樂的音符時時灑落在我的身邊。在竹林里嬉戲,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聞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開始的。
拎著個大籃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后撿麥子,大籃子卻總是撞到我的腳后跟。兩條小辮兒上下歡快地跳動著,白蝴蝶在身邊快樂地翩翩飛舞。湛藍(lán)湛藍(lán)的天空,萬里無云,微風(fēng)挑逗著衣襟,籃中的麥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時光也就是在歡欣愉悅的勞動中度過的。
走進(jìn)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莘莘學(xué)子。充實的一天就在這瑯瑯的讀書聲中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xué)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fēng)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結(jié)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里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丑事。這里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
讀后感作文300字 篇2
【童年】是高爾基的著作,描述了高爾基悲慘的童年生活。生活里充滿了饑餓、仇恨和賴以為生的一絲溫暖與光明。讀完【童年】后,它就像一道烙印印在我的心上,使我難忘、受到感觸。
使我難忘的是小說中一個個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像堅強、勇敢、正直、善良的阿廖沙;慈祥善良、熱愛生活、大方的外祖母;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的外祖父;勤勞能干、善良、樂觀、純樸的小茨岡等。如果說作者在19世紀(jì)70年代的環(huán)境是一片干枯的陸地,那么外祖父就是覆蓋了陸地的大海,雖然帶走了干枯,但它的海浪就像一堵墻那么高,一襲接著一襲,不停地咆哮著;不用說,阿廖沙就是海上孤舟,無奈地忍受大海的兇猛;但還有外祖母、小茨岡這些小綠洲,成為孤舟的港灣。唉,雖說是下了錨,但海浪是很容易將小舟卷走,甚至將小綠洲淹沒。。。。。。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而童年對于人生更是一筆不能忽視的珍貴寶藏。但是高爾基筆下的《童年》這本書中,童年這兩個本應(yīng)該像糖一樣甜美的字卻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雖然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遇到困難從不退縮,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克服。這種對生活充滿勇氣與希望的精神使我受到了更大的感觸:依靠一個人,只能依靠一時,不能依靠一世呀!人生的路還很長,需要自己慢慢走。人生旅程上的荊棘還很多,需要自己一個一個的克服。這樣的一生才更值得回味,無愧于心啊!面對困難時當(dāng)我想起阿廖沙童年的悲慘遭遇,那一切困難都會顯得微不足道,我便有信心去克服――阿廖沙在這樣黑暗污濁的環(huán)境中都仍然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難道我們不應(yīng)該比他做得更好嗎?
讀后感作文300字 篇3
我卷子上有這樣一篇文章,叫做《“給”永遠(yuǎn)比“拿”愉快》。寫的是:兒子給高爾基的家邊種上了鮮花,高爾基在給兒子的信中說到:“給永遠(yuǎn)比拿愉快!”
生活中有一兩個例子:人類破壞了地球,不斷的從那里挖取資源這叫拿,地球快沒有資源了,可人類還在不斷的“拿”,因為他們不知道“取之無度,用之無節(jié),則常不足”這個道理。所以才一味索取。
新能源,是我們對地球的報告,現(xiàn)在也有一些城市不僅拿的少給的也多。但是還有一些人還有不斷的“拿”,所以常感到地球資源只有一丁點,一會光了。
再說一個例子:有個小偷,自己也有東西反倒愉別人伯東西。有次,他偶然偷到一萬元,高興過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一點不快樂,總是像老鼠躲貓似的,于是他把它還了,還了所有偷來的東西,不再做小偷,開了一家公司。有次發(fā)生災(zāi)情,他還捐了錢呢!捐完他竟非常高興。
我的感想是:你拿走的是錢之類的,丟了的是快樂和幸福,不如反過來給予人們快樂和幸福,和大家同分,你當(dāng)然非常的快樂呀!
最后,要大家一定不要只拿而不給,因為這樣失掉快樂。
讀后感作文300字 篇4
在我眾多的書中,有一本特別顯眼的、桔黃色封皮的書,也是我喜歡的一本書,它的名字是《西游記》。這本書一直放在我的書架上。每當(dāng)我拿起這本有些發(fā)黃的書時,我似乎又感受到了一種新的活力,讓我再次津津有味的讀起來。
當(dāng)我看完每一章,都會有不一樣的新感受。我為唐僧師徒堅強的毅力而鼓舞,為他們的師徒情深而感動。在“三打白骨精”中,狡猾的白骨精用了三計都未能將他們師徒打敗,當(dāng)唐僧因為誤會而念緊箍咒的時候,白骨精卻在暗喜。我多么痛恨白骨精呀!孫悟空每次被師傅趕走后,每次都是回來搭救師父。每當(dāng)我看到這一幕時,我的眼眶里都會布滿淚水,我忍不住讓它們流下來,滴到我的手上。“師傅,師傅……”我仿佛看見了一只猴子向唐僧撲來,他還是那樣調(diào)皮、可愛、勇敢、真誠。
我的心情也隨著一章一章的動人故事,一章一章的感人情節(jié)而起伏。我仿佛緊緊抱住了吳承恩老爺爺,是他給我們帶來了這么精彩的故事,是他讓我們在故事中學(xué)到了堅強的道理。
我在心底深深地感謝吳承恩爺爺,也深深的惦念著行走江湖的師徒四人。
讀后感作文300字 篇5
《好心眼兒巨人》這本書實在是太好看了!
故事講述了:在巫師出沒的時刻,小姑娘索菲要去把窗簾拉上,可是她看到了從沒見過的東西——巨人。好心眼兒巨人把索菲一把抓到了自己的黑色皮包里面。
好心眼兒巨人像飛一樣的奔跑把索菲帶回了自己的山洞。他告訴索菲這里是巨人國,并向索菲介紹了其它九個巨人——吃人肉塊巨人、嚼孩子巨人、嘎吱嘎吱嚼骨頭巨人、抱漢包巨人、肉油滴滴答巨人、啃姑娘巨人、大吃特吃內(nèi)臟巨人、喝血巨人、屠宰巨人?伤麄兌际菈木奕,因為他們一到晚上就跑出去吃人,只有好心眼兒巨人不吃人,他白天出去捉夢,晚上把好夢吹給小朋友們,讓他們有一個歡樂的時光。
索菲和好心眼兒巨人為了讓人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想出了一條妙計,終于把那九個壞巨人都抓了起來,人們從此過上了無憂無慮的幸福美滿的生活。
好心眼巨人在索菲的幫助下也變成了一名作家。
讀了這個故事,我想說:“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索菲有愛心、很善良、很勇敢、很聰明,懂得樂于助人,在壞人面前不退縮、不畏懼,用聰明才智與壞人堅決斗爭到底的精神!币矐(yīng)該學(xué)習(xí)好心眼兒巨人,他生活在壞人的世界里,卻出淤泥而不染,不受九個壞巨人的影響,堅持做一個好巨人,雖然他長的并不可愛,甚至有些嚇人,但他的心靈卻是很美的。心靈美永遠(yuǎn)高于外表美!
讀后感作文300字 篇6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它叫《金銀島》,我讀了很有感觸,所以寫了這篇金銀島讀后感。
這本書我的感觸很多,這本書寫的是一個叫吉姆的孩子從小失去父親,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生活在一家旅店里,突然有一天,有一個老船長到了吉姆的旅店,正是應(yīng)為這個人,吉姆才開始了去尋找金銀島并找到了70萬英鎊的故事……
我其中最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吉姆。吉姆從小就是一個膽小的人,但是他正是去了金銀島探險,膽子才變得打起來,和海盜們生死拼搏,并拯救了和吉姆一起的一些伙伴,海盜們還用一些東西想收買吉姆可是吉姆看都不看寧死不屈。我這點很佩服他的勇氣和正直。這本書中“陷入敵營”和“海上探險”這兩個篇章最最吸引這我,其中陷入敵營講的是吉姆前面獨自離開小木屋,又回到小木屋,沒想到小木屋已被敵軍占領(lǐng),但他毫不懼怕,他聽說敵人要讓他上絞刑他也不怕,還給敵人講大道理。最后感化敵人?吹郊芬辖g刑是我的心眼提到了嗓子眼,生怕真的被絞刑,可是好人有好報,最后吉姆殺了海盜,逃出了敵營。
我讀完這本書后我想想,如果吉姆是我,我能做到這些嗎?我說不,如果我被海盜抓住了,我一定會投降于他們,一句話也不敢多說,所以,我長大也要做個像吉姆這樣的人,做個勇敢,正直,不怕困難的人。
讀后感作文300字 篇7
《兒女英雄傳》講述了抗日戰(zhàn)爭初期,冀中白洋淀地區(qū)中共黨員黑老蔡發(fā)動農(nóng)民組織抗日自衛(wèi)隊,青年農(nóng)民牛大水積極參加。他們組織起了雁翎隊活躍在白洋淀,機智勇敢打擊了日本鬼子的囂張氣焰。
黑老蔡的小姨子楊小梅不堪丈夫張金龍的虐待,逃至姐夫處投身革命,被安排在縣訓(xùn)練班,與同在一起的牛大水相處甚好。張金龍在小梅的爭取下,先是勉強順從抗日,而后舊習(xí)不改,投靠漢奸何世雄。小梅因此與張家脫離關(guān)系。在反“掃蕩”戰(zhàn)斗中,牛大水與楊小梅被俘,小梅帶傷逃脫。牛大水為救護(hù)民兵高屯兒,被何世雄、張金龍百般折磨。高屯兒脫險后因俘獲何世雄之子,便將其當(dāng)做人質(zhì)換回牛大水。
牛大水和楊小梅因養(yǎng)傷又相聚在一起,兩人感情倍增,結(jié)成了夫妻。傷愈后,他們在老蔡的領(lǐng)導(dǎo)下投入戰(zhàn)斗。最終牛大水帶領(lǐng)抗日自衛(wèi)隊活捉了漢奸何世雄和張金龍。
小說中的人物都是平凡的農(nóng)家兒女,但也都是人民英雄。
牛大水是窮人家的孩子,因母親去世借了地主的高利貸,生活從此便背上了沉重的債務(wù),他在表哥黑老蔡的領(lǐng)導(dǎo)下,經(jīng)受了戰(zhàn)斗中的殘酷考驗,從一個懦弱的被欺壓者成長為堅定的無產(chǎn)階級戰(zhàn)士。
小說中另一典型形象楊小梅,不堪丈夫張金龍的虐待,在姐姐等進(jìn)步女青年的影響下,參加了革命訓(xùn)練班,并最終成了一名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楊小梅從其俊俏容貌、潑辣性格、愛憎分明的作風(fēng),成為了小說中的閃光點。
大水和小梅的經(jīng)歷,是冀中地區(qū)千千萬萬個農(nóng)村青年的縮影,正是這些淳樸的農(nóng)家子弟們拿起武器,同日本侵略者展開了長期的、艱苦卓絕的斗爭,才最終獲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讀后感作文300字 篇8
這些天我讀了《彼得·潘》這本書。每當(dāng)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就好像走進(jìn)了一個童話世界。里面的永無島讓我十分向往。因為那里有不想長大的彼得潘和小精靈叮當(dāng)鈴,以及他們和以胡克為首的壞海盜間的斗智斗勇的故事。以及他們和野獸周旋的情節(jié)都深深的吸引著我。
讀完《彼得·潘》,眼前浮現(xiàn)著一幅幅畫,被遺失的孩子尋找彼得,海盜們尋找被遺失的孩子,印第安人出來尋找海盜,野獸出來尋找印第安人,他們以同樣的速度行動,所以出現(xiàn)了誰也尋找不到誰。
彼得他們甚至在和印第安人的戰(zhàn)爭中也會變來變?nèi),一會兒他們成了印第安人,一會兒又是成了敵人那一方。?zhàn)斗還沒結(jié)束呢,又是突然再變回來。那些真正的印第安人也覺得彼得的主意挺有創(chuàng)意,同意變成那些孩子。否則這場仗還真沒法打下去了。
彼得的生活,孩子的生活,就是一場真實的游戲。有時我會把自我想像成是彼得·潘,想像著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想像著時光能夠倒流,做一個永遠(yuǎn)長不大的孩子。
讀后感作文300字 篇9
《柏林之圍》是都德的另一個短篇名作。小說以1870年的普法戰(zhàn)爭為背景,敘述普魯士軍隊圍攻巴黎期間,一個法國普通軍人儒弗上校的愛國故事,塑造了一個具有濃厚愛國主義精神的法蘭西軍人的悲壯形象。
小說構(gòu)思新穎,原本的“巴黎之圍”,卻被定名為“柏林之圍”。情節(jié)安排巧妙,通過一個病中的老軍人故事,將巴黎被普魯士圍困攻陷的苦難現(xiàn)實與主人公想象中的法軍攻克柏林的勝利對照起來,既深刻表現(xiàn)了人物的強烈愛國主義情感,又使小說具有一種動人的悲劇色彩。風(fēng)格委婉細(xì)膩,語言質(zhì)樸無華,篇幅短小精悍,也是這篇小說的藝術(shù)特色。從藝術(shù)的巧妙性和思想的深刻上看,小說都堪稱為世界短篇小說之林中的愛國主義名篇。
讀后感作文300字 篇10
今天,我讀了《聰明的烏鴉》這篇文章。文章說的是有一只烏鴉口渴的要死,它看見路邊有個瓶子,瓶子里有水。
它飛過去一看瓶子的口又小水又少,它焦急地走來走去。忽然,它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把石子一個一個扔進(jìn)瓶子里,就喝到水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需求是創(chuàng)造發(fā)明之母。要勤于思考認(rèn)真動腦,遇到困難不要退縮,不要害怕勇敢的來面對這種困難。
想想自己有一回,有一道題我不會做,就想明天再做?墒牵彝蝗幌肫鹆恕堵斆鞯臑貘f》這個故事,我要向這只烏鴉學(xué)習(xí)。遇到問題多動腦,多思考。于是,我就靜下心來仔細(xì)在大腦里尋找自己學(xué)過的知識,結(jié)合這道題。終于我做出了這道題。 我以后也要向聰明的烏鴉學(xué)習(xí),遇到事情時多動腦筋。
讀后感作文300字 篇11
讀了這篇課文后,我采訪我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他們有的帶筆記本電腦,有的帶口風(fēng)琴,,有的帶MP3等等。
我要帶只帶書,我可以帶小說類,可以帶故事類,還可以帶詞句類的等等。
每天出游時,拿上兩三本書,帶上一支筆,看看書里寫的什么講的什么,用筆勾一勾畫一畫,看看作者是誰,寫過什么作品,書里有什么修辭手法,把好詞好句好段記錄下來。讀上幾遍,自然而然就記住了。
待老師要讓我們寫作文時,就可以用好詞好句來寫,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觀察,比如寫《我的小區(qū)》,要觀察小區(qū)里都有什么,人們怎樣,可以按時間順序來寫,總之把文章理順,用上好詞好句,這篇作文就完成了。
書是一把鑰匙,它能打開文學(xué)寶庫;書是指路的明燈,它能照亮我前方的路;書是一個指南針,指引我迷失的方向;書是一位老師,它能講解我不會的知識。
讀書吧!書是人類的長生果,書是我們智慧的源泉,讓我們奮發(fā)圖強,加油讀書吧!
讀后感作文300字 篇12
前陣子,我在語文書里讀到了落雪的《唯一的聽眾》,這篇文章說的是,作者在家人不支持自己練琴的情況下,獨自一人跑到樹林練琴,遇到了“耳聾”的老太太,得到鼓勵,最后作者擁有了高超的琴技。
老太太以“不能聽”為理由,成為了作者的“聽眾”,用自己的行動來贊美作者的毅力和勤奮,使作者的琴聲從“鋸桌腿”變成優(yōu)美動聽。而這之間的聯(lián)系卻是兩人的“秘密”——老太太的秘密是:第一,她并不聾;第二,她對作者琴聲的贊美是假的;第三,她是以為音樂教師,而不是她自己所說的“不懂音樂”。作者也有三個秘密:第一,他一直背著家人在練習(xí);第二,他有一位秘密的“聽眾”;第三,這位聽眾的耳朵是“聾”的。作者在最后知道了老太太的“秘密”,他之所以不揭穿,是因為他不忍心,也害怕失去這唯一的聽眾,更加因為他愿意與老太太分享這個秘密。
通過閱讀這篇文章,我懂得了贊美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希望成為別人理想的“指路燈”,也想通過努力獲得贊美。想要獲得贊美,首先,在學(xué)習(xí)上我們要勤奮,“勤能補拙是良訓(xùn),一分辛苦一分才”。其次,還要敢于、勤于贊美別人,激勵自己。這樣才能贏得更多“聽眾”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