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及誦讀經(jīng)驗小結(精選3篇)
合唱及誦讀經(jīng)驗小結 篇1
為配合學院一二R26;九愛國活動的開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內(nèi)容,推動校園愛國主義文化建設,濃厚學術氣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展現(xiàn)我院學生的風采,在院領導的和院學生會的組織下,測繪與勘查工程學院舉辦了本次以紀念“一二R26;九”愛國運動為主題的詩朗誦比賽。
一、活動目的
為了紀念“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為了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意志,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繼承和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鼓勵學生樹立為報效和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學習的遠大志向。為了鍛煉,提高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學院組織學生開展演講比賽,培養(yǎng)大學生愛國愛校的美好情操,表達當代大學生善于學習的良好精神風貌。
主持人宣布詩朗誦比賽開始
二、活動時間
xx年12月15日
三、活動地點
教學樓2507教室
四、參與人員
測繪與勘查工程學院09級學生
五、活動主題
紀念“一二·九”運動,弘揚愛國精神,爭做優(yōu)秀大學生,盡展青春風采
六、活動安排
(一)賽前籌劃階段
1、每班選出2名參賽選手,圍繞本次活動主題,自擬題目,自行準備演講稿。要求演講稿內(nèi)容積極健康向上,有愛國主義情懷。
2、組織方分團委宣傳部制定比賽評分細則。
3、確定本次比賽評委、主持人以及賽場工作人員
(二)比賽階段
1、選手參賽文章在比賽前兩天上交到院團委宣傳部,由團宣部統(tǒng)一審改,保證文章內(nèi)容上
達到比賽要求。
2、比賽前一天,進行活動彩排。
3、比賽賽場,每班必須有學生代表出席本次朗誦比賽,為班級選手加油助威。
4、朗誦結束后即宣布比賽結果。
選手慷慨激昂的演講
七、選手朗誦題目
測繪091班葛多!段业淖鎳
張翼鵬《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測繪092班李勇峰《反思一二.九》
王雪《再見一二.九》
勘查091班劉暢《我愿化星》
代俊芳《放飛青春》
勘查092班季書衡《那年,那月,那日》
葉夢蘭《青春中國》
地信091班郭柏!都o念一二.九》
劉軒彤《一九三五年,中國的野菊花》
地信092班鄭闊《我們祝福祖國》
劉洋洋《追憶一二.九》
八、比賽成績
一等獎:地信091班郭柏希
二等獎:測繪092班李勇峰
勘查091班代俊芳
三等獎:測繪091班張毅鵬
地信092班鄭闊
勘查092班葉夢蘭
九、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經(jīng)過了進一周的準備工作,于12月15日晚圓滿的落下帷幕。09級學生作為本次活動的直接參與者,我們看到了他們積極的熱情,也看到了他們用努力換來的成績。為汲取經(jīng)驗,現(xiàn)將本次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活動籌備階段
本次活動在賽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吸收從前活動準備不足的經(jīng)驗教訓。在選手投稿期間,團委宣傳部對選手的稿件進行認真的審改,并在比賽前一天經(jīng)行活動彩排,對選手進行詩朗誦培訓,確保了選手在比賽中能以精彩的文章、深摯的感情贏得評委和觀眾的好評。也使參賽者增進了對詩歌的認識和理解,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二、活動實施階段
經(jīng)過了活動的彩排,選手們在比賽場上沒有出現(xiàn)緊張的局面,以激烈而精彩的角逐,和他們滿腔的熱忱給臺下觀眾帶來一次又一次精神上的洗禮,贏得了全場觀眾一次次共鳴的掌聲。另外所有工作人員的認真工作、評委的如約而來和認真公正的態(tài)度、選手的按時到來和充分準備也是本次比賽的成功之處。
三、成果經(jīng)驗與不足
此次詩歌朗誦大賽大大地豐富了廣大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達到了增強愛國意識和激發(fā)廣大學子樹立高尚學風目的!在本籌劃準備和實施的過程中,院分團委學生會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充分體現(xiàn)了我院學生團體同心同德的團隊精神!
活動中亦出現(xiàn)了因主辦者經(jīng)驗缺乏等原因造成的一定失誤和不足。例如在比賽進行中才決定在比賽結束即進行成績公布及頒獎等問題。這些都需在以后的工作和活動中不斷改進與完善。將具體的工作落實到個人,照章辦事,中妥善安排各項工作,創(chuàng)造更好的活動效果。
活動成功順利的落下了帷幕,帶給我們豐碩成果的同時,也真切的達到了“12。9愛國運動”宣傳目的。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激發(fā)青年學生投身社會、報效祖國的愛國主義熱情!希望以后有機會能多搞些這樣的活動,相信我們的活動會一次比一次精彩,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
合唱及誦讀經(jīng)驗小結 篇2
為了更有效地促進朗讀教學,進一步提高全體學生的朗讀能力,學校于10月15日組織了一至六年級學生的朗讀比賽。此次比賽采用班級集體朗讀的形式,教師重視、學生積極,人人參與,盡顯了各班學生的風采,帶給我們很多的感動和感想。
一、感動于老師的精心指導和孩子們的用心朗讀
這次朗讀比賽,有很多令人感動和值得學習的亮點。根據(jù)每個年級的不同特點,學校分年級分別選取了本期課文中的一個片段作為朗讀的材料,一年級是《要下雨了》、二年級是《難忘的潑水節(jié)》、三年級為《西門豹》、四年級為《麥哨》、五年級是《橋》、六年級是《凡卡》。從每個年級學生朗讀的不同表現(xiàn)來看,無論是老師對文章感情的把握和指引,還是孩子們用心地揣摩和表達方面,都有許多怦然心動的感動和引人遐想的回味。
1、二年級的《難忘的潑水節(jié)》一文的片段描寫的是1961年周恩來與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情景,人們歡迎周到來的情景熱鬧而壯觀,字里行間洋溢著人們抑制不住的激動與喜悅。特別是最后一句“周來了”的歡呼聲,將情緒的渲染推向了高潮。二年級的孩子雖然離發(fā)生此事件的年代相隔甚遠,理解能力亦有限,但我們分明從孩子們的朗讀聲中聽到了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興奮與渴望與喜悅。似乎他們正敲著象腳鼓、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點燃花炮、載歌載舞而來。特別是二(3)班的孩子們竟邊讀邊做起動作來。此情此景,讓人覺得朗讀的技巧已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享受到了朗讀的快樂與幸福,也足見老師們在平常朗讀教學中的指導的到位。
2.四年級的《麥哨》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滿懷喜悅之情描寫了盛夏時節(jié)鄉(xiāng)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無拘無束地玩耍嬉戲的情形,展現(xiàn)了鄉(xiāng)村孩子天真、純樸、可愛的形象,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情趣。課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修辭手法形象傳神,細細讀來既有畫的意境美,又有音樂的韻律美。
朗讀比賽中,我們從孩子們的朗讀中感受到了久違的孩提時代的天真快樂,感受到了充滿濃郁鄉(xiāng)村特色的豐收景象。孩子們的語速時緩時急,語調(diào)忽高忽低,時而舒緩地朗讀,盡情抒發(fā)著對迷人的鄉(xiāng)村景象的陶醉,時而歡快地朗讀,忘我地置身在那個無憂無慮的天然游樂場。每個班有每個班的特色,各班有各班的感動,讓我們在傾聽孩子們歡快的麥哨的同時,也感受到了鄉(xiāng)村孩子們那如同麥哨聲響的歡快、柔美,悠遠、綿長的童年生活,讓人遐想連篇。尤其是四、二班和四、八班的孩子表現(xiàn)更為突出,情感的自然流露,朗讀的抑揚頓挫,仿佛我們每個老師也置身在那個優(yōu)美而富有童真的大自然運動場,回到了天真活潑的童年時代,令人回味無窮。
2、五年級的課文《橋》是一篇小小說,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老支書以自己的高風亮節(jié)、沉穩(wěn)、果斷,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課文的字里行間,仿佛一首山洪爆發(fā)、驚慌逃難、果敢指揮的交響曲,又猶如五味混雜的情感劇,有兇、有慌、有敬、有悲,從“聲”和“情”展示著老漢為救村民舍己舍子的老共產(chǎn)黨員的光輝形象。
朗讀比賽中,五年級的孩子們在表現(xiàn) “兇”、“慌”、“果斷”方面都比較出色,特別是五年級一班的朗讀更令人震動。急促的語速,洪亮的聲音,果敢的語氣,孩子們沒有絲毫怠慢,沒有一絲畏怯,那聲音猶如萬箭齊發(fā),那氣勢真如萬馬奔騰,讓我們都因山洪的來勢兇猛為人們捏一把汗,為老支書的沉著果敢為之震撼。而這些震撼,是與老師精細地朗讀指導和孩子們用心地感悟揣摩分不開的。
3、六年級的課文《凡卡》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沙皇統(tǒng)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課文由“作者的敘述”、“凡卡寫的信的內(nèi)容”和“凡卡的的回憶”三部分內(nèi)容穿插起來,其中反映文章主旨的核心內(nèi)容是凡卡寫的信。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對凡卡寫信的內(nèi)容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nèi)心的痛苦。自然,本次我們的朗讀重點也落腳到了凡卡寫信的內(nèi)容。
從六年級的朗讀來看,由于孩子們具備了良好的朗讀感悟基礎,對于朗讀的感情把握,都能從“悲”、“恨”兩個字上下功夫。從語速方面來看,也能隨著人物內(nèi)心的傾訴而變化:低沉的訴說、憤怒的控訴、苦苦地哀求,甚至是近乎抽泣……讓我們對凡卡的命運感到揪心地疼,對老板和社會深切地恨。特別是六年級三班的孩子們,他們的朗讀那么投入,表情是那么悲苦和憤怒,他們不像是在讀凡卡的故事,仿佛自己就是凡卡,在訴說自己的不幸,在控訴著那個吃人的社會。深情地朗讀,足可見孩子們在朗讀上下的功夫,足可見老師在朗讀教學上下的功夫。
二、從“語速適當”、“感情真摯”“發(fā)音標準”談感想
這次朗讀比賽,確實有許多令人感動和欣喜的地方,但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每個年級各班之間存在著一些差距,尤其是在朗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語速把握、感情流露和音準問題。
首先說說語速適當和感情真摯的問題。雖然每個老師對每篇文章有著不同的理解,我們的教學尊重個性化地理解教材,但一篇文章所表達的主要感情是有共性的,一篇文章朗讀的感情基調(diào)也是有共性的。
比如:《橋》這一課,山洪爆發(fā)的來勢兇猛,應該讀得快而急,人們逃難的驚慌失措應該讀得慌而急,老支書的沉著果敢也不容許朗讀的緩慢,有的班上把握得很好,有的班上就不盡如人意。在來勢兇猛的山洪面前,在生死危急的危難時刻,我們有的班級的朗讀卻是慢條斯理,不慌不忙,語速偏慢,表情木然,根本沒有融入到課文描寫的情境中去,沒有用心去感受作者表達的豐富情感,自己沒被老支書的光輝形象所感動,怎能打動聽者的心?
另外,一年級的孩子在這次朗讀比賽中的變現(xiàn)不盡如人意。《要下雨了》中的片段既有反映小白兔下雨前的想法的問句,也有小白兔與小魚的對話,充滿兒童語言的天真和童趣。但許多班級的孩子們顯得底氣不足,熱情不夠,沒有讀出對話的特點,部分班級語速太慢,有拖或說唱讀的現(xiàn)象,語調(diào)平淡,更別說讀出感情了。
三年級孩子們的朗讀不乏激情,卻感覺缺少了技巧,缺少了味道,這需要老師們在平常的教學中指導學生細細咀嚼語言,從平實的語句中讀出新意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所以希望老師們今后在朗讀教學中,要重視朗讀指導,特別是一年級,除了字詞教學,要把朗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從小培養(yǎng)學生朗讀的興趣和熱情。中高年級除了把感悟課文內(nèi)容作為教學重點外,要把“有感情地朗讀”指導落到實處。
其次說說朗讀的音準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能與作者和文本產(chǎn)生共鳴,也能引起聽者的共鳴。但一篇文章朗讀得好與不好,除了感情,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咬字吐字的準確性。想想,一篇文章連續(xù)出現(xiàn)字音錯誤,變調(diào)錯誤,會讓聽者什么感受?在本次的朗讀比賽中,暴露出來的音準問題主要是生字的讀音、多音字、兒化音以及兩個上聲連讀的變調(diào),還有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區(qū)分,平舌音和翹舌音的區(qū)分有些班級的學生也存在一些問題,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了。希望老師們今后在學生的生字讀音和連讀變調(diào)方面多下功夫,盡量避免或減少字音朗讀的錯誤,做到吐詞清楚,發(fā)音標準,把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落到實處。
總的來說,這次朗讀比賽,老師們和孩子們都很重視,都能積極地投入到朗讀比賽的訓練中去,讓孩子們的朗讀得到更好地訓練,使朗讀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新課標強調(diào),朗讀、感悟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可見朗讀教學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讓我們一如既往地加強朗讀教學,使學生的朗讀水平和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更有效地提升!
合唱及誦讀經(jīng)驗小結 篇3
第六單元課文學完后,熊老師讓我們舉辦一次詩歌朗誦比賽,我們都欣然同意。就這樣,在經(jīng)過了三天的準備后,我們班全體同學在星期四上午開展了一場詩歌朗誦比賽。熊老師是賽場主持人,點了幾名班干部當評委。參加朗誦的同學都要脫稿朗誦,朗誦時間不限。賽場氣氛十分激烈,同學們異;钴S,一個個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朗誦出各具特色的詩歌。每一位同學朗誦結束時,評委都給予評分,最后的成績以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的平均分為標準。
比賽進行了四十分鐘,共有79位同學上臺朗誦,第一等獎的是付旭東,他朗誦的是《中華少年》,篇幅最長,朗誦也是聲情并茂,第二等獎是魏托,第三等獎是聶志文。
比賽雖然結束了,但比賽的精神卻還在繼續(xù)著,我們班從此形成了一股學習詩歌的風氣,我們不但廣泛地搜集詩歌,還經(jīng)常在一起交流吟誦,碰到一些優(yōu)美的詩句,大家也互相傳抄。不過這次的比賽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因為在比賽之前沒有對參賽者的詩長短進行限制和刪選,導致有的同學朗誦的詩歌太長,有的則太短,長短不一,令評委無法正確判斷。另外,評委們也是臨時組成的,意見不一,各有標準,理想的應是商議一個標準,這樣才公平、公正。
學習詩歌的風氣還在繼續(xù)著,下一次詩歌朗誦比賽也不遠,相信下一次的詩歌朗誦比賽我們會開得更加美好!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