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多榆樹,初夏是榆錢成熟的季節(jié)。干了的榆錢在微風下像雪一樣,紛紛揚揚的落下來,聚到街角,聚到墻邊,再隨著風流向遠方。
初夏,鄉(xiāng)村的街道是靜謐的。因為 ,鄉(xiāng)下人一年的故事從夏季已經(jīng)進入情節(jié),人們或下到田里,或外出打工,只剩下古老的街道,空落落得擺在那里,只偶爾有幾叢誰家的馬蘭,挺著藍色的花朵聚在墻角,在干旱的日子里顯得有些倔強,像它的主人,典型的北方莊稼漢,卻也被壓上了幾片飄落的榆錢,昭示著生命的綠色上夾雜了幾點干枯的白。
沿著墻邊的榆錢會形成一條小河,不知道會停在哪里,也不知道將會有多少榆錢長成榆樹。榆錢形成的小河是流動的詩,是流動的生命?臻e了的人們會把聚到一起的干榆錢掃回家,搓去皮,炒榆子給孩子們吃。童年的時候曾經(jīng)掃過許多次,不知道吃掉了多少榆樹的種子。其實,人們喜愛榆錢不只是喜愛干了的,當榆錢剛剛在大樹上綻開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吃了,加上許多家畜也很喜歡榆錢,那些有幸存留下來的只是少數(shù)。當哪天一場雨過后,它們會很快變成小榆樹。所以,這漫天的榆錢不只是老榆樹的迷茫,也是它一個個的夢。
會不會有人說我們不應(yīng)該吃掉榆樹的種子?這種擔心是多余的。世上的萬物是相克的,在相克中形成的一種平衡,任何單一的物種都不會獨霸世界。至今都在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我倒是認為是恐龍自己滅絕了自己,那是因為它們太強大了,強大到獨霸了世界,破壞了自然界的平衡。于是,我想到了老子的學說。當今許多人非常推崇老子,但老子有很多觀點是錯誤的。他的“無為”思想,他構(gòu)想的“小國寡民”的社會形式,都是錯誤的。假入按照老子的這一學說,人們不發(fā)展生產(chǎn)力,沒有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沒有任何戰(zhàn)爭,甚至彼此之間互不來往,那么,人類是安靜了,但人類的數(shù)量也很可能迅速發(fā)展,發(fā)展到?jīng)]了生存的空間。那樣,不是再起戰(zhàn)爭就是全部滅絕。如果沒有戰(zhàn)爭,那就必須有一種控制人類數(shù)量增長的有效手段,像自然界一樣,保持一種平衡。所以,當一個國家統(tǒng)治了全球的時候,那就是人類最危險的時候降臨。
榆錢飄落的日子,也飄落著許多遐思。這漫天的榆錢,包容進了古老的村莊,也包容進了從古到今的哲理。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