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從鄉(xiāng)下老家來到這個城市已經三年了,現在與她的幺兒,也就是我們四弟兩口子住在一起。我們跟四弟他們分別住在同一個小區(qū)的兩幢樓房里,我們住的是四樓,他們住在二樓。四弟他們的陽臺外面有一塊平臺,被稱為閣樓。閣樓上擺滿了花草盆景,樓下是一條像農村鄉(xiāng)鎮(zhèn)上集市一樣的街道。
除了吹風下雨,每天早晨和傍晚,母親都是一個人坐在閣樓上,靜靜的注視著街上來往的行人和車輛,專心致志地看著買菜和賣菜的討價論價,看著那些推著三輪車的小商小販一路的叫賣……
母親剛來的時候,很不習慣如森林般的高樓,和螻蟻一樣在馬路上穿梭來往的車輛以及行人,最不習慣的是住在一幢樓房或一個單元樓層的鄰居居然相互認識。我們攙扶著母親逛街時,她總是誠惶誠恐地顯得很緊張,后來好長一段時間才慢慢地習慣。但要是坐在公交車上,她反倒覺得很踏實。她是不管到哪里下車的,反正有我們陪著,所以,她不會問,也不會主動給我們說話,眼睛始終看車窗外。車窗外,一路的景致對她來說,都很新鮮,有著很大的吸引力。我們以為,沒有文化的母親對城市的生活環(huán)境有著新鮮感,會慢慢習慣和適應城市生活的,但沒想到,不到三個月,她就嚷著要回老家去。她說,老家的房子久了沒人住,不好。
我們像哄孩子一樣哄她,并給她做工作說,自從父親去世以后,長住在家里的就只有你一個人,雖然我們有兄弟姐妹六個,但現在都不在老家,全都生活在這個城市,要遇到個生瘡害病和頭痛腦熱,沒人照顧你。可她說,村子里的鄰居都相處得很好,還有那么多的老人,幾十年來大家都是相互關照著。住在這城市里,就像被關在籠子里一樣,走到街上也遇不著一個熟人,多悶啦!我們認真地一想,也是,但怎么樣也不能把一個70多歲的老母親送回老家。于是,我們盡量多抽時間陪著母親在附近轉轉,讓她熟悉周圍的環(huán)境和周圍的人。
不久以后,母親便可以獨自出門去閑逛,偶爾也買一些廉價的蔬菜,甚至一個人愛到稍微遠一點的農貿市場去買菜。常常會喜形于色地給我們講一些她在市場上的見聞,或者如數家珍地給我們介紹各種蔬菜的價格,只是讓她納悶的是,不該這個季節(jié)有的蔬菜卻為啥嫩鮮鮮擺在攤子上,而且價格高得嚇人。我們說那叫反季節(jié)蔬菜,大多是大棚溫室里種出來的,所以它的價格很貴。母親隨口說道:“我曉得,我只是說城里人不夠義氣,再是啥季節(jié)的,它都是地里長出的菜,不該買的那么貴!蹦赣H對我們的解釋并不以為然,仿佛她啥都明白,并不比別人傻,這是她從來就有的習慣和性格。
自從四弟結婚以后,母親就要求跟他們住在一起,也就不再向我們嘮叨著回老家的事。但是,她上街的時候少了,也不見她跟樓下門口那些太婆、孃孃們一起嘮嗑。直到有一天我下班回家,騎在單車上經過那條街道時,不經意地向四弟他們閣樓上望了一眼。突然,我心里一怔,就那一眼,我便遠遠地看見母親坐在閣樓上的矮墻邊,正深情地看著我。從她眼神里流露出的表情和神態(tài),既是那么慈祥可親,又是那樣孤獨和憂郁。那一刻,我感到一陣心酸,忍不住大叫了一聲:“媽!”隨即飛快地將車騎到個樓下,仰著頭對母親說:“媽,咋一個人坐在那兒呢?小心摔下來了啊!
母親說,她又不是小孩子,咋摔得了?這里空氣好,下面也很熱鬧,她每天早上和下午都要在這里坐著看看熱鬧。她問我今天咋回來得這么晚,說老幺他們倆早都回來把飯都吃了,也不曉得我們家里買的菜沒有?我說應該有的,并要母親早點回到屋子里,傍晚天冷,小心著涼。母親說:“我曉得啊,你自己回去弄飯吃吧,肚子也餓了!
原來,母親早已將閣樓作為她休閑和消磨時光的地方。她可以成天價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里,呆呆地看著熱鬧的街市,看街道上做買賣的熱鬧場景,看黃昏時有鴿子在房頂上空飛旋,看我們每天下班回家。此時我方才明白,母親之所以愛看著熱鬧的集市,是因為她從那里可以聯想到鄉(xiāng)下田地里的莊稼和農事,想到村子里的鄰里鄉(xiāng)親,想到她常在鄉(xiāng)場上賣蔬菜瓜果和買油鹽醬醋的情景,想著這些,她心里就不孤寂。同時,她還可以在閣樓上每天下午看著我們下班回家,心里就感到安慰。
母親就是這樣在閣樓上消磨著時光,忍受著孤獨和寂寞,又一方面想著老家,一方面記掛著他的兒孫們。所以,從那以后,我每天下班回家時,都習慣地向閣樓望去,并叫著在閣樓上的母親,就像小時候在老家放學回家時,總忘不了要叫一聲“媽!”
※本文作者:雪夜紅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