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死黨二十大壽,在課堂上我們就商定擺宴美食城。我因電臺雜務纏身,匆匆趕到的時候酒已過三巡!白粤P三杯”,壽星鄭重的跟我講。我二話不說,端起酒杯連灌了三杯青島。味道要比雪津遜。見我來了,那幫酒肉朋友個個捧杯前來敬酒。我酒力有限,自封“八杯倒”,醉后醉態(tài)萬象。流傳最廣的說法是一旦醉了,就倒帶,倒復讀機的帶子。很顯然朋友就是沖我酒后丑態(tài)來了。我對敬酒來者不拒,在酒意濃厚之際他們慫恿我回敬,我于是一杯杯干過去。我不使詐,喝酒也講信用,倒的都是滿滿欲溢的一杯。后來才知道被耍了。他們都遮了酒杯的上段,假裝和我痛飲。某女生伸出一根手指頭問我是多少(我還知道那是一根?。艺f一根,他們說不是不是再猜。我站起身伸手過去想抓住她耍我的那跟手指頭,好戳穿他們的把戲,卻撲了個空抓了一把空氣!肮砹俗砹死!蔽疫是死要面子,想站起來走走證明我沒有喝醉。地板晃動了,輕輕左旋右轉,布滿酒氣的同學的臉搖來搖去像搖籃里看到的。老天,這是我在搖。我只得坐到椅子在安分地等蛋糕了。
小釗扶我回去(他的說法是半背我回去),路上問我喝了多少到底。我也記不上來,給他一個估數(shù):32杯有余。他嘿嘿兩聲,小肖你禍闖大了噢。啤酒糾結的氣悶在胸口,不上不下的叫我難受得想撞墻了。酒樓到宿舍的一大段路程,腳像踏在棉花上似的,軟綿綿的、深一腳淺一腳的。這樣的路怎么沒個盡頭,我想著,如果這真是一片棉田,那棉農伯伯一定綻出豐收的笑臉,說不定快樂得暈過去了。
一個偉大的詩人說:“一醉解千愁”,醉了以后連自己姓啥名誰都不懂了,千愁萬愁自然跡不可尋了。躺在床上,什么也想不了,想的就是跟我等一樣喝酒的幾個很前輩很前輩的人物。
東晉的劉伶嗜酒勝似性命,酒史上有個不老的傳說“劉伶醉酒三年方醒”,這是1700年前的事情了。劉伶好酒,和老婆就有些摩擦,老婆很不高興朝老公發(fā)火。劉伶似乎脾氣也不壞,沒有什么家庭暴力。老婆來勸戒酒,他很爽快地答應下來了。他差老婆打酒備肉去,“還喝!”老婆甩來一句!安皇遣皇牵乙腊萆耢`往后就不喝了”劉伶回應。酒肉都擺在供桌上,劉伶在桌下不知嘀咕什么。老婆一不注意,他抓起肉就啃,拿起酒就仰頭便吃,哪里顧及老婆在堂神靈在上呢。劉伶為后世有老婆的酒鬼留了三句話:“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
魯迅說到魏晉風度,不能回避文人與酒的關系。劉伶位列竹林七賢之一,才華橫溢,行為瀟灑。早些年他作過幾年
的官,不久就自我罷免了。晉王朝的黑暗統(tǒng)治使得劉伶放歌縱酒,欲罷不能。酒能解憂,不斷的飲酒就能沉溺忘憂的狀態(tài)。據(jù)說他是裸身在家喝酒,有次家里來了客人?腿藛柲阍趺床淮┮路。劉伶反而怪他了,他說天地就是我的衣服,房屋就是我的褲子,你跑到我的褲子里來干嗎。劉伶的放肆怪誕和酒的精神有一點是共通的:背叛。酒背叛的是記憶,劉伶背叛的是舊的陳腐的禮教。以上故事見于《世遇新說》,如有興趣可以翻來看看。
東晉的陶淵明也是同樣辭官不干的,不同于劉伶他隱居去了。他的《五柳先生傳》里說自己“性嗜酒”、“造飲輒盡,期在必醉”。陶先生喝酒,不過酒的名氣遠下于文章。這點也不像劉伶,劉伶的傳世形象就是酒鬼。而陶先生則是執(zhí)節(jié)而歌的田園詩人。他“采菊東籬下,執(zhí)杖而耘耔。登東坳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陶先生在他的晚年以一個隱士的身份生活著,他和他的夫人很閑適地過著田園生活。他的境界接近與海德格爾的“詩意的棲居”,海德躲到了海拔一千多的雪峰深受苦寒,其實他應該早向我們的五柳先生取經(jīng)了。
陶淵明寫酒的詩很多,專門為酒寫的有《飲酒詩二十首》。另有《述酒詩》、《連雨獨飲》等!讹嬀圃姸灼涫呤住分校河奶m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本詩只字不見酒,我們看到只是田園的意境和對于時局的怨誹。有酒的意味,無酒也堪醉。酒在陶淵明身上,寫了一個隱居著的特點和風格。他深沉地迷戀著自由安適的可以不過問紛雜是非的田園,偶而如在十七首里所體的發(fā)發(fā)牢騷。陶先生出世,卻沒有避世。書籍上有記載在他當縣令的時候和他夫人商量著留畦地來種釀酒的植物,似乎和她有些口角。陶淵明多么可愛。
※本文作者:肖龍華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