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猴獻瑞之年,秋高氣爽,云淡風(fēng)輕時節(jié).我們有幸來到陜西“十朝古都”西安?戳顺鞘蟹比A,聆聽遠古故事,忽聞人說廷安就近不遠。于是,我在行中強烈倡導(dǎo):首先拜竭延安!
笠日清晨,我們乘坐市區(qū)中巴車,風(fēng)塵仆仆地徑往廷安進發(fā)。
走在通往延安的路上,我的心情是極為沉重的。因為延安,在我幼小的心靈中便根深蒂固,她蔭翳一代偉人,運籌帷幄,興兵立國,救民于苦海,浩氣振天空。她是燈塔,是航標(biāo),是傾國敬仰的革命圣地。
車行路上,人靜車間,進銅川,過黃陵,入洛川。沿途平原風(fēng)光廣袤曠達,舒心適人。待到車經(jīng)富縣轄域。蒼涼的陰影,便時而浮現(xiàn)。一些路段.看似十里無人煙,延綿多“土穴”,可是導(dǎo)游介紹:這就是窯洞景觀。于是,我始終全神貫注望窗外,心力集中掠風(fēng)景。
午后四時,我們抵達廷安。游興使然,急不可耐,未待喘氣歇息,先登寶塔山。
寶塔山又名嘉嶺山,處延安市東,臨廷河之側(cè).山下大路直通山頂,道徒徑彎,城市司機車開半程不敢再上,于是我們披著疲憊陽光,迎著微涼清風(fēng),徒步上到山頂。山頂有一建于明代的樓閣式古塔,巍然屹立,雄偉壯觀,此即我們幼時從課文中得知的“延安寶塔”。古塔九層塔身,八邊八角,很是彌合我們四西八方,久久仰望的游客心情。倚身塔底,俯瞰西邊,延安全景,赫然入目。雖乏都市博雅,但其自身崇高。為表崇敬心情,我們便借助延安與寶塔的魁偉形象為背景,各各共在塔下站直虔誠的身姿,存此一照,合影銘懷。
當(dāng)晚,我們寄宿延安新修的圣保藍賓館。說是當(dāng)?shù)匾涣髻e館,可與上海、廣州相比似乎相形見絀。即便就在桂林,充其也只能夠得上縣里的二星級標(biāo)準。入夜,我們便在此館就膳。當(dāng)?shù)匾责x饃與窩窩頭伴小米粥為主食的廚師,聽說我們這些吃大米飯、“紅燒肉”為主的“江南食客”用餐,便特地作了精心烹飪。餐廳小姐端來的盤盤雞鴨魚肉,碟碟白米硬飯,我等吃得津津有味,吃得滿堂飄香。然而,也吃得隔桌臨人瞠目結(jié)舌,吃得服務(wù)人員眼泛紅絲。此時此刻,我油然而生愧意:走南闖北,引頸覓食,好吃何以玷污圣地,貪杯何以要在延安?
次日清晨,濃霜密布,在頗具陜北豪爽性情的當(dāng)?shù)貙?dǎo)游黃娟小姐引領(lǐng)下,一大清早便驅(qū)車直奔楊家?guī)X。
偌長山漕、一門相堵,墻內(nèi)十余棵蒼翠挺拔的青松,莊嚴地隱示著當(dāng)年革命偉人們文韜武略,以正壓邪的自豪與桀驁。步入門楹,寬敞的水泥路面一輔而上,使得昔日偉人的足跡,振世的強音絪缊其間。在這里,我們觀瞻了建于40年代初的中共“七大”會堂,叩見了當(dāng)年《延安文藝座談會》的故址。探視了北面山坡偉人打住數(shù)載的著名窯洞。在窯洞里,看簡陋的居室條件,想艱苦的地穴環(huán)境,卻怎么也不敢認定:當(dāng)年一代偉人,于此揮灑豪情萬丈的胸臆,鐵筆譜寫震驚天下的華章?尋思當(dāng)年疾苦,聯(lián)想今日幸福,忽覺窯洞自然膨脹,漸漸增大,大得包容宇宙萬物,以致自己就像一粒塵埃,輕輕地飄泛其間。
拔足楊家?guī)X,我們又披著升騰的陽光趕赴棗園。
棗園也同楊家?guī)X、鳳凰山、王家坪一樣,是當(dāng)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到達延安后,偉人們選定的四處工作場所之一。這里又名“延園”,原為陜北軍閥宅居莊園,土地革命時期回歸人民手中,四十年代初期,前后三年間為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四面山丘兀立的棗園,地勢以山河為襯托,里邊密密層層地生長著種類繁多的花草樹木,各個建筑半隱半現(xiàn)的點綴其間,頗具江南秀色,堪稱延安上乘景致。當(dāng)年偉人擇此辦公,同樣穴居窯洞內(nèi),艱苦情形,隱然可見。現(xiàn)時這里商行店鋪陳列,遠近游客如云?梢暽碳医(jīng)營物貨中,仍以棗類居多,物種略顯單一。尤其邊民入此經(jīng)商,從其衣著穿戴之中,依稀呈現(xiàn)紅區(qū)貧困。故此,不少游客趨身棗園選購物品,只管質(zhì)量,不問價格,每有孩童伸手索要零錢,便也毫不猶豫地施舍。想來也該,廷安先人以生命為代價,身護偉人拯救國難,換來今天。那么,我們?nèi)缃裆磴甯l,衣食無優(yōu),對含恩帶德的廷安后代,奉獻皮毛,何足惜哉?
※本文作者:泰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