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虎虎,是我們這座出租院里的一個小老鄉(xiāng)。今年十五六歲,銀川五中的一名初一級學生。
說起他,大伙都翹首稱頌,說他是個好娃。前些日子,我居家養(yǎng)病,幾日的相處,我發(fā)現(xiàn)在如今家長唯孩子是從的時代,象虎虎這樣既懂事又能干的男孩已很少見。
這,也許源于家庭的逼迫?嚯y,造就了人才。
早在幾年前,虎虎的父母因感情不和分開單過,雖說沒有名正言順的離婚,但平日里互不來往已和離婚沒什么兩樣。虎虎和兩個妹妹跟了爸爸,而爸爸,又是個手無技長的農(nóng)民工,平日里,只憑力氣掙錢供虎虎兄妹三人上學、吃喝穿戴。
前些年,虎虎年齡太小,常常不理解爸爸,甚至在別人面前說爸爸沒本事,只是個農(nóng)民工。每日里,他總和別人家的孩子在生活上搞攀比,卻從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也不在生活上給爸爸減輕負擔。每天放學,他高興了就給爸爸胡亂做點飯,不高興了就到外面一吃,不管爸爸干活回來多晚,他始終抱著個電視兩耳不聞窗外事。
自打前年,虎虎隨著閱歷的豐富,逐漸改變了一貫的做法。每天中午,別人家的孩子都去了飯館,虎虎總領著兩個妹妹回家做飯。他說,爸爸一個人掙錢養(yǎng)活四個人多不容易,自己做得吃多少可以省點錢。每天下午,別的孩子放學后都去廣場和大街上玩,虎虎則早早地回來一邊給妹妹們輔導作業(yè)一邊做飯。爸爸回來后,看著熱騰騰的面條,一日的勞累頓消。
每逢周末,虎虎那也不去,他把一周里爸爸和妹妹脫下來的臟衣服一件一件洗干凈,疊得整整齊齊地摞在了柜子里。同時,他也手把手地教二妹給三妹梳頭、洗碗等家務事。在大伙眼里,虎虎儼然一個大人。
爸爸不識字,對干了活沒發(fā)工錢的老板,虎虎便一筆一畫地幫爸爸記好日期和錢數(shù)。月底,爸爸拿回來的錢,他又和爸爸一同到銀行把余錢存了起來,再也不像往年一樣見啥買啥、啥流行買啥,吃飯穿衣也都撿最實惠的。
為此,爸爸常在鄰里間說虎虎有多懂事。
的確,在我見過的十六七歲的孩子中,還沒有一個能抵得上虎虎一般懂事的好娃。
2007年5月18日銀川
※本文作者:王新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