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杭州,一切都感到新鮮,然而急于去游覽西湖之心難予抑制。8月19日8:00,我們從杭州悅明大酒店,沿南山路來到西湖。
導游介紹,西湖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由沿湖十多個公園名勝區(qū)組成,總面積60平方公里,有風景名勝60多處。西湖湖域面積6.7平方公里,且三面環(huán)山,一面瀕城。湖中孤山峙立,蘇堤、白堤、楊公堤似錦帶縱橫其間,把西湖分割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島鼎立波中,湖面清似明鏡,風光明媚秀麗。散布在叢山和西湖周圍星羅棋布的風景名勝古跡,令無數(shù)中外游人為之神往。
站在西子湖畔,一條南起南屏山麓,北止棲霞嶺下,全長2.8公里,橫貫西湖南北的長堤,宛如飄逸于湖上的一段綿緞,這條堤稱之蘇堤。
提起蘇堤,自然會想起蘇東坡這位“西湖太守”。蘇東坡一生幾遭貶謫,兩次來杭做官前后共五年。宋元佑四年(1089),蘇東坡第二次來杭,葑田己占湖面一半,此時恰逢杭州大旱。蘇東坡認為:“城中飲水來自西湖,如果西湖都變成葑田,則舉城飲水斷源;城中運河賴西湖挹注,若湖水不足,必取借錢塘江之水,而江湖多沙,數(shù)年淘河一次,官吏借此欺民,為民大患;杭州產(chǎn)名酒,每年酒稅二十萬緡,為全國第一,如果西湖淺涸,釀酒必大受影響”。為了疏浚西湖,拯救西湖,蘇東坡親自寫了《乞平杭州西湖狀》、《奏戶部拘政度牒狀》、《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上奏哲宗皇帝,請求撥款,終于引起朝廷重視,同意疏浚西湖。鑒于朝廷撥給款項較少,蘇東坡親自發(fā)起募捐,并自己寫字作畫出售,動員湖區(qū)人民捐資疏浚西湖,湖區(qū)人民齊聲響應,凈除葑草,恢復西湖舊觀,并用湖泥堆積成一條長堤,堤上筑六橋。蘇堤筑成以后,蘇東坡曾作詩:“我在錢塘拓湖淥,大堤士女爭昌豐。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卷蒼云空”的詩句予以記之。
浚湖筑堤是蘇東坡為杭州人民辦的一件實事。為了感謝這位勤政為民的賢太守,蘇堤筑成以后,杭州人民曾殺豬宰羊,抬進州衙獻給太守。蘇東坡婉辭不受,認為筑堤是眾民出的力,應謝大家,你推我讓,相持不下。最后蘇東坡命廚子將豬肉切成方塊,用醬醋烹調(diào),送到新堤上與民共享,后人把肉叫做“東坡肉”。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林希出任杭州知州時題了“蘇公堤”,后稱 “蘇堤”。為了紀念蘇東坡,現(xiàn)在蘇堤南端入口東側有一幅照璧,上面鐫刻著沙孟海“蘇堤”題書,西側有蘇東坡雕像和蘇東坡紀念館,屹立在湖邊翠綠之中。
蘇堤是西湖的一條最亮麗的風景線,景色迷人多姿。自從它南北貫通以后,很快成了湖上游覽的熱點地段。尤其是在南宋,一度成了一個與“天竺香市”、“吳山大觀”齊名的湖中集市。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中就有這樣的描述:“堤橋成市,歌舞從之,走馬游船,達旦不息!比缃竦奶K堤,楊柳依舊,鳥語花香,游人綿延數(shù)里,川流不息。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蘇堤上的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六座石拱橋,變化有致,韻味十足,美景連連,奇幻誘人!“六橋煙柳”為西湖十勝景之一,有詩云:“畫橋六曲繞湖頭,最愛晴煙柳上浮。淺水籠寒橫晻靄,微風熏暖弄輕柔。全梭隱見聞黃鳥,錦纜縈紆出彩舟。遍倚赤欄頻注目,為憐張緒舊風流!
跟著導游,漫步蘇堤,近觀遠眺,步移景換,六橋煙柳,妙趣自成。映波橋,垂楊帶雨,云煙霧繞,傍依花港觀魚,左右映帶,妙趣橫生;鎖瀾橋,清波蕩漾,在此眺望外西湖,近處綠島之潭,倩影清清,遠處保俶塔,輕紗遮面;望山橋,通覽湖面,映帶層疊;壓堤橋,花木扶疏,平穩(wěn)含靜;東浦橋,東望日出,西看日落,夕陽無限,心曠神怡;跨虹橋,雨后彩虹,湖空碧麗。
※本文作者:海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