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高清,宅男宅女精品国产av天堂,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最新色国产精品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日韩欧美就去鲁

首頁 > 散文 > 寫景散文 > 偶游塔爾寺

《寫景散文》偶游塔爾寺

    九月的中旬,盡管快到秋分了,可和我們那里相比,西寧的氣溫起碼要低上十度左右,六點鐘就被早起的朋友敲門打戶的叫醒了,雖然暖了一整夜,被窩還是潮乎乎的,但伸伸胳膊卻感覺到房間空氣比被窩更加冰冷。不愿起床但又不得不起床。

    按照昨晚的計劃,六點起床,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吃飯,然后趕往距西寧市二十余公里外座落在湟中縣魯沙爾鎮(zhèn)西南隅的蓮花山坳中的塔爾寺。而且只能是走馬觀花游覽一下便要馬不停蹄地返程,還有八百多公里路途要趕。

    到了塔爾寺,那里已經(jīng)人頭攢動了。朋友正在考慮車該往那停,猶豫間點了一下剎車,車立刻就被一群穿著藏族服飾的女孩圍了個水泄不通。仔細(xì)一看,原來全是自薦的導(dǎo)游。挑了位眉目還算清秀,口齒伶俐的,便匆匆通過一條兜售紀(jì)念品的小街,來到了面積不大、矗立著一字排開的八寶如意塔的寺前廣場,這是始建于1776年為紀(jì)念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長9.4米,底座面積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磚砌成,腰部裝飾有經(jīng)文,每個塔身南面還有一個佛龕,里面藏有梵文。

    以前從沒聽說過塔爾寺,或是聽說了沒留意,賓館的服務(wù)員卻說它太有名了:來到了西寧,不游塔爾寺等于沒來。而且賓館門口一輛輛載滿乘客趕往塔爾寺的中巴,讓我們深信了它是值得一游的。

    我們是帶著好奇一路游覽下來的。

    原來塔爾寺的來歷極富傳奇。藏傳佛教格魯派清靜法門的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1357年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香薩阿切把胞衣埋在了剪臍帶滴血處,后來長出了一棵菩提樹。樹有葉子十萬片,每片上現(xiàn)出獅子吼佛像一尊。于是其母在此建立一座小塔,所謂塔包樹。后人又在小塔的基礎(chǔ)上建起了大銀塔,形成兩塔包一樹,塔爾寺的名稱由此而來。

    后來,以漢式宮殿三檐歇山式建筑將大銀塔蓋在了殿中,稱為大金瓦殿。據(jù)導(dǎo)游說,現(xiàn)在這棵菩提樹還活著。大金瓦殿初建于公元1560年,公元1711年青海蒙古郡王額爾德尼布施黃金1300兩,白銀一萬多兩改屋頂為金頂,形成了三層重檐歇山式金頂,1740年西藏郡王臺吉羅鼐索南多杰用白銀2.7萬兩重鍍金瓦,并在屋頂安裝寶瓶、金幢、金鹿等寶飾,殿內(nèi)懸掛著乾隆皇帝御賜的金匾“梵教法幢”。由于兩塔包一樹,塔內(nèi)的菩提樹停止了生長,可他的根系卻在殿外努力地生長起來,此謂母子連心。大金瓦殿的檐下,年輕的小彌撒一下接一下虔誠地頂禮膜拜,地板被向佛之心磨的油光锃亮。

    大金瓦殿是塔爾寺最雄偉莊嚴(yán)的建筑,有“世界第一莊嚴(yán)”之稱,由于殿頂使用的是鎦金瓦、還有數(shù)十座一、二公尺高的金幡、寶瓶等,在藍(lán)天白云下,大金瓦殿顯得輝煌燦爛,肅穆之情油然而生。

    平生里第一次見到了菩提樹,我默念起記得的一句佛家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什么意思呢?曾經(jīng)以為悟明白了,可更多的時候還是迷惑。佛家的偈語永遠(yuǎn)是那么寓意深奧,如果那么淺顯那么輕易地讓我們懂了,那些大師們也就用不著畢其一生來苦修了。所以我們永遠(yuǎn)只能是俗人。

    一路游覽下來,遇見的拜佛者均口中念念有詞,是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唵嘛呢叭咪吽。只是以前不知道何意。問導(dǎo)游,才知道這六個字謂之“六字真言”,在藏傳佛教中看作是經(jīng)典的根源,主張信徒循環(huán)往復(fù)地吟誦,這樣才能廣積功德,功德圓滿,方能解脫。通俗一點講,這六個字的意思就是:!愿我功德圓滿,與佛結(jié)合。

    塔爾寺對我來說,感受到的只是它動人的傳說,建筑的嘆為觀止。如我游覽過的每一處廟宇,雖都會有一些感慨,可說不出來,即使說出來了也雜亂無章,也許是自己心存雜念,六根不凈的緣故吧。

    偶游塔爾寺,收獲是什么呢?

  

※本文作者:靜靜地回…※

偶游塔爾寺 相關(guān)內(nèi)容:
  • 地之角

    地之角美麗的黑龍江,靜靜的流淌在中俄邊界線上,如不是人為的區(qū)分開國與國、疆與疆,誰希望在這靜謐清幽的江岸旁樹起高高的了望塔,持槍荷彈的因和平去守望。

  • 日思夜想的美麗犀牛海

    我不知道,這一天為什么總把你想起,為什么在這美好的月夜,對你總是難以忘懷,是因為這圓月太誘人,還是我太多情?偢械接羞@么美好的銀色月光,就應(yīng)該有你美麗的身影,不論你近在咫尺,還是遠(yuǎn)在天涯,一刻見不到你,就會日思夜想,不知...

  • 放飛心情

    車子在寬闊的公路上緩緩地行駛著。霧很大,能見度極低,這是我們出行前始料未及的。剛放假那會兒兒子就吵著要出去完。每年的“五.一”、“十.一”我們都要帶兒子出去玩一次,這已經(jīng)成了我們家不成文的規(guī)矩。

  • 君山游

    十月一日,天氣晴好,為解在家久坐之悶氣,攜妻出門,往洞庭湖中,著名風(fēng)景勝地君山而去。說來君山是家鄉(xiāng)之景,可此前卻從未去過。近在咫尺,只聞其名不知其貌,可嘆可笑。

  • 青海印象

    寺廟。雪山。青海湖。羊群。牦牛。帳篷。這就我對青海最初的印象。于是,在這流星似火的八月,我們一行8人踏上了南進(jìn)青海之路。車出張掖沿國道227線行進(jìn),盡管是夏日,但一路的景色好像在向我們講述著一個春天的故事。

  • 黃鶴樓

    兒子考進(jìn)了武漢理工大學(xué),就要去武漢讀書了。對于我們內(nèi)蒙古人來說,武漢是遙遠(yuǎn)的地方,也是陌生的地方。不說生活習(xí)俗,光是地理天氣對于北方人來說就是考驗。

  • 山 中

    源于一個美麗的傳說,人們邊把岷江上游這方山水毓秀、引人入勝的地方叫臥龍。你站在溪邊,掬起一捧清水慢慢啜飲,說,好久沒見過這么清的水、這么綠的山、這么藍(lán)的天了。

  • 我站在黃河邊

    對于黃河我總抱有一種神秘和向往,曾經(jīng)有二次跨越過黃河。一次是在飛往北京的空中,我只能用心靈去感應(yīng)黃河就在我的腳下滑過,黃河在我的腦地圖里就是一個大大的“幾”字,其他什么也沒有。

  • 寫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