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淮安人又是風趣和幽默的。從街巷的命名可略見一斑;窗惨枣(zhèn)淮樓為老城中心,對稱展開呈棋盤式格局。街多、橋多、巷子多是淮安的一大特色。三十二條街,四十余座橋,七十六條巷都基本保持了明清風貌。一條南高北低的長街命名為上坂街。曾挖出一窩蛇的巷子叫龍窩巷。一個路口很小命名為耳洞口(即耳朵眼)。一個水塘小且形狀象勺子,以此為主建成的公園叫勺湖公園。對面有個更小的塘干脆起名叫又一勺;窗踩说娘L趣幽默真讓人忍俊不禁。
以前常聽母親說,淮安的古城墻很有名,號稱“鐵打的淮城”。但現(xiàn)在除了僅剩的五百多米一段城墻外,已很難看到當年的雄姿了。資料顯示,淮安古城確實結(jié)構(gòu)獨特。晉代筑就老城,宋代在老城外北部增筑新城,明代又筑聯(lián)城,將新老二城連成一體。是我國唯一的由三座城相連的古城。1958年后被逐漸拆除,真是可惜了。如今,當我乘公交車行駛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或是漫步在城內(nèi)的大街小巷。映入眼簾的皆是寬闊的大道、接近都市化的樓房、商店和衣著時髦的人群了。用三舅的話來說,和過去比,現(xiàn)在的淮安已經(jīng)面目全非了。目前在淮安,20平方公里的工業(yè)新區(qū)已嶄露頭角。2500億噸的地下巖鹽已投資開發(fā)。每年10個億的城建速度讓古城舊貌變新顏。此外交通更為便利:2小時到南京,3小時到上海,8小時到北京……;窗惨讶谌腴L三角經(jīng)濟區(qū)。我強烈地感覺到,曾經(jīng)孕育了中國歷史主創(chuàng)者之一的淮安正在橫空出世。曾經(jīng)湮滅了的都市般的繁華正在到來。
啊,淮安,一個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
※本文作者:樓蘭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