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時,我們經(jīng)過一片竹林,莫躁說這叫翠竹巷。通過郁郁蔥蔥的林間,我們看見路旁有兩位嬸嬸在賣小工藝品,一位年過五旬的男子在用鐵皮爐子烤紅薯,香噴噴的。我和小兵不約而同各買了個彈子弓。我想,回家后帶給小凡凡,他一定會很開心的。走過翠竹巷,就來到了攬月梯,附近還有個馬蹄巷和遇仙巷。攬月梯只有26公分寬,是一段上坡的石縫。走過攬月梯,我們發(fā)現(xiàn)對面一座石峰極像七層樓的房屋,這就是有名的樓外樓。樓外樓對面并立的三座山巒,錯落有致,好似當年劉、關、張在桃園中盟誓結義,劉備居中,關羽、張飛擁立兩旁,令人浮想翩翩。此處景名就叫“桃園三結義!毙蕾p完這處景致,我們繼續(xù)下山,快到山腳的時候,路過一片很大的竹林。莫躁告訴我們,這種竹分為公竹、母竹兩種,并告訴我們分辨的方法。可我連抱了三棵,都是母竹。小兵就大笑不止,開玩笑地一把抱住莫躁道:“大家看,我也抱了頭母豬!”大家全都笑得前俯后仰。莫躁呢,不氣也不惱,依然興致勃勃地向我們解說景點!盁o意從人好,收撿者不老”,在牛鼻寨里踏青,悠然且得意,讓你很難再念及煩惱之事。
從牛鼻寨出來,我們開車來到了一線天峽谷群中的辣椒峰。峰高180余米,頭大腳小,恰似一只碩大無比的辣椒。我想,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知道湖南人愛吃辣椒,就造出了這么大的一根石辣椒。據(jù)說,2002年時著名的法國“蜘蛛人”羅伯特徒手攀上辣椒峰,創(chuàng)造了新神話,辣椒峰由此名揚世界。該景區(qū)包括夫妻石、十八羅漢石、斗笠寨、燕子寨等形像景觀。我和經(jīng)農(nóng)很想去看,可雨漉和小貞說腳痛腰酸,不想去山里了,我們就不再堅持,只是在返回的途中參觀了清末湘軍主將劉坤一的故居。劉坤一官至兵部尚書、兩江總督,一生筆耕不止,寫下了許多文章,是新寧人民的驕傲。臨離開時,我想起了當代詩人孫剛的《詠崀山》:“巨石奇峰各有形,天街深巷露云明。丹霞勝地人間少,別樣風光補桂林!泵匀说膷~山啊,鑄就的不就是“丹霞之魂”嗎?
其實,崀山的神奇不但在于其山其石,更在于那條美麗的扶夷江。扶夷江發(fā)源于廣西苗兒山,系資江上游。水域貫穿整個風景區(qū),有十二灘、十二景,景景迥異,美不少言。要欣賞兩岸風光,最好的辦法是漂流。我們一行七人,吃過中餐從小溪鎮(zhèn)起漂,四人一竹排,我和經(jīng)農(nóng)、雨漉、小貞共乘一竹排,順流而下。坐在竹排上,用手輕輕拍去清澈見底的江水,感受迎面撲來的河風,頓覺涼爽無比。兩岸青山如畫,田疇似錦,蒼松翠竹直指云天。其實,看景好比讀詩,各人感受各不相同,那意境,那美妙,要靠心靈去感受。有些風光,任你巧舌如簧,也極難描繪。何況眼前這山水靈氣,波光云影,一閃而過,那美要靠自己去捕捉。你看,喜得雨漉都不準我們耍水了——她怕江水弄濕了相機,她在不停地拍照,恨不得把兩岸風光吃進肚里去。她主動邀請我站在排頭同她合個影。這次崀山之旅,她名義上是我的搭檔,實際上我們連單獨談心的機會也沒有,真讓我很失落。好在小貞頗善解人意,昨天在浯溪還不肯與我合影,漂流途中一直陪著我談心。我們談人生、談工作感受,也談各自的經(jīng)歷,我發(fā)現(xiàn)這個文靜的女孩,和我也有說不完的話。俗話說:“前世修得同船渡!比伺c人的相識,原本就是一種緣份,沒必要為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自尋煩惱。李白詩云:“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边@位大詩人不愧為詩仙,確實懂情調(diào)——江流彎彎,駕排的漢子始終望著我們含笑不語。這時,一條烏蓬船經(jīng)過,上面竟有賣炸魚和啤酒、瓜果,甜甜的桔子不請自來,駕船老漢的山歌悠悠飄來,真是逍遙。嚼著桔子,竹排已漸入佳境,沿途每一個景點都伴著古老的傳說,將軍石刻著放牛娃和村姑的愛情故事,啄木鳥石則則栩栩如生,軍艦石傳說是孫劉抗曹的起點……這扶夷江喲,原來不但風光美,人情也美,這古扶夷候國喲,原來民風如此淳厚,要佇久了才能品出味道來。我坐在竹排上,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真想就這樣永遠地漂下去了,漂下去。
※本文作者:朱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