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河,一條長不過三十里,河套寬不過一里的丘地河谷。在我的感觀中根本就與河無關(guān),不過是一條由河谷兩岸丘原間的細流匯入河谷中央形成的一條瘦瘦的蜿蜒著的溪流而已。瀑雨季節(jié),可見到有二十余米寬的水面,枯水期水面最寬處也就十來米。河水一般都很淺。最深處不足兩米。河岸至谷沿地是起伏不平的礫石灘和斜橫錯落的青石巖。就這樣一條再平常不過小溪流卻得名為香妃河,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不解歸不解,從我記事起她就叫香妃河,而且在這條瘦瘦的河流上還留下了我難以忘懷的少年時光。
我的老家就住在這川東北淺丘地的香妃河上游的丘原上。從我能做點家務(wù)活起,除了上學(xué)讀書以外,放牛割草就是我的主業(yè)。家鄉(xiāng)有句俗話,是男娃都稱之為放牛娃兒,是女娃都稱之為扯豬草的。從這個俗定的稱為上就可看出,是男孩注定一生就是使牛耕田主外撐門面,是女孩注定一生就是洗漿縫補主內(nèi)持家務(wù),這也符合中華民俗的傳統(tǒng)美德。有陰就有陽有外就有內(nèi)嘛,中華民族若干個幸福和諧的家庭不就是這樣和諧著嗎。
由于老家住地和耕種都在距香妃河十余里的上游丘原上,往香妃河去都說是下河去,就是去香妃河的意思。香妃河的灘地上有許多相互依托橫斜支撐的大青石和由此構(gòu)成的河中潭洞,說它是潭,是因為洞中有水還有魚,那水與河里的水一樣清澈,其水看似與河流不相連通,可那河水不知從哪個石隙縫里源源不斷的流進洞里,說它是洞,是因為潭中似洞,上下左右都與外面相隔形成一個獨立的光線微弱的空間,且還有十米二十米的長度,這自然可稱洞了。由于這些潭洞都是依橫斜的大青石相互支撐而形成的,洞的上方多能生出或大或小的空隙直見藍天,陽光就會從這些空隙里縷縷的灑入水中,水里那永遠也長不大的花斑魚就會結(jié)伴游到陽光處戲水覓食,甚是好看。
在以糧為綱向荒山荒坡要糧的年代,由于香妃河岸的土層極薄,又有太多的礫石和青巖石,所以沿河兩岸的灘地基本都不耕種。這條只長草和荊棘叢的河谷成了我們這些放牛娃兒們的天堂。那時我們讀書只上半天課,夏天午飯后,同齡段的放牛娃們就背上背簍牽著!创蠖嗍撬!迪嗉s著下香妃河。盡管那里很難扯到豬草,但女娃們也喜歡去,那里除了有涼爽的河風(fēng)還有我們這些放牛娃百演不厭的節(jié)目呢。到了那里,因為沒有莊稼地,我們將牛鼻繩纏繞在牛頸項上任由牛兒們噴著響鼻徜徉在河灘里自在的啃著青草,而我們呢,都迫不及待的丟下背簍扒光衣褲光著屁股跳入河水中,當我們剛臥入水中的那種感覺真是太愜意了,拿現(xiàn)在的話說,那真是一個爽字了得。這種浸泡成了我們夏天最感興趣的一件事,就連牛們啃了幾口青草都不愿再啃了,也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于是這香妃河里的夏天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了人牛共浴的嘻鬧場景。當我們在河水里驅(qū)散了酷熱就開始打水仗,這打水仗有很多種玩法,一般的玩法就是雙方用手掌在水面上將水猛力向?qū)Ψ酵迫,用有沖擊力的水簇砸疼對方或者鋪蓋式的向?qū)Ψ侥樏鏉菜寣Ψ酱贿^氣來,誰要是堅持不住誰就輸了。我們最愛玩的打水仗還是赤裸的騎在牛背上,用自制的竹筒水槍射殺對方,嗬,那種場面,那種感覺,激烈阿,壯觀阿!什么叫橫槍勒馬?什么殺聲震天〈女娃們往往就在不遠的崖蔭處的青石上坐著,用鐮刀相互敲打發(fā)出鏗鏘聲和尖叫聲〉?什么叫尸橫遍野〈頂不住的一個個滾牛下水〉?什么叫凱旋而歸的大喜?這些三國演義中的場面就在我們這些放牛娃的身上再現(xiàn)著重演著,當你周圍的戰(zhàn)將們都被你一個個挑下牛來,遠處女娃們的尖叫聲合作身邊敗將的拍水聲嚎叫聲都要把天震塌了。之后你就會得到伙伴們的最高獎賞,那就是由若干個小伙伴胳膊挽著胳膊搭起的塔形人體牌架,一般為四層人,即第一層為胳膊挽著胳膊,第二層人胳膊挽著胳膊騎在第一層人的肩膀上,第三層人胳膊挽著胳膊騎在第二層人的肩膀上,勝利者就騎在第三層人的肩膀上,頭上戴著女娃們丟來的早已用荊條挽成的王冠帽。三層人體牌架騾著你在河水中游啊,喊啊。鬧夠了鬧累了,牌架忽然散架你就會訇然落入水中,到此游戲才算基本結(jié)索,然后一個個赤條條的都躺到青石板上喘著氣曬太陽去了,曬熱了消停了就又跳入水中,直到太陽快落山了,才慌慌忙忙的穿上衣褲背上背簍去那些牛們夠不著的崖坡上割上一背簍牛草趕緊回家,有時玩得太晚了割不滿背簍,我們就會割些荊棘物放在背簍里,上面放些牛草,把背簍撐得滿滿的,回家以避大人的眼目。待大人夜間給牛上草時,發(fā)現(xiàn)怎么這么少?我們就會說已經(jīng)給牛喂了,到底喂沒喂,只有牛知道我知道。
※本文作者:美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