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的詩句——《寒山一帶傷心碧》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鑒賞
此詞可看作是一首懷人之作,寫思婦盼望遠(yuǎn)方行人久候而不歸的心情。
開頭兩句為遠(yuǎn)景。高樓極目,平林秋山,橫亙天末,凝望之際,不覺日暮。“煙如織”是說暮煙濃密,“傷心碧”是說山色轉(zhuǎn)深。這兩句全從登樓望遠(yuǎn)的思婦眼中寫出,主觀色彩很重,而行人之遠(yuǎn)與佇望之深,盡在其中。“暝色”兩句為近景,用一“入”字由遠(yuǎn)而近,從全景式的平林遠(yuǎn)山拉到樓頭思婦的特寫鏡頭,突出了“有人樓上愁”的人物主體,層次井然。下片玉階佇立仰見飛鳥,與上片登樓遠(yuǎn)望俯眺平楚,所見不同,思念之情則一。“宿鳥歸飛急”還意在反襯行人滯留他鄉(xiāng),未免戀戀不返。末句計歸程以卜歸期。詞中著一“更”字加強了連續(xù)不斷的以至無窮無盡的印象。征途上無數(shù)長亭短亭,不但說明歸程遙遠(yuǎn),同時也說明歸期無望,以與過片“空佇立”之“空”字相應(yīng)。如此日日空候,思婦的離愁也就永無窮盡了。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