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雪的詩句——《飲馬長城窟行》
《飲馬長城窟行》李世民
塞外悲風(fēng)切,交河冰已結(jié)。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jié)。
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
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
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靈臺凱歌入。
賞析
行,古詩的一種體裁。王灼《碧雞漫志》:“故樂府中有歌有謠,有吟有引,有行有曲。”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是封建帝王中最為人稱道者!杜f唐書·太宗本紀》里贊日:“貞觀之風(fēng),至今歌詠。”其文治武功可想而知。又據(jù)《舊唐書·太宗本紀》所載:“于時海內(nèi)漸平,太宗乃銳意經(jīng)籍,開文學(xué)館以待四方之士。行臺司勛郎中杜如晦等十有八人為學(xué)士,每更直閣下,降以溫顏,與之討論經(jīng)義,或夜分而罷。”唐太宗勤于創(chuàng)作,逐漸形成了秀麗勃發(fā)、沉淵明麗、高亢爽朗的文風(fēng),直至開啟有唐三百年風(fēng)雅之盛。在這首詩中,詩人描寫了邊疆的凄迷、曠遠之景。為保衛(wèi)疆土,詩人率兵出征,犁庭掃穴,消弭邊患,詩中充滿了對自己國家、民族的自信和自豪。詩中所表現(xiàn)的塞外悲壯之景,出征奮然之情,立功慷慨之意,在此后的陳子昂、高適、王昌齡、李白等人所創(chuàng)作的邊塞詩中屢有表現(xiàn),多方闡發(fā)。因而,此詩堪稱唐代邊塞詩的濫觴之作,有啟迪一代文風(fēng)的重大意義。
全詩立意高遠,言辭從容,層次分明,音韻優(yōu)美,達到了藝術(shù)手段與個中立意的高度統(tǒng)一,一掃六朝以來的綺靡和宮廷詩的艷麗,堪稱唐詩的辟荒之作。所謂“要給人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太宗正是以其高超的文藝才華,身為九五至尊,而力倡文學(xué),遂有唐詩這一中華文壇之高峰的橫空出世。老子日:“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太宗正是身體力行,以雍容、淳厚的詩風(fēng)進而推行其從善如流的政治,終于成就大唐偉業(yè),光耀華夏,堪與古人“鼓琴而治”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