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觀國——《菩薩蠻》(二)
【年代】:宋
【作者】:高觀國——《菩薩蠻》(二)
【內(nèi)容
春風吹綠湖邊草,春光依舊湖邊道。
玉勒錦障泥,少年游冶時。
煙明花似繡,且醉旗亭酒。
斜日照花西,歸鴉花外啼。
【鑒賞】:
高觀國的這首詞主要反映作者到湖邊重溫舊夢的思想感情,清新蘊藉是這首詞的寫作特點.
“春風吹綠湖邊草”,也吹醒了他的舊情,喚起了他的記憶。人的美好感情特別是戀情顯得格外有生命力,有時似乎“忘記”了,但不經(jīng)意間受外界觸發(fā)又會突然萌發(fā)。當春風吹綠湖邊草,自然界的勃勃生機、草色的青綠可愛,最易于激發(fā)人的美好情感,而將草色喻離情、喻相思、芳草喻情人又是積淀在人們意識中的特定聯(lián)想,這樣舊情就自然會復(fù)活了!按汗庖琅f湖邊道”,湖邊道上,春意盎然。“依舊”二字,將眼前之春光轉(zhuǎn)換為昔日之春光,引出下二句的回憶中情景;貞浭悄敲辞逦,美好,他一往情深了!坝窭斟\障泥,少年游冶時。”“玉勒”,白玉裝飾的馬籠頭。“錦障泥”,用織錦做成的馬鞍墊子!坝我薄,此指男女交游。這是他回憶起的少年時來到“湖邊道”情景。玉勒錦鞍烘托出馬的驕貴、人的精神。少年的他跨上這樣的寶馬漫游在春風駘蕩的湖邊,那是多么的風流,多么的令人向往。自然,那次游冶定有難忘的情遇。
下片繼續(xù)寫對那次游冶的追憶與回味!盁熋骰ㄋ评C,且醉旗亭酒。”早春湖畔陽光明媚,岸上的紅花象是繡在輕綃上似的,多么艷麗。“煙明花似繡”,寫景真切。這個“花似繡”也許還聯(lián)想到那繡羅裳的意中人!扒易砥焱ぞ啤,“旗亭”,酒店。聊且到這酒店中以求一醉。此時他當有茫然若失之感,有意借酒驅(qū)遣那撩人的思緒!靶比照栈ㄎ,歸鴉花外啼!彼谄焱だ锍寥肓司瞄L的回憶,直到歸鴉啼鳴才將他從沉思中喚醒,此時已是夕陽西下了。“煙明”句明為晨景,到“斜日”時間跨度相當大。他“醉”前看到的是“花似繡”,醒來又是“花西”、“花外”,滿眼是花,人在花叢之中。這么多“花”,顯然是他潛意識的升華,朵朵花都會聯(lián)想起“她”。這里邊,也許還重溫了相遇后的情事。玩味“歸鴉花外啼”,則日暮烏鴉歸來在前人詩中不少有象征男女歡會的意思,如梁蕭綱《烏棲曲》:“倡家高樹烏欲棲,羅帷翠被任君低!李白《楊叛兒》:“烏啼隱楊花,君醉留妾家!边@種聯(lián)想虛無縹渺,寫得很含蓄,全篇景色又寫得那么美,還是給人以美感的。
近人吳梅說:“大抵南宋以來,如放翁、如于湖則學(xué)東坡,如龍川、如龍洲則學(xué)稼軒。至蒲江、賓王(按即高觀國)輩,以江湖叫囂之習(xí),非倚聲家所宜,遂瓣香周、秦(按指周邦彥、秦觀),而詞境亦閑適矣。”(《詞學(xué)通論》)高觀國《竹屋癡語》一些小令以寫景抒情見長,文字簡潔,耐人尋味,正是周、秦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