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齊天樂》
【年代】:宋
【作者】:姜夔——《齊天樂》
【內(nèi)容】:
丙辰歲,與張功父會(huì)飲張達(dá)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
功父約予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辭甚美。予裴徊末
利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尋亦得此。蟋蟀,中都呼
為促織,善斗。好事者或以二三十萬錢致一枚,鏤象齒為
樓觀以貯之。
庾郎先自吟愁賦,凄凄更聞私語。
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
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jī)杼。
曲曲屏山,夜涼獨(dú)自甚情緒?
西窗又吹夜雨,為誰頻斷續(xù),相和砧杵?
候館迎秋,離宮吊月,別有傷心無數(shù)。
豳詩漫輿,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
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作者】: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hào)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父知漢陽縣,夔幼隨宦,往來沔、鄂幾二十年。淳熙間,客湖南,蕭德操愛其詞,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號(hào)白石道人。會(huì)上書乞正太常雅樂,得免解,訖不第,以布衣終。他的詞屬婉約派,風(fēng)格清峻,音調(diào)諧婉,多寫愛情,或自傷身世。有《白石詞》、《白石道人詩》傳世。
宋·張炎《詞源》卷下:“姜白石詞如野云孤飛,去留無跡!
宋·黃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六:“白石道人,中興詩家名流,詞極精妙,不減清真樂府,其間高處,有美成所不能及!
清·汪森《詞綜》序:“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轉(zhuǎn)相矜尚,曲調(diào)愈多,流派因之亦別。短長互見,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陽姜夔出,句琢字練,歸于醇雅。于是史達(dá)祖、高觀國羽翼之;張輯、吳文英師之于前;趙以夫、蔣捷、周密、陳允衡,王沂孫、張炎、張翥效之于后,譬之于樂,舞箾至于九變,而詞之能事畢矣!
清·周濟(jì)《宋四家詞選》序論:“白石脫胎稼軒,變雄健為清剛,變馳驟為疏宕。蓋二公皆極熱中,故氣味吻合。辛寬姜窄,寬故容藏,窄故斗硬!
清·劉熙載《藝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詞,稼軒豪杰之詞。才子、豪杰,各從其類愛之,強(qiáng)論得失,皆偏辭也。姜白石詞幽韻冷香,令人挹之無盡。擬諸形容,在樂則琴,在花則梅也!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姜堯章詞,清虛騷雅,每于伊郁中饒?zhí)N藉,清真之勁敵,南宋一大家也。夢窗、玉田諸人,未易接武!
【注釋】:
丙辰:宋寧宗元二年(1196)。
庾郎:南北朝時(shí)北周文人庾信寫哀愁出名。杜甫有詩云,「庾信生平最蕭瑟,暮年詩賦動(dòng)江關(guān)。
銅鋪:銅的飾件,裝在門上掛門環(huán)用。
思婦:思念離人的女子。蟋蟀又名促織,它的叫聲使睡不著的女人又起來織布了。
豳(bin1)詩:《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講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寫入琴絲:姜夔自注,“宜政間,有士大夫制《蟋蟀吟》!
【賞析】:
這首詞詠物而不留滯于物,全篇皆寫怨情,處處皆合愁意,“(后半)以無知兒女之樂,反襯出有心人之苦,最為入妙;用筆亦別有神味,難以言傳!保愅㈧獭栋子挲S詞話》)